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答:鼻咽部狭窄/闭锁是UPPP严重的远期并发症。常与手术操作不当有关。例如:腭咽弓、咽侧索及咽侧壁的黏膜切除过多,使软腭接近裸露咽后外壁;过多电凝或激光止血造成广泛咽峡缘黏膜损伤。近年,低温等离子消融推广后,刀头过多损伤咽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行腭咽成形术(UPPP)和扁桃体剥离加激光辅助悬雍垂软腭成形术(LAUP)的疗效.方法:为23例行UPPP术,为13例行LAUP术,术前和术后3个月分别测量软腭游离缘两端间距及软腭缘中心与相应平面咽后壁间距,计算扩大程度.结果:前者左右径扩大19.5±4.5mm,前后径扩大5.8±2.2mm;后者分别为12.2±3.8mm和4.0±1.88mm.结论: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3.
鼾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治疗在耳鼻咽喉科越来越得到重视,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有悬雍垂软腭部分切除的腭咽成形术(UPPP)以及保留悬雍垂的腭咽成形术(HUPPP)。近两年来,我科采用扁桃体切除加舌腭弓与部分咽腭弓外展缝合法腭咽成形术治疗中重度鼾症患者51例,均全麻下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改进经典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 的手术方法,探讨保留悬雍垂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方法:全身麻醉下行保留悬雍垂的腭咽成形术,术中完整保留悬雍垂,切除腭帆间隙脂肪,提高软腭最高切点均在2.5?cm 以上。结果:完整保留的悬雍垂术后2周开始回缩,3个月后咽腔接近年轻状态,无腭咽关闭不全及再狭窄。主观问卷调查和PSG客观检测有效率为100%。结论:保留悬雍垂可提高软腭最高切点开大咽腔,扩大软腭鼻咽面和咽后壁间距并防止腭咽关闭不全,可明显提高UPPP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5.
腭咽成形术中保留悬雍垂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改进经典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 ,UPPP)手术方法 ,探讨术中保留悬雍垂的意义 ,提高UPPP手术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 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 30例。①在主观症状改善的基础上 ,应用多导睡眠图分析及咽腔解剖参数测量等项指标 ,术后随访 6个月以上 ,对术前术后所获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②手术改进特点 :力求维持咽腔正常生理解剖形态 ,完整保留悬雍垂 ,解剖切除腭帆间隙脂肪组织 ,扩大软腭成形范围 ,平均软腭切除最高点在悬雍垂根部两侧上 1 9cm。结果 主观症状明显改善者占 87 0 % ,以AHI下降 >5 0 %为判定标准 ,有效率为5 3 3 % ,对轻、中度患者 (AHI<5 0 )有效率达 73 3 % ,无 1例出现腭咽关闭不全、咽腔瘢痕狭窄、误咽等并发症。术后咽腔解剖测量 :完整保留的悬雍垂术后 2周左右开始回缩 ,3~ 6个月接近并达到正常水平。结论 此术式可有效扩大咽腔 ,避免腭咽关闭不全等并发症 ,提高UPPP手术疗效 ;完整保留的悬雍垂依靠术后悬雍垂肌、腭帆提肌、腭帆张肌的运动及两侧软腭愈合引起的向上向外的牵拉作用 ,可以逐步回缩至正常生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改进传统的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 opalatopharyngoplasty,UPP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疗效,探讨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对68例OSAHS患者行改良UPPP。手术要点:维持咽腔正常解剖生理形态,保留悬雍垂,切除腭帆间隙脂肪组织,对软腭和咽侧壁进行成形,充分扩大咽腔。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12个月时行多道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监测。