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了解西安市城区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流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西安市城区2006~2007流腮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西安市城区2006~2008年合计报告流腮484例,发病率介于21.93~35.06/10万之间。全年各月均发病,发病高峰呈现春、冬季双峰。发病以学生为主,占病例总数的63.43%;其次为托幼和散居儿童,分别占病例总数的22.31%和5.99%。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3~14岁托幼童和中小学生年龄组,占病例总数的85.12%。发病男女性别比为1.44︰1。[结论]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腮腺炎重点应放在保护易感人群为主导的措施上,采取以接种疫苗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控制流腮的发病和流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福建省2007-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流行病学特征,为国家扩大免疫规划控制流腮发病,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福建省2007-2011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流腮疫情资料进行分析。采集暴发病例咽拭子样本进行细胞培养,用RT-PCR方法鉴定并测序分析腮腺炎病毒SH基因。结果 2007-2011年福建省共报告流腮病例38 151例,呈逐年升高趋势,2011年发病率最高达43.23/10万;全年均有发病,4~7月和11月~次年1月为发病双高峰,病例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占83.84%;暴发疫情全部发生在中小学,并以乡中小学暴发为主。从2011年一起暴发病例分离到腮腺炎病毒,为G基因型。结论流腮发病规律目前仍未改变每4~5年一次发病高峰的周期性;为控制流腮发病率,在落实常规免疫接种的基础上,建议对重点人群开展第二剂腮腺炎疫苗接种;同时加强流腮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监测,及时发现处置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滨州市滨城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发现流腮发病的重点人群和高发人群,为进一步探索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滨州市滨城区2006~2012年流腮疫情进行分析。结果滨州市滨城区2006~2012年流腮发病1 006例,年均发病率为22.05/10万,其中2012年发病率最高。年龄以4~15岁居多,以6~7岁年龄组最多。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病例以学生为主,其次为托幼儿童。结论滨州市滨城区流腮的发病率仍然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商丘市流行性腮腺炎(以下简称流腮)疫情特征,为预防和控制流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商丘市2009~2011年疾病监测系统报告的流腮疫情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1年商丘市共报告流腮病例3982例,发病率为12.52/10万~19.77/10万,发病率最高为2009年(19.77/10万)。高发年龄为2~14岁,报告病例3560例(占89.40%);三年中流行趋势基本一致,3~7月为发病高峰,占报告病例的67.12%;学生、幼托儿童、散居儿童为高发人群,占报告病例的93.37%;商丘市9个县(市、区)均有病例发生。结论商丘市2009~2011年流腮发病处于2004年以来的较高水平,2~14岁学生及学龄前儿童为流腮的重点防控人群。应提高流腮疫苗的接种率,在高发地区开展强化免疫,以减少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北京市西城区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流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北京市西城区2005 -2009年流腮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西城区2005 -2009年累计发生流腮469例,呈逐年下降趋势,年平均发病率为10.04/10万.流腮全年均有发病,以4月和7月为多.<15岁儿童病例数占病例...  相似文献   

6.
黄岳四  余明东 《实用预防医学》2013,(10):1221-1222,1203
目的 了解岳阳市近9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控制流腮对策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岳阳市2004-2012年流腮病例数据进行分析,病例数据来源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结果 2004-2012年岳阳市共报告流腮8 015例,年均发病率为17.25/10万,岳阳楼区最高,为25.76/10万;男性和女性年均发病率分别为11.51/10万和5.74/10万(x2=78.7,P<0.01).4-7月为发病高峰,共发病4 123例(占总发病数的51.44%);<15岁的人群占86.75%;学生占55.97%,幼托和散居儿童占34.16%. 结论 岳阳市近9年流腮报告发病率与湖南省内其他地区相比处于较高水平,应针对学生、学校等重点人群和重点场所在每年的4-7月发病高峰期间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与控制流腮;同时加强学校内流腮暴发疫情的监测和处置力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07~2013年淄博市流行性腮腺炎(以下简称流腮)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防控流腮疫情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现住淄博市流腮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7~2013年淄博市共报告流腮病例7 538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24.42/10万,其中2012年报告病例最多,报告发病率最高(2 498例,54.83/10万),2010年报告病例最少,报告发病率最小(219例,5.08/10万),未报告死亡病例。报告男女发病率性别比1.82∶1,病例发病年龄以3~14岁小年龄段为主(6 639例,占报告病例数的88.07%),职业分布以在托、在校儿童为主(6 647例,占报告病例数的88.18%),发病高峰呈现周期性、季节性、双峰分布,地区分布无差异。结论淄博市流腮报告发病率较高,防控重点在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应采取隔离、预防接种、消毒、健康教育等综合措施科学防控。  相似文献   

8.
