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线粒体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VDAC)在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A/R)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以pSUPER质粒为载体,构建shRNA VDAC1质粒。H9c2细胞随机分为5组:control组、缺氧/复氧(A/R)组、缺氧预处理(APC)组、pSUPER-VDAC1-A/R组和pSUPER-A/R组。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VDAC1的蛋白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生化自动分析仪测定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磷酸激酶(CPK)活性,流式细胞仪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结果: A/R处理后,VDAC1表达上调,细胞存活率下降,LDH和CPK活性增高,线粒体膜电位崩溃;而APC则能抑制VDAC1的上调,并对抗A/R损伤;与APC相似,通过RNA干扰下调VDAC1后,亦能有效保护心肌细胞,维持线粒体膜电位,提高细胞存活率。结论: 下调VDAC1可有效对抗A/R损伤引起的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道的开放,维持线粒体膜电位,保护心肌细胞。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APPL1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用LPS处理心肌细胞,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APPL1的表达变化。用过表达APPL1重组慢病毒载体转染心肌细胞,经LPS处理后,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效果。MTT测定心肌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测定心肌细胞凋亡变化,Western blot测定心肌细胞中活化的caspase-3蛋白水平,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心肌细胞中丙二醛(MDA)含量,用2,4-二硝基苯肼显色法检测心肌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心肌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5,5’-二硫代双(2-硝基苯甲酸)比色法测定心肌细胞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DCFH-DA法检测心肌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结果:与对照心肌细胞比较,LPS处理后心肌细胞中APPL1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单纯LPS处理的心肌细胞比较,过表达APPL1重组慢病毒载体可以显著提高LPS条件下心肌细胞中APPL1 mRNA和蛋白水平(P0.05)。LPS处理后的心肌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凋亡率和细胞中活化的caspase-3蛋白水平升高,细胞中MDA水平升高,培养液中LDH水平也升高,细胞SOD活性、GSH-Px活性降低,ROS水平升高,(P0.05)。过表达APPL1后的心肌细胞经LPS诱导后,细胞活力升高,细胞凋亡率及细胞中活化的Caspase-3蛋白水平降低,MDA水平降低,培养液中LDH水平降低,细胞中SOD活性、GSH-Px活性升高,ROS水平降低,(P0.05)。结论:过表达APPL1能够降低LPS诱导的心肌细胞氧化损伤,减少细胞凋亡,具有减轻LPS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FGF19)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H9c2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将心肌细胞H9c2分为Control组(常规方法培养)、H/R组(细胞经缺氧/复氧处理)、NC+H/R组(细胞转染pcDNA 3.1后再经缺氧/复氧处理)和FGF19+H/R组(细胞转染pcDNA 3.1-FGF19后再经缺氧/复氧处理)。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各组FGF19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ELISA检测各组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和细胞中丙二醛(MDA)、活性氧(ROS)、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活化的半胱天冬酶-3(C-Caspase-3)、活化的半胱天冬酶-9(C-Caspase-9)蛋白表达和胞浆中细胞色素C(Cyt C)蛋白水平,JC-1法检测各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结果:与H/R组和NC+H/R组比较,FGF19+H/R组心肌细胞中FGF19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1)。H/R组与NC+H/R组心肌细胞中FGF19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ontrol组比较,H/R组细胞培养液中LDH水平升高(P<0.01),细胞中MDA和ROS水平升高(P<0.01),SOD、CAT和GSH-Px活力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C-Caspase-3、C-Caspase-9和Cyt C蛋白水平升高(P<0.01),线粒体膜电位降低(P<0.01)。