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分析周小青教授治疗失眠医案以挖掘其内含药对、药症规律,为临床治疗失眠提供用药参考.方法:收集周小青教授在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医堂门诊治疗失眠的中药处方,采用频次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技术进行数据挖掘,结合中医药理论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收录具有确切疗效的失眠医案61篇...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吴玉华教授治疗乳腺癌的诊疗经验,通过中医药数据挖掘平台挖掘吴玉华教授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整理收集2019年1月-2020年5月在吴玉华教授门诊治疗乳腺癌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中药处方,使用EXCEL 2019规范化数据,运用SPSS 21.0及"古今医案云平台"对患者的个人情况及处方进行数据挖掘.结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8)分析名老中医处方中含泽泻处方治疗水肿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医案数据库收集、整理名老中医治疗水肿的处方,筛选出处方中含有泽泻的方剂的病案,将数据标准化处理,导入系统平台,建立相应的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名老中医治疗水肿的含泽泻方剂中的组方用药规律.结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借助古今医案云平台,探讨湖南省名中医朱莹教授辨治胃脘痛的临证思维及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朱莹教授门诊治疗胃脘痛的病历,在古今医案云平台中建立医案处方数据库,使用频次统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医案处方中药物的性味、归经、四气、五味、应用频次、药对组合等,探索其处方用药规律.结果:该研究涉及106味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研究现代中医药治疗尿路感染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尿路感染提供用药参考。方法: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检索其现代中医医案库中所整理的来自于期刊文献、书籍、名医工作室的中医药治疗尿路感染的有效验案,经过数据筛选、清洗、标准化处理,并建立标准化医案数据库,利用频次统计、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中医药治疗尿路感染的用药频次、四气、五味、归经、核心处方等用药规律,并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处方501首,涉及药物245味,其中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为甘草、茯苓、瞿麦、生地等,性味以寒性、平性、甘味、苦味为主,归经以归肺经及肝经为主,核心处方以八正散和知柏地黄丸为基础加减。结论:中医药治疗尿路感染多用清热、燥湿、利尿通淋之药,同时滋阴补肾、疏肝解郁,虚实兼顾,标本同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挖掘中医辨证论治失眠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筛选纳入古今医案云平台(V 1.5.7)古代医案、现代医案、名医医案及共享医案数据库中所收录的符合本研究要求的有关失眠的医案,应用平台软件中的频次分析、关联分析、药对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共收集失眠医案664个,主要症状为入睡困难、早醒、睡眠表浅、睡中易醒、多梦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名老中医侯振民教授治疗寒热错杂型失眠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搜集、整理侯教授治疗寒热错杂型失眠医案100例,录入到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利用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医案中治疗寒热错杂型失眠的用药规律,将最终筛选出来的失眠处方进行总结,计算出处方中每味中药的使用频次,得出药物间关联规则,推导出核心组合、新处方。结果:侯教授治疗寒热错杂型失眠病案中单味药使用频次前6位的分别为乌梅(100次)、细辛(100次)、黄柏(99次)、黄连(99次)、附子(98次)、干姜(96次)。药物多入心经、肝经、脾胃经;四气以平、温为主;五味以辛、甘、苦、为主。舌象分析以舌淡红、苔水滑频次最高;脉以脉象沉细频次最高;运用聚类分析,得出治疗寒热错杂型失眠的5个新处方。结论:文章分析出了侯教授实际临床治疗寒热错杂型失眠的用药规律、用药特点,为更好地治疗失眠、传承名家经验摸索了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临证指南医案》治疗咳嗽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临证指南医案》中治疗咳嗽的142个处方,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临证指南医案》中治疗咳嗽的用药规律。结果:通过处方分析筛选,得到用药频次≥10的药物39味,关联系数0.03的药对22对,核心组合52个,新处方10个。结论:《临证指南医案》治疗咳嗽用药以杏仁为主,外感配以桑叶、沙参、连翘、薄荷等;内伤配以熟地黄、山茱萸、五味子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2.2.1)软件,分析并探讨国医大师郭诚杰教授治疗乳癖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郭诚杰教授临床治疗乳癖医案370例,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进行数据挖掘,对医案处方用药频次、四气、五味、归经进行描述性统计,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高频药物包括当归、香附、延胡索等;药性多温、平;药味以辛、苦、甘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邓晋丰教授运用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邓晋丰教授治疗OP的门诊医案,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1.5.9)对纳入处方药物的频次、性味归经、常用药对、核心药物组合等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医案128个,涉及中药120味,性味以温、平性及甘、辛、苦味为主,主要归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田金洲教授治疗早期痴呆的用药规律,阐发田金洲教授治疗早期痴呆的诊疗思路和经验。方法: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基于医案数据分析系统,收集国家级名老中医田金洲教授治疗早期痴呆的初诊病案,筛选处方,对处方进行用药规律分析。结果:筛选出治疗早期痴呆的处方107首,确定处方中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频次、常用的组合及药对,并演化得到新处方11首。结论:田金洲教授治疗早期痴呆主要以补肾养肝、健脾化痰、平肝清火、养血安神等药物为主,为中医药临床治疗早期痴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治疗失眠处方用药规律。