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资料 男性,45岁,无意中发现左舌下无痛性肿物2年,渐增大。2009年4月在外院活检,病理诊断为舌下腺多形性腺瘤。  相似文献   

2.
涎腺多形性腺瘤是涎腺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我院自1981-01~1997-01共收治涎腺肿瘤172例,经病理确诊为多形性腺瘤的136例。现将资料完整的118例病例分析讨论如下:1临床资料1.1年龄与性别118例中,男62例,女56例。年龄最大者70...  相似文献   

3.
华雄 《上海口腔医学》1999,8(3):188-188
多形性腺瘤又名混合瘤。该瘤含有肿瘤上皮组织与粘液样组织或软骨样组织,因而其组织象具有多形性或混合性,故名多形性腺瘤或混合瘤。本文分析1985~1996年收集的98例涎腺多形性腺瘤,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病例:本组病例中男性52例,女性46例。发病年龄:最小18岁,最大68岁。发病部位:腮腺73例,颌下腺区18例,硬腭2例,软硬腭处1例,舌部和唇部各2例。临床表现与诊断:本组98例均以肿块而就诊,瘤体大小由于部位不同而差异。最小为06cm直径(舌部);最大为6cm×5cm…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涎腺多形性腺瘤的发病概况、手术治疗及复发等情况。方法对253例经病理证实,资料完整的涎腺多形性腺瘤住院手术患者进行5~15年随访观察总结。结果男87例,女166例。20~50岁142例,发病率最高。根据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复发9例,占3.56%。结论该病多发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好发部位为腮腺、颌下腺。恰当的手术可减少或避免肿瘤的复发。  相似文献   

5.
对120例涎腺多形性腺瘤进行了临床病理分析,其中10例肿瘤和3例正常涎腺组织以KER、CEA、NSE、α_1AT、S-100和GFAP6种抗血清进行了ABC免疫组化染色观察。120例肿瘤中6例恶性(5%),3例为复发瘤恶变。根据肿瘤中主要病理成份将其分为四种亚型。腺瘤型、肌上皮型包膜多较厚而完整,浸润少,后者囊性变多。粘液型则包膜多薄弱或不完整,浸润及卫星灶多,复发和恶性瘤以此型多见。肿瘤细胞可对多种抗血清呈现不同程度和强度的阳性表达,且与正常涎腺闰管区细胞的免疫表达基本一致,说明此区可能是该肿瘤的发源地。CEA、S-100、GFAP对恶性腺瘤有较好的标记结果。  相似文献   

6.
周晓琴 《口腔医学》2002,22(1):56-56
<正>多形性腺瘤(Plemorphic adenoma)又称混合瘤 Mixed tu-mor,是最常见的涎腺肿瘤,我们对38例多形性腺瘤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对其进行分类研究,提高肿瘤的诊断正确率。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 本文收集了本院1987-1999年间手术标本,病理诊断多形性腺瘤的38例。标本均用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相似文献   

7.
颌下腺鳞癌在多形性腺瘤中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癌在多形性腺瘤中又称恶性混合瘤,其发病部位以腮腺最常见,癌变组织类型以腺癌、未分化癌,粘液表皮样癌多见,癌变成分为鳞癌较少见,我科收治一例颌下腺鳞癌在多形性腺瘤中病人,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腮腺复发性多形性腺瘤的临床分析--附2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腮腺多形性腺瘤复发、恶变的原因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22例腮腺多形性腺瘤复发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追踪调查。结果:多数腮腺多形性腺瘤复发病例肿块呈多灶性(18/22),手术越简单其复发率越高,复发间期越短(P<0.05)。22人中有7例发生恶变,占31.8%,恶变与初发年龄较大有关(P<0.05),与手术次数关系不大。末次手术分别采用浅叶切除术,腮腺全切术、扩大切除术,对7例有恶变者于术后辅以放射治疗。术后平均追踪54月,除1例多形性腺瘤恶变者于术后30月时肿瘤复发外,其余均未见复发。结论:不恰当的手术方式是导致腮腺性多形性腺瘤复发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1例罕见的转移性多形性腺瘤,患者女性,30岁,左颌下腺及右锁骨上包块术后病检结果与患者8年前左颌下腺肿块切除后病检结果一致,病理形态均表现为良性多形性腺瘤。并结合文献报道,对转移性多形性腺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发病机制及防治方法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发生于舌下腺的癌在多形性腺瘤中极为罕见。本文报道 1例发生于舌下腺的腺样囊性癌在多形性腺瘤的病例。  相似文献   

