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角质形成细胞是表皮的主要构成细胞 ,很多皮肤病都有不同程度的角质形成细胞受累 ,而角质形成细胞受累经常涉及到基因的变化。目前已知与角质形成细胞相关的基因主要有癌基因、抑癌基因、凋亡调节基因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体外生长合成,探讨其病因。方法 应用体外角质形成细胞培养技术对18例银屑病患者受累、未受累的表皮角质形成细胞进行了培养,并将其角朊细胞在孵育期中的^3H-TDR掺入率及标记指数与正常对照做了比较。结果 银屑病病人受累,未受累表皮角质形成细胞^3H-TDR掺入率在孵育期的第3-4天升高,与正常人相比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20131668 PML基因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凋亡及其Fas,Fasl和Bcl-2表达/王琼玉(西安交大医学院二附院皮肤科),马慧群,王世捷…//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3,27(6).-550~596通过流式细胞仪及AnnexinV法检测经PML基因转染的角质形成细胞凋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基因探针杂交测定经PML基因作用后的角质形成细胞Fas,Fasl和Bcl-2表达。结果:PML基因上调角质形成细胞Fas及Fasl表达(P<0.01),抑制Bcl-2基因表达,诱导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银屑病皮损角质形成细胞p14ARF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探讨其与银屑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利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检测37例银屑病及35例正常人角质形成细胞p14ARF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结果:37例银屑病皮损角质形成细胞p14ARF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阳性率为43.2%(16/37),显著高于正常对照(χ2=13.5,P<0.05)。结论:p14ARF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具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β—半乳糖苷酶基因转染角质形成细胞的瞬时表达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角质形成细胞作靶细胞进行基因转染,基因表达的可行性,用pSLXCMV-βgal转染原代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并观察其瞬时表达情况,发现转染后36小时细胞即可表达β-半乳糖苷酶,表现为细胞蓝染,48小时蓝染细胞最多,约占总细胞数的1.5%。提示外源基因能够在角质形成细胞中有效地表达。  相似文献   

6.
外源基因转移至角质形成细胞内的基因转移技术是研究基因功能和调控及基因治疗的有力工具。表皮的可进入性使表皮的基因转移在治疗学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较系统地介绍近年来用于角质形成细胞的外源基因转移技术及其特点和进展  相似文献   

7.
外源基因转移至角质形成细胞内的基因转移技术是研究基因功能和调控及基因治疗的有力工具。表皮的可进入性使表皮的基因转移在治疗学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较系统地介绍近年来用于角质形成细胞的外源基因转移技术及其特点和进展。  相似文献   

8.
皮肤癌系表皮角质形成细胞恶性增生的结果,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中波紫外线是诱发皮肤癌的主要因素;但其诱发皮肤癌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其中,中波紫外线对角质形成细胞的DNA损伤,是诱发皮肤癌的基础;而执行DNA的损伤修复,维持基因组完整性的管理基因的缺陷,和控制细胞信号传导,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的看门基因,如p53、patched基因的突变,是皮肤癌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银屑病是一种以鳞屑性红斑、丘疹、斑块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皮肤病,其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过度增殖使其具备类似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与肿瘤组织一样,均存在局部缺氧现象.缺氧可使角质形成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 α及其相关的多种基因,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一氧化氮合酶、基质金属蛋白酶2、环氧合酶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神经生长因子、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和LL37等因子的表达升高,从而促进炎症细胞浸润、表皮细胞增生和血管形成.缺氧还可使角质形成细胞糖酵解有关酶的表达增高,使得细胞糖酵解功能增强,从而满足细胞快速增殖的能量需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角蛋白K14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人角质形成细胞(KC)体外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脂质体将人工合成的正义、反义及错配K14寡核苷酸基因片段导人体外培养的角质形成细胞,应用细胞生长抑制实验、透射电镜(TEM)和流式细胞仪(FCM)检测ASODN对角质形成细胞的增生、超微结构改变和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结果:脂质体介导的K14反义寡核苷酸组KC增殖活性受到明显抑制;电镜下可见KC增殖活性受到抑制的改变,角蛋白合成明显减少;流式细胞仪检测见细胞周期发生明显改变,G1期细胞百分率上升,S期细胞百分率下降。