结果患者憋气、打鼾、嗜睡等症状均于6个月内明显减轻或消失,术后12个月经PSG监测,其有效率为95.6%。结论改良UPPP可充分扩大咽腔空间,避免并发症,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提高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UPPP)疗效、减少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患者 70例 ,经全夜 7h多导睡眠图监测确诊 ,33例局麻下完成 U PPP;37例在全麻下完成 ,其中 2 1例行改进的预防性气管切开术。结果 :术后随访半年 ,治愈 13例 (19% ) ,显效 2 5例 (36 % ) ,改善 17例 (2 4% ) ,无效 15例 (2 1% ) ,总有效率为 79%。术中出现高血压危象 2例 ,呼吸障碍 4例 ;术后扁桃体出血 2例 ,全麻拔管后立即出现 度呼吸困难 1例 ,伤口裂开 2例 ,暂时性腭咽功能不全 9例。结论 :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措施包括 :扩大软腭成形范围 ;重视软腭后区咽侧壁、腭帆间隙的脂肪组织的切除及腭帆张肌和提肌的保护 ,悬雍垂的部分保留 ;阻塞部位的术前确定 ;麻醉方法与预防性气管切开术的正确选择。改进的气管切开方法换管时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UPPP手术改良的新方法及改良等离子辅助下的UPPP(M-CAUP)治疗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手术治疗的87例重度OSAHS患者(均经阻塞定位系统ApneaGraph 200监测诊断为腭后区狭窄)。病例选择:术前经PSG结合ApneaGraph 200监测结果示AHI≥30次/h,LSaO2≤85%的患者。M-CAUP手术方法:①70#刀头行双扁桃体被膜外融切术。②70#刀头解剖软腭前间隙,彻底融切软腭前间隙内的脂肪组织,避免损伤腭帆张肌、腭帆提肌及尽量保留悬雍垂肌,保留口咽正常解剖结构。③55#刀头行软腭打孔消融,使软腭适度减容。④成形:缝合以关闭扁桃体窝,腭弓及悬雍垂两侧以丝线间断缝合。术后随访6~18个月并均行PSG。结果:术后患者咽腔扩大,咽腔基本结构完整,无鼻咽反流出现,患者主观症状明显改善。与术前比较,术后AHI值下降、LSaO2升高、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有效率为89.7%。结论:OSAHS病因复杂,治疗方法多样,对于重度OSAHS,传统UPPP手术效果多不理想;本研究证实M-C...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行全长保留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后远期的口咽腔解剖径线的变化。方法:对31例行全长保留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后的OSAHS患者进行随访,并且根据其手术前后口咽腔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包括:悬雍垂长、悬雍垂基底宽、腭舌弓间距和腭咽弓间距、软腭长度、悬雍垂至咽后壁的间距,此外还有颈围和体质指数。结果:OSAHS患者术后与术前相比较,悬雍垂的长与悬雍垂的基底宽、两侧腭弓(腭咽弓或腭舌弓)间距、软腭的长度、悬雍垂至咽后壁的距离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颈围及体质指数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全长保留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是解决上气道狭窄,尤其是口咽部狭窄的有效手术方法,可以扩大患者口咽部左右径达到健康人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bstructivesleepapnea hypopneasyndrome ,OSAHS)患者口咽腔扩大的程度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对 38例OSAHS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 ,UPPP)的病例进行手术前后口咽腔测量 :悬雍垂基底宽、悬雍垂长、悬雍垂至咽后壁间距、腭舌弓间距和腭咽弓间距。并观察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apnea hypopneaindex ,AHI)、体块指数 (bodymassindex ,BMI)、血氧饱和度 (oxygensaturation ,SaO2 )的变化。