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集全区10个街道性病疫情报告卡、报表及个案调查资料,人口统计数据,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分析深圳市宝安区1994~2005年梅毒的流行特征和流行趋势,探讨影响梅毒流行因素,为制订有效的综合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目前深圳市宝安区梅毒疫情正处在流行低增长阶段,仍为全省较高的发病水平;发病年龄以20—29岁为多,占56%;文化程度以高中及以下为主,占96.3%;已婚占66.5%;以非婚性接触传播为主,占66.4%。深圳市宝安区梅毒流行经历了低流行散发期和中流行高增长期后,目前进入中流行低增长期。根据本区特点,应采取在全社会普及性病防治知识,加强对重点人群的主动监测,进一步规范梅毒的诊治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深圳市1984年~2003年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20年梅毒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探讨该市近年来梅毒发病率大幅增长的因素,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该地区系统的梅毒疫情资料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年来深圳市梅毒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以早期梅毒为主,二期梅毒报病数高于一期梅毒;职业构成以工人、饮服人员、无业、干职及个体从业者为主;梅毒患者中已婚者占大多数;传染来源以非婚性接触为主.结论:根据深圳市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应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从而有效地控制梅毒的流行.  相似文献   

3.
深圳市1983—1999年梅毒流行动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分析深圳市1983-1999年间梅毒流行传播的动脉动态趋势特征。方法:收集1983-1999年深圳市性现监测系统的年报资料及人口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1)1983-1994年期间,深圳市梅毒发病率低于1.35/10万,呈散发状态,从1995年开始以每年平均1.97倍的速度增长,直到1999年的最高水平(66.19/10万);(2)女性平均报告发病率(18.61/10万);(3)以性活跃人群(20-40岁)年龄组的报告发病率为高,20-30岁年龄组梅毒平均报告发病率为55.39/10万,30-40岁年龄组为31.79/10万;(4)1996-1999年先天梅毒报千发病率呈快速增长;(5)梅毒报告病例中,中学文化程度者占77.39%;工人、无业者、干部、供销人员、饮服人员及个体业者6类人群占总构成的86.81%;外来人员占43.65%;未婚者占48.37%;非婚性接触传染占74.76%。二期梅毒占57.29%,一期梅毒占37.65%。结论:梅毒流行已成为深圳市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加强梅毒的控制工作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佛山市2004-2013年梅毒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及SPSS15.0对2004-2013年佛山市梅毒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4-2013年佛山市累计报告梅毒病例47 632例,其中后天梅毒45 45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64.94/10万,年报告发病率缓慢上升,2012年达到高峰;Ⅰ+Ⅱ期梅毒年报告发病率曲线平缓;隐性梅毒年报告发病率与后天梅毒报告发病率变化基本一致;近十年胎传梅毒共报告2 17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17.4/10万活产数,2004至2007年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07年后呈波动下降趋势;年龄组别报告病例数最多的是30-39岁年龄组;报告病例数居前三位的职业分别是工人、家务及待业、农民;顺德区和南海区病例数最多。结论:青壮年是梅毒重点防治人群,但老年人群也不容忽视;要加强孕期妇女的梅毒筛查,减少胎传梅毒的发生;同时应加强梅毒监测,继续开展有效的干预措施控制我市梅毒的流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孕产妇及新生儿梅毒患病情况,为制定预防与控制梅毒发病和流行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36853例首次产前保健的孕产妇进行免费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筛查,试验结果呈阳性者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聚试验(TPPA)进行确认;其分娩的新生儿1个月内用TRUST,TPPA及19S-IgM-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19S-IgM-TPPA)进行检测;对孕妇及新生儿确诊试验结果呈阳性者进行规范治疗,电话随访并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818例孕产妇确诊为妊娠梅毒,患病率为3.45‰;孕妇首次筛查时间多数在孕28周以前;潜伏期梅毒占多数;死胎、死产和自然流产112例,75例终止妊娠;失访117例;多数孕产妇及新生儿TRUST的滴度≤1∶4,12例新生儿血清19S-IgM-TPPA检测阳性;分娩的415例新生儿主要是先天梅毒疑似病例,12例为先天梅毒,阳性率为2.89%。结论早期梅毒筛查、规范治疗、定期随访和科学管理妊娠梅毒是控制梅毒母婴传播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6.
海南省2008-2009年妊娠梅毒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海南省孕产妇人群中梅毒的流行现状,为制定梅毒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9个市县(区)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孕产妇进行梅毒筛查.结果:共筛查了48 602名孕产妇,约占海南省孕产妇的22.01%.检出梅毒感染者284例,感染率为5.84‰.黎族孕产妇感染率高于汉族.孕妇的TRUST滴度越高,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性越大.结论:应加强对孕产妇梅毒的早期筛查和对少数民族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2004-2009年山东省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了解山东省2004-2009年梅毒流行特点和发病趋势,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从全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下载2004-2009年梅毒报告数据并进行描述性和趋势分析.结果:山东省梅毒报告发病率从2004年的2.4/10万上升到2009年的5.9/10万,年增长率为20.0%.隐性和胎传梅毒发病率增长较快,年增长率分别达到35.5%和30.5%.一期、二期和隐性梅毒分别占报告病例的33.8%、35.5%和27.0%.20~49岁年龄组占报告病例数的75.5%;四个经济发达市报告病例数占全省的61.0%.山东省梅毒流行呈快速增长趋势,但报告发病率和增长速度都低于全国水平.山东省梅毒真实流行状况亟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深圳市宝安区1999年~2002年孕妇人群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掌握深圳市宝安区梅毒在孕妇人群中的流行病学特点,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梅毒的预防与控制及阻断其垂直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患病率和构成比指标对深圳市宝安区5个孕妇人群。梅毒监测点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四年共检测孕妇21139例,梅毒患病率平均为4.3‰;805患者集中于20岁-29岁的孕妇。学历高中以下占82.6%。夫妻间传播是最重要的传播方式。人口特征以流动人口为主,占51.08%;其次为暂住人口占25%。检出的孕妇梅毒中,隐性感染者占98%。结论:梅毒在该区形成一定的流行势态,已严重危及我区孕妇及新生儿,应切实做好孕妇梅毒血清筛查及追踪随访工作。  相似文献   

