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娄海林  吕利  周轶芳 《安徽医学》2020,41(7):781-784
目的 探讨改良扩皮送鞘法在超声引导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肿瘤科拟行PICC的75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各25例。A组采用可撕裂鞘与扩张器组装直接扩张穿刺点后送鞘的钝性分离法,B组采用盲穿针外鞘与扩张器组装后扩张穿刺点后送鞘的钝性分离法,C组采用改良扩皮送鞘法(即盲穿针外鞘、扩张器与可撕裂外鞘组件扩张穿刺点后送鞘的钝性分离法)。比较3组一次性扩皮及一次性送鞘成功率、扩皮后即刻和术后24 h穿刺点出血量、穿刺点渗液、置管7天维护次数和穿刺点感染情况。结果 B组和C组一次性扩皮成功率均为100%,均高于A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扩皮后即刻出血量及术后24小时穿刺点小量出血率为86.9%、91.3%,均高于A组(60.0%、70.0%)及C组(48.0%、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扩皮送鞘法可提高一次性扩皮和一次性送鞘成功率,但在穿刺时即刻出血量与24 h出血量方面无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一种新型扩皮送鞘法在同步放化疗肿瘤病人行超声引导下改良赛丁格技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同步放化疗行PICC置管的肿瘤病人随机分为A、B、C 3组,各40例。A组采用扩皮刀纵向扩张穿刺点后推进微插管鞘的方法,B组采用扩张器与导管鞘组件扩张穿刺点后送鞘的钝性分离法,C组采用新型小切口联合盲穿针外鞘、扩张器组装钝性分离法。比较3组置管病人的一次性送鞘成功率、术中疼痛评分及术后穿刺点渗血情况。结果A组及C组病人均一次性扩皮送鞘成功,成功率为100%;B组病人3例钝性扩皮失败后改扩皮刀再次扩皮送鞘成功,成功率为92.5%;3组病人的一次性送鞘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置管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A组评分高于B组和C组,C组高于B组(P < 0.05~P < 0.01)。C组病人穿刺点渗血情况低于A组和B组(P < 0.05)。结论采用新型小切口联合盲穿针外鞘、扩张器组装钝性分离法行PICC置管扩皮,不仅一次性送鞘成功率高,而且可减轻置管术中疼痛、减少术后穿刺点局部渗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老年患者应用中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并提出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总结80例老年患者PICC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原因.结果 80例患者中留置PICC管时间为16~128d,平均38.8d,因并发症而需拔管的占22.3%,主要并发症依次为:局部渗血、送管困难或导管异位、导管阻塞、静脉炎、导管脱出和感染等.结论 老年患者PICC管局部渗血的发生率较高,而堵管率较低,针对局部渗血、导管堵塞等并发症特点采取穿剌部位首选健侧肢体的贵要静脉,加上局部止血、防止血液返流等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简称PICC导管,起到外周血管置管,中央静脉治疗的效果.操作快速、简便、创伤小,可避免化疗药物与手臂静脉的直接接触,防治药物对血管的刺激,能够有效保护上肢静脉,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了解并合理应用PICC导管,掌握正确操作技术,合理用药,严密观察,防止导管堵塞,延长导管留置时间,能够为需要长期输液且静脉条件差的患者提供良好的静脉通道,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医疗费用,从而充分发挥PICC置管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侯小娟  李琳  宋茜  文君 《医学争鸣》2002,23(6):567-567
1 对象和方法  1999- 0 6 / 1999-~ 12采用美国 BD公司生产的导管对 10例患者行 PICC. 1物品准备 :穿刺包 1个 ,手套2付 ,10 0 m L 肝素盐水 1瓶 . 2穿刺部位 :常选择肘部头静脉 ,贵要静脉或正中静脉为插管部位 . 3操作步骤 :按 Abi-Nader介绍的方法 [1 ] ,在预先选择好的部位 ,先测量置入导管的长度 ,上臂外展角度 90°,由穿刺点至锁骨头距离 ,消毒范围由上臂中段到前臂中段 ,据测得的静脉长度剪去多余导管 ,扎止血带 ,插入引导套管 ,拔出针芯后插入选择好的导管 ,插至预定的长度 ,拔出引导套管和金属导丝 ,抽回血 ,再用肝素盐水 10…  相似文献   

