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患者男,19岁。因“11年前发热半个月,体检发现心电图异常1月余”于2012年1月30日入院。患者11年前因发热就诊于外院,体温最高40℃,伴睑结膜充血,颈部多发淋巴结肿大,血常规示白细胞27.5×109/L,中性粒细胞0.879,ESR 92 mm/1h,予抗生素治疗8 d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2.
唐焜  汤屹  孟力 《中华内科杂志》2012,51(11):900-902
 患者男,52岁。以“双下肢浮肿3月余,咳嗽1月余”于2011年3月28日收治入院。患者3个多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浮肿,呈凹陷性水肿,无明显腹胀、少尿,不伴发热、骨痛、咳嗽等。当时未行相关诊治。1个月前出现干咳,无痰,多于夜间发作,不伴发热、胸闷、气喘、呼吸困难等不适。双下肢仍有浮肿,较之前无明显变化。1周前至当地医院检查发现白细胞计数27.50×109/L,淋巴细胞0.61,中性粒细胞0.35,尿蛋白(++),总蛋白45.4 g/L,白蛋白29.2 g/L,给予抗感染(磺唑氨苄青霉素)、利尿剂及泼尼松(剂量不详)等治疗后4 d,浮肿及咳嗽症状未见明显好转。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门诊以“白细胞升高原因待查”收治入院。患者起病以来精神睡眠尚可,大小便正常,稍有乏力。既往体健,否认结核、肝炎、血吸虫等急慢性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无手术及外伤史,预防接种史不详。体检:体温37.3℃,心率83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30/78 mm Hg(1 mm Hg=0.133 kPa),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全身浅表淋巴结可触及肿大,大小不一,质硬无压痛,可移动。扁桃体不肿大,颈软,胸骨无叩击痛。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咳嗽无痰。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稍触及,双肾区无压痛、叩击痛,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明显凹陷性水肿。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25岁,籍贯山东,现居山东,因“反复发热5个月,双上肢肿痛10 d”入我院。患者于2012年2月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40.5℃,伴有畏寒、寒战,偶有胸闷,无咽痛、咳嗽、咳痰,无腹痛、腹泻、呕血、黑便,无尿频、尿急、尿痛,于当地诊所输液(具体不详)治疗后无明显缓解。后患者体温自行恢复正常。2012年5月患者再次出现发热,并出现肝酶异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WBC)3.42×109/L,血红蛋白(Hb)115 g/L,血小板计数(PLT)103×109/L;丙氨酸转氨酶(ALT)45.8 U/L,乳酸脱氢酶(LDH)233.5 IU/L;骨髓穿刺(骨穿)提示噬血细胞占1%,偶见幼稚淋巴细胞;腹部超声提示脾大,可见淋巴结肿大;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CT(PET-CT)提示肝脏饱满,代谢明显不均匀增高,肝门区、腹主动脉旁多发淋巴结代谢活性异常增高。予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效果欠佳。6月5日、15日分别应用地塞米松10 mg退热,患者体温降至正常,一般状况好转。但不久后体温再次升高,最高达39.2℃,同时右侧眉毛开始脱落,并出现皮肤红斑及皮下结节。当地医院根据患者反复发热、肝功能损害、脾肿大和骨髓中出现噬血现象,考虑为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又称噬血细胞综合征(HPS)],为进一步诊治到我院。既往体健,否认家族遗传疾病史和类似疾病史。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55岁。因“反复发热、乏力伴盗汗3年余,血象异常1个月”于2011年8月10日收住我院。2009年8月初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发热,体温波动于37.8℃左右,伴乏力、盗汗,至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示:WBC 2×109/L,血小板计数(PLT)30×109/L,Hb 129 g/L,肝脾肿大,诊断为脾功能亢进,遂予以切脾、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后,体温降至正常,不适症状有所改善,血象逐渐恢复。2010年1月再次出现反复发热伴乏力,当地医院查骨髓象:细胞增生活跃,粒系增生活跃,中晚幼粒细胞明显增多;淋巴细胞比例正常,异性淋巴细胞占0.10。诊断为:(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病毒感染。予以抗病毒等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后患者一般情况可,无明显症状和阳性体征,未予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提高对溶血隐秘杆菌致Lemierre综合征的认识及诊治水平。