9.
2003-2005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佛山市南海区2003-2005年梅毒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探讨该区近年来梅毒发病率大幅增长的因素,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该地区系统的梅毒疫情资料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3年来南海区梅毒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以早期梅毒为主,胎传梅毒和隐性梅毒呈逐年增长趋势;职业构成以工人、农民、无(待)业、个体、饮服为主;梅毒患者中已婚者占大多数;传染来源以非婚性接触为主。结论:根据南海区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应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从而有效地控制梅毒的流行。  相似文献   

10.
1994~2003年广东省湛江市梅毒流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1994~2003年湛江市梅毒的流行趋势和流行特征,以探讨及早控制梅毒流行的措施。方法统计湛江市性病疫情报表资料,作梅毒回顾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近5年梅毒发病率从最高的14.80/10万下降到4.21/10万,后5年胎传梅毒比例明显高于前5年(χ2=13.78,P>0.01)。结论湛江市梅毒流行近5年呈现缓慢下降趋势,而胎传梅毒有逐年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海南省孕产妇人群中梅毒的流行现状,为制定梅毒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9个市县(区)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孕产妇进行梅毒筛查.结果:共筛查了48 602名孕产妇,约占海南省孕产妇的22.01%.检出梅毒感染者284例,感染率为5.84‰.黎族孕产妇感染率高于汉族.孕妇的TRUST滴度越高,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性越大.结论:应加强对孕产妇梅毒的早期筛查和对少数民族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佛山市2004~2011年淋病和梅毒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11年佛山市淋病和梅毒疫情报告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自2005年以来,淋病报告发病率呈减少趋势;在梅毒报告病例中,隐性梅毒构成比为50%,其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Ⅰ期+Ⅱ期梅毒报告发病率呈减少趋势.淋病及梅毒报告病例中,男女性别比分别为1:0.13、1:0.85,发病均以20~39岁青壮年为主,职业构成均以工人、民工为主.报告例数主要集中在南海区、顺德区.结论:由于近年来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自2005年以来佛山市淋病与梅毒的流行呈减少趋势,但控制梅毒母婴传播的任务依然艰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浙江省2013—2014年梅毒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探讨抗梅毒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2013—2014年预防梅毒母婴传播信息管理系统资料,比较梅毒孕产妇与同时段一般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差异。同时,按照治疗情况对梅毒孕产妇分组,比较是否治疗及是否规范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共收集3985例梅毒孕产妇及其所分娩胎儿/婴儿信息,其中死胎12例,活产3973例。3985例梅毒孕产妇中接受抗梅毒治疗3210例占80.55%,未治疗775例占19.45%。3210例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未规范治疗967例占30.12%。分娩的3985例胎婴儿中有异常症状/体征45例占1.13%;低出生体重279例,发生率7.00%;早期新生儿死亡45例,发生率1.13%,后两项均高于一般孕产妇[819494例中低出生体重儿26092例(3.18%),早期新生儿死亡1029例(0.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75例未治疗的梅毒孕产妇中,早产121例(15.61%),低出生体重84例(10.84%),早期新生儿死亡19例(2.45%),胎传梅毒27例(3.48%)和新生儿异常症状/体征22例(2.84%),均分别高于3210例接受治疗的梅毒孕产妇(8.26%、6.07%、0.81%、0.81%、1.03%,均P<0.01)。967例未规范治疗的梅毒孕产妇早产(10.44%)、低出生体重儿(8.17%)、早期新生儿死亡(1.55%)、胎传梅毒(1.65%)和新生儿异常症状/体征发生率(1.96%)均高于2243例规范治疗的梅毒孕产妇(7.31%、5.17%、0.49%、0.45%、0.62%,均P<0.01)。结论浙江省2013—2014年梅毒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高,未治疗及未规范治疗的妊娠期梅毒严重威胁正常妊娠。  相似文献   

