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吻合口瘘的原因、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对2006年1月-2011年5月本科行直肠癌前切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的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11例行保守治疗,10例治愈,1例因并发肝转移拒绝横结肠造瘘治疗,随访5月漏口未愈。2例行横结肠造瘘治愈,其中1例4月后行造口还纳。结论:吻合口瘘是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影响患者恢复的重要因素,且发生率较高,预防尤为重要;术后体温、血常规、腹部体征及引流物异常有助于吻合口漏的早期诊断;要素饮食辅以TPN,充分有效引流、冲洗,抗感染和横结肠造瘘是治疗吻合口瘘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预防和诊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7年10月在我院行直肠癌前切除术16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1例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11例(6.8%),9例保守治疗治愈,2例横结肠造瘘治愈。结论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较高,应以预防为主,术后体温、血常规、腹部体征及引流物异常有助于吻合口漏的早期诊断;引流管通畅引流、冲洗、抗感染辅以TPN和横结肠造瘘是治疗吻合口漏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吻合口漏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复习用双吻合技术施行39例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分析。结果:39例中吻合口漏3例。原因分别为吻合对合不确切、感染因素及吻合口潜在性缺血。均经非手术治疗愈合。其中1例术后吻合口轻度狭窄。结论:掌握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要点并注重操作细节是预防吻合口漏的关键。引流管放置部位、时间对吻合口漏的及时发现与转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疗低位前切除术大网膜成形袖套覆盖吻合口预防术后吻合口漏的作用。方法将低位直肠癌121例,行新辅助放疗低位前切除术,其中60例(治疗组)术中常规吻合后用大网膜成形袖套覆盖吻合口,61例(对照组)术中仅常规吻合,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60例均无吻合口漏发生,对照组61例中有6例(9.8%)出现吻合口漏,治疗组吻合口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网膜成形袖套覆盖吻合口是预防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疗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预防和减少左半结肠直肠创伤及癌性梗阻Ⅰ期手术、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加速直肠癌术后低位吻合口瘘的愈合.方法:对142例梗阻性左半结肠直肠癌、86例左半结肠直肠创伤接受Ⅰ期手术治疗的病人、157例直肠癌前切除术和28例直肠癌术后低位吻合口瘘的患者使用肠腔内吻合口上下双管引流技术,观察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和直肠癌术后低位吻合口瘘漏口愈合时间.结果:使用吻合口上下双管引流技术的梗阻性左半结肠直肠癌和直肠癌前切除术病人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为4.2%(6/142)和1.9%(3/157),直肠癌术后低位吻合口瘘病人漏口愈合天数为10.3±1.6,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左半结肠直肠创伤病人术后吻合(或缝合)口瘘发生率为3.5%(3/86).结论:吻合口上下双管引流法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左半结肠直肠创伤及癌性梗阻Ⅰ期手术、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加速直肠癌术后低位吻合口瘘的愈合.  相似文献   

6.
直肠癌手术方式颇多,经腹前切除术为目前最理想的保肛术式,但术后吻合口漏是其较常见的并发症。该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是提高疗效的重要环节。本文报告我在北京肿瘤医院进修期间总结该院2003年1月~2005年12月直肠癌经腹前切除术729例,并发吻合口漏48例,发生率为6.5%。  相似文献   

7.
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术后吻合口漏的预防和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0月至2005年6月本院收治289例中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89例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3例(4.5%),其中12例经治疗痊愈。1例死亡。结论中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较高,预防上要采取多方面措施,预防性结肠造瘘并无必要。低位吻合口漏的治疗应尽早采取近端结肠造瘘术。  相似文献   