方法 分析1例溶血隐秘杆菌致Lemierre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并进行文献复习。
结果 患者男,无诱因发热伴咽痛,体检发现左侧扁桃体充血、肿大,血常规正常,X线胸部正位片未见异常。初步诊断:急性扁桃体炎(左侧)。予青霉素+阿奇霉素治疗后,症状加重,查白细胞计数13.59×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0.933,血小板计数7.4×109/L;TBil 54.3 mmol/L,DBil 28.3 mmol/L,AST 127 IU/L,ALT 82 IU/L,血清白蛋白19.3 g/L。血培养结果为溶血隐秘杆菌,改静脉滴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随后患者出现左侧颈内静脉血栓形成,予抗凝治疗。出院后2个月和4个月时随访患者,未见异常。检索文献3例,结合本例共4例,4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9~54岁,均以咽痛和发热为首发和主要症状,均伴有颈部疼痛;咽炎2例,扁桃体周围渗出或脓肿各1例,皮疹2例;血白细胞计数均升高,血小板计数均下降,肝功能损伤3例,急性肾衰竭2例,急性呼吸衰竭1例;首查X线胸片均正常,病情进展后胸部X线或CT提示双肺周边多发结节高密度影伴空洞形成3例,局灶或楔形浸润影1例,胸腔积液1例;血培养结果提示单一溶血隐秘杆菌2例,溶血隐秘杆菌和坏死梭形杆菌复合感染2例;4例患者均应用青霉素+酶抑制剂治疗有效;有血栓者予抗凝治疗;无死亡病例。
结论 Lemierre综合征临床特点有原发口咽部感染、脓毒血症、感染性或栓塞性颈静脉炎及至少一处远处化脓灶,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降低溶血隐秘杆菌致Lemierre综合征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尾加压素Ⅱ促进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表达白细胞介素6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尾加压素Ⅱ(UⅡ)对大鼠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表达白细胞介素6(IL-6)作用的影响及其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胸主动脉外膜成纤维细胞体外同步化培养24 h后,于无血清DMEM培养基中加入UⅡ(10-10~10-7 mol/L),共孵育3~24 h。为了探索UⅡ的作用机制,加入细胞内不同的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剂,处理30 min后,加入UⅡ(10-8 mol/L)共孵育3 h或12 h。实验结束时,收集细胞,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细胞IL-6 mRNA表达(3 h);另外,细胞实验结束后收集培养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IL-6分泌水平(12 h)。结果 (1)UⅡ呈浓度(10-10~10-7 mol/L)和时间依赖性方式促进外膜成纤维细胞中IL-6 mRNA表达和蛋白分泌,至10-8 mol/L UⅡ达高峰(P<0.01);UⅡ(10-8 mol/L)刺激IL-6基因表达3 h达高峰,蛋白分泌24 h达高峰(P<0.01)。(2)UⅡ促进外膜成纤维细胞表达IL-6的效应能被UⅡ受体阻断剂SB710411(10-6 mol/L)、钙离子通道阻断剂尼卡地平(10-5 mol/L)、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抑制剂PD980959(10-5 mol/L)、蛋白激酶C抑制剂H7(10-5 mol/L)、Rho激酶抑制剂Y-27632(10-5 mol/L)和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环孢霉素A(10-5 mol/L)所抑制(P<0.01)。结论 UⅡ明显促进大鼠主动脉外膜成纤维细胞IL-6的表达,该作用通过激活UⅡ受体、钙离子通道、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蛋白激酶C、Rho激酶和钙调神经磷酸酶信号途径来实现,提示UⅡ诱导外膜成纤维细胞表达IL-6升高可能是其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53岁,行政人员。因发热伴腹泻、贫血11 d,于2011年6月19日入院。2011年6月8日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8.5℃,后波动于37~38℃之间,多于傍晚开始升高,凌晨可自行降至正常。伴盗汗、腹泻,腹泻每日2~3次,为糊状、不成形稀便,无腹痛、黑便、黏液脓血便、果酱样便。在当地医院就诊,查白细胞计数9.27×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为75.4%,Hb 98 g/L;C反应蛋白(CRP)86.97 mg/L;ESR 115 mm/1h;便常规阴性;抗核抗体(ANA)、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均阴性,肿瘤标志物(具体不详)阴性。