结果 OSAHS患者手术前的腭舌弓间距和腭咽弓间距比对照组窄 (P <0 0 5 ) ,而至咽后壁的距离 ,悬雍垂长、宽两组数据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手术后腭舌弓间距、腭咽弓间距、至咽后壁的距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有效组和无效组比较 ,手术前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体块指数、最低SaO2 、平均SaO2 、悬雍垂至咽后壁间距、腭舌弓间距和腭咽弓间距、悬雍垂长、宽在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P >0 1)。结论 OSAHS患者的口咽部左右径小于健康人 ,而前后径与健康人相近。UPPP手术可以显著扩大咽腔口咽部左右径 ,达到健康人水平。UPPP手术疗效不仅仅与解剖结构异常有关 ,还存在其他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UPP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及重度鼾症已被广泛采用。发生大出血及鼻咽狭窄等并发症的报道已不鲜见 ,悬雍垂保留与否意见不统一。本文就术中、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悬雍垂的处理进行一些探讨。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1 2例均为男性 ,年龄 2 4~ 68岁 ,平均 41岁。患者均有较响的鼾声 ,妨碍同室人睡眠 ,软腭长度为35~ 41 mm,扁桃体均 ~ 度。经多导睡眠呼吸监测呼吸紊乱指数 (AHI) 38~ 54,其中 8例呼吸暂停指数 (AI) >5。软腭松弛状态 :下腭咽横径 (悬雍垂根部水平咽腭弓之间的距离 )为 9.5~…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结合软腭-腭咽弓悬吊技术的UPPP改良手术对阻塞性随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的疗效。方法95例阻塞性随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实施常规UPPP手术,对照组实施本改良UPPP手术,术前、术后6个月和1年分别行多导睡眠呼吸PSG监测,比较分析治疗效果。结果随访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6个月治愈率31.37%,术后1年达41.18%,总有效率均为96.08%;对照组术后6个月治愈率18.18%,术后1年为25%,总有效率分别为81.20%和79.55%。分析结果表明,组间疗效指标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腭及腭咽弓悬吊,技术操作简单,能够更加有效扩大口咽腔及鼻咽腔的有效通气容积,进一步提高阻塞性随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疗效,远期疗效更为满意。  相似文献   

13.
我科近年来收治2例是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后发生鼻咽闭锁患者.现报告如下.例1 男.51岁.因鼾症于1993年11月在局麻下行UPPP治疗.术后2月检查发现鼻咽逐渐缩窄.4月后完全闭锁.将闭锁处切一小洞.再从鼻腔往鼻咽置气囊反复扩张1月后,软腭与咽后壁分离,可经鼻呼吸,鼾症减轻.例2 男.41岁.因鼾症于1993年12月在局麻下行UPPP治疗.术后症状未减轻,1月后感鼻塞,鼾症加重;2月后检查发现鼻咽咽口处大部分闭锁,4月后完全闭锁.经从鼻腔置气囊将鼻咽咽口反复扩张1月,未继续缩窄.Katsontonis(1981)指出,UPPP后造成鼻咽闭锁的主要原因是软腭后弓的粘膜损伤太多,鼻咽峡剥脱创面较大及咽后壁粘膜有损伤.他建议切除扁桃体时应尽量多地保留软腭后弓的粘膜,向前及向上拉起缝合,严密覆盖咽腔损伤的粘膜创面.这样.即使刮除腺样体,软腭鼻咽面的粘膜也不会与鼻咽部粘连.本文2例行UPPP治疗时.术中软腭后弓的粘膜损伤较多,且均为瘢痕体质,鼻咽闭锁与此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鼾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治疗在耳鼻咽喉科越来越得到重视,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有悬雍重软腭部分切除的腭咽成形术(UPPP)及保留悬雍垂的腭咽成形术(HUPPP),分析两种术式的适应证和优缺点,近2年来,我科采用扁桃体切除加单纯外展缝合法腭咽侧壁成形术,治疗中重度鼾症患者20余例,局麻下手术(合并有增殖体肥大须行增殖  相似文献   

15.
