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酵米面中毒患者的心电图与心肌酶谱变化,了解酵米面食物中毒对心肌的损害。方法对47例酵米面中毒患者(中毒组)行心电图与心肌酶谱检测,同时检测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中毒组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5.9%vs 13.3%,P<0.01)。中毒组心肌酶谱各指标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1)。中毒组中心肌酶异常但心电图正常者死亡率为37.5%,心电图及心肌酶均异常死亡率为71.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和心肌酶谱变化对于判断酵米面食物中毒患者病情,估计预后,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急性百草枯(paraquat,PQ)中毒对心肌的损害,使该中毒患者得到更加全面的治疗。方法对PQ中毒患者70例血清心肌酶谱、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cptide,BNP)的变化及心电图检查指标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血清心肌酶谱及c Tn I、BNP在PQ中毒急性期变化明显,且随中毒程度加深而增高,并有显著改变;上述指标在死亡组和存活组中的比较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时PQ中毒患者可出现多样性、复合性心电图改变。结论 PQ中毒患者有较高的心肌损害发生率,中毒越重,心肌损害越明显,需要相应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探讨脑卒中对心脏的影响,对132例脑卒中患者心电图、心肌酶谱进行分析,心电图改变63.6%(84/132),心肌酶谱改变43.2%(57/132)。提示脑卒中可引起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8):4227-4228
对腹泻患儿的大便进行常规RV抗原检测,将检查结果呈阳性的86例患儿列入RV肠炎组(观察组),选取86例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的婴幼儿并将其列入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心肌酶谱的实际情况、心肌酶谱和患儿脱水程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心肌酶升高患儿治疗前后心肌酶谱的实际变化情况等。两组心肌酶谱相应的5项图谱指标比较,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存在脱水现象、存在轻度脱水现象以及存在中度脱水现象的患儿相比,其心肌酶谱相应的指标呈现出明显的递增表现;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存在心肌损害合并症的患儿的心肌酶谱的指标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V肠炎常常合并心肌损害,心肌损害程度与患者病程及脱水程度密切相关,心肌损害程度多不严重,治疗后多可短期内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患者心肌酶谱的变化情况,早期发现心肌损害,为寻求降低重型肝炎的死亡率提供治疗新途径。方法:对102例重型肝炎的死亡率的心肌酶谱(LDH、CK、CK-MB、α-HDB)、肝功能进行检测。结果:重型肝炎心肌酶谱有较高的异常发生率,发生心肌酶谱,异常患者的病情好转率明显降低。结论:重型肝炎患者出现心肌损害较为常见,且有心肌损害患者预后较无心肌损害患者的预后要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的状况。方法:对82例新生儿窒息患者进行测定心肌酶谱、心电图(ECG)等项目检查,以评价其心肌损害程度。结果:82例中并发心肌损害66例,血清心肌酶谱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心电图异常48例。结论:血清心肌酶谱及ECG可作为早期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刘明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17):2296-2297,2300
目的 探讨急性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病例的心电图和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 对43例急性乌头碱中毒病例进行分析,总结其临床表现、心电图改变、实验室检查及救治要点。结果 43例患者均发生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最为多见。恶性心律失常均出现在临床重度中毒患者中。其中2例重度中毒患者行急诊床旁血液灌注联合血液透析治疗,临床效果较好。中度和重度中毒患者均出现心肌酶谱升高,血清K+、Mg2+浓度降低。所有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心电图、心肌酶谱、电解质恢复正常,均治愈出院。结论 乌头碱中毒所致心肌损害程度与血浆毒性成分浓度呈正相关,心电图表现多样化,严重者出现致命性的严重心律失常。积极对症支持治疗,早期及时应用抗胆碱能药物,根据心律失常类型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重度中毒患者采用床旁血液灌注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可迅速纠正心律失常,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急性脑卒中后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T的变化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韩瑛  张颖琪  吴晓华 《临床荟萃》2003,18(3):134-135
