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了解中山地区流浪精神病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P)感染血清学状况,为该人群传染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性检测流浪和非流浪住院精神病患者HIV抗体、HBV表面抗原、HCV抗体和TP抗体,其中HIV抗体阳性者送中山市疾控中心确认;以非流浪精神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和分析流浪患者感染状况。结果流浪精神病患者HIV抗体、HBV表面抗原、HCV抗体和TP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0.48%、8.7%、4.35%和9.18%;血清学试验阳性病例的百分率和合并两项或以上血清学试验阳性病例的百分率分别为22.71%和1.45%。与对照组比较,HBV表面抗原和TP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各项指标在流浪精神病患者内男性组与女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这4种传染病在流浪精神病人群内均有发生感染并以TP和HBV感染为主,感染率无性别差异。在精神病人群中,流浪精神病患者是TP感染的高危人群。流浪患者传染病的感染情况比较严重,尤其是女性流浪患者;应在该人群中积极地进行传染病检测筛查,尽早发现,及时隔离和治疗,并加强该人群相关传染病知识宣传与教育,保证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2013年桂林地区流浪精神病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及梅毒螺旋体(TP)感染情况。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法(ELISA)检测流浪精神病患者血HIV抗体(抗-HIV)、HBV表面抗原(HBs Ag)、HCV抗体(抗-HCV)与TP抗体(抗-TP)表达情况,并与非流浪精神病患者作比较。结果:流浪精神病患者抗-HIV、HBs Ag、抗-HCV与抗-TP阳性率分别为0.78%、6.20%、1.55%和6.98%;非流浪精神病患者对应数值分别为0.04%、12.61%、0.82%和0.53%。两组患者HBs Ag阳性率和抗-TP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抗-HIV与抗-HCV阳性率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指标阳性率在流浪组男、女性别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流浪精神病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及梅毒螺旋体(TP)均有感染,其中以HBV与TP感染为主;流浪精神病患者是TP感染高危人群;流浪精神病患者4种传染病的感染分布并无性别差别。应在该人群中积极进行传染病筛查检验,尽早发现与隔离并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3.
303例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HBsAg携带情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熊剑  陈钰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5):502-503
目的:了解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HBsAg的携带情况。方法:使用酶联免疫法对2003年8月至2007年5月303名送入我院住院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及一般住院精神病患者612例进行HBsAg检测,对它们的携带率进行比较,并对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携带率从性别、疾病分类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03例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HBsAg阳性率为24.75%,其中男性26.70%,女性22.53%。按疾病分类HBsAg阳性率,精神分裂症为29.41%,精神发育迟滞为19.78%,其他为23.66%;一般住院精神病患者HBsAg阳性率为8.91%。结论: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HBsAg携带率明显高于一般住院精神病患者的8.91%,高于一般人群的8.53%,需加强对此类患者的传染源管理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361名特殊女性人群HBV和HCV及HIV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分析卖淫、暗娼等性乱妇女这些特殊人群HBV、HCV及HIV病毒性传播疾病的感染、传播特点,为性传播疾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固相酶免疫测定(ELISA)法,检测了361名卖淫女及290名普通女性体检者血清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艾滋病(HIV)抗体及丙型肝炎(HCV)抗体。结果:361名女性特殊人群,检出HBsAg阳性34人,阳性率9.41%;抗HBs阳性者185人,阳性率51.25%;HBeAg阳性者20人,阳性率5.54%;抗HBe阳性者93人,阳性率25.76%;抗HBc阳性者181人,阳性率50.14%。各种HBV血清标志物与普通人对照组比较除保护性抗体抗HBs显著低于普通人群(P<0.05)外,其余指标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P<0.05)。HCV抗体阳性者13人,感染率为3.60%,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人群均未检测出HIV抗体。结论:女性特殊人群HBV、HCV病毒性传播疾病显著高于正常人群,是重要传染途径之一。应加强对女性特殊人群的管理,控制病毒性肝炎疾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和抗精子抗体(AsAb)检测对女性不孕不育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金标免疫斑点法检测181例女性不育患者血清AsAb、EmAb;同时检测86例正常生育妇女作为对照组。结果女性不孕不育组中AsAb阳性44例,阳性率为24.31%;、EmAb阳性41例,阳性率为22.65%;正常对照组中AsAb阳性5例,阳性率为5.81%;、EmAb阳性4例,阳性率为4.65%;不孕不育组AsAb和EmAb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 AsAb和EmAb是造成女性免疫性不育的常见原因之一,两者联合检测,减少漏诊率,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与狼疮肾炎(LN)的病理表达和预后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狼疮性肾炎患者25例作为实验组,选择在该院体检健康人群2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AECA表达阳性率和血清抗体水平,随访患者预后。