胸部CT未见明显异常。肠镜:慢性结肠炎。予左氧氟沙星、奥硝唑抗感染(具体治疗剂量不详)治疗,效果欠佳,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院。既往史:2010年9月17日在当地医院行右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术后疝囊病理报告:疑似恶性间皮瘤。病理切片经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会诊并行免疫组化检测,报告:间皮组织反应性增生。进一步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见图1,根据9号染色体上短臂21区(9p21)未出现缺失,故排除恶性间皮瘤。否认外伤史、输血史,否认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否认吸烟、饮酒史。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51岁。2011年8月无诱因出现肩膝等大关节酸痛,无肿胀及压痛,无发热,未予特殊处理。2012年2月逐渐出现多部位浅表淋巴结肿大及双下肢散在皮疹和水肿。体检:体温36.7℃,呼吸18次/min,脉搏 50次/min,血压130/90 mm Hg(1 mm Hg=0.133 kPa);皮肤黏膜无出血、黄染;双侧颈部、腋窝、腹股沟处多发肿大淋巴结,直径0.5~2.0 cm,质硬、可移动、无压痛;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及散在皮疹,0.5~1.0 cm。初步诊断:淋巴结炎,下肢血管炎。查血白细胞计数1.78×109/L,肝肾功能、电解质、C反应蛋白及尿常规均正常;红细胞沉降率(ESR)110 mm/1 h,类风湿因子57 IU/ml;IgG 81.8 g/L,补体C3 0.275 g/L,补体C4 0.017 g/L;抗环瓜氨酸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阴性;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阳性;巨细胞病毒(CMV)IgM 39.2 AU/ml,IgG 7.0 IU/ml;EB病毒IgA(+)、IgG(+)、IgM (-);单纯疱疹病毒(HSV)IgM 0.6(阳性≥1.1);肺炎支原体、CMV、EB病毒DNA正常。CT:双侧颈部、纵隔内、双侧腋窝、腹膜后腹主动脉旁、盆腔及双侧腹股沟区多发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47岁。因多食、多汗、乏力、体重下降5年入院。外院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予以他巴唑10 mg/次,3次/d口服,共2年,上述症状无明显改善;分别于2010年9月及2011年6月在外院行甲状腺131I治疗,症状亦无缓解。  相似文献   

10.
曹景玉  张顺  吴力群 《山东医药》2009,49(10):117-117
病历摘要 患者男,40岁。因低热1个月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原因出现发热(体温38℃上下),伴畏寒,无恶心,大小便正常。曾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无肝炎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7.8℃,皮肤无黄染。腹部平坦,无压痛,未触及肿块,腹部移动性浊音阴性。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1.47×10^9/L,中性粒细胞0.70。血清肝炎标志物阴性,AFP不高。血清CA19-9为578.1U/ml。血清谷氨酰转肽酶(GGT)127U/L,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马利兰(Bu)和氟达拉滨(Flu)组成的预处理方案(Bu/Flu)与Bu和环磷酰胺(Cy)组成的预处理方案(Bu/Cy)在急性髓性白血病第一次完全缓解(AML-CR1)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中的移植相关毒性和疗效的差异。方法 32例接受allo-HSCT的AML-CR1患者按移植顺序交替分至Bu/Cy组(Bu 3.2 mg·kg-1·d-1,移植前第7~4天;Cy 60 mg·kg-1·d-1,移植前第3~2天)或Bu/Flu组(Bu 3.2 mg·kg-1·d-1,移植前第5~2天;Flu 30 mg·m-2·d-1,移植前第6~2天)。评价两组预处理相关毒性(RRT)、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与严重程度、3年累积复发率、非复发死亡率(NRM)、3年无病生存(EFS)率和总生存(OS)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为617.5(6~1261)d。两组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中位重建时间无明显差异(P=0.121和P=0.171),移植后30 d嵌合状态分析提示两组患者均达到完全植入。