与NC+H/R组比较,FGF19+H/R组细胞培养液中LDH水平降低(P<0.01),细胞中MDA和ROS水平降低(P<0.01),SOD、CAT和GSH-Px活力升高(P<0.01),细胞凋亡率、C-Caspase-3、C-Caspase-9和Cyt C蛋白水平降低(P<0.01),线粒体膜电位升高(P<0.01)。结论:FGF19可能通过减少细胞凋亡和氧化损伤改善缺氧/复氧心肌细胞H9c2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槲皮素拮抗心肌细胞缺氧/复氧(A/R)损伤与蛋白激酶Cε(PKCε)之间的关系。方法:培养新生大鼠原代心肌细胞,构建A/R模型,Western blotting检测槲皮素对PKCε表达水平的调节。检测A/R损伤后各组细胞乳酸脱氢酶活性、肌酸激酶活性、细胞存活率、活性氧(ROS)含量、线粒体膜电位、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的开放和细胞凋亡。结果:A/R前72 h加入40 μmol/L槲皮素可明显上调心肌细胞PKCε蛋白表达水平,并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减少ROS产生,维持线粒体膜电位,抑制mPTP开放,减少细胞凋亡(P<0.01)。同时经槲皮素和PKCε抑制剂εV1-2预处理后,则槲皮素的上述保护作用均明显减弱或消失(P<0.01)。结论:槲皮素可以上调心肌细胞PKCε蛋白表达水平,其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依赖于PKCε途径。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目的是观察程序性坏死中关键激酶基因ripk1和ripk3的表达被对应的shRNA质粒沉默后,对缺氧/复氧(H/R)导致的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采用DNA重组技术,将设计合成的shRNA序列插入pSUPER质粒中,构建出RIPK1-shRNA及RIPK3-shRNA表达质粒。用上述质粒转染H9c2心肌细胞,然后进行H/R处理,再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研究相应基因的表达情况,检测程序性坏死及心肌损伤的相关指标。实验结果表明,基因ripk1和ripk3的表达被特异的shRNA抑制后,对H/R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编码脂肪分化相关蛋白(adipose differentiation-related protein, ADRP)基因全长序列的真核表达载体,探讨ADRP过表达对软脂酸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凋亡有何影响。方法:(1) RT-PCR扩增编码ADRP全长的DNA 序列,重组入pEGFP-C1质粒表达载体中,酶切、测序鉴定后转化大肠埃希菌DH5α,挑取阳性克隆,扩增后提取质粒并进行鉴定;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鉴定后的重组质粒稳定转染H9c2心肌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情况;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ADRP表达情况;(2) 采用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软脂酸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1) 成功构建了真核质粒表达载体pEGFP-C1-ADRP,转染H9c2细胞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细胞内有绿色荧光蛋白表达;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显示重组质粒转染H9c2细胞ADRP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质粒转染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2) 经不同软脂酸刺激后,重组质粒转染H9c2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均明显低于空质粒转染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1) 成功获得了稳定表达ADRP的H9c2心肌细胞株;(2) 软脂酸可抑制H9c2心肌细胞增殖并可诱导其凋亡,而ADRP高表达可对抗软脂酸的这一作用,表明ADRP对高脂环境中心肌细胞可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背景:已有研究发现,ROCK1和ROCK2参与了细胞的凋亡过程,由此假设下调ROCK1和ROCK2表达能抑制心肌细胞凋亡。 目的:验证ROCK1-shRNA和ROCK2-shRNA转染能否有效沉默大鼠心肌细胞内ROCK1和ROCK2基因的表达,并筛选沉默效率最高的shRNA。 方法:以ROCK1和ROCK2为靶基因,分别构建了3个特异性shRNA重组质粒,转染这些shRNA后观察其对SD大鼠心肌细胞中ROCK1和ROCK2的沉默作用,并筛选出沉默效率最佳的shRNA。 结果与结论: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3个重组质粒ROCK1-shRNA和ROCK2-shRNA的转染均能明显降低SD大鼠心肌细胞中ROCK1和ROCK2的表达(P < 0.05或P < 0.01),其中ROCK1-shRNA1和ROCK2-shRNA2的沉默效率最高(P < 0.05),分别为(82.15±7.53)%和(89.42±5.81)%。这表明ROCK1-shRNA和ROCK2-shRNA转染能有效沉默大鼠心肌细胞内ROCK1和ROCK2基因的表达,并筛选出了沉默效率最高的shRNA。  相似文献   

8.
