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介绍朱莹教授治疗溃性结肠炎脾肾阳虚证的经验。朱教授认为溃疡性结肠炎如迁延不愈,进展至疾病后期,多会出现脾肾阳虚的表现,病机以虚(脾肾气阳亏虚)、瘀(痰湿、瘀血内停)为主要特点,因而提出温肾暖脾、活血化瘀的治疗原则,自拟溃结宁方治疗,并随症加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正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主要累及直肠、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西医主要以氨基水杨酸类、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类药物,对症治疗或手术治疗[1],有些药物价格相对昂贵且治疗容易复发,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4.
5.
介绍黄雅慧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经验。黄教授将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机归纳为脾虚湿蕴。临证分三期论治,初发期用三仁汤加减,活动期用参苓白术散加减;缓解期用四神丸加减,结合辨证用药保留灌肠辅助治疗,收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介绍唐学贵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经验。唐教授在治疗UC时常用经方,辨证施治,灵活化裁,以清热除湿祛邪毒,以补脾温肾固其本,以活血化瘀消积滞,以疏肝理脾调情志。除口服中药外,还结合药物灌肠,并调畅情志,注重饮食"三要三忌"以及身体锻炼,临床疗效佳。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7.
介绍曹志群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曹教授认为,溃疡性结肠炎是各种致病因素导致脾胃损伤,升降失调,由气及血,病久及肾,终致脾肾亏虚的过程,其病理性质是本虚标实,病理产物"湿、热、瘀、毒"常相互转化,互为因果,临床辨证中不可拘泥于一型。治疗上以健脾温肾、活血补虚为主,佐以清热利湿行气,中药擅用黄芪、仙鹤草、鹿角霜等,并注重药物间的配伍。另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8.
介绍余在先主任医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余师认为临床上本病以脾虚为本,湿热或热毒蕴结、肠络瘀阻为主要病机。在辨治过程中应重视以下四个方面:辨证与辨病结合、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结合、解毒活血,治病求本、扶正与祛邪并举。其在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溃结灌肠方进行局部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王捷虹  樊振  赵运 《中医杂志》2011,52(22):1905-1906
沈舒文(1950-),男,陕西名中医,博士研究生导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脾胃病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陕西中医学院中医临床医学院中医内科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30余载,学验俱丰,对脾胃病的治疗有独特风格和经验。  相似文献   

10.
总结吕永慧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吕教授认为,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期多表现为湿热标实证,缓解期多为本虚标实之候,常为脾肾两虚,夹湿夹瘀,故治疗上围绕主痘辨证,并结合现代医学分型、分期辨证。治疗法则包括:(1)标本同治;(2)分期治疗,重视治未病;(3)注重健脾或健脾化湿;(4)注重调气化瘀生肌;(5)内外合治、局部与整体疗法相结合;(6)辨病与辨证相结合;(7)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度久痢。  相似文献   

11.
介绍刘建平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经验。刘教授认为,UC为本虚标实之证,脾虚为发病之本,随着病情的发展,湿、热、浊、毒并存,为发病之标,久之脾肾两虚。在治疗上应肝脾同调、气血共治,清温并用、内外兼顾,使阴阳平衡,气机升降有常,气血运行有序,脏腑功能协调,则病情得以控制。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2.
介绍上海市名中医柏连松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强调扶正祛邪,以益气健脾、清热利湿之健脾清肠汤加减进行治疗;在治疗手段上,除中药内服外,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3.
徐进康认为溃疡性结肠炎以脾虚为本,湿热为标,脾胃虚弱、湿热蕴结是其基本病机。治疗上强调分期论治,以健脾益气为主,兼顾他脏,同时注重调和气血的关系。此外,常配合中药灌肠,内外并治,使药物直达病所,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张声生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为本病与内痈发病十分相似,治疗上可汲取中医外科治痈的宝贵经验,从"内痈"入手,分期论治,宏微相参,病证结合,配合中药局部灌肠,收效颇丰,并附病案举隅。  相似文献   

15.
韩秀丽  王秀娟 《湖南中医杂志》2021,37(12):24-26,195
介绍王秀娟主任医师从肺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王师认为,本病病位在大肠,病因为痰、湿、瘀、毒,病机为湿困大肠,气滞络瘀,郁而化毒,早期治疗以荡积为主,通因通用,强调及早祛除痰、湿、瘀、毒,切勿见下利甚而妄用补涩之剂,以致关门留邪.王师运用调肺通肠、祛痰瘀毒之法,通过补肺、降肺、宣肺以调理肺气,恢复肺主治节之功,达通肠降...  相似文献   

16.
蔡淦教授系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导师、中医内科督导,上海曙光医院主任医师,1989年晋升为主任医师,1990年晋升教授,2005年起获国务院特殊津贴。首届上海市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脾胃病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兼任中华中医药内科分会顾问,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理事,上海市中医内科学会副主任  相似文献   

17.
介绍熊之焰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经验。熊教授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病机错综复杂,病性多为本虚标实,病机为水湿之邪蕴藉肠道,伤及脾胃,局部肠络气血壅滞不通,从而导致脾胃运化失调,水湿之邪并走肠间。治疗上常以通立法,着重于芳香化浊、调畅气机,中医证型以大肠湿热、脾气虚弱多见,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介绍姜树民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姜教授认为该病以湿热为本,亦责之脾虚,多与饮食、情志等因素相关,其发病机制与"痈"类似,故常常"以痈论治",分活动期和缓解期治疗,并嘱患者调畅情志,配合饮食疗法。  相似文献   

19.
介绍黄雅慧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黄教授认为脾胃虚弱是本病发病根本,湿热内蕴为其标。临床分为初发期、活动期、缓解期进行辨证施治,初发期采用三仁汤加减,活动期采用参苓白术散加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药治之,缓解期则以参苓白术散加健脾益气与温阳补肾之品治之;可根据病位所在,配合中药直肠滴入,直达病所,疗效颇佳。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20.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病变主要位于结肠黏膜层,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反复发作,病程较长,迁延难愈。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迄今未明,一般认为与遗传、感染、环境因素和肠道免疫异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