结果:实验组血清AECA表达阳性率、血清抗体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ECA表达阳性组患者死亡率高于非阳性组(P<0.05)。LN患者AECA表达与血清抗体、病理分型和预后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AECA表达阳性与LN患者血清抗体、病理分型与预后具有相关性,可增加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探讨抗-SSA抗体阳性人群临床特点,揭示该抗体的疾病预警价值,以利于自身免疫病(AID)的早期发现.方法 对体检检测抗-SSA抗体阳性人群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相关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及调查.结果 (1)抗-SSA抗体阳性人群男女比例差异很大,男女比例为1∶2.95.不同性别少年组阳性率差异不大;中青年组女性阳性率大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组男性阳性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抗-SSA抗体阳性组疲劳乏力、腹部不适、关节肿痛、皮肤病变、口干、眼干、淋巴结症状等均明显高于阴性组.(3)抗-SSA抗体阳性组实验室检查,血液有形成分减低,尿常规异常,血沉增快,肝功酶类升高,IgG升高,C3、C4降低,RF升高等均高于阴性组(P<0.01).结论 对于血液系统、消化系统、淋巴结、关节等组织器官反复出现病变患者及早行抗-SSA等自身抗体检测,以利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等AID的早发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血液感染性标志物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本院2144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 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检测。结果 21440例标本中2252例(10.50%)患者感染性标志物阳性,其中HBs Ag、抗-HCV、抗-TP及抗-HIV分别为1866例(8.70%)、254例(1.18%)、176例(0.82%)和10例(0.05%),HBs Ag阳性率高于其他三项检测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感染性指标总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不同年度感染性指标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者进行血液感染性标志物的检测可有效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避免医源性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9.
王逢春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6):1968-1969
目的:评价抗精子抗体(AsAb)在不育不孕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930例不孕不育症患者,男484例,女446例,其中早期自然流产者106例。同时取正常生育夫妇76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39例,女37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AsAb。结果:不育不孕患者血清AsAb阳性率为22.58%,高于对照组(7.89%),男性患者阳性率25%,女性患者阳性率19.95%,均高于对照组(7.89%),P<0.05。早期自然流产患者106例,血清AsAb阳性45例,占42.45%,高于对照组(女性正常生育者7.89%)。结论:血清AsAb有助于临床免疫性不孕症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检测对女性不孕不育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149例原发性不孕、466例继发性不孕、320例习惯性流产及45例正常生育妇女血清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抗心磷脂抗体(ACA)水平。结果:原发性不孕组中,AsAb阳性率为26.17%,EmAb阳性率为17.45%,ACA阳性率为12.75%;继发性不孕组中,AsAb阳性率为28.97%,EmAb阳性率为20.17%,ACA阳性率为19.10%;习惯性流产组中,AsAb阳性率为19.06%,EmAb阳性率为9.06%,ACA阳性率为28.12%;对照组中,AsAb和ACA阳性率为2.22%,EmAb为0%。不孕不育各组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02,P<0.05)。结论:血清相关自身抗体检测对女性免疫性不孕不育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精神障碍的常见原因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以减少ICU患者精神障碍的发生。方法:分析和研究ICU患者精神障碍发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引起ICU患者精神障碍的常见原因有:疾病因素、中毒、环境因素和个体因素。结论: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改善ICU的环境、加强与患者有效沟通以及合理使用保护性约束和使用镇静剂等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癫癎性精神障碍的门诊患者临床症状特征。方法: 采用自编临床资料调查表,对门诊10年50例癫癎性精神障碍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癫癎发作时精神障碍14例,发作间期精神障碍31例,发作后精神障碍30例;各种精神障碍中癫癎大发作42例(84%),其余是癫癎小发作和精神运动性发作或混合发作;其中个性改变21例,智力减退13例,精神分裂症样症状11例,冲动行为12例,性行为异常4例。结论: 癫癎性精神障碍的患者84%是癫癎大发作所致,治疗癫癎大发作对防止精神障碍发生十分重要。对个性改变、智力减退和伴有冲动行为的患者应加强监护,防范暴力行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精神疾病伴发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对52例精神疾病伴发高血压患者用问卷调查方法进行评估,在专人负责下制定出教育内容,进行健康教育。结果:52例患者在进行健康教育后,患者遵医行为和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均有显著提高,教育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能提高精神疾病伴发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期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方法:对60岁及以上的老年期精神障碍患180例(符合CCMD-2-R各类精神疾病诊断标准)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这类患占同期住院人数的0.94%;其中精神分裂症占首位28.33%,多发梗塞性痴呆17.22%,阿尔茨海默病12.77%。