目的 构建编码髓样细胞表达的激发受体1(TREM-1)基因短发夹RNA(shRNA)真核质粒表达载体,并筛选出基因沉默效果最明显的shRNA质粒表达载体.方法 针对TREM-1的靶位点设计含shRNA的靶序列,分别构建pGCsi-TREM-1 shRNA1和pGCsi-TREM-1 shRNA2的质粒表达载体和pGCsi-NegshRNA阴性质粒表达载体,通过酶切及测序进行鉴定.鉴定后以脂质体包裹转染肺泡上皮A549细胞,分为未转染对照组(A组)、转染空质粒载体pGCsi对照组(B组)、转染阴性shRNA质粒表达载体pGCsi-NegshRNA对照组(C组)、转染TREM-1 shRNA1质粒表达载体组(D组)和转染TREM-1shRNA2质粒表达载体组(E组),48 h后观察转染细胞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效果.转染24、48、72 h后,以A组为对照采用MTT法测定B、C、D、E组细胞的存活率.转染48 h后,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TREM-1 mRNA的表达水平并与转染前相比较.结果 经酶切和测序鉴定证实,目的 TREM-1基因shRNA1和shRNA2片段已被克隆到pGCsi载体中.荧光显微镜下,B、C、D、E组A549细胞有明显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各时间点B、C、D、E组细胞存活率均达90%以上.A、B、C 3组转染前后TREM-1mRNA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E组转染的重组质粒均能有效抑制A549细胞的TREM-1mRNA的表达([(1.945±0.252)×105比(1.010±0.194)×105,(1.933±0.216)×105比(1.202±0.171)×105,均P<0.05],抑制率分别为48.07%和37.82%.结论 成功构建了靶向TREM-1基因的shRNA质粒表达载体,可有效抑制细胞中TREM-1目的 基因的表达,为后续脓毒症的基因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柴胡多糖对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机制。方法:运用LPS建立心肌细胞H9C2损伤模型;用柴胡多糖(5、15、45、90μg/ml)治疗模型细胞48 h,分别标记为5μg/ml柴胡多糖+LPS组、15μg/ml柴胡多糖+LPS组、45μg/ml柴胡多糖+LPS组、90μg/ml柴胡多糖+LPS组;MTT法检测细胞活性;ELISA实验检测细胞中LDH、ROS、MDA、SOD、GSH-Px、TNF-α、IL-6的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MAPK、ERK5的蛋白表达。结果:成功建立LPS诱导的H9C2损伤模型;柴胡多糖(5、15、45、90μg/ml)呈浓度依赖性增强细胞活力,下调LDH、ROS、MDA、TNF-α、IL-6、MAPK的表达,上调SOD、GSH-Px、ERK5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结论:柴胡多糖具有保护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其机制与调控MAPK/ERK5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丙泊酚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心肌细胞系H9C2损伤及活性氧(ROS)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心肌细胞分成对照组、H_2O_2处理组和15、30和60μmol/L丙泊酚干预组。MTT检测细胞活力;二硝基苯肼显色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流式细胞计量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激活型caspase-3(cleaved caspase-3)、胞质和线粒体中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蛋白水平;黄嘌呤氧化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钼酸铵法检测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二氯二氢荧光素-乙酰乙酸酯法检测ROS活性;JC-1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_2O_2处理组细胞活力降低;LDH漏出率和凋亡率升高;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及胞质中cytochrome C水平升高;线粒体cytochrome C水平降低;SOD、CAT和GSH-Px活性降低;MDA及ROS含量升高;线粒体膜电位下降(P0.05)。与H_2O_2处理组比较,15、30和60μmol/L丙泊酚组细胞活性升高;LDH漏出率降低;凋亡率和cleaved caspase-3水平降低;胞质中cytochrome C蛋白水平减少;线粒体中cytochrome C水平升高;细胞SOD活性、CAT活性和GSH-Px活性升高;MDA含量和ROS含量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升高(P0.05)。结论丙泊酚可以减轻H_2O_2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减少细胞凋亡并降低细胞ROS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山茱萸多糖(polysaccharide from Fructus corni,PFC)对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损伤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对ROS/PKC/p38 MAPK途径的影响。