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De Vega成形法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中、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接受De Vega成形患者进行术后3个月、1年、2年随访,观察心功能、三尖瓣瓣环直径及反流变化情况,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同术前相比较所有患者术后心功能、肺动脉高压得到明显改善,三尖瓣反流消失或是明显减轻,术后组内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De Vega成形法经济、实用,在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瓣环扩大的中、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是为首选,近中期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在风湿性二尖瓣疾病中,二尖瓣置换术是最常见的外科治疗方法之一,该方法技术成熟,远期效果确切.临床工作中常见风湿性二尖瓣疾病合并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包括第一次手术的患者,以及曾行二尖瓣置换术、同期或未同期行三尖瓣治疗,远期出现三尖瓣关闭不全加重的患者.2003年9月-2009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对上述各种需二次手术治疗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共计45例,采用Kay's、De Vega法行三尖瓣成形术或瓣膜置换术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2002年5月~2004年12月,我院共收治32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均行二尖瓣、主动脉瓣或双瓣置换,同期行三尖瓣成形8例,三尖瓣置换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组32例中,男23例,女9例;年龄42~69岁,平均55岁。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18例,Ⅲ级9例,Ⅳ级5例。双下肢水肿3例,肝大、腹水2例。剑突下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15例。心脏超声证实:二尖瓣狭窄及三尖瓣关闭不全18例,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8例,主动脉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4例,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三尖瓣关闭不全2例。三尖瓣瓣…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风湿性瓣膜病继发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TR)处理方法及.方法 回顾性总结1994年1月~2005年10月76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有TR的手术治疗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76例TR,其中二尖瓣病变合并有TR49例,二尖瓣、主动脉瓣膜病变合并有TR18例,主动脉瓣病变合并有TR9例.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26例,中度34例,重度16例.行De Vega47例,Key26例,人工瓣环成形术3例.随访1年~10年,术后仍有中度TR2例.轻度3例.结论 风湿性瓣膜病大多合并有TR,瓣膜置换术中对于TR探查、处理十分重要,应根据TR程度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加强围手术期治疗,可明显改善右心功能,提高瓣膜置换术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风湿性瓣膜病继发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TR)处理方法及。方法回顾性总结1994年1月~2005年10月76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有TR的手术治疗临床资料。结果本组76例TR,其中二尖瓣病变合并有TR49例,二尖瓣、主动脉瓣膜病变合并有TR18例,主动脉瓣病变合并有TR9例。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26例,中度34例,重度16例。行DeVega47例,Key26例,人工瓣环成形术3例。随访1年~10年,术后仍有中度TR2例。轻度3例。结论风湿性瓣膜病大多合并有TR,瓣膜置换术中对于TR探查、处理十分重要,应根据TR程度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加强围手术期治疗,可明显改善右心功能,提高瓣膜置换术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回顾分析同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效果和经验.方法 分析2008年5月至2010年9月,同期行瓣膜置换术和冠脉搭桥术34例,手术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同期行瓣膜置换术和冠脉搭桥术.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5例,主要死亡原因:低心排血量、心室颤动、心脏骤停等,术后出现并发症包括出血二次开胸2例,余29例(包括二...  相似文献   

7.
心脏瓣膜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单个或多个瓣膜的结构粘连、增厚、挛缩、变硬等异常,并可累及腱索和乳头肌,最终导致瓣膜口的狭窄或关闭不全。二尖瓣最常受累,主动脉瓣次之。临床上由风湿热所致的风湿性心脏病最为常见,该病主要与甲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近年来,风湿性心脏病发病率在我国有所下降,40岁以下的人群发病率较高,且女多于男,风湿活动反复发作可使原有的瓣膜病变进一步的加重,长期的瓣膜病变,可导致心脏功能失代偿,引发心力衰竭。有效地控制风湿热,减少风湿活动,可以减少心脏瓣膜病的发生,一旦出现心脏瓣膜病,除了积极的内科治疗外,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也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症状,阻止疾病的进展[1]。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维成形环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继发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继发性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行Kay氏成形术或DE Vega瓣环成形术治疗,观察组予三维成形环三尖瓣成形术,比较两组右心房内径(RAD)、右心室前后径(RVD)、三尖瓣反流面积(TVR)、心排出量(CO)水平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TVR明显低于对照组,CO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RVD、RA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成形环可缩小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继发三尖瓣闭合不全患者三尖瓣反流面积,增加心排出量。  相似文献   

9.