Bu/Cy组预处理后中性粒细胞持续<0.1×109/L和血小板持续﹤20×109/L中位时间明显长于Bu/Flu组[6(3~14)d比2.5(1~9)d,P=0.000;3(1~36)d比1(0~4)d,P=0.047]。Bu/Cy组与Bu/Flu组Ⅱ~Ⅳ度RRT发生率分别为68.8%和25.0%(P=0.032);急性GVHD发生率分别为46.7%和75.0%(P=0.149),慢性GVHD发生率分别为46.7%和80.0%(P=0.149);NRM分别为25.0%和6.3%(P=0.333);3年累积复发率分别为(17.9±11.7)%和(14.1±9.3)%(P=0.834);3年EFS率分别为(65.5±12.7)%和(80.2±10.3)%(P=0.362);3年OS率分别为(68.8±11.6)%和(87.5±8.3)%(P=0.111)。结论 Bu/Flu是一种清髓性预处理方案,与Bu/Cy方案比较具有低骨髓抑制毒性及RRT。Bu/Flu作为AML-CR1患者allo-HSCT预处理方案其疗效不低于Bu/Cy。  相似文献   

12.
牙龈结核1例     
黄晴 《中国防痨杂志》2010,32(2):120-120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39岁,孕35周,牙龈肿痛2个月,发热1个月余,于2005年11月7日入院。患者于2005年8月14日始无明显诱因出现牙龈红肿,溃烂,有脓液渗出,初期无发热,以“牙龈炎”抗炎(药物不详)治疗半个月无效。10月2日始病人出现发热,体温38.5℃,无畏寒,寒战,持续2~3 h后自行退热,在综合医院给予头孢类抗感染治疗1周无效,改口服“中药”(不详)10余日,患者仍发热,且体温逐渐升高至39℃,于10月26日就诊省口腔医院,疑“牙龈结核”未治疗。11月3日来我院检查,痰涂片,分枝杆菌(++)。11月5日拟在综合医院行剖腹产,因高热不能手术而转入我院住院治疗。既往于2000年患肺结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计数在评估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预后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根据70例RMPP患者预后进行分为预后良好组(痊愈出院)52例和预后不良组(肺部阴影未吸收、临床症状未改善或合并肺内并发症、肺外临床表现)18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1、3、7 d淋巴细胞计数变化,ROC曲线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淋巴细胞计数预测预后的价值。 结果预后良好入院第1、3、7 d水平淋巴细胞计数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ROC曲线分析第7 d的AUC为0.939高于第1 d的0.754、第3 d的0.796(P<0.05)。根据第7 d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分为>0.925×109/L组和≤0.925×109/L组,淋巴细胞计数水平>0.925×109/L组预后不良率为10.87%低于≤0.925×109/L组的54.17%(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第7 d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分≤0.925×109/L是预测RMPP患儿不良预后的重要因子。 结论RMPP患儿入院第7 d淋巴细胞计数水平≤0.925×109/L对RMPP患儿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51岁。因“间断腹痛10余年,发热1周,意识模糊3 d”入院。患者于10年前饮酒后出现腹痛,为中上腹部持续性钝痛,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胰腺炎”,予禁食、抑酸治疗后好转。此后上述症状反复出现。5年前再次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胰腺结石”,行“胰头部分切除术”。术后仍有腹痛出现,性质同前,疼痛剧烈,较前加重,伴有腹胀、腹泻,应用曲马多和盐酸哌替啶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止痛后好转。6 d前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伴有寒战,无咳嗽、咳痰,自行应用复方氨林巴比妥后体温可降至正常。后出现意识模糊,为明确诊断及治疗入我院。既往有大量饮酒史,折合酒精含量平均300 g/d。入院体检:意识模糊,表情淡漠,言语不清,定向力、计算力丧失;心率 110次/min,血压80/50 mmHg(1 mmHg=0.133 kPa);双下肺叩诊实音,双肺可闻及散在湿啰音;腹平软,无腹壁静脉曲张,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3次/min,余腹部体检因患者意识状态欠佳不能配合。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28.5×109/L,中性粒细胞0.98,红细胞2.59×1012/L,血红蛋白91 g/L,血小板18×109/L;肝脏生化指标:AST 97 U/L,ALT 158 U/L,ALP 164 U/L,γ-谷氨酰转移酶(γ-GT)161 U/L,胆碱酯酶(CHE)1813 U/L;脂肪酶234 U/L。X线胸片:双肺肺炎,双侧胸腔积液。