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5 毫秒
1.
杨景戎  罗娟娟  刘桂荣 《中医杂志》2023,(21):2176-2178+2183
总结张志远教授辨证分型治疗带下病的临证经验。认为带下病的病机多为肝、脾、肾功能失调,湿热或寒湿内蕴。临证将带下病分为肝郁脾虚证、湿热内蕴证、寒湿下注证、肾阳不足证四种证型,分别运用《金匮要略》当归芍药散配伍风药加减以调和肝脾,《产科发蒙》八仙饮加减以清热利湿,自拟十味温带汤加减以温阳散寒,《验方新编》巴戟菟丝汤加减以温补肾阳。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介绍冯崇廉教授采用“和法”小柴胡汤治疗带下病之思路及处方用药经验。冯教授认为带下病多以肝郁脾虚、湿热下注为主要病机,治宜用小柴胡汤调和肝脾、和解少阳枢机以治本,加以清热利湿止带之药速决其标。  相似文献   

3.
多数医家辨治带下病喜从脾肾考虑,临床治疗带下病的常用方法为健脾补肾、清热祛湿,常用党参、白术、山药、甘草等药物。《傅青主女科》带下病的辨证大都与肝经相关,强调肝脾功能失调,认为"湿热留于肝经,因肝气之郁也",提出调肝也是治疗带下病的重要大法,在治疗带下病的方剂中,大多加有柔肝、清肝的药物,如白芍、柴胡、栀子等。  相似文献   

4.
浅谈和肝法治疗带下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哲  张春玲 《光明中医》2010,25(6):946-948
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异常,或伴全身、局部症状者,称为带下病。俗语云:"十女九带",带下病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1]。《傅青主女科.带下》认为:"夫带下俱是湿证",可见带下病主要病因是湿,故历代医家多从脾、肾论治带下病。但女子以肝为先天,从肝论治在带下病治疗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带下病无论病因病机,还是治法方药都贯穿着一个“湿”字,这也是导致带下病缠绵难愈的原因,所以临证时要重视调理肝脾,治湿之根本,并且要善于运用奇经理论治疗带下病,传承中医治疗带下病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傅青主女科》论治带下病,论述简要,辨证详明,理法严谨,药简方效。书中首提带下病核心病因,指出湿邪为患。五带辨证以脏腑辨证为主,经络辨证为辅,以肝脾肾辨证为主,尤以肝脾为要、五带对应五证,五证对应五方,用药配伍精当。  相似文献   

7.
王梓楠  李磊 《吉林中医药》2020,40(5):607-609
高仲山认为,带下病多因于湿邪,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气血亏损、阴阳失衡、经脉受损为本病病机。高仲山从整体观出发,治病求本,审证求因。在治疗带下病的过程中以祛湿为主,主张调护肝脾肾三脏。以调理脾胃、以养气血,温养脾肾、补养精气,疏肝解郁、清热祛湿,乙癸同源、肝肾同治4法对带下病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8.
中药治疗宫颈糜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蓓  吴科研 《吉林中医药》2008,28(6):466-467
带下病的主要发病机理是肝、脾、肾功能失调,水湿不运,湿热互结,流驻下焦所致.近年来,有报道,应用中药治疗宫颈糜烂具有一定疗效,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国医大师孙光荣认为,女子生理性"带下"属于人体之"精"的范畴,为肾脾之精所化,"带下"对女子的重要性犹如"生殖之精"对男子的重要性。带下病病位主要在前阴、胞宫,任脉损伤、带脉失约是带下病的核心机制。带下病的发生与湿、毒、热和脏腑失调关系密切,其治疗以清热解毒、利湿止带和调理脾肾、补元摄带为主。带下病日久可加用固涩敛带之药以治其标。孙光荣治疗带下病以"子母方"为主要方法 ,其外治多使用自拟经验方孙光荣清带汤坐浴。全方融清、利、敛为一体,全面兼顾了带下的生理病理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宋金元医学文献中治疗带下病的用药规律,为中药临床应用和新方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从宋金元医学著作中筛选涉及带下病的52部古籍,将其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组方规律研究,提取新方组合,总结其带下病的诊治规律。结果 纳入方剂262首,涉及306味中药,方剂多小而精简,以丸散剂为主;赤白带下病(54.2%)较多,其次为白色带下病(26.0%),其归经侧重不同,但总归肝脾肾三经,药性以温、寒、平,药味以辛、甘、苦居多,以补虚类药物为主;支持度≥27的中药药对组合为5对,无监督熵聚类分析得到13首新处方。结论 该研究通过数据分析后得出宋金元时期医学文献中记载的带下病病因多与虚、寒、热有关,病位多在肝、脾、肾三脏,核心药物以补血扶正的四物汤组成为基础,为后世临床治疗带下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析清代名医沈金鳌治疗带下病的学术思想及用药特点。方法:对沈氏著作《妇科玉尺》中带下篇的选方用药进行频次、频率统计及聚类分析,将统计结果与原文结合探索其对带下病的认识及诊治思路。结果:该古籍内治疗带下病的方剂共52首,涉及中药共112味,总用药407次; 单味药使用频率最高为当归、白芍,分别为5.16%、4.67%; 药物分类数目最多及使用频率最高的为补虚药,包括26味,总使用频次为144次; 性味归经以甘、辛、苦、温,归脾、肝、肾经为主; 聚类分析得出沈氏治疗带下病常用的6组药物搭配,分组显示多为养血、益气健脾、温阳利湿药各为一组。结合原文分析,沈氏主从虚实论带下,虚以健脾、实以利湿,多以虚论; 并根据带下颜色及女子年龄的不同进行分述,总体上治疗多宗东垣之法。结论:沈氏重视虚损带下病的治疗,且多从脾论治、主张温补脏腑气血兼以利湿。  相似文献   