11.
腮腺区域性切除术治疗多形性腺瘤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形性腺瘤是最常见的涎腺良性肿瘤 ,占全部涎腺肿瘤的5 3.9% ,占涎腺良性肿瘤的 93% [1] 。以腮腺发生最多 ,多位于面神经浅面和腮腺后下极[2 ] 。多形性腺瘤的治疗为手术切除 ,在未广泛实施解剖面神经之前 ,主要采取单纯肿瘤剜除术 ,因瘤细胞残存或包膜破裂后瘤细胞种植的缘故 ,术后复发率高达40 %以上[2 ] 。自保留面神经的肿瘤及腮腺浅叶或全腮腺切除这一标准术式问世以来。复发率为 3% [1] ~ 12 .5 % [3] 。作者采用腮腺区域切除保留主导管治疗多形性腺瘤 38例 ,取得满意的效果 ,分析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在观察组 (腮腺…  相似文献   

12.
颌下腺多形性腺瘤剜除术后复发一例刘英奇张学强陈振东患者,男,28岁,主因右颌下无痛性肿物术后复发11年入院。20年前,患者偶然发现右颌下有一无痛性肿物,生长缓慢,无不适,曾“抗痨消炎”治疗无效。12年前肿物渐增大,于当地医院行左颌下肿物剜除术,术后未...  相似文献   

13.
多形性腺瘤DNA含量的定量分析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DNA含量与多形性腺瘤及其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图像分析仪(ICM)对35例多形性腺瘤,5例术后复发的标本进行细胞核DNA测定。结果:多形性腺瘤中的肿瘤性上皮细胞、粘液样细胞和软骨样细胞与正常腺上皮细胞的DNA含量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形性腺瘤组和复发组之间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多形性瘤中,DNA含量不仅与细胞类型密切相关,而且其早期的变化也有助于了解预后复发情况,因而可作为评价多形性腺瘤预后一种良好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转移性多形性腺瘤(melastasizing pleomorphic adenoma MPA)是临床上罕见的涎腺肿瘤,原发灶及转移灶的肿瘤组织学均为良性肿瘤表现,但因其可发生淋巴结或远隔脏器的转移而致死,  相似文献   

15.
涎腺多形性腺瘤p53基因突变的SSCP及核酸序列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检测涎腺多形性腺瘤中p53基因第6外显子突变的密码及突变类型。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股构型多态分析(polymerase chainj reaction-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al polymorphism,PCR-SSCP)技术及DNA核酸序列测定方法对涎腺多形性腺瘤进行研究。结果 在11例PCR-SSCP阳性的肿瘤中,第6外显子异常者6例。对其中4例肿  相似文献   

16.
唾液腺非侵袭性恶性多形性腺瘤(Ca-ex-PA)又称发生在多形性腺瘤中的原位癌,是较少见的病理类型,临床表现与良性多形性腺瘤相似,有条件完整切除肿瘤,复发或转移少见,预后良好.本文报告1例下颌下腺非侵袭性多形性腺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认为鉴别非侵袭性Ca-ex-PA和侵袭性Ca-ex-PA对判断预后十分重要,并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WHO对唾液腺多形性腺瘤恶变的分型在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方面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多形性腺瘤粘液软骨样组织中纤维的种类及形成机理。方法 采用组织学及电镜组织化学技术观察8例多形性腺瘤。结果在多形性瘤液软骨样区域中,散在胶原纤维及弹怀纤维构成了该区域的支架结构。电组化研究表明,在多形性腺瘤软骨样组织, 含有直径约50nm的胶原原纤维和弹性纤维团块。在粘液软骨样细胞浆内可分泌囊泡:一种含 着色黑、电子密度均匀、致前弹性蛋白分子;另一种含着色灰淡、电子密度不均匀,囊泡中充满  相似文献   

18.
涎腺肌上皮瘤与多形性腺瘤的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抗平滑肌的肌动蛋白(actin)、肌球蛋白(myosin);S-100蛋白以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抗体研究涎腺肌上皮瘤和多形性腺瘤。结果发现,肌上皮瘤细胞对上述4种抗体呈不同程度的了性反应。在多形性腺瘤中,双层导管结构的外周瘤细胞,成片增生的梭形细胞以及粘液样区域内的星形、三角形瘤细胞对上述4种抗体反应阳性,鳞状化生的瘤细胞也反应阳性,导管内层瘤细胞对上述4种抗体反应阴性。本文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9.
作者采用等离子光谱法对24例腮腺多形性腺瘤瘤组织、自身瘤旁涎腺组织内十八种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检测与分析,以初步探讨组织内微量元素含量与腮腺多形性腺瘤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在正常细胞中 ,染色体的数目和形状是相对稳定的 ,每一体细胞具有 4 6条 (2 3对 )染色体 ,称为二倍体细胞 (2C ,Component)。当染色体的数目整组增加 ,超过三倍体者为多倍体。如果染色体非整组性的增减则称为非整倍体。DNA的非整倍体即意味着恶性肿瘤 (二倍体或多倍体也不能完全排除恶性 )。DNA是细胞染色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正常细胞的DNA的质量是恒定的 ,而恶性细胞由于其调节和生长控制系统障碍 ,而获得无限增殖力 ,需要合成大量DNA以满足生长的需要。因此 ,DNA含量的测定 ,可以作为直接反映肿瘤增殖活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