方法:采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对期刊创建以来至2015年3月关于中医治疗失眠的文献进行检索,通过数据筛选清理将符合要求的文献建立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以及关联规则分析方法对药物种类、归经以及药对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在临床治疗失眠的处方用药中主要包含179味药,使用频数共计2862次,用药频率最高的前10味药物分别为:酸枣仁、人参、甘草、夜交藤、茯苓、柴胡、当归、白芍、远志、栀子,其中安神和补虚类药物处方使用率最高;药物归经分析中,药物出现总频数为7375次,药物使用频数最高的为心经药物。结论:数据挖掘能够充分反应中医治疗失眠处方用药规律,对于临床用药和中药处方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古代方剂中治疗阴虚证方剂的用药规律,为临床以阴虚为基础证候疾病的辨治施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开发的“已上市经典名方数据库”,筛选治疗阴虚证的处方,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3统计用药频次、药物性味归经,并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寻找核心组方。采用MATLAB进行中药关联...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研究《叶天士医案大全》中治疗胃脘痛医案的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叶天士医案大全》中治疗胃脘痛的处方,录入系统平台,并利用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进行处方用药分析。结果:1对筛选出的治疗胃脘痛的105首处方进行分析,使用频次≥10次的药物有20味;2使用频次≥11次的常用药对有19个(支持度个数设为11),及得到药物关联规则(置信度设为0.6);3熵聚类得到的新核心药物组合14对,以及新处方7个;4以金铃子散进行方剂匹配,检索到包含金铃子散的20首处方的相似度。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总结出叶天士治疗胃脘痛的用药规律,为深入了解和掌握叶氏遣方用药规律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分析《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心悸处方的用药规律.方法: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收录的有关治疗心悸的处方录入古今医案云平台,并进行频数、聚类和关联分析.结果:《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心悸以人参、远志、甘草、茯神、当归等药物应用较多,常用药对组合有"人参-远志""茯神-人参""茯神-远志"等.聚类处方...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门诊200例肺病(慢性咳嗽)处方进行中药处方点评对用药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保障患者合理性用药。方法:利用我院药剂科的处方统计系统,对2017年1月—2017年12月门诊慢性咳嗽患者处方的用药信息进行统计,对用药情况及治愈效果加以分析评价。结论:目前,中药处方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医院中药处方点评制度,促进处方质量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借助数据挖掘的方法,对燕京名医萧龙友治疗内科疾病的用药规律进行研究,发掘其常用的药物及其配伍规律。方法 (1)文献资料检索:自建库至2013年的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等文献数据库,通过统一的检索式检索;以"萧龙友""肖龙友""萧方骏"为检索词,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为依托,进行"知识点"检索,并由查得的"知识点"追溯实体书籍。由专人从检索结果中筛选萧龙友医案,排除重复的医案以及信息不完整的医案。(2)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医案信息完整的医案(具备性别、年龄、就诊日期、症状、舌象、脉象、方药、药物剂量);排除重复医案及信息不完整的医案。使用Epidata 3.1软件双录入纳入文献信息,借助SPSS clementine 12.0对清洗后的数据进行频数统计、关系网络模型、GRI关联规则算法等数据挖掘分析。结果共纳入医案1221诊次,共计1221首处方,涉及药物242味,通过频数分析筛选出常用药物94味,对92味药物进行分析,得出药物配伍规律关联规则91条,通过聚类分析得出30首处方。结论应用多种数据挖掘方法,系统总结了燕京名医萧龙友治疗内科疾病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和进一步的研究继承燕京医学流派的学术经验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总结国医大师洪广祥辨治慢阻肺的用药经验.方法:收集整理洪广祥慢阻肺医案100例,共计207首处方,其中急性加重期137首处方,稳定期70首处方.将所得资料导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别分析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所用药物的频次、四气、五味、归经、组方规律、新方等内容,对其处方用药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挖掘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治疗虚劳方剂的组方规律.方法:将《临证指南医案》中治疗虚劳的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采用软件集成的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叶天士治疗虚劳处方用药的规律.结果:对筛选出的112首治疗虚劳的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各药物出现的频次,演化得到核心组合20个、新处方10个.结论: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多角度分析,表明叶天士治疗虚劳重视脾肾,处方以滋肾阴,固下焦,补脾气,建中焦为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中医药治疗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用药配伍规律,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以古今医案云平台V1.4中整理的名医经验书籍、公开发表的期刊文献、国家级名中医工作室共享的1949年1月1日-2016年12月1日的现代中医医案为数据来源,检索筛选中医治疗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验案数据。建立标准化医案数据库,采用系统集成的统计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等方法,分析医案的组方用药频次、药性、核心处方等。结果纳入医案数据1259例、1877诊次,涉及处方1877首、药物712味,总用药频次18 056次。高频药物有黄芩(632次)、甘草(570次)、连翘(563次)、桔梗(535次)、金银花(523次)等,多属苦、寒、归肺经药物。组方以普济消毒饮和银翘散为核心处方加减。结论中医药治疗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多以清热、化痰、疏风、解表为法,药物多为寒、苦、辛、归肺经者,在清肺泻热、化痰驱邪的同时兼顾脾胃,养阴益气以扶助正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