12.
介绍运用健脾补肾、疏肝理气法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体会.认为其病位在肝、脾、肾三脏,脾肾两虚、肝气郁滞、三焦水道不利是关键病机,临床治疗以健脾补肾、疏肝理气为主,并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选用水蛭、蜈蚣等虫类药搜剔通络以及雷公藤、鸡血藤等藤类药祛风除湿、活血通络.  相似文献   

13.
江澜  徐爱民  张洪 《陕西中医》2011,32(5):581-582
历代医家对带下病生理病理诊治论述颇详,大多从肝脾肾论治。然带下病还可从肺论治。本文从肺的生理病理与带下的联系,论证了从调肺治疗带下病,为临床辨证论治及证候基础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带下病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易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其病因复杂,多认为与湿邪密切相关。历代医家对带下病生理病理的论述颇多,大多从肝、脾、肾入手,而对肺的论治甚少。从湿论治肺与带下的联系,认为带下病可从肺论治,并运用宣肺开郁法,为带下病的治疗另辟蹊径。  相似文献   

15.
边思怡  李艳丽  高静 《河南中医》2022,42(4):530-532
叶天士治疗带下病,遵仲景、东垣等多家学说,对阴虚性带下,善用柔润肝肾之法润补奇经固带;对虚寒性带下,善用温养冲任之法温通奇经摄带;对冲脉逆乱所致带下,常用和胃通阳之法调冲和胃敛带.脏腑内伤引起的带下病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多由脾虚失运、肝郁乘脾、肾阳虚衰、肝肾阴虚所致.脾虚失运者,多用四君子汤健脾升阳固带;心统诸经之血...  相似文献   

16.
董豹珍  吕翠田  牛亚南 《河南中医》2013,33(7):1032-1033
当归芍药散用于治疗妊娠以及妇人腹中腹痛属于肝脾失调的证治.临床上应用范围日趋广泛,凡有肝脾不和皆可使用,调和肝脾是其辨证治疗的核心.在临证中,谨守其病机,以疏肝养血,健脾渗湿为基础佐以温经散寒之药,运用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痛经,取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丁章森 《新中医》1993,25(10):11-12
本文认为,《傅青主女科》带下病辨治特色主要体现在:重视经脉连属,强调湿热为病及法从肝脾论治,渗湿利水等四个方面,这些见解,对后世治疗带下病颇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简版:带下病是临床困扰女性健康的常见疾病,也是历代医家积极探索其病因、病机、诊疗方案的重要疾病。笔者以“滞为带下病的起病关键为着眼点,建立“辨肾—识脾—视肝—观胞—察肠”的脏腑辨证思路,并探讨以通滞的方案来论治带下病:  相似文献   

19.
带下病为女子常见病,中医药治疗此病有其独特的优势。历代医家多认为其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大多从湿论治。笔者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总结出,五脏功能失调,均可导致带下病。治疗应审证求因,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20.
傅氏有"夫带下俱是湿证"之言,说明带下病的形成,总以湿邪为主。脾、肝、肾三脏功能失调,水湿运行失司,势必导致湿邪产生。脾胃居中焦以灌四旁,为化生血气之源,调畅气机之纽。脾胃功能失常,易牵及他脏而生湿致病。故治疗尤重视调补脾胃以运化水湿,为带下病的治疗提供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