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借助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探究哮喘平冲剂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及查阅文献获得哮喘平冲剂的有效成分和相关靶点,筛选核心活性成分;借助GeneCards、OMIM、Drugbank、DisGenet数据库获得哮喘相关靶点;对交集靶点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获得核心网络及靶点;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功能注释富集分析及通路富集分析;分子对接验证成分与靶点是否作用。结果:获得哮喘平冲剂有效成分85个,相关靶点389个,核心活性成分5个,疾病靶点2 070个,核心靶点7个。涉及的通路有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7、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RAC-alpha serine/threonine-protein Kinase,Akt)、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s 17,Th17)、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探究固本解毒方干预肺腺癌免疫微环境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动物实验验证。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等数据库筛选出固本解毒方的候选化学成分及其相关靶点,利用疾病靶点数据库获取肺腺癌及肿瘤免疫微环境的相关靶点,取交集后获得潜在作用靶点;运用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分析数据库(STRING)建立PPI网络,以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最后,通过分子对接及动物实验进行结果验证。结果:共获得固本解毒方的候选活性成分251种,潜在作用靶点217个;中药的核心有效成分包括槲皮素(Quercetin)、β-谷甾醇(Beta-sitosterol)等,关键潜在作用靶点为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1(MAPK1)、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3(MAPK3)、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14(MAPK14);所涉及的主要信号通路主要包括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MAPK)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Beta-sitosterol与各核心潜在作用靶点均...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技术探讨“黄芪-桂枝”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出“黄芪-桂枝”中潜在活性化合物及其潜在作用靶点,采用Gene Cards、OMIM数据库获得相关疾病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关键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使用Metascape在线工具对共同靶点基因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将相关数据导入Cytoscape 3.6.1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构建“活性成分-CHF-靶点”网络模型和“靶点-GO-KEGG”网络模型。结果:筛选出27个主要活性成分,共涉及207个中药有效成分和175个中药-疾病关键靶点。“黄芪-桂枝”主要通过调控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白细胞介素-6(IL-6)、转录因子Ap-1(JUN)、肿瘤坏死因子(TNF)等蛋白,以及参与癌症途径、乙型肝炎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癌症蛋白多糖通路、人类T淋巴细胞瘤病毒Ⅰ型(HTLV-I)感染通路等发挥治疗CHF的作用。结论:本研究揭示了“黄芪-桂枝”组分中的有效化合物以多靶点、多通路、多途径治疗CHF的作用机制,为临床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整理分析仝小林院士治疗代谢综合征的核心方药,并探索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对仝小林院士治疗代谢综合征的门诊病历进行数据挖掘处理,提取核心处方。进一步检索相关数据库获取核心处方的有效成分、作用靶点和代谢综合征相关基因,通过蛋白互作网络筛选关键靶点,构建核心方-核心化合物-核心靶点网络,同时进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共纳入1 028诊次的有效处方,核心处方由黄连、知母、赤芍等10味中药组成,处方加减以浙贝母、莪术、三七等三味小方为主。核心处方共有151个活性成分、64个潜在作用靶点,核心化合物包括异鼠李素、毛蕊异黄酮、小檗碱、莫纳可林K等,核心靶点有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3、MAPK8、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等,主要涉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RAGE)、MAPK等信号通路。结论 仝小林院士治疗代谢综合征的核心处方由黄连、知母等药物组成,随症加减多用三味小方,通过PI3K-Akt、AGE-RAGE、MAPK等信号通路发挥疗效,体现了中药复方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综合调控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丹参饮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整合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构建活性成分-作用靶点、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关键靶点相应的生物功能和通路网络,预测丹参饮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筛选及预测丹参饮的生物活性成分及其潜在作用靶点,同时检索PharmGKB等4个数据库挖掘糖尿病心肌病的相关靶点,对2种靶点进行PPI网络构建,交互处理得到丹参饮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的关键靶点,并利用SystemsDock WebSite对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运用DAVID(Version 6.8)平台对关键靶点进行Pathway分析,结合Omicshare数据库筛选核心通路并利用Reactome数据库进行注释。结果以口服生物利用度(OB)和类药性(DL)数值作为筛选标准,从丹参饮中共获得78个活性成分,涉及到506个丹参饮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的可能靶点,这些靶点主要富集在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等多条信号通路上。结论本研究揭示了丹参饮治疗糖尿病心肌病可能的作用机制,体现了中药复方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治疗疾病的特点,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孙杨  丘嫦  谢宛君  戴燕 《新中医》2022,54(18):113-120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疏肝降脂片治疗乳腺癌相关血脂异常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疏肝降脂片所含药物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采用GeneCards、DRUGBANK数据库筛选疾病靶点,使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利用STRING平台构建核心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在Metascape平台针对核心靶点蛋白开展基因本体(GO)功能与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用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的分子对接。结果:筛选药物有效活性成分104个及其潜在靶点288个,乳腺癌靶点6 302个,血脂异常靶点1 852个。药物活性成分主要有槲皮素、山柰酚、木樨草素、柚皮素、异鼠李素、黄柏酮,核心靶点主要有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 (AKT1)、肿瘤坏死因子(TNF)、V-JUN肉瘤病毒17癌基因同源物(JUN)、信号传导转录激活因子3 (STAT3)、肿瘤蛋白P53 (TP53)、磷脂酰肌醇-3-激酶(PIK3CA)、白细胞介素-6 (IL-6...  相似文献   

7.
