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难治性癫痫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自身免疫性癫痫(AE)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认为,AE是由自身抗体或免疫细胞介导的癫痫。目前国际上尚无明确的AE诊断标准。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测、头部影像学和脑电图表现是临床医师诊断AE的主要依据。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使用抗体阳性者癫痫评分评估抗体阳性患者的癫痫发病风险,有助于AE的诊断。免疫治疗反应癫痫评分用于预测初始免疫治疗反应。临床上以免疫治疗为主,采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分析各种抗体类型自身免疫性癫痫(autoimmune epilepsy,AE)的临床资料,探讨入院诊断对癫 痫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 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1月21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抗神经元抗体阳性的AE病例 40例,根据入院诊断分为初诊AE组及初诊非AE组,对比两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脑脊液、脑电图、影像学检查等 结果,分析入院诊断对两组患者癫痫预后的影响。结果:40例AE患者年龄为(33.23±16.41)岁,男女比例为1:1.11。初 诊AE组(n=25)与初诊非AE组(n=15)在性别、年龄、抗体分布、症状学特征、脑脊液、影像学表现等方面的差异均无 统计学意义(均P>0.05)。初诊非AE组患者抗体检测距初始症状天数显著长于初诊AE组(P<0.01)。初诊非AE组患者免疫 治疗距初始症状天数显著长于初诊AE组(P<0.001),且初诊AE组的癫痫好转率显著高于初诊非AE组(P<0.05)。结论: AE患者的入院诊断与其免疫治疗转归相关,针对成年期新发癫痫或病因不明的癫痫应充分考虑AE的可能性,AE患者 一旦确诊应尽早启用免疫治疗以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 分析北京天坛医院2012-2016年入院治疗的AE患者13例,对其临床表现、脑脊液、脑电图、神经影像学及治疗等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按临床类型分类,2例为抗Hu抗体阳性AE,7例为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4例为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基因1(LGI1)蛋白抗体阳性脑炎.所有患者均出现精神症状、近记忆力减退及癫痫发作.10例脑脊液白细胞数增高(其中7例为抗NMDAR脑炎),3例脑脊液蛋白升高,3例IgG寡克隆区带阳性.头颅MRI检查发现8例异常,位于海马、海马旁回及杏仁体,均表现为T2WI和FLAIR高信号,在FLAIR像上更清晰.所有患者均给予原发病治疗、抗癫痫治疗及免疫治疗,12例临床症状得到改善且影像学显示病灶缩小.结论 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及神经影像学检查能有效地提高AE的早期诊断;对诊断明确的患者予以免疫治疗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4.
自身免疫性脑炎(AE)是一组抗原抗体相关疾病,其临床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自身抗体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方面。在目前的临床工作中,患者出现急性或亚急性发病的认知功能障碍、痫性发作和精神症状,即可考虑AE的诊断。近年来,随着抗体检测技术的提升,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新类型AE逐渐被人们发现,AE的诊断及治疗也有明显改善。目前我国AE临床及基础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就国内外AE最新的临床诊断指南、专家共识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临床诊断率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吴兰香  田胜  郑合情  刘盼  吴伟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30):3870-3877
背景 抗接触蛋白相关蛋白2(Caspr 2) 抗体相关脑炎临床罕见,临床表现多变,诊断困难,目前国内外针对该病的研究少见。目的 总结并分析成年人抗Caspr 2抗体自身免疫性脑炎(AE)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2016年4月至2020年12月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脑炎症状的成年患者中被确诊为AE者共198例,回顾性选取其中血清或脑脊液抗Caspr 2抗体阳性患者14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14例抗Caspr 2抗体AE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脑电图表现、治疗和随访。结果 14例患者中男11例,女3例;平均年龄(47.9±19.6)岁。精神行为异常是最常见首发症状;病程中11例出现边缘性脑炎症状(精神行为异常9例、认知功能下降7例、癫痫发作6例),10例出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合并多汗症8例、窦性心动过速6例、便秘2例、小便困难1例),6例出现失眠,5例出现周围神经高兴奋性症状,4例出现神经性疼痛,3例出现小脑症状。血清抗Caspr 2抗体阳性13例,脑脊液抗Caspr 2抗体阳性8例,其中5例患者同时合并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抗体阳性。所有患者行肿瘤筛查未发现肿瘤。患者均接受一线免疫治疗,10例预后良好,1例死亡,1例复发,1例仍在治疗中,1例并发左侧股骨头坏死。结论 抗Caspr 2抗体AE临床表现多样,可累及中枢和周围神经肌肉系统及自主神经系统等,发生心律失常时应警惕猝死的可能,可出现其他类型自身抗体阳性,免疫治疗有效,可有复发。  相似文献   