常秀兰 《职业与健康》2012,28(14):1759-1760
目的了解北京市平谷区流行性腮腺炎(以下简称流腮)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或调整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1年平谷区流腮发病情况。结果 2011年全区共报告流腮病例98例,平均罹患率为25.16/10万。全年均有发病,5和6月发病较多,占全年病例总数的34.69%;男性报告发病数高于女性(1.51∶1);以1~15岁儿童发病为主,托幼机构儿童发病率最高,为411.8/10万;城区发病高于农村,占全部病例的46.94%。结论该区2011年流腮发病较2010年有所上升,应加强流腮疫情监测,建立综合免疫策略,严格落实各项预防控制措施,是控制流腮流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滕州市流行性腮腺炎(以下简称流腮)流行病学特征,为做好流腮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滕州市2005~2012年流腮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滕州市2005~2012年流腮累计报告851例,年均报告发病率6.64/10万,2010-2012年连续3年发病率超过10/10万,3年的发病总数占8年的72.94%。发病高峰在3~7月,占总病例的53.94%;城区发病为8.79/10万,农村发病率为4.96/10万(PdO.01)。年龄分布以15岁以下儿童、青少年发病为主,占总病例的80.49%,6和12岁高发。职业以中小学为主,占报告总病例数的67.80%。男女性别比为3.19:1。结论在发病的高峰季节,在重要地区针对重点人群加强流腮监测,开展健康教育,强化疫苗接种工作,落实传染病疫情管理,规范处置疫情,严格接种证查验制度是预防控制流腮流行、减少健康危害的适宜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04-2018年广州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腮)的流行特征,为进一步制订流腮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07年[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MR疫苗)纳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前]与2008-2018年(MMR疫苗纳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后)广州市流腮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8年广州市流腮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5.74/10万,较2004-2007年的76.25/10万下降了53.13%。广州市各个区每年均有病例报告,发病高峰均在5-7月,高发年龄为5~9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P<0.01)。结论 疫苗纳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后,广州市流腮的发病控制效果明显。应继续落实MMR疫苗免疫接种策略,针对重点人群采取相应措施,有效控制流腮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1.
2006-2007年聊城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聊城市手足口病流行规律,为制定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07年手足口病发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6~2007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485例,年均发病率为8.56/10万。其中,2006年发病率为0.19/10万,2007年发病率为8.37/10万。不同年份间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全市各县区均有发病。以东阿县发病率最高,为35.180/10万;冠县发病率最低,为1.34/10万。不同地区阃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主要集中在5~6月,占78.35%。发病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占95.88%;以散居儿童为主,占80.62%。[结论]聊城市手足口病防控形势严俊。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本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为有效控制该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绵竹市2004-2008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8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606例,年均发病率23.86/10万。不同年份间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区发病(213例)低于农村(39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发病356例、女性发病250例,男女比为1.42:1;发病时间以4~7月较多,占发病总数的48.18%,经圆形分布法分析(r=0.2408,P〈0.01),发病高峰时点为4月1日;发病年龄以4~15岁为主,占发病总数的78.22%;职业以15岁以下的散居儿童、托幼儿童、学生为主,占发病总数的88.12%。[结论]腮腺炎已成为危害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应加强腮腺炎的免疫预防工作,规范的开展腮腺炎疫苗的免疫接种(以儿童、学生为主要接种对象),提高人群免疫水平,是减缓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趋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2007-2008年绵阳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绵阳市2007-2008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2008年绵阳市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7-2008年绵阳市累计报告流行性腮腺炎2917例,占同期法定传染病报告数的6.99%。全年均有病例报告,4~7月份呈现发病高峰(46.49%),以学生(57.22%)、幼托儿童(20.05%)为主,5~9岁占42.48%。结论流行性腮腺炎好发于学生及幼托儿童,春季发病较多。  相似文献   

14.