方法: 分离原代乳鼠心肌细胞,建立H/R模型,细胞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N组)、缺氧/复氧组(H/R组)、缺氧/复氧+PFC(终浓度20 mg/L、100 mg/L和200 mg/L)预处理组、缺氧/复氧+PFC(100 mg/L)预处理+蛋白激酶C特异性阻断剂chelerythrine(1 μmol/L)组及缺氧/复氧+PFC(100 mg/L)预处理+p38 MAPK特异性阻断剂SB203580(10 μmol/L)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和自发搏动频率,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率,酶标仪测定ROS含量、SOD活性及LDH漏出量,免疫印迹法检测PKC、p-p38 MAPK和HSP70的蛋白水平。结果: H/R组细胞活力下降,搏动频率减慢,细胞ROS含量、LDH漏出量、细胞凋亡率及p-p38 MAPK的水平均较N组显著增加(P<0.01)。经PFC预处理后,细胞搏动频率、SOD活性及PKC、HSP70的水平较H/R 组显著增加(P<0.05,),p-p38 MAPK的水平和细胞凋亡率均减少(P<0.05),而PFC的保护作用能被chelerythrine或SB203580抑制。结论: 山茱萸多糖可抑制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其作用可能与增加SOD活性、抑制ROS产生、激活PKC并抑制p38MAPK的过度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西洋参茎叶总皂苷(PQS)减轻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损伤的机制是否与抑制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有关。方法:采用乳鼠心肌细胞H/R损伤模型,转染CaN质粒使其过表达或CaN抑制剂FK506干扰其表达,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复氧组、药物预处理组、CaN过表达+药物预处理组、空载pCDB质粒+药物预处理组及CaN抑制剂+药物预处理组,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按CaN测试盒步骤测定心肌细胞CaN活性,以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心肌细胞CaN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aN过表达组心肌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与PQS+H/R组比较,FK506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抗凋亡蛋白Bcl-2和促凋亡蛋白Bax表达、CaN活性及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抑制CaN活性可以减轻心肌细胞H/R损伤,但联合应用FK506对H/R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不比单独应用PQS强,PQS减轻心肌细胞H/R损伤的机制可能与CaN途径无关。  相似文献   

13.
氧化应激在乙醛引起的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活性氧(ROS)的氧化损伤机制在经乙醛诱导心肌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阐明氧化应激水平增高导致细胞凋亡可能是乙醇性心肌病(AHMD)的主要原因之一。 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心肌细胞,分别用乙醇(100 μmol/L)和乙醛(100 μmol/L)干预24 h,比较细胞凋亡程度;检测48 h内细胞胞内ROS水平变化、胞外分泌SOD活性变化;并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ROS介导MAPK信号途径相关蛋白磷酸化水平变化;并与氧化剂H2O2处理组和预先加入抗氧化剂乙酰半胱氨酸(NAC)的乙醛处理组比较。 结果: 乙醇和乙醛分别干预心肌细胞24 h后,凋亡途径激活因子caspase 3均被激活(P<0.05),乙醛较乙醇具有更强的诱导凋亡作用(P<0.05)。乙醛诱导心肌细胞ROS水平增高呈时间依赖性,相应抗氧自由基SOD酶活性也随之增高,分别于18-24 h达到峰值。同时,ROS通过JNK和ERK磷酸化水平增高而激活MAPK途径,诱导心肌细胞凋亡,这种效应可以被NAC逆转,等浓度乙醛弱于H2O2的诱导作用。结论: 乙醛通过增高胞内ROS水平损伤心肌细胞,激活ROS介导JNK途径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弱于H2O2等强氧化剂,提示降低细胞ROS 水平,阻断凋亡信号通路可有效抑制乙醛诱导的心肌凋亡,对于AHMD临床预防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璟 《医学信息》2018,(14):95-97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减轻氧化应激改善H9C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作用。方法 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缺氧/复氧组(H/R)、Dex(5 μmol/L)干预H/R组。Dex干预H/R组先用Dex预处理6 h后,再经缺氧/复氧处理。检测各组细胞培养基中LDH的含量,CCK-8法检测各组H9C2心肌细胞的存活率,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试剂盒检测MDA的含量和SOD活性。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H/R组细胞活力降低,培养基中LDH含量增加,caspase-3活性增加,MDA含量升高而SOD活性降低,统计学意义显著(P<0.01);Dex预处理提高H/R处理后的细胞活力,减少LDH含量和caspase-3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SOD活性,统计学意义显著(P<0.01)。结论 Dex可通过减轻氧化应激改善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甘氨酸受体在心脏保护中的作用及甘氨酸受体的性质。方法:利用原代培养的SD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建立心肌缺氧/复氧(A/R)模型,并用甘氨酸受体阻断法和消除细胞外氯离子法, 测定各组培养心肌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及一氧化氮(NO)的含量、钙离子浓度和心肌细胞凋亡率。