6.
郭华陵  王国平 《安徽医学》2019,40(10):1103-1106
目的比较自身免疫性脑炎(AE)待查患者中,抗体阳性(确诊)的AE患者和抗体阴性(可能)的AE患者之间的临床特征及辅助检查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为AE待查的患者56例,所有患者的脑脊液和血清进行AE相关抗体[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抗体(NMDAR)、抗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噁唑丙酸受体抗体(AMPAR)、抗γ-氨基丁酸B受体抗体(GABABR)、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抗体(LGI1)和抗接触素相关蛋白2抗体(CASPR2)]检测。根据抗体检测结果分为抗体阳性的AE患者和抗体阴性的AE患者,其中抗体阳性的AE患者31例,抗体阴性的AE患者25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结果的差异,以及疾病严重程度和治疗的差异。结果 31例抗体阳性的患者中,抗NMDA脑炎20例(65%),抗GABABR脑炎9例(29%),抗LGI1脑炎2例(6%)。抗体阴性的AE患者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IVIG)的使用率低于抗体阳性的AE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前驱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头颅磁共振表现、脑电图结果、脑脊液压力、脑脊液细胞数及脑脊液蛋白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两者的入住ICU率、最高mRS评分、出院日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结论 AE患者中抗体阴性的并不少见,抗体阴性的AE患者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跟抗体阳性的AE无显著性差异,对该类患者进行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分析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谢国民  陈洁  吴喜萍 《浙江医学》2021,43(10):1033-1036,1045
自身免疫性脑炎(AE)泛指一类由自身免疫机制介导,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脑部疾病。AE临床表现多样,从相对轻微的认知功能损害到较为复杂的难治性癫痫发作。近年来,随着实验室抗体检测技术的提升和临床研究的深入,诊治病例增多,临床医生积累了更多治疗经验。同时,AE作为研究热点,新的研究成果与临床经验也日益增多,为AE的规范化(免疫调节治疗与其他治疗)和个体化(因人而异、因抗体而异)治疗提供了参考。本文就AE的治疗研究进展作一述评。  相似文献   

8.
朱瑞萍 《实用全科医学》2010,8(6):685-686,F0003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指标calretinin、vimentin、CK5/6、AE1/AE3、EMA、CEA在恶性胸膜间皮瘤与肺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13例恶性胸膜间皮瘤和25例肺腺癌中calretinin、vimentin、CK5/6、AE1/AE3、EMA、CEA的表达情况。结果calretinin、EMA、CEA、vimentin在恶性胸膜间皮瘤和肺腺癌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皮瘤最敏感的抗体是vimentin和AE1/AE3,而特异性最高的抗体是calretinin。在肺腺癌中,敏感性最高的抗体是AE1/AE3,其次是EMA、CEA,特异性最高的抗体是CEA。结论calretinin、vimentin、CEA一组抗体兼具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作为恶性间皮瘤和肺腺癌鉴别诊断中的首选抗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推广一种治疗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和不孕的主动免疫治疗方法,分析影响疗效的各种因素,提高疗效.方法给在本院进行主动免疫治疗的38例习惯性流产和不孕患者皮下注射丈夫淋巴细胞,进行主动免疫,并分析年龄、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抗精子抗体(AsAb)和抗弓形虫抗体(AtAb)对主动免疫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主动免疫治疗总有效率81.58%,其中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有效率为86.67%,且30岁以下治疗有效率高于30岁以上.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患者的AsAb阳性率70.00%,AtAb阳性率40.00%和丈夫AsAb阳性率26.67%,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结论主动免疫治疗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安全、有效,但年龄对免疫治疗的有效率和妊娠成功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主动免疫治疗刺激机体产生的免疫性抗体对新生儿溶血病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皮下注射丈夫淋巴细胞方法对治疗组患者进行免疫治疗;观察分析免疫治疗及孕产妇血清HLA抗体对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HDN)患儿溶血程度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孕妇HLA抗体阳性率为21.2%,治疗组为53.3%;对照组新生儿发生重症新生儿溶血病11例(33.3%);治疗组1例(3.3%).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主动免疫治疗能够刺激机体产生HLA抗体,可有效降低血型不合所致重症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概率.HLA抗体参与了HDN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孕期动态监测HLA抗体对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轻重程度有预报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实验室指标联合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脑炎(AE)患者近期疗效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1年6月达州市中心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收治101例AE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出院时预后情况分组,其中良好组58例,不良组43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影像学检查结果、接受免疫治疗比例、发病至接受免疫治疗时间、合并症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AE患者近期疗效独立影响因素,以出院后3个月mRS评分作为疗效评估金标准,描绘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实验室指标联合检测用于近期疗效预测临床效能。结果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入院时mRS评分>3分比例、精神行为异常比例、脑电图δ波比例、脑电图δ刷比例、血清学及脑脊液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血清降钙素原水平、阴离子间隙水平、血清AE相关自身抗体滴度及脑脊液免疫球蛋白G(IgG)指数均是AE患者近期疗效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实验室联合检测...  相似文献   

