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与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ACI)患者病情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 0月—2022年6月南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 20例ACI患者纳入ACI组,并将患者根据入院时NIHSS评分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另随机选取同期于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1 20名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ACI组和对照组受试者血清中Hcy、hs-CRP、IL-6水平和脂代谢相关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ACI患者血清Hcy、hs-CRP、IL-6水平与NIHSS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CI组血清Hcy、hs-CRP、IL-6水平高于对照组,TG、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轻度组血清Hcy、hs-CRP、IL-6水平低于中度组和重度组,中度组血清Hcy、hs-CRP、IL-6水平低于重度组,3组之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按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组,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6和IL-8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脑梗死组CRP、IL-6和IL-8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梗死组、中梗死组、大梗死组患者血清CRP、IL-6和IL-8水平依次逐级升高(P〈0.05),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患者血清CRP、IL-6和IL-8水平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IL-6和IL-8水平升高,与脑梗死体积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检测CRP、IL-6和IL-8有助于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3.
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 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在脑梗死患者中的意义以及两者之间关系。方法:对55例脑梗死患者和49例对照者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hs CRP,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IL-6。结果:脑梗死组的hs- CRP和IL6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患者组hs- CRP与IL-6两者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IL-6参与诱导hs -CRP的合成,两者可能共同参与了脑梗死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 C-reactiveprotein,hs-CRP)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对7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68例正常对照者血清hs-CRP水平进行测定,并对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结果 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血清hs-CRP越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血清hs-CRP不仅参与了脑缺血后的炎性反应而且与病变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60例急性脑梗死的血清hs-CRP含量,与60例健康体检者作比较,分析其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关系.结果 脑梗塞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血清hs-CRP参与了脑血管病的炎症反应过程,临床治疗时应充分考虑炎性反应这一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同型半胱氨酸(Hey)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其与病因、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检测ACI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清IL-18水平、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Hey水平、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ACI患者按照急性卒中治疗低分子肝素试验(TOAST)病因分型标准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组。结果@ACI患者血清IL-18、Hcy与hsCR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ACI患者Hcy水平在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组与小动脉闭塞型(即腔隙性脑梗死)组明显高于心源性栓塞型组和其他病因型组(P〈0.01);而IL-18及hsCRP水平在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组、小动脉闭塞型组、心源性栓塞型组及其他病因型之间无明显差异性(P〉0.05);③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ACI患者血清IL-18与hsCRP水平逐渐升高(P〈0.01或P〈0.05),且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正相关(r=0.732,P=0.000;r=0.424,P=0.000);而Hcy水平在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ACI患者血清IL-18、Hcy与hsCRP水平升高;血清IL-18、hsCRP水平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有助于判断ACI患者病情及预后;血清Hcy水平能反映ACI病情的严重程度,对ACI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指导治疗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评估IL-6及CRP在对脑梗死近期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5例ACI患者(ACI组)、34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LCI组)和37名健康体检自愿者(对照组)分别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CRP,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定量检测IL-6水平进行比较。对病例组患者在入院时及住院15 d时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计算出评分差值,并进行比较。结果ACI组及LCI组,IL-6与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ACI组IL-6及CRP故LCI高(P〈0.01);此外,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差值小者,其血清IL-6及CRP水平较高。结论IL-6与CRP水平是临床评估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近期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自细胞介素-6(IL-6)在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中豹价值.方法:铡定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UAP)56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SAP)41例及40例健康对照者的HS-CRP和IL-6斑清中的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UAP组与SAP组、对照组比较,其HS-CRP、IL-6水平呈显著升高(P<0.01).SAP组与对照组相比,其CRP、IL-6水平也显著升高(P>0.05).结论:UAP的发生可能与炎症反应有关.测定血清HS-CRP和IL-6水平有助于UAP的早期诊断和病变程度的判断. 相似文献