而正义寡核苷酸组、错义寡核苷酸组及空白对照组均无此改变。结论:K14反义寡核苷酸可抑制KC体外增殖活性,应用反义寡核苷酸技术封闭K14基因,有望为银屑病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通过沉默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中nicastrin(NCSTN)基因的表达,研究其下游细胞增殖及分化相关信号通路的改变。方法 将HaCaT细胞分为干扰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干扰组转染特异性NCSTN-siRNA,阴性对照组转染阴性对照siRNA,空白对照组转染等量转染试剂。实时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NCSTN mRNA和蛋白表达验证转染效率。运用Agilent人类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技术研究干扰组HaCaT细胞基因表达谱与阴性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以表达上调或者下调倍数 ≥ 2.0且P ≤ 0.05为标准,将差异基因用GO分析进行富集,筛选出表达差异显著且与角质形成细胞增生分化相关的基因,用实时PCR验证结果。结果 干扰组HaCaT细胞NCSTN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87 ± 0.090、0.443 ± 0.085,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0.969 ± 0.127、1.047 ± 0.114)以及空白对照组(1.000 ± 0.151、1.000 ± 0.1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0.787、31.139,P值均为0.001)。表达谱芯片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干扰组表达下调基因605条,上调基因444条。GO分析显示,干扰后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到上皮发育、上皮细胞分化、角质形成细胞分化、角化4种生物学过程。对表达差异显著且与角质形成细胞增生分化相关的Sprouty相关蛋白2基因、表皮生长因子7基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5基因、人Rho关联含卷曲螺旋蛋白激酶2基因和骨形成发生蛋白6基因通过实时PCR验证,验证结果与芯片结果显示的差异趋势一致。结论 NCSTN基因功能缺失有可能通过调节其下游细胞增殖及分化相关信号通路的表达,影响角质形成细胞的正常增殖和分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他扎罗汀对培养的正常人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和他扎罗汀诱导基因3(TIG3)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用0.1和1.0μmol/L他扎罗汀处理正常人角质形成细胞24h后,用MTT法、RT-PCR和实时定量RT-PCR(TaqMan探针)法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和TIG3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他扎罗汀可抑制角质形成的增殖和诱导TIG3mRNA的表达。0.1和1.0μmol/L他扎罗汀处理角质形成细胞后,分别使角质形成细胞增殖抑制5.0%和11.1%,使TIG3mRNA增加到正常对照组的2.1倍和2.8倍。结论他扎罗汀可抑制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和上调TIG3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UVB诱发皮肤癌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皮肤癌系表皮角质形成细胞恶性增生的结果,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中波紫外线是诱发皮肤癌的主要因素;但其诱发皮肤癌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其中,中波紫外线对角质形成细胞的DNA损伤,是诱发皮肤癌的基础;而执行、DNA的损伤修复,维持基因组完整性的管理基因的缺陷,和控制细胞信号传导,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的看门基因,如p53、patched基因的突变,是皮肤癌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采用单细胞RNA测序技术鉴定和区分白癜风皮损真表皮细胞亚群,并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9年9月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收集2例健康人(无免疫及系统性疾病)正常皮肤和2例非节段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皮损样本,采用10 × Genomics单细胞RNA-Seq技术检测,对所有样本的11 000个细胞进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通过Seurat软件分析、筛选和统计细胞亚群。结果 对2例正常皮肤基因表达的聚类分析发现包括角质形成细胞、成纤维细胞、神经及黑素细胞、内皮细胞、组织干细胞和以树突细胞及T细胞为主的免疫细胞群。2例白癜风皮损中分化和数量异常的有成纤维细胞和4类角质形成细胞亚群,其中,成纤维细胞占比为0,低于正常皮肤(0.4%),角质形成细胞亚群5、6、10、12占比(8.03%、7.36%、3.52%、0.91%)均显著高于正常皮肤(4.47%、3.53%、2.69%、0.28%,均P<0.01)。