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采用正交设计与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两种实验设计方法,优选淫羊藿提取工艺,并对设计方法进行比较.方法 以淫羊藿苷提取量为因变量,乙醇浓度、回流时间和溶剂(倍)量为自变量,优选提取工艺.结果 正交实验设计确定最佳工艺是12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两次,3 h/次;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确定最佳工艺是12倍量50%乙醇回流提取两次,160 min/次.结论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在该提取工艺研究中优于正交实验设计法,为其应用于中药提取工艺优化的可行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胃宁分散片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胃宁分散片(三七、人参)的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量、乙醇浓度和提取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以三七总皂苷含量和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选择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入10倍量70%乙醇、提取2次、每次2 h.结论: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胃宁分散片的提取工艺方法简便,预测性好.  相似文献   

3.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消疮凝胶剂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消疮凝胶剂的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倍量、乙醇浓度和提取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以大黄索、大黄酚的含量和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消疮凝胶剂的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入10倍量60%乙醇溶液,提取2次,每次2 h.结论: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消疮凝胶剂的提取工艺方法简便,预测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正交试验[L_9(3~4)]联合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影响湿热消颗粒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的关键因素进行优化研究。方法:以总提取物得量和总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并以提取所用乙醇的浓度(%)、每次提取用溶剂的用量(倍)、沸腾提取的时间(h)和提取的次数(次)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L_9(3~4)]设计法优选各变量的最佳参数,再进一步以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提取条件。结果:经正交试验优选参数及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进行二次多项式拟合的最佳模型,最终优选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以11倍量的65%乙醇提取2次,每次提取110 min,数值满足设计要求,实测值与预测值接近,偏差均小于5%。结论:采用正交试验联合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能够很好地优选湿热消颗粒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所得最佳提取工艺能够达到实验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化抗疏健骨颗粒醇提工艺条件,为抗疏健骨颗粒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醇提工艺条件。以乙醇浓度、溶剂用量、提取时间为自变量,淫羊藿苷、总黄酮含量及醇浸出物得率的加和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及二项式拟合,用效应面法优选最佳工艺条件,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8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20min。结论: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得到的乙醇回流提取工艺条件合理,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6.
《中药材》2010,(2)
目的:优选消疡分散片的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浓度、乙醇倍量和提取时间为自变量,以三七总皂苷含量和浸膏得率为因变量,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筛选消疡分散片的提取工艺。结果:最优提取工艺为15倍量60%乙醇溶液提取2次,每次100min。结论: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消疡分散片的最佳提取工艺简便、快速,且优选出的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7.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妇雅净泡腾片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妇雅净泡腾片的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量、乙醇体积分数和提取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以虎杖苷含量、蛇床子素含量和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选择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入10倍量60%乙醇、提取2次、每次2 h。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妇雅净泡腾片的提取工艺方法简便,预测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选芪天颗粒醇提最优工艺。方法: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以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芍药苷、红景天苷2种成分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对各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及二项式拟合,采用效应面法和等高线叠加优选最佳提取工艺,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确定芪天颗粒醇提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60%乙醇,提取2次,每次1.5 h。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芪天颗粒醇提工艺,实际值与预测值吻合度高,预测性良好,方法简单易行,对工业生产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健脾祛湿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在预试验的基础上,选取乙醇浓度、溶剂倍量和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对不同因素各水平的多元线性回归及二项拟合,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健脾祛湿颗粒的醇提工艺,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健脾祛湿颗粒的最佳工艺为加190m L60%乙醇提取3次,每次90min。预测值与实际值偏差较小。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简单合理、稳定可行、可预测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川芎中阿魏酸的含量并优化提取工艺。方法:运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80%,提取时间1.5h,溶媒用量10倍。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川芎的提取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选抗炎退热颗粒剂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加水倍量、提取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以黄芩苷含量和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抗炎退热颗粒剂的提取工艺。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加入22倍量的水,煎煮140 min,煎煮2次。结论:该工艺合理可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选杨树芽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联合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杨树芽总黄酮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3倍量90%乙醇超声提取2次,每次24 min;总黄酮质量分数达28.82%。星点设计-效应面法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4倍量80%乙醇超声提取2次,每次24 min;总黄酮质量分数达31.14%。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较正交设计法更为准确,2种方法结合应用可使中药提取工艺优化具有良好预测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解酒泡腾片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加水倍量,提取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以绿原酸含量和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解酒泡腾片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入10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提取30min。结论: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的解酒泡腾片提取工艺简便易行,预测性好。  相似文献   

