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儿童意外损伤已成为当前影响儿童生命安全、生命质量和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1~3].为了解医院内儿童意外损伤的分布特点,对我院1993年1月1日-1999年12月31日收住院的569例儿童意外损伤的损伤类型、多发年龄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建立有效的防范措施,现将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1376例小儿意外损伤病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儿童意外损伤特点及危险因素,为制定儿童损伤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我院内科、外科、耳鼻喉科及眼科等收住小儿意外损伤病例的损伤类型、年龄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意外损伤按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分类。结果在1376例小儿意外损伤中,主要损伤类型为外伤(72.67%),好发季节为夏季(35.6%),好发场所为运动娱乐场所(21.8%)、家中(15.3%),0-3岁为多发病年龄,其中气道异物和烫伤受年龄影响最明显,该类型损伤分别有88.29%和78.5%发生在0-3岁。结论意外损伤严重威胁小儿健康与生命,它的发生受环境、季节、年龄等因素影响,不同损伤类型有各自的特点。加强安全意识,采取相应措施,多数意外损伤可以预防。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儿童意外损伤构成特点及危险因素,提出可能的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1999年1月1日~2002年12月30日,因意外损伤住院的0~14岁儿童为对象,对损伤原因及危险因素做回顾性分析。结果意外损伤占同期总住院病例6.71%,中毒是第一位损伤原因。意外死亡占同期总住院死亡病例的15.45%,交通事故是第一位死亡原因。意外损伤前5位分别是中毒(40.44%)、交通事故(23.16%)、坠落物砸伤(18.02%)、意外跌伤(7.90%)、烧烫伤(4.78%)。随年龄增长意外损伤逐渐增多,4~14岁占80.5l%;中毒农村多见,交通事故城市为主。结论 意外损伤是儿童健康、生命的严重威胁,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因地制宜,全社会参与,才可能降低儿童意外损伤发生率、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儿童意外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 44 5例意外损伤儿童的相关临床资料显示 ,男性高于女性 ,农村高于城市 ,学龄前儿童是高危人群。居前三位的损伤为 :交通事故伤、中毒、跌落伤。结论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地区的儿童意外损伤有明显的特点 ,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降低意外损伤的发生率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5.
儿童意外损伤对儿童的生命安全、健康及生活质量极具威胁,是导致儿童死亡的第一位死因,尤其在广大农村地区,儿童意外损伤的发生率居高不下.研究农村儿童常见意外损伤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积极的预防对策,可以大大降低农村儿童意外损伤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近8年来开封地区儿童意外损伤发生的原因及危险因素,以便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 对1996年1月-2003年12月因意外损伤而住院治疗的18岁以下儿童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8年中共收治1926例意外损伤患者,占同期儿童住院病例的1.89%。意外损伤前五位分别是交通事故(34.48%),意外跌伤(19.00%),烧烫伤(12.25%),爆炸伤(11.84%),刀伤和机器切割伤(10.69%),所有病例男女比为2.13:1,各年龄段损伤种类有特殊性。结论各类损伤有明显的多发年龄段。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加强防范,防止或减少发病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958例儿童意外损伤住院病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武琼 《重庆医学》2003,32(4):442-443
目的:了解儿童意外损伤住院的原因,为儿童意外损伤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958例住院儿童病历首页,按照ICD-9疾病分类原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儿童意外损伤住院的病种以骨折为主;意外损伤的原因以跌伤为主。结论:儿童意外损伤的发生有年龄、性别差异,损伤原因具有多样性,应针对各种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汪成勇  郭建跃  谢扬学  邓黎明 《四川医学》2003,24(10):1017-1018
目的:了解意外损伤发生的原因及危险因素,以进一步采取有效的防范对策。方法:对1996年4月至2003年4月我院妇儿科及外科、五官科、院前急救部收治的0~18岁儿童患者进行分析总结,包括意外损伤发生的原因,种类,性别,年龄,及其他相关因素。结果:7年中共收治1124例意外损伤患儿;占同期住院病例的3.57%,病死率占意外损伤住院人数的1.33%。意外损伤前3位的是交通事故(41.28%),跌伤(31.23%),烧烫伤(13.88%)。所有损伤病例男女之比为1.85:1.0。0~7岁儿童最多见,达50.45%;3岁以内烧烫伤最多见,占该年龄组的63.46%。致残率较高,智力残疾占1.25%,肢体残疾占2.78%,听力残疾占0.62%,视力残疾占0.21%,精神残疾占0.53%,综合残疾0.85。结论:意外损伤已经严重影响儿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成长,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干预已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儿童意外损伤的发病情况因诸多因素而存在着地区差异。为了解我市住院患儿意外损伤的分布特点 ,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 ,笔者对 1997~ 1999年收住院的儿童意外损伤病例的损伤类型及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 ,现报告如下。方法与结果一、对象因意外损伤而收住我院儿科、外科、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急救中心治疗的 0~ 14岁的患儿。不包括新生儿期的产伤和窒息。二、方法意外损伤按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 10进行分类。以出院诊断为最终临床诊断。统计学方法采用χ2 检验。三、调查结果1.意外损伤患儿与同期住院患儿的构成比同期住院患儿 874 0例…  相似文献   