结论:老年期精神障碍已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而且对社会和家庭的影响非常大,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患者的影响,有效减轻ESD患者的心理压力及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35例ESD患者术前进行心理干预,并采用状态焦虑分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心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测评。结果:心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恐怖等各项指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在ESD术前实施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精神压力,提高ESD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李璐君  胡珉 《河北医学》2016,(7):1098-1101
目的::研究某精神病院急诊科重性精神病疾病流行病学情况,对精神疾病患者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某精神病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641例精神疾病患者,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住院次数、服药情况、临床表现、合并疾病以及处理方法等进行统计,分析患者发病特征。结果:共调查精神疾病患者1641例,患者年龄14~88岁,平均年龄(41.6±10.2)岁。其中首发重性精神疾病的患者583例,占35.53%;复发重性精神疾病的患者1058例,占64.47%。外伤患者138例,给予包扎止血处理;肌肉注射411例;静脉输液286例。所有患者在我院长期住院治疗,其中精神科1338例,外科91例,内科169例,妇科43例。治疗后出院1292例,转院113例,236例转精神科门诊治疗,无死亡病例。精神分裂、情感障碍以及精神发育迟滞在所有精神疾病中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28.52%、23.28%以及20.48%。其中除感情障碍外,其他类型疾病男性发病率均略高于女性。精神疾病发病年龄段以18~60岁最多,共1232例(75.08%),其中多数患者为已婚患者,共1184例(72.15%),文化程度以初高中患者最多,共983例(59.90%),多数患者在家属陪同下来院就诊,共1397例(85.13%)。结论:对精神病患者的发病类型及患者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有助于对精神疾病的诊断和针对性治疗,减少患者对社会的危害性,有助于社会的发展,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简易精神症状自陈量表检测普通精神科临床患者,以了解该量表在普通精神科患者的表现特征。方法:对普通精神科临床中362名不同类型的精神疾病患者用该量表进行检测,分析各类精神障碍患者在该量表上的得分情况。结果:①各种精神障碍在SBPS幻觉、被害、夸大、神经症各因子及总分上均有一定得分,以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性障碍组得分较高。②SBPS总分、神经症因子和被害因子与MMPI的多个临床分量表均呈显著正相关。③以该量表总分13分为划界分,362例患者中有23例被误判为主观夸大精神症状(6.4%),以精神分裂症的误判率较高(9.4%)。结论:简易精神症状自陈量表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反映某些精神病态的作用;量表得分较高时不应一概视为伪装,应结合临床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四次甲基二砜四胺(TETS)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诊断水平,进而探讨TETS所致精神障碍的发生机制。方法:采用自编临床调查表,对28例TETS中毒所致精神障碍(研究组)和28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对照组)进行临床对照分析。结果:两组间出现幻听、幻视、感知综合障碍、被害妄想、夸大妄想、情感迟钝、阵发性兴奋和冲动、睡眠障碍、自知力缺乏、脑电图异常等症状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在抽搐减少或抽搐停止后出现精神症状;研究组以急性起病为主,对照组以慢性起病为主,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恐惧12例和顺行性遗忘13例仅出现在研究组及思维松弛11例仅出现在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误诊5例。结论:两组病例的主要精神症状表现相同,但在起病形式及部分精神症状表现具有各自的特点;TETS所致精神障碍的发生机制与γ-氨基丁酸(GA-BA)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老年人骨科术后并发精神障碍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我院1994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529例分析,统计年龄、性别、术前合并症及手术部位、时间、术后电解质紊乱、镇痛及急性精神障碍发生等情况。结果:术后并发急性精神障碍患者58例,其中49例痊愈,5例手术失败,2例出现老年性痴呆,2例死亡,总发生率为10.96%;其中脊柱组术后急性精神障碍患者发生率为12.34%,骨盆组为12.86%;四肢长管骨组为8.16%,脊柱及骨盆组较四肢长管骨组术后并发急性精神障碍发生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年龄、手术暴露时间、术前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术后电解质紊乱及镇痛泵使用情况与术后障碍密切相关。结论:对于骨科大手术的高龄患者,术前应积极治疗基础性疾病,围手术期控制血压、血糖、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缩短手术时间,术后防止或及时纠正各种并发症,从而减少骨科术后急性精神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研究精神病患者HBV感染状况。研究设计调查并检测705例精神病患者HBV感染的血清学标志,并与287例医院职工的检测结果对比分析。研究单位附属精神病医院研究对象住院的精神病患者705例(精神分裂症667例,躁郁症38例)和医院职工287例。处理方法对705例精神病患者和287名医院职工分别抽取静脉血,用固象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HBV感染的血清学标志。测定结果 HBV总感染率患者高于职工(P<0.01),精神病患者抗—HB_J及抗—HB_c阳性率女性高于男性。HB_sA_g阳性者中,患者 HB_eAg阳性率高于职工(P<0.01)。结论精神病患者HBV感染率高于医院职工,为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对HB_sAg及HB_eAg阳性者应隔离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