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推拿联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的疗效.方法 将38例膝关节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8例.对照组给予推拿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涂抹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15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推拿联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膝关节OA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推拿联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的疗效。方法将38例膝关节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8例。对照组给予推拿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涂抹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15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联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膝关节OA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分析2009年5月—2010年6月间使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的14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前后症状的改善情况,评价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结果:患者142例,治疗5 d后观察总有效率81.7%;10 d后观察总有效率90.1%。局部外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的同时应用硫酸氨基葡萄糖或玻璃酸钠疗效佳。结论:局部外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对损伤性或炎症性软组织肿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60例损伤性或炎症性软组织肿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将药物涂于患处,每次3~4min,tid.用药前即刻,用药后每日1次,共3d,对以下观察指标进行评价:疼痛(休息痛、活动痛、压痛)、软组织肿胀程度、肿胀面积及不良反应和耐受性.结果:2组在改善疼痛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对消除肿胀程度及肿胀面积方面,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未发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1例出现用药部位皮疹.结论: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在改善损伤性或炎症性疼痛方面疗效与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相当;在改善软组织肿胀程度、促进肿胀面积消退方面优于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且用药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分析膝骨关节炎患者36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常规治疗组)16例和观察组(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组)20例。结果观察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9.8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和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为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组(外用组)和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口服治疗组(口服组)。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3周分别进行VAS评分,并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各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外用组不良反应少且轻微,明显低于口服组(P<0.01)。结论双氯芬酸外用乳胶剂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效好,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双氯芬酸二乙胺(扶他林)乳胶剂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2例银屑病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一组和二组,每组16例.一组局部外用扶他林乳胶剂联合甲氨蝶呤治疗,二组单独使用甲氨蝶呤,疗程均为6周.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6周后,一组总有效率为93.8%高于二组的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局部外用扶他林乳胶剂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性关节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八味黄连跌打水与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肩周炎消炎镇痛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 213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7例)和对照组(106例)。观察组给予八味黄连跌打水治疗,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比较两组的肩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肩周疼痛VAS评分均显著地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两组肩周疼痛V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肩周炎治疗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为9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治疗后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八味黄连跌打水与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在肩周炎治疗中,均能够达到消炎镇痛效果,且安全性高、无明显不良反应。八味黄连跌打水的疗效确切,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氯芬酸二乙胺(扶他林)乳胶剂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银屑病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一组和二组,每组16例。一组局部外用扶他林乳胶剂联合甲氨蝶呤治疗,二组单独使用甲氨蝶呤,疗程均为6周。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6周后,一组总有效率为93.8%高于二组的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局部外用扶他林乳胶剂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性关节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辣椒碱治疗关节痛的Ⅱ期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辣椒碱软膏治疗关节痛的疗效和安全性,与外用非甾体抗炎药1%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进行随机双盲对比验证。方法:134例有明确关节痛的患者,随机分为辣椒碱组68例和双氯芬酸二乙胺组66例,分别应用0.025%辣椒碱软膏和1%双氯芬酸二乙胺乳剂外涂,治疗1周。结果:辣椒碱软膏和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均能显著降低关节疼痛,改善压痛和活动痛的程度,总有效率分别为79.10%和76.92%。辣椒碱软膏比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起效快。二者的耐受性均比较好。结论:辣椒碱软膏治疗关节痛有效,安全,迅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双氯芬酸二乙胺(扶他林)乳胶剂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11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扶他林乳胶剂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半导体激光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0.8%高于对照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扶他林乳胶剂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骨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双氯芬酸二乙胺(扶他林)乳胶剂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11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扶他林乳胶剂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半导体激光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8%高于对照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扶他林乳胶剂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骨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扶他林)与布洛芬片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疼痛的疗效。方法 117例局部软组织急性损伤所致轻中度疼痛的成人患者,其中扶他林组62例,布洛芬片组55例。扶他林组予局部外涂扶他林乳胶剂2~4 g/次,4次/d;布洛芬片组予口服布洛芬片0.2 g,3次/d,疗程不超过5 d。结果扶他林组与布洛芬片组患者的疼痛治疗显效率和有效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扶他林组低于布洛芬片组(P<0.05)。结论扶他林乳胶剂与布洛芬片对急性软组织损伤所致轻中度疼痛均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李学良  霍琛 《天津药学》2006,18(3):29-30