10.
0-4岁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的危险因素及干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的流行病学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 以湖北省十堰市常住人口中,2000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期间,所有意外伤害致死的0-4岁儿童为调查对象,意外死亡参考《ICD-9损伤和中毒外因的补充分类》为本次调查的意外死亡分类标准。结果 O-4岁儿童年均意外死亡率为313.04/105,儿童意外死亡占0-4岁儿童死亡的14.36%,前5位主要原因为意外窒息、溺水、交通意外、中毒、跌落。结论 意外伤害危及儿童生命,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陈婵珠 《广州医药》2000,31(6):57-57
为减少学龄前儿童意外损伤的发生 ,加强儿童的安全教育 ,搞好卫生保健工作 ,现将我园 1996~ 1999年间共发生的 35例幼儿意外损伤进行如下分析。1 资料与结果35例意外损伤幼儿 ,男 2 3例 ,女 12例 ,年龄 3~ 6岁 ,平均 4 5岁。事故发生时间及受伤部位见表 1。儿童受伤的部位头面部的发生率最高。儿童的自由活动时间 (包括室内和室外 )是意外损伤的高发时间。表 1  35例事故发生时间及受伤部位例头面部上肢下肢其它合计室内活动 12 2 1116 (4 5 71)户外活动 13 4118(5 1 43)其它时间 11(2 86 )合计 2 6 6 12 35  不同年龄儿童意外损伤…  相似文献   

12.
随着儿童损伤和中毒事件的不断增多与损伤情况的变化,近年来已引起社会的关注,为了解儿童意外伤害的高危因素,以利于社会的综合防治,现将我院1993~1997年所收治的1321例住院儿童损伤和中毒的高危因素分析如下。1 资料来源及方法资料来源于我院信息科电脑病案库中的1321份病案。病案按ICD-9编码专人录入,损伤和中毒的外部原因按照E编码录入。所有资料用Foxpro3.0b查询、统计分析。5年来共收治损伤和中毒患者5434例。其中儿童1321例,占全院损伤和中毒人数的24.3%,占儿童住院总数14…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儿童意外损伤已成为城乡 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一位原因 ,加之工业化程度的提高 ,儿童意外损伤已经国际学术界确定为 2 1世纪儿童期主要的健康问题。目前 ,我国儿童意外损伤的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 ,若不加以控制 ,则会以较高速度 (每年约 7%~ 10 % )发展[1] 。为了解平顶山地区 0~ 14岁儿童意外损伤的原因、发生率、致残率及致死率 ,绘制相应的流行病学图谱 ,我们收集 1994年 1月— 2 0 0 3年 12月 10年间平顶山市中医院及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以下简称市一院 )收治的儿童意外损伤 5 16例有关资料 ,并随机调查相同时期幼儿园、小学…  相似文献   

14.
儿童意外损伤已成为当前严重影响儿童生命安全、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的严重问题,应引起人们的广泛观注.本文对我院539例儿童意外损伤住院病例进行了损伤类型及相关病种的分析,以寻找相关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5.
城区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城区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现况和影响因素,为儿童意外伤害预防干预策略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南宁市青秀区5所幼儿园1010名学龄前儿童(2~6岁),2006年1年间意外伤害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总发生率为44.37%,男女发生率分别为46.05%及42.24%,伤害次数发生率为 .1%.男女前5位伤害均为跌伤、碰伤、咬伤抓伤、刀割伤和车辆伤.意外伤害损伤部位以四肢最常见;意外伤害发生的地点以家中和幼儿园为主.多因素分析提示: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孩子的难抚育型气质类型、母亲不良管教和监管方式(未对家庭室内电源进行保护性处理,孩子骑童车母亲未监管)、孩子情绪不稳及多动等行为特点;保护因素为家里备有急救药箱、母亲接受过意外伤害的宣教、母亲的文化程度较高等.结论: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针对城区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综合安全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6.
儿童期意外损伤是指由意想不到的原因所造成的损伤或死亡,主要包括意外窒息、溺水及各类中毒等,各种外科损伤,如车祸、跌落伤、烧伤、烫伤、动物致伤及消化道异物。我国目前新生儿疾病、感染性疾病的死亡率己明显下降,而意外损伤造成的伤亡率则呈上升之势[1]。儿童期意外死亡已是 0~14 岁儿童总死亡顺位中第一位死因 [,] 2 3。意外损伤已成为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家庭幸福及社会稳定的一个严重问题。2001 年 7 月~2003年 7 月,我院急诊科共诊治儿童意外损伤 256 例,现总结如下。1 资料和方法 256例中…  相似文献   

17.
据统计,中国青少年的意外伤害发生率近年已高达50%,其中颅脑损伤是引起儿童创伤死亡和致残的首位危险因素。由于小儿活动多,而危险意识及保护机制差,颅脑损伤的发生率较高。现将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1997年7月~2008年1月收治入院的206例儿童颅脑损伤病例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意外伤害是指突然发生的各种事件对人体所造成的损伤,包括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国际疾病分类已将其单独列为一类,包括交通事故、窒息、溺水、触电、自杀、中毒等14大类。过去一些学者曾认为:意外伤害是意想不到的事件,是不可预测的,因而也是无法控制的。然而,随着医学的发展,现在已经比较一致地认为,意外伤害虽然是一种突然发生的事件,但它也是一种疾病,既有外部原因,也存在着内在的发展规律,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为探讨儿童意外损伤的发病特点及致伤原因,现将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儿童意外损伤308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我国11市儿童青少年意外损伤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我国11人城市1994年43974名2-18岁儿童青少年的意外损作抽样调查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意外损伤的总发生率 241.0%,其中轻度损作发生率为22.19%,中,重损伤为6.23%。此外,还对意外损伤的原因,发生的场所及部位等情况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我区儿童意外伤害的特点,为开展意外损伤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该院急诊科2002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1008例儿童损伤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年龄损伤类型的构成不同,损伤原因依次为:车祸、跌伤、烧烫伤、中毒、溺水等。车祸多见于6~14岁,跌伤多见于3~9岁,烧烫伤、中毒多见于1~6岁,溺水多见于9~14岁,男性损伤显著高于女性。结论:儿童意外伤害是一个应重视的问题,针对不同年龄儿童采取相应措施可以减少意外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