曾程  刘同亭 《新中医》2023,55(1):18-27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大陷胸汤治疗消化道穿孔引起的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化学专业数据库、中医药百科全书(ETCM)数据库获取并筛选出大黄、芒硝、甘遂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靶点。利用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DisGeNet、DrugBank数据库获取主要疾病靶点。采用STRING平台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并挖掘网络中潜在的蛋白质功能模块。利用Metascape平台分析“药物-成分-靶点”及其参与的生物过程及通路,通过Cytoscape3.7.1软件构建“成分-疾病靶点-通路”网络,采用AutoDock Tools 1.5.6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大陷胸汤治疗消化道穿孔引起的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核心活性成分为山柰酚、芦荟大黄素、白皮杉醇、甘遂素A等,核心靶点有磷脂酰肌醇-3-激酶(PIK3CA)、磷脂酰肌醇3-激酶调节亚基α (PIK3R1)、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 (AKT1)、雌激素受体(ESR1)、肿瘤蛋白P53 (TP53)等。大陷胸汤...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筛选滋阴化痰方的主要有效成分,预测其有效成分的抗肿瘤相关靶点;探讨其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效应模型治疗肿瘤的机制。方法:通过中药化学成分数据库及文献,检索滋阴化痰方的化学成分,并依据TCMSP数据库的口服生物利用度(oral bioavailability,OB)和类药性指数(drug likeindex,DL)筛选出主要有效活性成分。借助DRAR-CPI分子对接服务器得到有效活性成分的潜在作用靶点,其后检索Drug Bank和TTD数据库,收集肿瘤相关靶点并与之匹配,得到滋阴化痰方有效活性成分抗肿瘤的相关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滋阴化痰方的有效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分析其网络拓扑结构,并通过DAVID数据库对该方所涵盖的肿瘤相关靶点进行生物学功能和KEGG通路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筛选出滋阴化痰方有效成分25种,肿瘤相关靶点92个,其中PDPK1,G3P,DHB1,AURKA,PPAP,S10A9和NQO1为滋阴化痰方主要抗肿瘤靶点。并发现该方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增殖、细胞迁移、细胞凋亡、磷酸化、信号转导等生物学过程,Fox O,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Erb B,Rap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大鼠肉瘤(Ras),免疫球蛋白E-Fc受体Ⅰ(Fc ERⅠ)等信号通路发挥抗肿瘤作用。结论:该研究初步验证了滋阴化痰方发挥抗肿瘤效应的主要靶点和相关通路,为进一步实验研究揭示其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定喘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分子机制,并通过细胞实验验证定喘汤的药理学作用。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中,对定喘汤9味中药进行有效成分筛选,利用UniPort数据库得到中药活性成分相关靶点。随后在五大疾病数据库中以COPD作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收集疾病对应的靶点基因。对有效成分-交集靶点网络进行拓扑分析,根据中药有效成分与交集靶点之间连接情况筛选定喘汤治疗COPD关键成分。最后通过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确定定喘汤治疗机制并进行分子对接,从整体生物网络角度阐述定喘汤治疗COPD的免疫炎症机制,并通过细胞实验加以验证。结果:本实验筛选得到定喘汤274个活性成分,与疾病交集靶点262个。KEGG富集分析表明核心靶点作用于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及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等多种免疫和炎症反应相关的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核心化合物与靶点具有良好的对接活性。细胞实验表明,定喘汤能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人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淫羊藿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数据库收集淫羊藿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等数据库获取RA相关疾病靶点。取淫羊藿活性成分靶点与RA疾病靶点的交集基因(共同靶点),作为淫羊藿对RA作用的潜在关键靶点基因。将交集基因上传至String数据库,构建淫羊藿活性成分与RA疾病的共同靶点蛋白互作(PPI)网络,并根据其度值筛选出核心靶点。借助DAVID分析平台对共同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获得淫羊藿活性成分23个,共同靶蛋白即关键靶标72个。重要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Quercetin)、木犀草素(Luteolin)、山萘酚(Kaempferol)等;核心靶点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8(MAPK8)等;KEGG主要通路富集在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促乳素(Prolactin)信号通路、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等。