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利用64排螺旋CT重建方法测量统计成人胰腺的影像形态学数值,为影像学诊断及临床诊治提供解剖学影像资料。方法对168例成人进行64排螺旋CT下平扫加增强扫描后处理数据。统计测量胰腺体积、形态、胰腺与脾脏的关系。所得数值按年龄、性别进行分组统计处理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利用多平面重建、容积再现和最大密度投影等技术重建后,胰腺形态位置直观。胰腺平均体积(122±25)cm3,胰腺体积与年龄相关,男性组大于女性组(P<0.05)。轮廓光滑106例,分叶54例。胰尾与脾门紧贴者50例,占31.3%;分开者102例,占63.8%;胰尾越过脾门者8例,占5%。结论成人胰腺体积与年龄、性别相关,胰腺萎缩多发生于老年人,男性大于女性。64排螺旋CT可以作为解剖学手段,应用于成人胰腺及周围毗邻的形态学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取措施对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胰腺癌的价值进行有效性研究。方法从医院收治的胰腺癌病例中选取26例患者,其中男性有15例,女性有11例,他们的年龄在25~65岁。运用多排螺旋CT对胰腺癌患者进行薄层三期的动态扫描并进行后期的处理,其内容包括多平面的重建、容积的重建以及曲面的重建。CT检测的重点观察患者胰腺邻近的血管与周围结构和胆管之间的关系。结果利用多排螺旋CT对胰腺癌患者进行检查,患者胰腺的轮廓十分清晰,在多方位的重建图中可以清晰看出正常胰腺与周期组织的浸润程度、密度差异和胰腺肿瘤之间的区别。CT评估可以手术切除胰腺肿瘤的有10例。结论利用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胰腺癌,是当前无创性检测胰腺癌的有效方法之一,具有很高的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
马洁华 《北方药学》2012,(10):56-57
目的:探讨螺旋CT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64例急性胰腺炎的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西门子somatom emotion16多层螺旋CT机扫描,上腹部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64例患者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50例,急性坏死型胰腺炎14例,合并感染6例;CT征象出现率高低依次为胰腺体积增大,胰周筋膜水肿增厚、胰周积液、胰腺坏死。结论:16层螺旋CT检查能协助临床明确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评价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续秋艳  刘淼  武侠 《首都医药》2013,(16):20-21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胸部外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8例胸部外伤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扫描,并将原始数据传至工作站,利用64排螺旋CT各种先进的后处理功能进行重建。结果 88例患者64排螺旋CT扫描均显示肋骨骨折,其中合并胸腰椎椎体及附件骨折20例,肩胛骨骨折2例,锁骨骨折3例,肺挫裂伤28例,气胸、液气胸18例,心包积液1例,胸腔积液48例,脾挫裂伤1例。结论 64排螺旋CT扫描速度快,覆盖范围大,能够对胸部外伤患者做出快速准确的诊断,为临床及时、准确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弥补X线胸片在诊断中的不足,避免了误诊、漏诊及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三期扫描及重建技术在胰腺癌诊断及评价手术可切除性的价值。方法对31例经手术证实的胰腺癌患者,采用多排螺旋CT行薄层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并进行后处理,包括容积重建(volume rendering,VR)、多平面重建(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曲面重建(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s,CPR)及胰腺灌注成像,重点观察胰腺周围结构与邻近血管、胆管的关系。结果所有病例胰腺轮廓均显示清楚,在多方位重建图像上可清晰显示胰腺肿瘤与正常胰腺以及周围组织的密度差异、浸润程度,可直接观察到胰管及总胆管扩张程度。CT评价手术可切除9例,占29%。实际手术切除8例,占25.8%。结论多排螺旋CT三期扫描及后处理技术,是无创性检查胰腺肿瘤的一种有效诊断方法,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说明64排螺旋CT在急诊检查中合理应用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技术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颌面部外伤患者的平片、64排螺旋CT多种重建图像,发现MPR、VR在急诊诊断中具有平片及普通CT不可替代的作用。结果53例经64排螺旋CT扫描重建后所有病例均发现了骨折,其中有5例鼻骨DR侧位平片未见明确骨折者。经MPR重建不仅可以清晰地显示骨折空间移位、重叠程度,而且可以准确地测量出具体数值,而VR可以立体直观地显示出骨折线的走形方向、骨碎片的数目及与邻近组织的空间关系。结论在急诊检查中合理利用64排螺旋CT的各项重建技术不仅可以避免漏诊情况的出现,而且也可以为临床充分了解损伤情况,制定出严谨的治疗方案提供jf{足够多的影像依据,因此64排螺旋CT重建技术可做为急诊影像检查的常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7.
