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灵枢·邪客篇》云:“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足乔)满,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治之奈何?曰: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饮以半夏秫米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此所谓决渎壅塞,经络大通,阴阳得和者也”。又《素问·逆调论篇》云:“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  相似文献   

2.
半夏秫米汤为《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十三方之一,组方精简,疗效突出,在治疗失眠及其他阴阳不和之类病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千百年来,许多医家用此方治疗失眠,不免有泥于本方而不效者,责之于"岁月湮灭,《内经》欺人",深自误矣!《内经》所立半夏秫米汤,一则药物不同于当代;一则《内经》教授我们的是治疗失眠的方法,非独一方。本文从《内经》有关失眠病机入手,继而至半夏秫米汤药物的古今对比,到治失眠应"遵其法而不泥其方",从以上两方面探讨半夏秫米汤治疗失眠,发古今药物之微、治疗大法之微。  相似文献   

3.
半夏秫米汤作为《黄帝内经》十三方之一,治疗不寐的效果确切而显著,且不易产生药物依赖性,对不寐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此文通过研究半夏秫米汤的来源、配伍组成、剂量、煎煮法及不寐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经典医案等,探讨半夏秫米汤对不寐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半夏秫米汤"是《内经》中收载的十三方之一,对后世对失眠病证的临床治疗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因其组方精炼,疗效显著,至今还为临床所应用。现代医家不仅将它用于失眠,并且对其临床应用有所发挥。现从古代医家和现代医家对"半夏秫米汤"的临床应用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从睡眠的机制、不寐的病因病机、半夏秫米汤的理法方药以及个人经验等多方面系统阐述了伍劲华主任医师应用半夏秫米汤治疗不寐的学术思想和临证心得。不寐的关键在于阳不入阴,故治疗时用半夏秫米汤加减,以决渎壅塞,通经络,调和阴阳,引阳入阴。临证时常用薏苡仁代替秫米,加煅磁石助半夏之功,百合及合欢花调和阴阳。  相似文献   

6.
《山东中医杂志》2017,(11):935-937
被誉为"失眠第一方"的半夏秫米汤乃《黄帝内经》十三方之一。该方调和营卫,化痰通利中焦枢机,交通阴阳,引阳入阴,治疗失眠效果好。现代以此方为基础加味治疗各型失眠均可收效,尤其对重症失眠或有"覆杯即寐"之效,但宜大剂量使用。方中半夏当用生半夏,用量在30~90 g,秫米可以大剂量薏苡仁代替,用量在30~60 g。为防止半夏中毒,宜长时间煎煮或配伍生姜。  相似文献   

7.
半夏治疗不眠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学华 《中医杂志》2001,42(3):135-136
笔者早在初学医时,师云:“半夏气味具薄,能升能降。沉而降,阴中之阳也。辛厚若轻,阳中之阴也。有交通阴阳之功。是治疗阴阳失调不眠症不可多得佳药。”遵照师嘱,在后来临证辨治不眠症的方药中,常以半夏为君药,以驱邪安神,调和阴阳,或加用一味半夏,作为反佐药,交通阴阳,引阳归阴,均可收到定神安眠之效。具体用法如下。  相似文献   

8.
阴斌 《中国现代中药》1982,(1):39-40,32
半夏秫米汤治疗不寐,始见于《灵枢·邪客篇》。后世方书虽有阐述,但近代应用,常囿于“胃不和则卧不安”,又视其方平淡无奇,故临床用之者尚不多见。然王士福老师,通过多年实践,循经遵旨,潜心体验。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半夏秫米汤治疗中老年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72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舒乐安定治疗,观察组予以半夏秫米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PSQI各项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PSQI各项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秫米汤治疗中老年睡眠障碍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半夏秫米汤的镇静催眠作用,并探讨量效关系。方法:将4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地西泮组及半夏秫米汤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原方剂量),每组8只。正常组按剂量0.1 mL/10 g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地西泮组按剂量0.75 mg/kg给予地西泮水溶液灌胃,其余各给药组按剂量6.75 g/kg、13.5 g/kg、27 g/kg给予半夏秫米汤灌胃,每日1次,连续7 d。末次灌胃给药后以自主活动仪观察小鼠自主站立次数,协同阈下/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催眠实验观察小鼠入睡率、睡眠潜伏期及睡眠时间。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半夏秫米汤各剂量组小鼠自主站立次数减少(P0.05或P0.01),且入睡率升高;半夏秫米汤中、高剂量组睡眠时间延长,睡眠潜伏期缩短(P0.05或P0.01)。结论:半夏秫米汤具有良好的镇静催眠作用,呈量效关系,以原方剂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王雅楠 《四川中医》2013,(10):24-26
半夏秫米汤出自《灵枢·客邪》一篇,用于治疗邪之所客导致阴阳不交而引起的失眠。现代多应用于痰湿内阻所致失眠,更被人称为“失眠第一方”。然笔者并不完全赞同,故从原文出发,重新对之进行阐述,拓宽理解及应用范围,希冀能够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2.
农田泉 《河北中医》2012,34(8):1169-1170
失眠是指入睡困难或维持睡眠障碍,导致睡眠时间减少或质量下降,不能满足个体生理需要的一种疾病.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发病率不断呈上升趋势,预计2020年全世界受失眠困扰的人群将超过7亿[1].目前,西医治疗主要以苯二氮革类药物,但长期使用易产生药物耐受性和依赖性,甚至影响认知功能[2].中医药在治疗失眠中具有身心整体调节的特点及多层次、多环节、多靶点的作用机制,颇显优势.2009-04-2010 -04,笔者采用加味半夏秫米汤治疗失眠68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3.
失眠是指睡眠的始发和(或)睡眠的维持发生障碍,导致睡眠时间或睡眠质量不能满足个体生理需要,并且影响日常生活或工作。加味半夏秫米汤是魏勇军教授在《内经》半夏秫米汤的基础上,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创制而成,其方中重用半夏为关键点,临床各型失眠加减用之,取效者颇多。  相似文献   