结论淫羊藿可能主要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从调节炎症、免疫等多方面发挥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珍珠母超微粉蛋白、寡肽对小鼠镇静安眠作用。方法利用PCPA制造小鼠失眠模型,观察小鼠的自主活动情况,ELISA法测小鼠血中ATCH含量并计算脑及脑系数。结果阳性对照组、寡肽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显著降低,小鼠血中ACTH的含量增加,但脑干系数无影响。结论超微粉寡肽类成分(MCP)镇静安眠活性最强,为镇静安眠主要活性部位,调节ACTH可能是其镇静安眠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就诊的主观性耳鸣患者246例,排除其他中医证型,主要研究肾精亏损型耳鸣患者耳鸣的临床特征,变化规律及耳鸣产生的影响等.[方法]选择肾精亏损型耳鸣患者,记录临床症状及体征,采用电测听及耳鸣匹配、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等方法检查,并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年龄以51~60岁最多见,其次为61~70岁.耳鸣响度的自我评分与响度匹配值之间无关联.大多数病例的耳鸣病程在一年之内.大部分患者受耳鸣困扰的程度在中度以下.ABR测试结果听力正常者占25%,右侧和左侧听神经传导至脑干功能障碍患者分别占13%和19%,双侧听神经传导功能障碍占16%.[结论]临床耳鸣患者多数为肾精亏损型,年龄以51~60岁最多见,男女比例相当,大部分患者听神经传导障碍和脑干功能障碍,高音调耳鸣患者居多.  相似文献   

13.
蔚晓慧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0):585-586
简要论述了《老老恒言》中有关老年养生的思想和方法 ,认为饮食以调理脾胃为要 ,应注意饮食有节、五味调和、清淡为补 ;起居以养静为要 ,应注意调顺四时、起居有常、静养与导引相结合 ;养性以安命为要 ,应注意清心寡欲、修心养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中石斛药材的演变。结果:1963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石斛来源为兰科石斛属Dendrobium植物的新鲜或干燥茎;1977—200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石斛来源为金钗石斛、环草石斛、马鞭石斛、黄草石斛或铁皮石斛;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石斛来源为金钗石斛、铁皮石斛或马鞭石斛;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石斛的来源为金钗石斛、鼓槌石斛或流苏石斛,铁皮石斛也从石斛项下都单列出来。讨论:石斛药材基源的变化、铁皮石斛的单列体现出石斛用药的科学性。但铁皮石斛与石斛的性味、功效一致,值得商榷;DNA条形码、分子标记技术等新方法可以应用到石斛药材的鉴别中。  相似文献   

15.
病性的变化和转化以及疾病的传变是中医病理学的2个核心问题。它们可分别从阴阳五行数学的公理1和公理2、3得到圆满的解释。病性变化,其症结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大小发生变化;病性转化,其症结则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正负号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姜黄根茎不同部位外在物理性状和内在化学成分的差异,为姜黄药材的等级划分提供数据基础。方法:在姜黄道地产区收集样品,每份样品按母姜、子姜一级、子姜二级进行分类,分别测定根茎的长度、宽度、厚度、质量、颜色值[明亮度(L*)、红绿度(a*)和黄蓝度(b*)]及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挥发油含量。结果:不同部位姜黄根茎的长度、宽度、厚度、质量、折干率差异较大,其中宽度、厚度、质量在鲜品和干品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子姜二级的折干率显著低于母姜与子姜一级。姜黄不同部位颜色值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姜黄鲜品断面颜色值a*的变异系数最大,颜色值b*次之,颜色值L*最小,姜黄干品粉末颜色值b*的变异系数最大,颜色值L*、a*变异系数较小。姜黄不同部位的姜黄素类成分含量存在差异,子姜一级的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含量均高于母姜和子姜二级。结论:综合以上指标,姜黄子姜一级的理化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7.
探讨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依据,泌免疫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进行了总结和研究,医药辨治乳腺增生病的新思路。对乳腺增生病的红外光扫描诊断、病理分类、内分以期能够使微观医学与宏观辨证相结合,以开拓中医药辨治乳腺增生病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陈斌  苗林 《西部中医药》2005,18(7):17-19
收集我院门诊自2000年10月至2003年9月接诊的往来寒热证患者58例,实验室检查排除疟疾(血涂片均未找见疟原虫),分别从少阳辨证论治33例,从膜原辨证论治25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了竞争力理论与战略理论,分析了中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环境与条件,提出了提升中药产业竞争力的三大战略目标、三大总体战略、四条战略举措及三个实施阶段与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20.
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防治思想,即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防惠于未然的预防学思想,即未病之前,防止疾病的发生;已病之后,防止疾病的传变,强调以“预防为主”。本文从治未病的渊源;治未病思想的实质内容;“治未病”理论的应用;“治未病”临床研究进展等几方面解释治未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