李敏  刘树堂  时高峰  王琦  秦洪涛 《河北医药》2013,35(12):1783-1785
目的多层螺旋CT平扫、多期增强扫描和CT灌注成像对胰腺癌诊断价值。方法 45例患者行CT检查;采用GE Light Speed Pro 32多层螺旋CT机行胰腺平扫、多期增强及CT灌注检查。CT增强及灌注采用高压注射器肘静脉通道注射,以5.0ml/s的速度团注非离子型碘造影剂50ml,采用电影模式(每圈0.55),分析病灶和正常胰腺组织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均值;常规增强扫描期相分为:动脉期25s,胰腺期45s,门脉期70s。结果 45例患者中,胰头癌17例,胰颈癌2例、钩突癌6例、胰体癌8例、胰尾癌7例,累及胰体尾胰腺癌5例。共31例取得病理。平扫期16例呈等密度;动脉期8例呈等密度;胰腺期1例呈等密度;门脉期2例呈等密度。平扫、动脉期、胰腺期及门脉期各期对胰腺病变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880,P=0.000)。动脉期、胰腺期及门脉期病灶与正常胰腺组织的CT值及CT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灶与正常胰腺组织间的BF、BV、MTT及PS值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癌的BF、BV及PS值低于正常胰腺组织,而MTT值则高于正常胰腺组织。结论多层螺旋CT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对胰腺病变的检出率胰腺期最高,增强扫描多期明显高于平扫期;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结果显示胰腺癌的灌注参数BF、BV及PS值低于正常胰腺组织,而MTT值则高于正常胰腺组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对儿童阑尾炎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8例临床诊断为阑尾炎儿童的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例临床诊断为阑尾炎患儿中多平面重建显示阑尾异常64例,正常4例。CT诊断率94.1%。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多平面重建成像能清晰显示阑尾的位置及阑尾炎的异常影像征象。MSCT多平面重建诊断儿童阑尾炎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蒋翰  邹蟠 《中国医药指南》2013,(19):528-529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对泌尿系统结石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对47例有泌尿系结石病患者行64排螺旋CT平扫、增强、延迟扫描,采用三维重建技术,获得泌尿系立体图像。结果 47例64排多层面螺旋CT泌尿系成像(MSCTU),立体显示尿路结石的部位、大小、形态、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术中根据重建泌尿系图像取石,手术成功率提高,损伤小。结论 64排螺旋CT对泌尿系统结石的定性和定位诊断更为明确,对手术方式有指导性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王岚  周艳玲  李广胜  汪贺媛 《河北医药》2013,(19):2890-2893
目的采用西门子128层螺旋CT利用多平面重组及曲面重建技术研究面神经管各段及周围解剖结构的关系,为临床人工耳蜗植入提供解剖依据。方法使用西门子definition AS+128层螺旋CT对100例(200侧耳)正常志愿者行颞骨0.6 mm薄层螺旋CT扫描,扫描后将原始数据传入西门子新沟通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通过面神经管的曲面重建图像,观察测量面神经管及其周围固定解剖位置与面神经管各段距离数值及测量面神经管各段数值。结果正常成年人不同性别组间面神经管迷路段长度及面神经管两个弯曲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成年人不同性别组间面神经管鼓室段长度及半规管隆突处与砧骨短脚距面神经管鼓室段最短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成年人不同性别组间面神经管乳突段长度、颈静脉窝及乙状窦距面神经管乳突段最短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神经管的128层螺旋CT 0.6 mm薄层扫描加多平面重组及曲面重建技术是研究面神经管CT解剖的良好影像学方法之一,能准确显示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其结构对人工耳蜗植入及耳科疾病的影像诊断及手术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及多种重建技术对输尿管小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2例临床可疑输尿管结石而常规KUB、B超及IVP检查不能明确诊断,行16层螺旋CT扫描和多种重建技术后明确诊断者的资料,32例均行16层螺旋CT平扫,其中8例平扫后静脉注射76%泛影葡胺40ml延时扫描,扫描层厚5mm,重建层厚及间隔均为1mm,将原始数据传输至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获得多种输尿管重建图像。结果:32例中确诊结石29例,提供结石无关性诊断3例,确诊结石大小较常规KUB检查有变化者6例。所有结石病变螺旋CT扫描结果与术中所见一致。结论:16层螺旋CT扫描和多种重建技术能直观地显示输尿管结石,在发现和排除结石、测量结石大小上极其可靠。是目前诊断输尿管结石最准确、最有价值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胸腰段爆裂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胸腰段骨折患者的64排螺旋CT影像资料。结果 45例患者均有椎体爆裂骨折,其中胸椎骨折14例,腰椎骨折25例,胸腰椎骨折6例。而胸腰椎骨折中,胸腰椎均爆裂骨折者2例,一节爆裂骨折另一节为单纯楔形压缩骨折者4例。45例患者中,以L1骨折最多见,有25例。骨折累及前中柱者20个椎节,累及前中后柱者27个椎节。结论 64排螺旋CT及三维重建在胸腰段爆裂骨折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仿真结肠镜(CT virtual colonoscopy,CTVC)及其二维三维重建在结肠占位的CT表现及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52例行64排螺旋CT双体位结肠扫描的结肠癌病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结肠充气仰卧位及俯卧位增强扫描,其中20例增加了左或右侧位三期扫描,将MSCT扫描原始数据传送至ADW4.4工作站采用CT仿真结肠镜(CTVC)、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SSD)、透明重建显示(Raysum)4种方法进行结肠重建处理,对病灶的形态、大小、密度、结肠壁受损的程度、范围以及结肠外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做出准确判断。结果结肠、直肠癌52例,全部病例均经过手术及纤维结肠镜检查活检病理证实。结论 MSCT仿真结肠镜可显示结肠占位病变的形态、大小及肠壁、肠周侵犯情况,多体位扫描能使病变肠管扩张充分,更好地显示病灶的细节,提高病变检出的敏感性,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依据,是诊断结肠占位的一种有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王玮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3):98-99