腹部CT:胆囊小,壁增厚;肝内可见多个团片状低密度影,边界不清,大小1.5~9.8 cm,CT值为25~47 HU,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肝内胆管扩张,考虑肝内胆管扩张伴多发胆汁瘤形成可能性大(图1);门静脉左右支、主干、部分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栓子形成,继发门静脉海绵样变性;胰头部轮廓不清,其内密度不均匀,并可见斑点状高密度影,胰腺体尾部显示不清,胰腺周围及相邻肠系膜区脂肪间隙模糊;腹水。追问病史,患者于术后多次复查CT时均显示肝脏低密度影,当地医院诊断为“肝囊肿”。此次根据患者影像学特点,考虑胆汁瘤可能性大,给予患者行肝内低回声区穿刺引流,引流液为黄绿色胆汁并有脓汁。引流液培养:大肠埃希菌。同时,血培养回报:大肠埃希菌。药敏结果:对美罗培南敏感。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44岁。因“反复腹泻、黏液脓血便5年余,巩膜黄染半个月”入院。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黏液脓血便,5~8次/d,伴脐周隐痛,于当地医院经肠镜等检查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予柳氮磺吡啶1.0 g,3次/d治疗,症状无缓解,解脓血便7~9次/d。2年前患者腹泻、黏液脓血便加重,2~20次/d不等,伴乏力,贫血,双膝关节麻木不适,在当地医院予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静脉滴注,3 d后改为激素口服,并在1个月内逐渐减量停药。此后,患者持续服用美沙拉嗪1.0 g,3次/d,每日稀便6次左右,有时带少量血。患者半个月前出现腹泻、便血加重,每日血性稀便10次左右,每次量约100 g左右,伴皮肤巩膜轻度黄染。既往无特殊病史,半年内无输血或服用引起溶血的药物史。入院体检:体温36℃,脉搏106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17/63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楚,慢性病容,皮肤巩膜黄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心律齐,心尖区闻及收缩期Ⅲ~Ⅳ级吹风样杂音;肺部体检阴性;全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活跃,腹部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网织红细胞 0.1624×1012/L,RBC 1.17×1012/L,Hb 57 g/L,平均红细胞体积141.0 fl,PLT 474×109/L,WBC 15.97×109/L,中性粒细胞 0.63,外周血中未发现幼红细胞、球形红细胞;总胆红素47.2 μmol/L,间接胆红素27.8 μmol/L,乳酸脱氢酶895 U/L,大便隐血阳性,小便隐血阳性,ESR 2.0 mm/1h,C反应蛋白5.1 mg/L,Coombs试验(4+),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50%。骨髓涂片示: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其中红系增生活跃,以中幼红为主,粒红比为2∶1。先后于2012年12月及2013年3月行肠镜示:UC。活检提示:(距肛门50 cm及20 cm)黏膜中-重度慢性炎,活动(++),伴糜烂,腺体不规则,个别可见隐窝炎,未见隐窝脓肿,腺体杯状细胞减少。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40岁。因“反复发热10余天,HIV抗体初筛阳性3 d”于2009年6月12日入院。患者10余天前出现持续高热,体温最高40℃,伴畏寒、盗汗。于当地医院治疗无明显好转,3 d前查HIV抗体初筛阳性,拟诊为AIDS收住院。体质量下降约5 kg,5 a前有冶游史。入院查体:T38.6℃,心肺腹检查无异常。入院检查:血常规:PLT61×10^9/L,Hb119.6 g/L,RBC 4.13×10^9/L,WBC 2.2×10^9/L,肝功能:AST423.04 U/L,ALT245.1 U/L,AST/ALT1.73,GGT502.4U/L,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GEC)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对大鼠GEC进行分离培养与鉴定;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GEC炎性因子MCP-1蛋白的表达;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AT1R)的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施加AngⅡ刺激因素后MCP-1表达量明显增高,呈剂量(10-7 mol/L~10-5 mol/L)依赖效应;10-5 mol/L AngⅡ作用下,大鼠GEC的AT1R 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增加,成时间依赖效应;10-6 mol/L AT1R拮抗剂替米沙坦(TEL)可以抑制AngⅡ(10-5 mol/L)的作用,MCP-1的表达量下降。结论 AngⅡ通过上调大鼠GEC的AT1R水平,使大鼠GEC的MCP-1表达量增加。  相似文献   

18.