目的 观察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心肌酶谱和心肌肌钙蛋白 T(cTnT)的变化情况。方法  13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入院后做心电图 ,对其中有异常者再行心肌酶谱和cTnT的检测 ,并动态观察。结果  13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中 ,10 9例有心电图异常 (80 .1% ) ,出血性卒中的心电图异常率高于缺血性卒中组 (P <0 .0 5 ) ;10 9例心电图异常的患者中 ,有心肌酶谱改变的 6 5例 ,出血性卒中组心肌酶谱水平较缺血性卒中组高 (P <0 .0 5 ) ;10 9例心电图异常患者中cTnT阳性者为 5 5例 ,其中出血性卒中组有 2 6例 ,缺血性卒中组有 2 9例 ,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治疗后 ,部分患者的心电图、心肌酶谱、cTnT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应加强心脏功能监护 ,监测心电图、心肌酶谱和cTnT ,使可逆性的心肌损害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60例不同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组的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不同程度的中毒患者血清肌钙蛋白和心肌酶谱随病情的加重而增加。结论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反映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心肌损害,尤以肌钙蛋白为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RV)肠炎的心肌酶谱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 患儿经大便RV抗原检测,阳性编入RV肠炎组,阴性编入对照组,对患儿均空腹抽血,采用连续检测方法 对心肌酶谱5项指标进行分析,分别对两组患儿心肌酶谱、脱水程度与心肌酶谱关系、伴心肌损害者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RV肠炎组患儿的心肌酶谱5项图谱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无脱水、轻度脱水、中度脱水患儿的心肌酶谱各项指标是逐次递增的;伴心肌损害患儿治疗后心肌酶谱中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所有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RV肠炎患儿采取早期的心肌酶谱检测能够有效判断患儿病情、脱水情况及心肌损害情况,有助于辅助临床施治,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急性酒精中毒对心脏损害7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院于2000年12月至2005年12月救治103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其中有75例并发不同程度的心脏损害,占103例急性酒精中毒病人的79.82.%,仅次于对神经系统的损害。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急性酒精中毒合并心脏损害75例,男性63例,女性12例,年龄29~42岁(平均29±5岁)。就诊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肌钙蛋白I(cTnI)在老年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心肌损伤中的变化及病情判断、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102例老年患者按入院时中毒的程度分为轻度中毒24例(轻度组),中度中毒38例(中度组),重度中毒40例(重度组)。于患者入院后4 h、3 d、7 d抽取静脉血4 ml,同步测定NT-proBNP、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值,与同期4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比较;合并发生中间型综合征(IMS)33例(IMS组),未发生IMS 69例(非IMS组),比较对照组、IMS组和非IMS组血清各项指标水平及心电监护情况。结果中、重度组老年AOPP患者的血清NT-proBNP、cTnI、CK、CK-MB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且随中毒程度和病情加重而升高,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T-proBN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cTnI、心肌酶谱。IMS组入院后4 h内检测值显著高于非IM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MS组较非IMS组出现心电图异常的比例更高。结论老年AOPP患者中毒越重,血清cTnI、NT-proBNP升高越显著,血清NT-proBNP检测可以更详细地反映心肌的损害程度,早期联合检测可以更好地协助老年AOPP临床分级、病情判断、指导救治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急诊急救的综合护理,寻求提高抢救成功的对策,降低死亡率。方法对本院急诊科2002年1月至2007年3月收治的92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中毒途径、中毒程序、服药量、中毒至就诊时间及各种处理措施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早期彻底洗胃,合理维持阿托品化和应用呼吸机是有效的处理措施。全组治愈87例(94.6%),死亡5例(5.4%)。呼吸循环衰竭、阿托品中毒为主要死亡原因。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并及时处理并发症和辅助方法的恰当选用是提高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早期血胆碱酯酶变化与临床中毒程度的.减少误、漏诊的发生及避免对病情估计不足,方法:回顾性将近2年本院收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96例,按临床中毒程度分轻、中重度中毒3组,把就诊和确诊时用纸片法测得的血胆碱酯酶活性与其临床中毒程度相比较,观察血胆碱酯酶活性变化与临床中毒程度关系。结果:22例血胆碱酯酶变化与临床中毒程度明显不相符。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早期,血胆碱酯酶活性变化在诊断及估计病情时只能作参考;对可疑中毒者不能因血胆碱酯酶正常而作出否定的结论;对诊断明确,血胆碱酯酶活性正常而症明显及血胆碱酯酶活性严重下降而下着状轻微者,上均不能麻痹大意。  相似文献   

15.
