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佩江  余孝奎 《新中医》2019,51(12):317-319
简版:在借鉴古代先贤论述头痛病因病机及立法方药的基础上,将偏头痛的病因归于外感与内伤因素复合致病,认为其病机主要为风痰瘀阻滞脑络,提出从祛风、理气、健脾化痰、活血散瘀、通络止痛入手,总以“祛风化痰散瘀”为基本原则治疗偏头痛,组方用药时选择古方、名方之要药组成新方剂,应用于临床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偏头痛是一种以间歇性头痛发作伴有自发性功能紊乱为特征的疾病.属于祖国医学"头痛""头风"、"偏头痛"、"偏头风"范畴.本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认为其发病不外外感、内伤所致,以内伤居多,其病位在头,涉及脾肝肾等脏腑,风,火、痰、瘀、虚为致病的主要因素,脉络失养而易致头痛.治疗上外感以祛邪活络止痛为主,内伤以扶正补虚缓急止痛为主.本文介绍作者辨治偏头痛五种常用方法及经验,并列习用方药,浅探偏头痛方证治疗,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病症,由内外多种病理因素致清窍不利引起。国医大师凃晋文教授认为头痛当辨虚实、内外:外感六淫或内生之风、痰、瘀、火等邪气上扰,壅滞脑络,此为实;内伤脏腑虚损、气血阴阳不足,此为虚。临床头痛患者常表现为虚实夹杂。治头痛当实者通之,虚者补之。外感六淫头痛者,治当疏风散邪通络;内伤邪实为主头痛者,治以祛邪通络,辨证采用息风、化痰、活血、清热诸法;内伤久病,虚实夹杂头痛者,在祛邪的基础上重用扶正补虚之品以标本兼顾。同时凃教授治疗头痛还常选用虫类药与风药,搜风透络、引药上行。如此精准施治,以祛除病邪、恢复脏腑功能、补益气血阴阳,使清窍得利而头痛自止,临床疗效较好。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4.
偏头痛属中医学头风、夹脑风、偏头风范畴,西医称为血管神经性头痛。中医认为偏头痛是由于外感与内伤,导致头部脉络绌急或失养,清窍不利所致,治疗以缓急止痛为要务。本文拟对中医治疗偏头痛的用药规律作初步探讨。 1 祛除病邪 偏头痛的病邪外指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济生方·头痛论治》云:“凡头痛者……风寒暑湿之邪,伤于阳络,伏留不去者,名曰厥头痛。”内邪指痰湿、瘀血。《丹溪心法》谓:“头痛多主于痰。”《医林改错》则认为头痛多因瘀血所致。内邪的形成或因病前饮食内伤,七情郁结,跌打损伤所致,或为病后邪气停聚,气…  相似文献   

5.
吴本鄂认为头痛首当责之于风,提出从风论治,"祛外风、熄内风",必用防风;必用川芎,且须重用,无论是外伤、内伤。风有内外之别,肝有虚实之分;外风宜祛,内风宜熄。肝为风木之脏,肾水亏虚,肝阳上亢,易致内风,调肝为首要,治宜平肝熄风,兼以化痰、祛瘀、通络,天麻钩藤饮加减;内伤头痛必用天麻,息风定惊、镇静安眠。外风头痛以病浅而近发,其痛猝然而至,解散外邪而速安为其特点,治宜祛风为主,或散寒、利湿、化痰等,川穹茶调散加减。  相似文献   

6.
张萍  顾锡镇 《吉林中医药》2012,32(9):875-876
偏头痛病位在肝、脾、肾,主要从风、痰、瘀、虚论治,其中瘀血阻络是偏头痛的一个重要证型.临床研究表明,活血通络法治疗瘀血阻络型偏头痛疗效显著.正天丸是选取中医治疗头痛4大古方中的15味中草药组成,具有疏风活血、养血平肝、通络止痛等功效,适用于治疗中医外感风邪、瘀血阻络、血虚失养、肝阳上亢引起的多种头痛.  相似文献   

7.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自觉症状,可单独出现,也可出现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之中。头痛之病因多端,但不外乎外感和内伤。外感头痛多因起居不慎,坐卧当风,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所致,多属实证,治以祛风散邪止痛为主;内伤头痛多因精志所伤,肝阳上亢;肾虚;血虚;脾胃虚弱,痰湿中阻,上蒙清窍,清阳不展;瘀血等所致,多属虚实夹杂,需审证求因。中医  相似文献   

8.
刘波  王洁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3):377+391
张天文主任医师从医40余年,学验俱丰,为第4批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在中医脑病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擅治头痛,常选用对药,巧妙配合,临证取效甚佳.现将张师治疗头痛的经验作一简介.1 病因病机的认识头痛分外感与内伤,临床以内伤头痛常见.外感头痛多因风邪侵袭,常夹寒、热、湿邪,上犯清空致病.内伤头痛多因肝气郁结,郁而化火,上扰清空,若火盛灼阴,则阳亢生风,风阳上扰致疼痛;肝气横逆犯脾,或过食肥甘厚味,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浊内生,阻遏清阳而疼痛;肝气郁结,气滞痰郁,气血不畅,络脉瘀阻或头痛日久不愈,久病人络,脉络不通而致病.肝风(火)、痰浊、瘀血是内伤头痛的主要病机,三者相互影响,协同致病是头痛迁延难愈的主要原因.临床常以疏风散邪(清热、散寒、祛湿)治外感,以平肝息风、清肝泻火、化痰除湿、活血通络治内伤,内伤亦注意补阴血肝肾之不足.  相似文献   

9.
范红玲 《河南中医》2011,31(7):728-729
王立忠教授认为,三叉神经痛初期常因外感风寒诱发,逐步发展,渐成风痰上扰、面部经脉瘀阻之证,临床将其辨证分为风寒阻络型和风痰阻络型,分别给予自拟祛风散寒止痛汤和祛风化痰止痛汤治之,效果甚佳.  相似文献   