14.
妊娠梅毒     
妊娠期感染梅毒或梅毒患者合并妊娠称为妊娠梅毒,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梅毒螺旋体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给胎儿,引起流产、死胎、死产、早产或分娩先天梅毒儿。避免或减少妊娠梅毒患者的不良妊娠结局关键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山东省梅毒流行特征及趋势,为梅毒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2019年山东省16个地级市报告的梅毒病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描述梅毒报告病例的三间分布,计算发病率、构成比、年均增长率,采用χ2趋势检验分析梅毒的发病趋势。结果:山东省梅毒报告发病率由2010年6.15/105增至2019年20.24/105,呈逐年增长趋势(χ2=12475.40,P<0.01),年均增长率为14.15%。其中,隐性梅毒占比增长最快,由2010年的31.98%增至2019年的74.28%。高发地区为鲁东半岛的威海市、青岛市及鲁南地区的枣庄市,年均报告发病率在20/105以上。各年女性报告病例数均多于男性,男女性别比为0.89∶1。从年龄分布来看,20~35岁人群梅毒报告病例数占比最多,占总病例数的39.41%;60~79岁人群报告发病率增速最快,年均增长率为22.82%。20类职业中,农民报告病例数最多,占43.94%。结论:山东省梅毒报告发病率呈较快增长,其中隐性梅毒增长尤为迅速。需加强梅毒筛查和防治,特别是高发地区及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16.
深圳市南山区1994~2006年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深圳市南山区1994~2006年梅毒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4~2006年南山区梅毒疫情资料及人口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南山区梅毒发病率从1994年的0.75/l0万增至2006年的43.41/10万,年均递增77.58%;梅毒在8种上报性病中的构成比年均递增101.83%;梅毒患者以早期为主,二期梅毒报病数高于一期梅毒;一期梅毒以男性为多,隐性梅毒以女性为多;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29岁,职业以工人为主,文化程度以中学为多;传染来源主要是非婚性接触,占72.10%。结论南山区梅毒流行经历了低流行高增长期后,目前进入高流行低增长期。根据其特点,应采取在全社会加强性病防治知识宣教、提倡安全性行为、加强重点人群监测及规范诊治等综合措施,以控制梅毒的流行。  相似文献   

17.
深圳市南山区684例妊娠梅毒患者随访率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深圳市南山区妊娠梅毒患者抗梅毒治疗后随访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对684例规则治疗后的妊娠梅毒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和发放随访通知卡。结果:一年内规则随访率为74.56%。年龄、职业、文化程度、血清学滴度、妊娠结局与随访率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1)。结论:梅毒患者随访率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妊娠结局、血清学滴度。  相似文献   

18.
了解山东省2004-2009年梅毒流行特点和发病趋势,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从全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下载2004-2009年梅毒报告数据并进行描述性和趋势分析.结果:山东省梅毒报告发病率从2004年的2.4/10万上升到2009年的5.9/10万,年增长率为20.0%.隐性和胎传梅毒发病率增长较快,年增长率分别达到35.5%和30.5%.一期、二期和隐性梅毒分别占报告病例的33.8%、35.5%和27.0%.20~49岁年龄组占报告病例数的75.5%;四个经济发达市报告病例数占全省的61.0%.山东省梅毒流行呈快速增长趋势,但报告发病率和增长速度都低于全国水平.山东省梅毒真实流行状况亟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山市1997-2006年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山市梅毒流行现状及特征,为制定和开展有效的控梅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中山市1997-2006年梅毒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年来中山市梅毒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2005年开始已升至各性病报告的首位;以早期(一、二期)梅毒为主,隐性梅毒和胎传梅毒的发病比例增大;低龄化、高学历的发病上升趋势明显.结论:应根据中山市梅毒流行病学特征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青岛市梅毒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2017年青岛市梅毒发病资料和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7年青岛市共报道梅毒16769例,年均发病率在18.32/10万~30.01/10万之间,整体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3.18%。患者以青壮年为主,20~49岁占72.64%,60岁以上人群报告病例所占比例逐年上升,构成比由2010年的6.11%上升到2017年的25.78%;职业以家务及待业占比最高(26.97%),其次为农民占18.87%。暗娼、男男性行为人群及吸毒人群的梅毒平均感染率分别为9.65%,6.85%,9.25%。地区分布以市北区年均发病率最高,其次为李沧区、市南区,分别为47.58/10万、33.08/10万、32.05/10万。结论:青岛市梅毒年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老年人梅毒发病上升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