上述亚群的角质形成细胞处于细胞分化的末端,同时还具有极显著且特异的标记基因,分析显示,标记基因主要与细胞间相互作用和细胞稳态密切有关,GO和KEGG分析显示,角质形成细胞亚群5、6主要与细胞间连接和细胞黏附及细胞骨架功能相关,角质形成细胞亚群10与细胞稳态紧密相关。结论 国内首次报道通过单细胞测序手段研究白癜风皮损的转录表达谱,初步发现4群数量及功能差异的角质形成细胞,提示角质形成细胞亚群的异常分化与功能异常可能影响白癜风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角朊细胞基因表达的转录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角朊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是一个受到精细调节的过程,并伴随着一系列形态学和生化改变,最终形成角质细胞,这就必然涉及到许多结构基因的同时活化与灭活,即基因表达的调控,而转录水平的调控尤为重要。现已发现许多转录因子如API、AP2、Sp1、POU结构域及C/EBP等可调节角朊细胞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银屑病中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Fas、bax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Fas、bax在银屑病发病中的意义,采用免疫组化ABC法、SABC法检测了这几种基因在15例银屑病中的表达。结果发现银屑病的角质形成细胞中抑凋亡基因bcl-2几乎不表达,促凋亡基因Fas、bax阳性表达。揭示促凋亡基因Fas、bax在银屑病中发病起重要作用,而抑凋亡基因bcl-2作用可能不大。  相似文献   

17.
在角质形成细胞(KC)的分化、发育,KC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KC的炎症和死亡过程中,仍有许多基因发挥的作用尚未明确。基于Cre-loxP系统的KC特异性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有助于理解皮肤疾病的发生机制,寻找具有针对性的治疗策略。本文主要对Cre-loxP系统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的构建方法及其在KC相关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HaCaT细胞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体外培养角质形成细胞HaCaT株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OS)mRNA、蛋白表达和NO释放的调节作用。方法 应用NO试剂盒(酶法)检测培养细胞上清液中NO水平,RT-PCR和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HaCaT细胞神经型NOS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体外正常培养的HaCaT细胞表达和释放基础水平的神经型NOS和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上调HaCaT细胞神经型NOS表达和NO释放,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受体抑制剂CGRP-8-37抑制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作用。结论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诱导角质形成细胞表达神经型NOS并促进神经型NO释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脂质体介导角蛋白K14反义寡核苷酸(ASODN)阻遏人角质形成细胞K14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及抑制体外增殖活性的效果.方法 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原代培养,3~10代用于实验,利用脂质体将人工合成的正义、反义及错配K14寡核苷酸基因片段导入角质形成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SABC)方法检测反义寡核苷酸对角质形成细胞的细胞周期、K14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脂质体介导的K14反义寡核苷酸转染角质形成细胞后,能有效地抑制角质形成细胞中K14基因的表达;48h后可阻遏K14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见反义寡核苷酸处理组细胞周期发生明显改变,G1期细胞百分率上升,S期细胞百分率下降.而正义寡核苷酸1组、错义寡核苷酸组及空白对照组均无此变化.结论 应用反义技术封闭K14基因,可以阻遏角蛋白K14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并可以抑制体外培养的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他扎罗汀和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对培养的正常人角质形成细胞他扎罗汀诱导基因1(TIG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用10-7~10-6mol/L他扎罗汀和/或50~100mJ/cm2NB-UVB处理培养的正常人角质形成细胞24h后,用普通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角质形成细胞TIG1mRNA水平的改变。结果正常人角质形成细胞可表达少量的TIG1mRNA,10-7mol/L和10-6mol/L他扎罗汀单独处理角质形成细胞24h后,TIG1mRNA的水平升高;50mJ/cm2和100mJ/cm2NB-UVB单独照射角质形成细胞24h后,TIG1 mRNA的水平无明显变化;二者联合作用时,TIG1mRNA的水平明显升高,且高于二者单独处理时的水平(P<0.01)。结论他扎罗汀和NB-UVB联合作用时可能通过协同上调TIG1的表达而发挥二者对角质形成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