老年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老年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的疗效,总结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其中老年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50例为观察组,选择中青年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老年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结论:对于老年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要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严防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409例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是我国目前最为常见的心脏瓣膜病手术之一。如何提高此类手术的疗效,进一步减少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提高远期生存率尚有待于进一步总结和探讨。我院从1987-05-2004-05-31共完成心脏机械瓣置换术409例,现将临床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毅 《中国医药》2013,8(5):600-601
目的探讨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效果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1年6月实施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手术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主要并发症为低心排出量综合征(3例)、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肾功能衰竭(3例)、呼吸衰竭(2例)。80例患者中早期死亡4例(5.0%),死亡原因:低心排出量综合征2例,脑出血1例,肾功能衰竭1例。76例患者随访6个月-7年,平均(29±12)个月,心功能I级65例,Ⅱ级10例,Ⅲ级1例;术后心胸比率均有不同程度缩小,心胸比〈0.70者72例,≥0.70者4例,平均(0.61±0.12);70例恢复正常工作,6例部分工作。结论瓣膜置换术是治疗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有效手段。需要加强术前准备、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心肌保护、术后监护等几个方面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风湿性多瓣膜病变的外科治疗价值。方法1998年1月至2008年6月为157例多瓣膜病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瓣膜病变类型:二尖瓣、主动脉瓣联合组117例;二尖瓣、三尖瓣联合组21例;二尖瓣、主动脉瓣和三尖瓣联合组19例。术前心功能分级:Ⅲ级104例,Ⅳ级53例。手术均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术中应用综合心肌保护方法。结果术后30d内死亡8例,手术病死率5.1%,死亡原因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和呼吸功能衰竭。结论精心的外科治疗可使风湿性多瓣膜病变患者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病外科治疗的安全性、手术成功率、治疗效果的方法。方法对200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按重症心脏瓣膜病的诊断标准,均存在多项心脏瓣膜病外科手术的高危因素;其中单纯左房室瓣替换94例、单纯主动脉瓣替换10例、左房室瓣替换加主动脉瓣替换90例、右房室瓣替换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清除加左房室瓣替换3例,并且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本组手术大部分取得良好恢复,并发症发生率25%(50/200),术后早期死亡率7%(14/200)。随访157例中,远期死亡8例。结论重症心脏瓣膜病外科手术的卉度症发生率较高,手术风险相对较高,但术前准备、麻醉平稳、术中对病变的纠治合理和注意并发症的预防等,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卢绍华  杨扬  杨思远 《安徽医药》2024,28(5):986-988
目的探究发生于心脏瓣膜的乳头状弹力纤维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 1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二尖瓣腱索乳头状弹力纤维瘤病人,进行手术治疗,对二尖瓣肿物的标本行病理检查进行形态学研究,并复习文献。结果心脏乳头状弹力纤维瘤病人多无特殊症状。心脏超声表现为二尖瓣腱索见一条索状稍强回声。组织学表现为:肿瘤呈乳头状突起,表面被覆单层立方上皮细胞,中心为无血管的轴心区,主要部分是特征性的淡红色的弹力纤维组织。结论风湿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而乳头状弹力纤维瘤是一种少见且发病隐匿的心脏肿瘤,病人常无明显症状,可引起栓塞风险。该例肿瘤位于二尖瓣乳头肌腱索处很罕见。术前行超声心动图及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是提高心脏乳头状弹力纤维瘤病人诊断率及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瓣膜置换术治疗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二尖瓣分离术,观察组患者给予瓣膜置换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主动脉阻断时间和体外循环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采用瓣膜置换术治疗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疗效确切,能够有效缩短主动脉阻断时间,促进体外循环,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6.
王锋  程兆云  王佳祥  崔识远 《天津医药》2007,35(12):947-948
合并巨大左房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手术风险性大,术后并发症多,病死率也较高。多数患者往往病史长,病情重,继发多脏器功能障碍,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探讨此类患者手术特点及技巧,对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及患者生存率尤其重要。笔者选取2002年6月—2006年6月我院收治的42例重症心脏瓣膜病合并巨大左房的患者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王强  姜楠  王联群  郭志刚  刘建实 《天津医药》2007,35(9):700-701,721
我国因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接受二尖瓣置换术(MVR)的患者很多,这些患者并发心房颤动(房颤,AF)的发生率可达40%~60%,如未加处理术后有80%~90%的患者仍为AF。自从Cox介绍迷宫手术(maze procedure,MAZE)治疗AF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人们已提出了超声、射频、冷冻及微波等多种方法,其中射频是近几年常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舒礼良  徐敬  赵文增 《中国医药》2008,3(3):163-164
目的分析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瓣膜置换术后左心室功能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27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并比较各指标不同时间点的变化。结果术后3个月至术后6个月LVEDd显著缩小;术后6个月LVESd显著缩小;与术前相比,LVEF术后1周至术后6个月明显下降,但与术后1周至3个月相比,术后6个月又有显著上升;FS术后1个月至6个月显著低于术前和术后1周。结论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行二尖瓣置换术后早期,左心室功能显著下降,直至术后3~6个月,左心室收缩功能才有所改善,增加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有利于术后左心室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合并心脏恶液质的风湿性心脏病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合并心脏恶液质的风湿性心胖瓣膜病外科治疗的结果。方法 近8年间对34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伴心脏恶液质病人施行二尖瓣瓣膜置换术和/或主动脉瓣置换术,其中29例同时施行三尖瓣成形术。心功能Ⅲ级15例、Ⅳ级19例。结果 早期死亡4例(11.8%),死亡原因主要为多脏器功能衰竭及心衰,晚期死亡1例。结论 心脏恶液质 人术后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围术期加强改善营养及心功能,术中加强心肌保护及三尖瓣的处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我国风湿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观察100例风心瓣膜病的病理改变及病变标本光镜检查结果,予以分析研究。结果:见瓣膜增厚、硬化、钙化及腱索、乳头肌粘连、融合等综合改变,致瓣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光镜见纤维结缔组织增长94.29%,黏液样变性58.57%,炎性细胞浸润24.29%。结论:我国风心病人瓣膜病变改变严重,外科治疗以瓣膜替换术为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