10.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ACI住院患者62例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结果分为斑块组(n=39)和无斑块组(n=23),在发病72h之内测定血清hs-CRP水平及其他生化指标,与健康对照组(n=20)进行对比。结果斑块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无斑块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无斑块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hs-CRP分别与TC(r=0.321,P=0.011)、LDL-C(r=0.341,P=0.007)、HbA_(1c)(r=0.264,P=0.038)、Fib(r=0.282,P=0.026)、UA(r=0.284,P=0.025)均呈正相关。结论 ACI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升高,血清hs-CRP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40例)。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每日1次,连续服用4周。检测治疗前后血清h—CRP和IL-6水平,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评定。并以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ACI患者血清hs—CRP和IL一6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s—CRP和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且阿托伐他汀组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明显(P〈0.05);两组ND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且阿托伐他汀组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明显降低ACI患者血清hs—CRP和IL-6水平,并有助于ACI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翁保慧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24(1):93-94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c-CRP)与急性脑梗死发生的关系.方法: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分为轻度(0~15分)46例,中度(16~30分)38例,重度(31~45分)22例.同时选择年龄性别比较相似的90名正常健康体检者,空腹抽血测定hc-CRP.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CRP的水平为(5.84±2.39)mg/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轻、中、重度组hc-CRP分别为(3.15±2.85)mg/L、(5.69±2.67)mg/L、(9.42±2.73)mg/L,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c-CRP是急性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它与急性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以往对人体C-反应蛋白(CRP)的测定,只应用于机体损伤、感染、移植排异及急性炎症反应时,在临床其他疾病方面未能得到进一步的探讨和广泛应用。近几年超敏C-反应蛋白(hc—CRP)试剂研制成功,使得其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受到广泛关注。为了解超敏C-反应蛋白(hc—CRP)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相关性,我们对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了血清hc—CRP的测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急性脑梗死患者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路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1,13(1)
①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其对脑梗死病情判断的意义.②方法 测定11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100例健康人血清hs-CRP 的含量,按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评分,分组比较.③结果 脑梗死组血清CRP 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轻型患者血清hs-CRP 浓度变化不明显.而中、重度患者血清hs-CRP 浓度显著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梗死灶患者血清hs-CRP 水平明显高于中梗死灶和小梗死灶者(P<0.01),而后二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④结论 血清hs-CRP 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并且随着病情的严重程度而增加,hs-CRP 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脑梗死的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并分析尘肺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含量变化,为尘肺病的诊断、分期以及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对住院不同期别尘肺患者(病例组)94例以及未接触过粉尘作业门诊体检人员(对照组)30人进行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的测定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尘肺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与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Ⅰ期、Ⅱ期、Ⅲ期尘肺患者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含量有递增的趋势,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尘肺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升高对尘肺患者临床诊断、分期,预后以及尘肺病发病机理的探讨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吉林医学》2016,(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急性脑梗死组,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NDF)和梗死灶体积评分,检测其血清IL-8、TNF-α、hs-CRP水平,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不同时间、不同CNDF评分和不同脑梗死体积患者血清各检测指标水平变化。结果: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清IL-8、TNF-α、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IL-8、TNF-α、hs-CRP水平均在发病后开始升高,72 h达峰值,与梗死灶体积、CNDF明显相关,第14天基本恢复正常。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8、TNF-α、hs-CRP水平明显升高,并与脑梗死体积、CNDF相关,可以作为指导临床治疗、判断病情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与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两项指标的临床研究意义.方法 整群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3例(试验组)和门诊体检结果 健康者98例(对照组),检测其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18指标,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同对照组健康者对比,试验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18和C-反应蛋白的检验指标显著增高(P<0.05),试验组患者不同时间检验结果 相互比较,发病第3日两项指标结果 均显著高于其他时间值(P<0.05);试验组中脑梗死程度高的患者,其指标值显著高于程度较轻患者的指标值(P<0.05).结论 通过检测C-反应蛋白和血清白细胞介素-18指标,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疾病严重程度进行评价和其预后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TOAST病因学分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ACI住院患者116例,在发病72h之内测定血清hs-CRP的水平及其他生化指标,应用TOAST病因分型分类后,各亚型与3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对比。结果除其他明确病因型(SOE)因病例少未作分析,其他ACI各亚型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血清hs-CRP水平增高最显著,明显高于其他亚型;心源性栓塞(CE)型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小动脉闭塞(SAO)型和不明原因(SUE)型。hs-CRP分别与收缩压(SBP,r=0.322,P=0.022)、总胆固醇(TC,r=0.322,P=0.02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r=0.358,P=0.011)、糖化血红蛋白(HbA1c,r=0.271,P=0.032)、纤维蛋白原(Fbg,r=0.289,P=0.029)、同型半胱氨酸(Hcy,r=0.301,P=0.023)呈正相关。结论血清hs-CRP水平在不同亚型的ACI明显不同,hs-CRP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hs-CRP、IL-6含量.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清hs-CRP、IL-6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6参与诱导肝脏急性时相蛋白CRP的合成,CRP反馈促进IL-6的产生,两组共同参与急性脑梗死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24h内的hs—CRP水平,同时选择年龄、性别相似的健康人40例为对照组。根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NDS),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评分,患者均进行CT/MRI扫描确诊。结果急性脑梗死组hs—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患者hs—CRP含量与其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患者的年龄均呈正相关(均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无相关性(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与hs—CRP水平关系密切,hs—CRP水平越高,则病情越重。hs—CRP可作为急性脑梗死的危险预测因子,也是一个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