腭帆咽不全(VPI)主要表现在腭帆咽闭锁不全和言语障碍两方面。言语过程腭帆咽闭合运动是复杂的,同时包括软腭、上、下侧壁的肌肉收缩。正常的腭帆咽闭合运动与 VPI 对比腭帆咽入口闭合有高度差异。与腭帆咽结构有明显的直接关系。采用咽瓣手术在鼻咽和口咽之间重新造口是外科处理腭帆咽不全的有效方法。术前使用鼻咽镜和电视荧光屏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提高改良UPPP术后疗效,术中切除部分腭咽肌,并对术后疗效、咽腔成形特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进行临床观察。方法:选择经Apneagraph睡眠呼吸监测阻塞定位仪(AG)、纤维鼻咽喉镜结合Müller检查及鼻咽部3D-CT确诊的OSAHS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于全身麻醉下行传统的改良UPPP术,术中不切除部分腭咽肌;实验组56例,于全身麻醉下行改良UPPP术,术中切除部分腭咽肌。术后半年内每个月通过复查或电话随访的方式了解患者是否出现鼻腔反流、耳闷及听力下降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采用嗜睡程度评估量表(ESS)评价嗜睡状态,应用t检验与术前ESS评分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术后6个月应用AG评价疗效。通过测量悬雍垂长度(L1)、软腭游离缘与咽后壁距离(L2)及鼻咽峡宽度(L3)了解咽峡成形结构特点,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假设检验并评价各测量值与疗效的关系。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实验组显效50例(89.29%),有效6例(10.71%);术前ESS评分11.74±2.48,术后3.84±2.05。对照组显效19例(73.08%),有效7例(26.92%);术前ESS评分11.91±2.40,术后6.92±2.47,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半年内两组均未见耳闷、听力下降、自家音增大等反映咽鼓管功能障碍的并发症,半年后两组咽腔功能均恢复正常。术后6个月实验组和对照组L1分别为(5.91±3.38)mm和(6.20±3.76)mm(P>0.05);L2分别为(15.70±3.29)mm和(15.35±1.44)mm(P>0.05);L3分别为(20.54±3.33)mm和(16.43±2.21)mm(P<0.05),说明实验组的术后L3明显增宽。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术后疗效与L2手术前后的差值和L3手术前后的差值有线性回归关系,并与二者呈负相关。由标化回归系数看出,L3手术前后的差值对术后疗效影响最大。结论:切除部分腭咽肌的改良UPPP通过有效增加术后鼻咽峡宽度提高了手术疗效,并且术后未出现咽鼓管功能、软腭功能、吞咽功能及构音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UPPP)与腭咽成形术 (palatopharyngoplasty,PP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的疗效比较及保留悬雍垂的意义。方法 :分别对 PPP(保留悬雍垂 12例 )及 UPPP(不保留悬雍垂 10例 )的患者于术前及术后 3~ 6个月进行多导睡眠 (PSG)监测 ,比较两组病人的疗效。结果 :两组术式的疗效无显著差异。结论 :PPP手术中保留悬雍垂不影响疗效 ,保留悬雍垂生理功能 ,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射频等离子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腭咽射频等离子成形术治疗腭咽平面阻塞所致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方法:将81例以腭咽平面阻塞所致的OSAHS患者分成两组,分别进行UPPP和腭咽射频等离子成形术。结果:术后6个月随访,两组疗效相当。结论:悬雍垂腭咽射频等离子成形术时间短、出血少、安全、术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1981年Fujita等〔1〕把日本Ikematsu〔2〕在1964年首创的一个治疗鼾症的术式正式命名为UPPP。这个手术方式是专门设计用于治疗OSAHS的,目的是扩大腭咽水平的气道,减少咽壁的塌陷性。它通过缩短软腭、切断腭垂、去除咽侧壁和后壁多余的黏膜来缓解上气道的狭窄,改善症状。在上个世纪80年代时,UPPP被大量地用来治疗OSAHS,因为那个时代UPPP是治疗OSAHS唯一有效的且可以免除气管切开的手术治疗方式〔3〕。因此,UPPP在当时被寄予非常高的期望值。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腭咽成形术(UPPP)后上气道形态学变化及其与远期疗效的关系。方法 21例经多导睡眠监测(PSG)确诊为中重度OSAHS患者均行UPPP,术前行上气道CT检查,术后随访17~34个月,复查上气道CT及PSG,比较手术前、后CT指标的变化及其与PSG参数变化值的相关性。结果术后患者上气道形态学改变主要表现在腭咽区左右径、最小截面积增大,舌后区前后径减小;术前近似圆形或纵向椭圆形的咽腔,术后呈横向椭圆形;有效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的改变量与软腭后区左右径及截面积的改变量呈负相关(R2=-0.560,P=0.037;R2=-0.645,P=0.016)。结论 UPPP疗效可能与软腭后区左右径及截面积的增大和气道形状的改变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