14.
<正>失眠是指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其病因复杂,以七情内伤为主要原因,情志变化与该病有密切关系,脾胃不和亦是失眠的诱发原因。轻者入睡困难,睡而易醒,醒后不能入睡,睡眠深度不够;重者彻夜不眠伴有头昏、头痛、健忘、多梦;口渴、咽干、舌红、脉弦细为辨证要点。笔者临床多年用半夏秫米汤合酸枣仁汤治疗顽固性失眠取得良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半夏秫米汤复方治疗重症失眠30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魏霞  何明华 《河南中医》1994,14(4):240-240
自1986年以来,笔者运用半夏秫米汤加重半夏用量,结合临床辨证加减用药,治疗重症失眠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0例中,住院病人1例,门诊病人29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最大者69岁,最小者20岁;病程2个月~5年,其中2月~1年者9例,1~3年者14例,4年以上者6例。 全组病例于治疗前均服用过西药镇静安眠及中成药,疗效欠佳。 临床症状以失眠为主症,轻则每晚入睡2~4小时,重则几昼夜不能眠。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属胆郁痰扰型8例,肝气郁结型14例,心脾两虚型8例。  相似文献   

16.
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中医药对失眠有个性化治疗与辨证用药的独特优势,疗效卓著。半夏秫米汤源自《黄帝内经》,是治疗失眠证的优秀方剂,很多治疗失眠的传世良方都把半夏秫米汤看作祖方,因此本方也被称作"治疗失眠第一方",迟华基教授每遇顽固性失眠患者,则用它灵活变通化裁,其效甚验。本文旨在总结迟华基教授治疗失眠的理论心得与应用半夏秫米汤的临床经验,以期有益于失眠证的研究与治疗。  相似文献   

17.
患神经衰弱不眠症,多数为脑力劳动者,因操劳过度,心脏发生病变,致出现心悸、失眠,烦乱等症状,有的伴有遗精.从我院治愈的病例来看,针灸对此病确有良好效果.兹举一例如下: 怙××,男,二十八岁,干部,于1955年4月11日就诊.主诉:患失眠已一个多月,每晚睡觉不及二小时,饮食不振,兼有梦遗精.患者面色苍白,体质  相似文献   

18.
李×,女,31岁.1990年10月23日诊.咽喉灼痛三日,吞咽困难,并见发热恶寒,一身尽痛,倦怠乏力,咳嗽涎多.曾服疏风清热、利咽解毒药不效.视之咽部可见重度充血,双侧扁桃体肿大,舌  相似文献   

19.
张群 《河南中医》2006,26(8):21-22
家父张学华临证40余年,学验俱丰,擅长内妇科常见病及疑难杂症诊治,善用阴阳、气血、脏腑、邪正理论指导临床,处方用药别具匠心。如善用半夏治疗不眠症。他认为,引起不眠症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不外乎脏腑失和,阴阳失调,阳不归阴,阴阳气血功能紊乱所致。导致阴阳气血及脏腑功能紊  相似文献   

20.
赵某某,女,5岁。2006年12月17日诊。夜寐不安月余,加重1周。其母诉患儿近月以来夜间入睡约1~2h后无明显诱因突然拳打脚踢,持续10~15min后可继续睡眠,呼之不醒,可观察到眼球快速转动。醒后对夜间事件不能回忆,但自诉梦中与人争执。近1周频繁发作,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