结果:A/R组用甘氨酸处理后SOD活性、NO含量升高,MDA含量、[Ca2+i、细胞凋亡率降低,与A/R组比较显著差异。分别用甘氨酸受体阻断剂士的宁和消除细胞外氯离子处理后,甘氨酸的上述保护作用明显减弱,与A/R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甘氨酸能抑制缺氧/复氧乳鼠心肌细胞的自由基生成、抑制钙超载,减轻心肌细胞的凋亡并增加细胞内SOD等保护蛋白和NO的合成而发挥细胞保护作用。甘氨酸的细胞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甘氨酸受体发挥作用的,甘氨酸受体的本质可能是甘氨酸门控氯离子通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ΔCREB的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对TNFα等细胞因子的影响,探索心衰发生发展的始动因素。方法:利用穿梭质粒pAdTrack构建核转录因子ΔCREB的真核表达载体pAdTrack-ΔCREB,然后转染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将心肌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forskolin(10μmol/L)组、转染组和转染后加forskolin组,观察各组心肌细胞ΔCREB的表达以及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①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显示,ΔCREB/β-actin定量比值,转染组(1.001016±0.053520)明显高于对照组(0.761322±0.044090),(P<0.01);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心肌细胞ΔCREB蛋白标记阳性率,转染组(28.88%+9.05%)亦明显高于对照组(6.63%+3.38%),(P<0.01)。②细胞上清TNFα含量,转染后加forskolin组(34.36pmol/L±12.17p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16.91pmol/L±5.16pmol/L),(P<0.01)。结论:转染ΔCREB可显著升高心肌细胞TNFα含量。cAMP介导的CREB转录激活作用促进了TNFα基因表达,可能在心力衰竭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检测移植经干扰乙酰化作用基因Gen5表达重组质粒ZJ3转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的Wistar大鼠心肌组织内乙酰化酶活性及乙酰化作用基因Gen5、心肌发育基因GATA4的表达量,探讨体内心肌微环境下乙酰化修饰在干细胞特化心肌样细胞转录调控中的作用.方法 提取干扰组蛋白乙酰化酶Gcn5表达重组质粒ZJ3,经脂质体包载转染MSCs24h后移植至Wistar大鼠心肌组织内,2w后检测移植区域心肌组织内乙酰化酶活性及乙酰化作用基因Gcn5、心肌发育基因GATA4的表达量.结果 实验组心肌组织乙酰化酶活性较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及试剂对照组均有显著性降低;实验组心肌组织内Gen5及GATA4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及试剂对照组均有明显减弱.结论 相关特异性基因的检测结果显示封阻干细胞染色质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后,在体内心肌微环境诱导下亦可以抑制干细胞特化心肌细胞转录过程,这为进一步研究组蛋白末端乙酰化修饰与干细胞分化调节机制奠定了实验室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小干扰RNA(siRNA)靶向沉默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基因对心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以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转染大鼠H9C2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缺氧/复氧组、缺氧/复氧+siRNA NC组、缺氧/复氧+siRNA SOCS3组;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的转染效果;噻唑蓝(MTT)观察细胞的增殖活性,观察细胞中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膜联蛋白 V-FITC(Annexin V-FITC)/碘化丙啶(PI)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κB(NF-κB)、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c-Myc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缺氧/复氧组心肌细胞SOCS3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0.05),细胞的增殖活性、SOD显著下降(P<0.05),LDH、MDA、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靶向沉默缺氧复氧心肌细胞SOCS3基因表达较缺氧/复氧组细胞的增殖活性和SOD显著增加(P<0.05),LDH、MDA、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缺氧/复氧干预心肌细胞显著抑制NF-κB、Cyclin D1、c-Myc蛋白表达(P<0.05),下调SOCS3基因表达显著增加NF-κB、Cyclin D1、c-Myc蛋白表达(P<0.05)。结论:沉默SOCS3表达促进缺氧复氧心肌细胞增殖,抑制其凋亡,增强机体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其作用机制与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