目的:比较双氯芬酸片剂和外用乳胶剂治疗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患者43例,对双氯芬酸片剂口服治疗组(口服组)和乳胶剂治疗组(外用组)进行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结果:无论口服组还是外用组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症状、体征和综合疗效均有明显差异(P<0.01);起效时间外用组明显早于口服组(P<0.01),两组病例治疗后,疗效最佳时间和综合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外用组不良反应少且轻微。结论:双氯芬酸外用乳胶剂治疗闭合性软组织损伤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70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2组均给予MTX片7.5~15mg口服,每周1次;治疗组加用1%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外涂关节周围,每次0.01g/cm2,每天3次;对照组加用洛索洛芬钠片60mg口服,每天3次.治疗后比较2组休息痛、压痛关节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及28个关节疾病活动性(DAS28)评分情况,并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治疗1、2、3周后关节休息痛、压痛关节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及DAS28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2组治疗1、2、3周后休息痛、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及DAS28评分优于治疗前(P<0.05或P<0.01);除治疗组疗后1周时DAS28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外,2组其余指标治疗后同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低于对照组的11.4%(P<0.05).结论 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联合MTX治疗RA疗效与口服洛索洛芬钠联合MTX相当,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自制伤速康贴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2组在睡硬板床、卧床休息、牵引理疗、推拿按摩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治疗组采用自制伤速康贴外敷,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外擦,观察2组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进行临床疗效的评价。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有效率为77.5%,在临床疗效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制伤速康贴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双氯芬酸乳胶剂颈部涂抹辅助治疗急性咽部炎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双氯芬酸乳胶剂颈前涂抹对急性咽部炎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急性咽部炎症病人 3 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加用双氯芬酸乳胶剂颈前皮肤局部涂抹 ,4g ,qid ,连用 3d ;另设对照组2 0例作常规治疗 ,仅用抗生素及中药口服。结果 :双氯芬酸组治疗后咽痛和吞咽疼痛分值下降 (P <0 .0 1) ,对照组在治疗后 72h疼痛分值才有明显下降。治疗后 2 4h双氯芬酸组对疾病总有效率为 60% ,高于对照组 (2 0 % ,P <0 .0 5 )。 2组病人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双氯芬酸乳胶剂局部涂抹治疗急性咽部炎症 ,止痛有效 ,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通迪胶囊联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膝关节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7月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就诊的68例膝关节软组织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有34例。对照组患处根据受损面积涂抹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3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通迪胶囊,6粒/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疗效,比较两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膝关节功能量表(Lysholm)评分、WHO生活质量量表(WHOQOL-BREF)评分以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12%,比对照组总有效率(76.4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显著降低,Lysholm评分、WHOQOL-BREF评分显著提高(P0.05),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Lysholm评分、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IL-6、CRP水平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IL-6、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迪胶囊联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膝关节软组织损伤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减轻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调节炎症因子水平,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0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2组均给予MTX片7.5~15mg口服,每周1次;治疗组加用1%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外涂关节周围,每次0.01g/cm2,每天3次;对照组加用洛索洛芬钠片60mg口服,每天3次。治疗后比较2组休息痛、压痛关节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及28个关节疾病活动性(DAS28)评分情况,并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治疗1、2、3周后关节休息痛、压痛关节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及DAS28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2组治疗1、2、3周后休息痛、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及DAS28评分优于治疗前(P〈0.05或P〈0.01);除治疗组疗后1周时DAS28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外,2组其余指标治疗后同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低于对照组的11.4%(P〈0.05)。结论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联合MTX治疗RA疗效与口服洛索洛芬钠联合MTX相当,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陈洁  兰由玉  赵蕾  刘伟  叶杨 《中国药房》2014,(20):1861-1863
目的:观察依托芬那酯凝胶对比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治疗髌股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4例髌股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给予10%依托芬那酯凝胶,根据疼痛部位大小,每次涂3 cm药物在局部并用手轻按摩,tid;对照组患者给予1%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根据疼痛部位大小,每次涂3 cm药物在局部并用手轻按摩,tid。两组患者患处不覆盖敷料或绷带,疗程均为7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20 m步行痛评分、西方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关节触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20 m步行痛评分、WOMAC评分、关节触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0 m步行痛评分、WOMAC评分、关节触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芬那酯凝胶治疗髌股关节骨关节炎疗效优于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