7.
目前PICC(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本文对PICC穿刺后的并发症护理研究的近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uy insertedcentral catheter,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其导管的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1]。从90年代开始引进我国,并在临床广泛应用。PICC已发展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置管技术,以其明显的优势在临床已被广泛应用,为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输液通道。为降低其导管堵管率、感染率等并发症,延长导管的留置时间[2],我科对PICC置管患者采取了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PICC相关感染的类型、主要病原菌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应用PICC治疗的新生儿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病原菌构成。对CRBSI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导管定植的发生率为3.0%,1.2/1000导管日。局部感染(出口部位感染+隧道感染)率为7.4%,2.8/1000导管日。CRBSI发生率为9.0%,3.6/1000导管日。CRBSI病原菌G+菌占57%,主要为凝固酶阴性的表皮葡萄球菌。G-菌占18%,以肺炎克雷伯杆菌为主,真菌占25%,主要为念珠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置管时间为CRBSI的独立危险因素[OR=1.58(1.12~1.73)]。结论 PICC相关感染以CRBSI最常见,CRBSI的病原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真菌也较常见。置管时间是CRBSI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王敏 《黑龙江医学》2010,34(11):879-880
完全胃肠外营养(TPN)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起着“人工胃肠”作用的治疗措施。胃肠外营养支持在临床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一些如消化道瘘、急性重症胰腺炎等,以禁食、水为主要治疗手段的疾病。建立1条有效的静脉通路是实施TPN的首要条件。传统的方法有外周静脉营养和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营养,两者均有一些不足,如并发症多、易破坏静脉、输入困难等,而影响TPN的实施。我科应用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简称PICC)进行TPN,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feasibility, complications, mid- and long-term advantages of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PICC) and traditional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VC) access assisted with X-ray image.
Methods
From 1997 to 1998, we conducted a study including 60 patients placed PICC lines and 60 patients placed CVC lines. Study variables included tip sites and complication rates.
Results The result of the study assisted with X-ray image showed that 95% of total PICC placements was successful in surgical patients. The mean duration for PICC catheters placed before removal was 13 days (6-98 days) and fifty-three catheters (88.3%) were removed following completion of therapy. The total occlusion rate was 6.7% (4/60), and occlusion rate in 3 Fr (20-gauge) catheters (3/20, 15%) was higher than in 4 Fr (18-gauge) catheters (1/20, 5%). Phlebitis occurred in 5% of patients(3/60) and one catheter fracture happened on the catheter-hub junction (1.7%). The catheter tip dislocation occurred in 3 cases with PICC (3/60, 5%) and was moved to the optional position assisted with X-ray image. In CVC group, the total successful placement was 88% and the mean duration was 14 days(7-104 days). Pneumothorax happened in 1 case (1.7%). The catheters were withdrawn in 4 catheter dislocation cases. No catheter-related sepsis and hemopneumothorax happened in both two groups.
Conclusions PICC assisted with X-ray image has advantages of less trauma and accurate localization, which could avoided many severe complications of central venous access such as pnemothorax. The new method provides a reliable and effective venous access that could satisfy mid- and long-term treatment in the patients receiving a variety of solutions, primarily parenteral nutrition, chemotherapy or antibiotic infusion.
  相似文献   

12.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末端定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跃  郝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8,29(10):1244-1247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一种静脉置管技术.对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末端应该放置在什么位置以及如何在X线下进行定位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末端的最适位置、X线定位的影像学标志及导管末端的移动性等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改良钝性分离技术在血小板减少病人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PICC置管且血小板 < 100×109/L、凝血功能正常的44例住院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1例病人采用可撕裂外鞘与扩张器组装后钝性扩皮置管,观察组23例病人采用改良钝性分离扩皮技术置管。比较2组一次送鞘成功率、置管后第1、3、5天穿刺部位疼痛程度以及置管后24h出血量和7d内维护次数。结果观察组一次性送鞘成功率为95.65%(22/23),对照组一次性送鞘成功率为85.71%(18/2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低(P < 0.05)。观察组置管后24 h穿刺点渗血纱布层数及置管后7 d内换药次数均较对照组少(P < 0.05和P < 0.01)。结论采用改良钝性分离技术,对于血小板减少病人可明显减少穿刺点出血量及导管维护次数,减轻疼痛与紧张,提高病人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对收治在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的54例低出生体重儿,经上肢静脉行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减少了反复穿刺对患儿的不良刺激。提高了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长度测量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本院肿瘤科行PICC置管患者108例,进行置管长度测量方法和导管X线定位的探讨。结果:导管管端至右胸锁关节下缘的长度(c值)为(47.90±10.96)mm,第6胸椎右侧上缘至右胸锁关节下缘的长度(D值)为(48.06±11.14)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2,P=0.718),本方法可行。结论:放置PICC管其末端均位于第6胸椎上缘周围,以右胸锁关节下缘至右第3胸肋关节下缘的长度的1/2加上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下缘的长度可作为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置管体外测量长度。  相似文献   

16.
严正蓉  唐晨曦 《西部医学》2013,25(8):1264-126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用于PICC置管患者导管护理的效果。方法将166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情况、病员满意度和患者导管自护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无差异,试验组病员满意度好于对照组(P=0.002),试验组导管自护知识掌握度高于对照组(P=0.000)。结论临床路径用于PICC护理管理,规范了护士护理行为,提高了病人满意度及PICC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胸部外科术后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致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52例通胸外科患者术后发生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情况。以疾病种类、置管位置、置管种类为主要观察指标,分析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发生的因素。结果:452例患者中,发生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患者有32例,发生率为7.08%,居术后并发症首位。其中,疾病种类和置管位置与PICC相关静脉血栓发生有直接关系(P=0.001)。食管癌(2.8)及头臂静脉(3.0)置管导致血栓发生可能性最大。结论:食管癌患者及头臂静脉置管导致PICC相关血栓发生的可能性最大,对于不同疾病种类的患者选择合适穿刺部位是预防PICC血栓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盲穿和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某院2011年1~8月符合PICC置管条件但血管条件差的200例住院患者,将其按入院时间的先后分成对照组(n=98)和观察组(n=102).两组均使用美国巴德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对照组采用盲穿法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观察组采用SiteRite 5 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比较2种不同方法进行PICC置管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81.63%、肢体肿胀2例、机械性静脉炎6例、局部感染7例、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2例;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4.12%、肢体肿胀1例,术后机械性静脉炎、局部感染率、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均为0;与对照组相比,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机械性静脉炎、局部感染的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较盲穿法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提高了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降低了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