急性毒鼠强中毒161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加强对毒鼠强中毒的认识,分析了161例经毒物鉴定证实的毒鼠强中毒病人的中毒途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所见与治疗。结果表明:中毒途径为胃肠道中毒。毒鼠强中毒的潜伏期较短,多数在进食毒物0.5~1h内发病。主要中毒症状为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腹痛不安、严重者神志模糊、强直性惊厥与昏迷。一些病例有血清ALT与BUN升高,1例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24例ECG表现心肌缺血与损伤。主要治疗措施为清除消化道内毒物(催吐、洗胃、导泻),抗惊厥(肌注苯巴比妥钠),活性炭血液灌流以除去血中吸收的毒物,与其它对症支持疗法。经治疗161例全部痊愈。  相似文献   

16.
徐丽  刘本德  朱传红 《临床急诊杂志》2013,(10):474-476,480
目的:比较苯丙胺类毒品与吗啡急性中毒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治疗经验及直接致死原因的差异。方法:分组比较:中毒组是我科2005—2010收治的40例病例,其中20例苯丙胺类急性中毒患者为实验小组,男性15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32岁;另20例吗啡急性中毒患者为对照小组,男性13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46岁,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猝死组是我市2000—2010经尿液或血液检验为毒品中毒致死者40例,其中20例因吸食苯丙胺类猝死者为实验小组,男性17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35岁;另20例吸食吗啡中毒猝死者为对照小组,其中男性18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47岁;对尸检报告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中毒组中苯丙胺类中毒者血压增高达75%,呼吸增快达80%,窦性心动过速达100%;吗啡中毒者血压下降达75%,呼吸减慢达80%,窦性心动过速达100%;猝死组中尸检时发现苯丙胺类中毒者心脏有明显病变,吗啡中毒者主要以肺脏病变为主。结论:苯丙胺类可引起心肌细胞严重损害,导致急性心力衰竭,而吗啡则引起急性肺水肿,诱发呼吸衰竭,而且两者临床应用解毒药纳络酮疗效也不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单独血液灌流与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序贯血液净化)对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心肌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入北京朝阳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的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伴心肌损伤的患者80例,接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单独血液灌流组(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的患者, n=41)和序贯血液净化组(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的患者, n=39)。比较两组患者平均血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平均昏迷时间、阿托品人均用量以及平均住院天数,血液净化对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心肌损伤的疗效,包括入院第1、2、3、5、7天心肌肌钙蛋白I的变化和入院24 h内与血液净化治疗结束后24 h内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变化。结果序贯血液净化组患者平均血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平均昏迷时间、阿托品人均用量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单独血液灌流组患者[(87.6±8.8) h vs.(113.8±13.3) h;(57.3±11.7) h vs.(100.5±10.8) h;(284.5±61.4) mg vs.(476.6±93.1) mg;(10.2±2.3) d vs.(14.6±3.9) d,均P<0.01];序贯血液净化组患者的入院第2、3、5和7天心肌肌钙蛋白I以及血液净化治疗结束后24 h内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显著低于单独血液灌流组(均P<0.05)。结论序贯性血液净化对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心肌损伤的疗效优于单独血液灌流,可作为存在心肌损伤的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首选血液净化方式。  相似文献   

18.
早期血液净化治疗44例急性甲醇中毒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早期血液净化治疗在急性甲醇中毒抢救中的价值。方法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肾内科对44例急性甲醇中毒患者,采用早期血液净化治疗达到廓清-阻断甲醇对机体的损害,通过观察其血甲醇浓度、生化指标,脑电图和视觉诱发电位、眼底检查、中毒者生存和后遗症情况等指标来了解采用早期治疗的效果。结果44例急性甲醇中毒全部抢救成活,仅有1例视觉障碍。结论早期、充分血液净化治疗是避免发生急性甲醇中毒死亡和后遗症发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刘森珍 《当代护士》2014,(7):150-152
目的:探讨粤东地区住院患者急性一氧化碳(CO)急性中毒的原因,并针对不同中毒程度采用不同的处理措施。方法对本院急性CO中毒住院治疗的患者31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地区CO中毒人群大部分为年龄≤19岁及年龄≥60岁患者;急性中毒原因主要是煤气管道泄漏、热水器使用不当等;中毒程度以轻、中度为主;辅助检查血COHb均为阳性,多伴有外周血象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结论青少年和老年人是粤东地区CO中毒的主要人群,及时救治是预防CO中毒后遗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2012年11月我院收治1例散发性亚硝酸盐中毒出现心肌损伤伴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变为特征的老年患者,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80岁,因发现胸闷、气促、反应迟钝1h送入急诊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