2007年深圳市福田区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2007年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全区2007年腮腺炎的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福田区2007年报告腮腺炎病例135例,无死亡病例,年报告发病率为11.26/10万。腮腺炎发病率(/10万),福田、华富、南园街道办分别为14.42、13.74、11.78,其他5个街道办为11.35~7.05;男性为11.66,女性为10.81(P0.05);0~9岁、10~19岁、20~29岁、30~39岁、≥40岁分别为69.22、10.68、5.15、6.04、5.23;4~8月发病的占48.89%。135例病人中,托幼儿童占22.96%,学生占21.48%,散居儿童占13.33%,其他占42.22%。[结论]深圳福田区2007年腮腺炎的发病率不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吕梁市离石区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离石区2008~2009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腮腺炎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2009年全区累计报告腮腺炎病例152例,年均发病率为30.28/10万。其中,2008年发病72例,发病率为29.24/10万;2009年发病80例,发病率为31.29/10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2例病人,发病时间为1~3月的25例(占16.45%),4~6月的54例(占35.53%),7~9月的27例(占17.76%),10~12月的46例(占30.26%);发病年龄以〈15岁发病为主占90.79%,其中3~14岁儿童发病最多占87.50%;发病职业构成以学生(占69.08%)和幼托儿童(20.39%)为主。年均发病率,男性为32.18/10万,女性为28.28/10万(P〉O.05)。[结论]2008~2009年离石区腮腺炎发病率略高于全国发病水平,有上升趋势,主要以3~14岁的学生和幼托儿童发病为主,为今后预防控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邹城市近3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以便采取防治措施。[方法]对2006~2008年邹城市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6-2008年共报告腮腺炎103例,占同期法定传染病报告数的5.59%,年平均发病率3.02/10万。不同年份间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月无发病,5月呈发病高峰21例(占20.39%),病例主要集中在钢山、石墙镇、张庄镇、千泉街道4个镇街。以学生为主65例(占63.11%),6~10岁为主48例(占46.6%);男女比例为2.03:1。[结论]近3年腮腺炎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与儿童腮腺炎疫苗免疫接种率低、易感人群大量增多、报病意识和能力增强有关,应加强腮腺炎疫苗接种,降低儿童发病应作为今后腮腺炎防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温州市2006-2009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掌握温州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流行趋势,为采取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对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6-2009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18 355例,年均发病率为60.32/10万.发病有明显季节性,在春末夏初和冬季出现2个发病高峰.在人口密度高的地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也较高,最高的为168.33/10万.2~9岁年龄组人群发病率最高,占总病例数的85.79%.流行性腮腺炎以学生与学龄前儿童为主,分别占48.19%和44.09%.结论 目前温州市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形势仍较严峻,应采取措施落实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接种策略,提高疫苗接种覆盖率,从而减少发病数,降低发病率.此外,在分析流行因素时应考虑到人口密度对流行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吕梁市离石区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离石区2008~2009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腮腺炎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2009年全区累计报告腮腺炎病例152例,年均发病率为30.28/10万。其中,2008年发病72例,发病率为29.24/10万;2009年发病80例,发病率为31.29/10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2例病人,发病时间为1~3月的25例(占16.45%),4~6月的54例(占35.53%),7~9月的27例(占17.76%),10~12月的46例(占30.26%);发病年龄以<15岁发病为主占90.79%,其中3~14岁儿童发病最多占87.50%;发病职业构成以学生(占69.08%)和幼托儿童(20.39%)为主。年均发病率,男性为32.18/10万,女性为28.28/10万(P>0.05)。[结论]2008~2009年离石区腮腺炎发病率略高于全国发病水平,有上升趋势,主要以3~14岁的学生和幼托儿童发病为主,为今后预防控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陈仓区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特征及流行趋势,探索其流行规律,为制定流行性腮腺炎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陈仓区2004-2008年的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4-2008年,陈仓区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891例,无死亡病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126.55/10万。不同年份间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4-7月和10-12月,分别发病394、320例,分别占35.91%、44.22%;男女性别比为2.12∶1,14岁以下年龄组占发病数的85.63%;学生、幼托儿童、散居儿童占发病总数的93.40%。[结论]宝鸡市陈仓区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率较高,应重点加强14岁以下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辽宁省调兵山市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腮腺炎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调兵山市2004—2012年的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调兵山市2004—2012年共报告腮腺炎591例,年均发病率为27.31/10万,不同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8.82,JP〈0.005)。9年间发生2次流行,分别为2004年7月至2005年2月和2009年3~9月,其它年份年发病率极低,季节性不明显。病例主要集中在2—16岁,占84.60%,以5~8岁为最多,占33.16%。职业以学生,占42.98%和幼托儿童,占36.38%为主。幼儿园和学校是发生流行的主要场所。结论调兵山市腮腺炎易在高发季节流行,应尽可能在进入高发季节至少一个月以前为适龄儿童注射腮腺炎疫苗,在高发季节期间加强对幼儿园、学校等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的腮腺炎疫情监测和控制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