正患者,男性,45岁。因"发热、皮疹进行性加重10余天"于2016年9月12日入院。体温波动于38~39.5℃,发热前感畏寒、寒战,逐渐出现全身鲜红色皮疹,高起于皮面,瘙痒不适,于当地中医院住院,查肝功能ALT631.7 U/L,AST408.2 U/L,TBil 55μmol/L;血常规WBC18.7×10~9/L,NEU16.3×10~9/L,EOS 0.8×10~9/L,Hb 150 g/L,RBC 4.67×10~(12)/L,PLT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探讨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与结直肠癌(CRC)患者术后复发的关联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在该院接受术后化疗的118例CR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5例,女53例;年龄27~82(61.4±11.4)岁;结肠癌69例,直肠癌49例。采用Cox回归模型探讨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的因素。采用ROC曲线法分析SII预测患者术后复发的效能,并根据截断值将研究对象分为高SII组(SII≥655.68×109/L,n=54)和低SII组(SII<655.68×109/L,n=64),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采用生存分析探讨两组无复发生存(RFS)时间的差异。结果 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较高的SII和CA19-9水平是影响CRC患者术后R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II预测术后复发的截断值为655.68×109/L,其对应的灵敏度为76.67%,特异度为86.21%,具有预测价值(AUC=0.855,P=0.000)。高SII组Ki-67≥60%、CA19-9>39 ng/ml的人数比例显著大于低SII组(P<0.05),且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单核细胞(MON)、血小板(PLT)水平高于低SII组,而淋巴细胞(LYM)水平显著低于低SII组(P<0.05)。高SII组的中位RFS时间为5.6个月(95%CI:5.1~6.1),低SII组的中位RFS时间为8.3个月(95%CI:7.6~9.0),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log-rank检验: χ2=29.330,P=0.000)。结论 SII可用于CRC患者术后RFS时间的评估,临床医师应对高SII值患者予以更多的关注,以尽早发现复发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免疫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根据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诊断标准分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组(n8)和非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组(n22),根据患者转归分为死亡组(n5)和生存组(n25);正常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分别采集各组的外周静脉血,采用免疫磁性分离系统对外周血CD4+CD25+Treg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Treg表面分子T淋巴细胞毒性相关抗原4(CTLA-4)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CD4+CD25+Treg孵育液上清中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患者CD4+CD25+Treg表面分子CTLA-4表达率(36.68%±7.41%)及分泌IL-10水平(15.38±3.79 ng/L)与正常对照组(22.20%±7.18%和8.96±3.28 ng/L)比较,均明显升高(P<0.01);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组患者CTLA-4表达率(42.10%±7.44%)及分泌IL-10水平(28.30±9.48 ng/L)显著高于非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组(30.26%±5.60%和17.86±6.54 ng/L;P<0.01);死亡组CTLA-4表达率(44.45%±12.34%)及分泌IL-10水平(33.90±10.62 ng/L)显著高于生存组(31.43%±10.12%和16.08±8.67 ng/L;P<0.01)。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可促进外周血CD4+CD25+Treg表面分子表达,并刺激其分泌大量抑制性细胞因子发挥自身免疫作用,从而导致机体免疫功能障碍甚至免疫紊乱的发生与发展,且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