8.
吻合器技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8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中低位直肠癌术后生存质量 ,避免永久性结肠造口 ,预防吻合口漏、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 87例距肛缘 6~ 10cm的直肠癌运用吻合器技术行直肠前切除术 (Dixon)。结果 :无手术死亡 ,无吻合口漏及狭窄 ,随访 6 3例 ,局部复发 14例 ,死亡 9例 ;37例术后排便功能不全 ,半年内逐渐恢复。结论 :吻合器技术具有简单、安全、吻合可靠等特点 ,在中低位直肠癌手术成败中起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预防和治疗.方法:2000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行保肛手术低位直肠癌患者14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7例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11例(7.5%),9例保守治疗治愈,2例横结肠造瘘治愈.结论:低位直肠癌患者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可有效预防和降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直肠癌手术的经验,分析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原因、处理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直肠癌行直肠癌前切除术临床资料.结果:本组9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发生率10.3%),5例保守治疗痊愈,4例行横结肠造口术,无死亡病例.结论: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主要取决于:(1)吻合口远、近端血液供应;(2)病人自身的身体状况是吻合口漏的客观因素;(3)外科医师的操作水平,如手工吻合的技巧、吻合器的正确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腹直肠癌根治术(Dixon)后发生吻合口漏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2004年9月~2012年6月行经腹直肠癌根治术(Dixon)的107例临床资料,所有病例根据肿瘤距肛缘的距离即上段≥8cm和下段〈8cm而分为高位前切除术组47例和低位前切除术组60例,观察患者手术临床情况。结果107例中共有11例发生临床吻合口漏,总的吻合口漏发生率为10.28%。其中高位前切除术组2例.占高位前切除术组的4.25%;低位前切除术组9例,占低位前切除术组的15%。无死亡病例。结论经腹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原因并不单一;术前、术中和术后多方面预防能降低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吻合口漏发生后以保守治疗为主.多数吻合口漏可痊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并探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危险因素及临床防治方法.方法 选取98例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例数,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吻合口漏分为吻合口漏组、对照组,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进一步分析导致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为23.47%,经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后发现,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主要为术前体重指数、糖尿病、术前血清白蛋白、肠道准备、肿瘤TNM分期.结论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漏主要和患者术前自身因素、术前肠道准备及肿瘤进展有关,临床上应严格掌握吻合口漏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在围手术期实施针对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刘欣 《中外医疗》2008,27(25):64-64
目的 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预防对策.方法 对106例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预防吻合口漏的措施及体会.结果 全组无死亡病例.发生临床吻合口漏2例.结论 针对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可以降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原因、早期诊断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颍上县人民医院肿瘤外科2006年1月-2010年12月43例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发生6例吻合口漏原因、诊断及治疗情况。结果 6例术后吻合口漏患者1例经引流、营养支持等非手术措施治愈,5例患者非手术治疗同时行结肠造口治愈。结论吻合口漏发生的原因与患者的营养状况、术前的肠道准备、术中的手术方式与技术以及术后的营养支持有关,围手术期采取必要的预防性措施,有助于降低吻合口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吻合口漏的原因、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31例直肠癌前切除吻合术吻合口漏的发生原因及诊治方法。结果采取综合性措施保守治愈28例,行横结肠造口3例。全部病例均治愈。漏口愈合时间8~78天,平均20天。结论直肠癌前切除术吻合口漏大部分可通过保守治疗治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近5年142例低位直肠癌行直肠全系膜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16%的病例同时行保护性肠造口术,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为6.3%,全部病例均通过经双套管持续冲洗低负压引流治愈.结论 TME手术常规行保护性肠造口术并无必要,对少数高危病例可能有价值.持续腹腔双套管抗菌素溶液冲洗、低负压吸引引流是治疗直肠癌术后并发吻合口漏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方法顾性分析本院674例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病例,对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案例进行分析,并总结主要临床症状和护理体会。结论674例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共发生吻合口漏39例(5.78%)。吻合口漏发生于术后7d内71.1%(27/39),发生于术后7d后28.9%(11/39)。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斤吻合口漏的临床表现为间歇性/持续性发热、麻痹性肠梗阻、引流管中有粪质样液体。及时发现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瘘后做好心理指导、胃肠减压及腹腔引流管的护理、准确记录引流量,严格全胃肠外营养(TPN)等护理措施对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直肠癌手术方式颇多,经腹前切除术为目前最理想的保肛术式,但术后吻合口漏是其较常见的并发症。该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是提高疗效的重要环节。本文报告我院1986年1月至1998年12月直肠癌经腹前切除术493例,并发吻合口漏29例,发生率为5.9%。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本组直肠癌经腹前切除术493例,并发吻合口漏29例,其中男19例,女10例,年龄45~78岁,平均62.8岁。原发癌肿距肛缘6~8cm者20例(69%),9~12cm者9例(31%)。腺癌24例(83%),粘液腺癌5例(17%…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取横结肠近端单腔造瘘术治疗直肠癌前切除术术后吻合口瘘,以探讨横结肠近端单腔造瘘术是否为较为理想的一种治疗直肠癌前切除术术后吻合口瘘的手术方式.方法?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并行直肠癌前切除术治疗患者238例,其中术后并发吻合口瘘患者17例,均采用横结肠近端单腔造瘘术进行治疗.结果?所有17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未有并发腹腔或盆腔脓肿、死亡等,治疗效果满意.结论?横结肠近端单腔造瘘术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直肠癌前切除术术后吻合口瘘的手术方式,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手术术后吻合口漏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1999年6月~2009年6月我院行直肠癌前切
除手术患者628例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研究, 分析影响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628例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共
发生吻合口漏54例(8.6%,54/628)。患者术前有糖尿病病史、术前血清白蛋白<35 g/L、术中没有行预防性近端肠造口、肿
瘤下端距肛缘距离≤7 cm、肿瘤病灶直径>5 cm是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并且肿瘤下端距肛缘距离≤7 cm是
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肿瘤较大、合并糖尿病及营养不良是直肠癌术后吻合
口漏的危险因素, 行保护性近端肠造瘘可以预防吻合口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