14.
中心组合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化瘀祛痰颗粒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化瘀祛痰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水煎法提取化瘀祛痰颗粒中有效部位,以丹酚酸B含量为指标,考察提取次数、溶媒用量、提取时间对丹酚酸B含量的影响,并对各因素的水平进行二项式拟合,通过响应面分析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5h.丹酚酸B含量的实测值(1.027%)与理论值(1.029%)偏差较小.结论:中心组合设计-效应面法可用于复方提取工艺的优选,优选的工艺稳定可行,建立的数学模型预测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优化柴银口服液提取工艺,明确其成品稳定性。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将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作为考察因素,以黄芩苷转移率与澄清度值的总评归一(OD)值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柴银口服液提取工艺,将经优化后工艺条件生产的柴银口服液成品与原工艺成品进行加速与长期稳定性对比。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加水量8.3倍、提取时间2.2 h、提取3次,此条件下OD值最高为0.702,此条件下生产的柴银口服液在稳定性考察中pH、澄清度、黄芩苷含量及微生物限度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原工艺成品。结论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柴银口服液提取工艺方法可靠、参数精确,能有效提升其价值、延长保质期。  相似文献   

16.
丹桃颗粒成型工艺优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优选丹桃颗粒的成型工艺。 方法: 以可溶性淀粉和糊精用量比、辅料用量和乙醇体积分数为自变量,合格颗粒收率、溶化性及临界相对湿度为因变量,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和总评归一值法优选丹桃颗粒的成型工艺。 结果: 最佳成型工艺条件为辅料-浸膏粉混合物用量比2:1,可溶性淀粉-糊精(1:1),润湿剂为75%乙醇;制备的颗粒剂合格收率约85%,溶化时间<1 min,临界相对湿度约58%。 结论: 优选的成型工艺稳定可靠,制备的丹桃颗粒具有合格率高、溶化性好、抗吸湿性强的特征,为丹桃颗粒的制备及生产环境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解毒通络颗粒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优选解毒通络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选择浸泡时间、煎煮时间和溶剂用量为自变量,黄芩苷、槲皮素、异鼠李素提取量的综合评分为因变量,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提取工艺,通过SPSS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多元线性模型和二次多项式模型拟合,确定最佳数学模型,利用Design Expert 8.0.0统计分析软件绘制效应面图和等高线图。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泡时间90 min,煎煮时间85.63 min,溶剂用量9.21倍;综合评分(93.2±0.051)%,与预测值(94.30%)的偏差仅-2.32%。结论: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建立的模型预测性良好,适用于解毒通络颗粒提取工艺的优选。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联合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蜘蛛香中总缬草三酯的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主要影响因素;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积法优选蜘蛛香中总缬草三酯提取工艺,以乙醇体积分数、浸泡时间、超声时间为自变量,总缬草三酯含量为因变量,通过对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完全二次响应曲面的回归拟合,利用三维曲面图直观分析总缬草三酯的最佳提取工艺,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65%,液料比10:1,浸泡时间3h,室温超声2次,每次30 min.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简便、精度更高、重复性好、预测性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响应面法优化头痛滴丸的乙醇渗漉提取工艺。方法采用3个因素5个水平Box—Behnken试验设计,以乙醇体积分数、体积流量、乙醇用量为自变量,阿魏酸、木犀草苷、藁本内酯提取率的综合评分值为因变量,通过对自变量各水平的多元回归及二项式拟合,用响应面法优化乙醇渗漉提取工艺,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71%,渗漉速度3.93mL/min,乙醇用量13.09倍。在此条件下,阿魏酸提取率理论值87.82%,实际测得的平均值为85.75%;木犀草苷提取率理论值85.19%,实际测得的平均值为84.14%;藁本内酯提取率理论值93.96%,实际测得的平均值为95.01%。理论预测值与实测值偏差较小。结论建立的模型可较好地描述头痛滴丸处方药材的渗漉提取工艺中因素与指标的关系,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