目的:评价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埋伏牙诊断的应用。方法:对本科2000年以来正畸治疗患者中23例有埋伏牙的患者采用(1.5T)64层螺旋CT颌面部容积扫描,采用多平面重建,以显示埋伏牙的形态、位置与邻牙的关系。结果:本组共29颗埋伏牙,螺旋CT重建图像准确显示颌骨内埋伏牙的数量,牙冠牙根的形态,唇腭向的位置,萌出方向及与邻牙的关系,甚至能测量与唇侧骨面的距离,为手术定位。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能够准确诊断埋伏牙,多生牙,对正畸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宫颈癌的诊断及分期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资料中的45例宫颈癌患者进行FIGO分期诊断,其中,Ⅱb期以下37例,再经64排螺旋CT扫描的诊断,未检出9例,28例检出,检出率为75.68%,其中低估2例,判断正确22例,高估4例;Ⅱb期以上(包括Ⅱb期)8例,再经64排螺旋CT扫描的诊断,8例患者全部检出,且分期正确;由此可见,64排螺旋CT扫描定性诊断的正确率为80.0%(36/45);分期诊断的正确率为66.67%(30/45)。结论64排螺旋CT对宫颈癌的定性诊断正确率较高,但分期诊断的正确率并不理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16排与256层螺旋CT在老年人肺动脉栓塞检查中应用对比.方法 2009年2月至2012年1月肺动脉栓塞16例,依据检查方法不同分为256层螺旋CT组9例,16排螺旋CT 7例,进行主观及客观评价.结果 两组扫描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动脉平均CT 值、信号噪声比(SNR)、对比度噪声比(CNR) 256层螺旋CT组均优于16排螺旋CT组,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56层螺旋CT管球旋转速度为0.27 s,探测器宽度为8 cm,扫描速度较64排螺旋CT明显提高.通过对16排与256层螺旋CT在肺动脉造影用于老年人肺动脉栓塞检查对比,256层螺旋扫描时间平均为3.26 s,降低扫描时间对于危重患者,特别是不能长时间屏气患者尤为重要.256层螺旋CT在图像质量及肺动脉平均CT 值、信号噪声比、对比度噪声比优于16排螺旋CT但无显著差异.总之,256层螺旋CT在老年人肺动脉栓塞检查中能够显著缩短检查时间,减少患者屏气时间,降低患者检查时危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宫颈癌转移淋巴结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宫颈癌的CT检查结果,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64排螺旋CT检出淋巴结转移者19例,病理检出淋巴结转移者20例,两者重合15例。64排螺旋CT对宫颈癌转移淋巴结诊断的敏感度为75.0%,特异度为93.3%,准确率为88.8%;阳性预测值为78.9%,阴性预测值为91.8%。结论64排螺旋CT对宫颈癌转移淋巴结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全面分析淋巴结大小以及内部密度等因素、有助于对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评价,从而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脑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16层螺旋CT对80例患者行CT检查,其中CTA显示正常表现者12例,脑血管病变68例;扫描数据在工作站进行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层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SSD)等技术后处理。结果 12例CTA表现正常者均能显示Willis'环及大脑前、中、后动脉主干及其4级以上分支的血管,68例脑血管病变中能清楚显示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及与周围血管和颅骨的关系,诊断明确。结论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可作为脑血管疾病诊断首选的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16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用于胸部骨骼骨折的诊断,以指导治疗。方法50例有胸部外伤患者在完成胸部X线检查后,根据患者病情,选择16层螺旋cT扫描,同时实行三维重建的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的技术成像而显示骨折。结果经16层螺旋CT确诊37例肋骨骨折、5例胸骨骨折;8例肩胛骨、锁骨及肱骨骨折。结论应用16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胸部外伤造成的骨折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价值及指导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MSCT)三维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小儿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4例支气管异物患儿64层MSCT的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经MSCT横断位扫描,并行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容积重现(VR)和CT仿真内镜(CTVE)三维图像后处理。结果14例支气管异物患儿,异物为米粒4例,花生衣1例,开心果2例,瓜子仁2例,果冻2例,葡萄干1例,不明异物2例。异物发生部位在右主支气管开口处5例,右主支气管5例,右下支气管1例,左主支气管3例。64层MSCT三维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够准确地显示异物的位置、形态及大小,有异物所引起的支气管的狭窄和异物阻塞产生的间接征象。结论64层MSCT三维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准确、直观地显示支气管异物。对小儿呼吸道异物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