10.
三叉神经痛以清窍被扰、经脉瘀滞为主要病机。分七型:风热外袭型治宜祛风清热、活血通络止痛;风寒外袭型治宜祛风散寒,通络止痛;风湿侵袭型治宜祛风湿止痛;胃火上攻型治宜清胃泻火,散风通络;肝火上炎型治宜清泄肝火;平肝熄风;阴虚阳亢型治宜滋阴潜阳,熄风止痛;瘀血阻络型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相似文献   

11.
清代名医陈士铎论治头痛卓见成效,陈士铎将头痛病因病机分为外感与内伤,外感头痛,辨明所袭经络;内伤头痛,以肝脏象理论为核心,责之脾肾。陈士铎认为外感头痛当疏散风邪,分经论治;内伤头痛当从肝脾肾三脏出发,以审因论治。用药规律则善用引经药以直达病所,常以柴胡、白芍相配,一散一收,一升一补,以获奇效。  相似文献   

12.
介绍李冀教授祛风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经验。李教授认为引起偏头痛的重要病因是风邪,是头痛病症的主要病理因素。无论外感、内伤均可导致头痛,其病理基础均为风邪,外感有风寒、风热、风湿上犯清空;内伤又有虚实之分,根据不同的兼证,采取养肝、和血、化瘀诸法,各种治法皆是为了达到祛风之目的。我们通过列举运用祛风法的典型医案,来解读李教授的中医思想和辨证思维。  相似文献   

13.
头痛一证临床多见.历代医家论述颇多,总归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两类.外感者以祛邪为法,内伤者以调和脏腑功能为治.在临证中,笔者多以益气养血,祛痰化瘀,搜风通络为法.内伤头痛因其经久不愈多由虚、风、痰所致,证见本虚而标实.  相似文献   

14.
偏头痛以风、火、痰、瘀为其基本病理因素,多因肝的疏泄失常致肝气郁结,化火伤阴动风,或化火生风,冲逆于上,脑部血络失和.治宜疏通经络,行气活血,镇静止痛.可分风寒、风热、风湿、阳亢、血虚、痰浊、肾虚、瘀血头痛等,采用推拿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介绍韩明向教授从风痰阳虚论治慢性咳嗽的经验。韩教授认为,慢性咳嗽为外感和(或)内伤导致肺系受病,肺气上逆而发;风滞于肺,余邪未清是发病的外因,肺、脾、肾阳虚是发病的内因,为病之本,继发痰饮为病之标;治疗上外感者祛风散邪,内伤者分别予以温肺化饮、温脾消饮、温肾蠲饮,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儿童紫癜性肾炎病因病机复杂,反复发作且缠绵难愈,临床治疗较为棘手。基于伏毒学说,结合中医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可从外感伏毒及内伤伏毒两个方面论治本病:针对外感伏毒之风毒、热毒、湿毒,分别治以疏风解毒、清透祛邪,清热解毒、凉血消斑,除湿解毒、通络止痛;针对内伤伏毒之胎毒、瘀毒、虚毒,分别治以调理体质、未病先防,化瘀生新、活血解毒,益气养阴、泄浊祛毒。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7.
李壮壮  陈炯华 《光明中医》2022,(23):4261-4265
总结符为民教授辨治头痛的经验。符教授认为头痛基本病机为风痰瘀三邪上扰清空,痹阻脑络,导致头痛。在治疗上倡导风痰瘀同治,以疏风息风养血、化痰祛瘀通络为法,妙用风药疏风息风,以虫药通络止痛。此外,符老辨证时常结合辨病,并注重调畅患者情志、调整患者饮食,从多方面入手治疗头痛,屡见良效。另附符教授医案1则,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8.
偏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于内科"偏头风"范畴,多由外感与内伤引发。对于偏头痛的治疗,崔应麟教授临证多年,以纯中医思维辨治本病,从中医辨证论治,治病求本的理念出发,以风、痰、瘀立论,认为其病机为"风邪侵袭,痰瘀互阻,脉络失和",治则为"祛风化痰,活血通络",并对经典古方"散偏汤"进行化裁,组方加味散偏汤,临床应用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19.
顽固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病症 ,外感与内伤均可致病 ,一般人群发病率达 5 %,多见于 30岁以上女性。我们近年来从肝论治顽固性头痛患者 66例 ,获效满意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66例中男性 8例 ,女性 5 8例 ;年龄最大 69岁 ,最小 1 8岁 ,平均 35岁 ;病程最长者达 1 0余年 ,最短者为 1年 ,多为久治不效者。2 治疗方法2 .1 肝郁化火型 治以清泄肝火 ,解痉止痛。方以龙胆泻肝汤加减 ,药用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川芎、知母、菊花、白芷、丹皮等。2 .2 肝阳上亢 ,风痰阻络型 治以平肝熄风 ,豁痰通络。方以决明大黄汤化裁 ,药用…  相似文献   

20.
张丽丽  白长川  阎超  王立勋 《中医杂志》2023,(10):1064-1067
介绍从“风毒伏络”论治三叉神经痛的临证体会。认为外受风毒之邪为三叉神经痛发生的主要原因,风毒伏络为本病核心病机。头面为诸阳之汇、络脉网布,位于高巅,易受风毒。风毒入络,阻滞经气,不通则痛;风毒伤卫,邪气不得清除,伏于络中,故多缠绵难愈。临床进行分期论治,发作期止痛为要,以风药祛风、血药活络、虫药攻毒,共奏祛风攻毒活络之功以缓急止痛;缓解期调本为主,固表养络、调和营卫以防邪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