12.
谢国民  陈洁 《浙江医学》2022,44(12):1329-1330
自身免疫性脑炎(AE)的临床表现复杂,尤其是罕见的多重抗神经元抗体阳性的AE。本文报告2020年6月10日、10月9日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收治的2例多重抗神经元抗体阳性的AE患者。例1是15岁男孩,血清及脑脊液检查显示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抗体和抗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GLuR5)抗体为阳性。例2为69岁男性,脑脊液检查显示抗接触蛋白2(CASPR2)抗体和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LGI1)抗体均阳性,最终被确诊为AE。多重抗神经元抗体阳性的AE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导致临床诊疗难度增加,需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免疫性流产患者在免疫治疗后的反应。我们对75例流产3次或以上的妇女进行了配偶白细胞免疫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液流细胞仪(FCM)和传统的微量淋巴毒试验(MCX)测定血清抗白细胞抗体,并以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测定其血清抑制效应。结果表明免疫治疗后多数患者能产生抗白细胞抗体和MLC抑制效应,提示免疫治疗可促使机体产生封闭性抗体以增强免疫保护作用。我们对其中22例并测定了治疗前后对非配偶白细胞的抗体反应,发现多数患者FCM阳性,部分MCX阳性。提示这种抗体并非针对个体特异性MHC Ⅰ型或Ⅱ型抗原,抗体对配偶及非配偶白细胞的反应并不能单纯以具有相同的HLA抗原来解释。实验表明FCM法敏感性高,能准确、快速地检出抗体,明显优于MCX与MLC。  相似文献   

14.
自身抗体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在共济失调、边缘叶脑炎及特定类型癫痫患者的血清和脑脊液中检测到电压门控性钙、钾离子通道的抗体及谷氨酸受体抗体。一些病人存在细胞内蛋白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或特异性核糖核蛋白抗体。一些病人对免疫治疗有反应,提示这些抗体具有致病性。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某些抗  相似文献   

15.
病毒性疾病的免疫治疗是一个重要的应用研究方向。抗HBV、HIV等的免疫治疗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热点之一。现在抗HBV、HIV等的免疫治疗策略主要是由疫苗为基础的免疫治疗、以抗体为基础的免疫治疗、以免疫效应细胞为基础的免疫治疗、以抗原提呈为基础的免疫治疗和以细胞为基础的免疫治疗五部分组成。免疫治疗技术的出现,为HBV、HIV等难治性病毒感染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杨斌  孙桂香 《医学综述》2007,13(12):944-946
胰岛自身抗体与1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防密切相关。最重要的几种与胰岛细胞内特殊蛋白对应的抗体是胰岛细胞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素自身抗体、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很多研究已显示,不同类型的糖尿病抗体出现的顺序不同,且预测疾病的价值也不同,胰岛自身抗体的检测可以帮助区分不同种类的糖尿病。在动物中可以通过利用这些抗体的产生来阻止1型糖尿病的发生,而在人类中还未得到相似的结果。另外,抗体检测还可以用于反映1型糖尿病免疫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1例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相关疾病(MOGAD)和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重叠综合征(MNOS)患者, 女, 39岁, 以单侧顶枕颞叶皮质受累为主, 主要表现为头痛、癫痫、认知功能异常、偏侧肢体麻木无力, 头颅MRI 可见右侧顶枕颞叶皮质T2WI及FLAIR序列信号增高, 脑脊液、血清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抗体阳性, 脑脊液抗NMDAR抗体阳性。急性期予以糖皮质激素、吗替麦考酚酯、丙戊酸钠治疗后该患者症状好转, 同时出院后予以免疫维持治疗, 随访8个月未复发, 提示对于怀疑自身免疫性脑炎(AE)或MOGAD患者, 若合并脱髓鞘病变或癫痫症状, 应考虑存在其叠加综合征可能, 明确应采用免疫治疗并长期维持。  相似文献   

18.
生物标志指导下恶性肿瘤的个体化免疫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今的恶性肿瘤临床治疗已经进入了肿瘤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的时代,而肿瘤免疫治疗也是目前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之一,尤其是主动性免疫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一种新思路.根据患者的基因类型或蛋白表达的不同,选择个体化的疫苗或免疫治疗方法、预测免疫治疗的疗效,是免疫治疗的趋势,免疫治疗的个体化治疗时代似乎已经到来.本文就目前个体化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临床应用混合抗体进行放射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在裸鼠荷人大肠癌Lovo移植瘤生长至1cm时,瘤内分别或同时注射~(131)I标记的抗CL_3单克隆抗体(~(131)I-CL_3)和~(131)I标记抗FERR单克隆抗体T_9(~(131)I-T_9),治疗后行SPECT显像观察标记抗体在肿瘤内的浓聚,并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我们发现两种抗体混合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单独治疗组,抗体在肿瘤内的浓聚也大于单独应用。结论:多种抗体混合应用瘤内注射放射免疫治疗可增加标记抗体在肿瘤内的浓聚,并能提高放射免疫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抗人膀胱癌双功能抗体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抗人膀胱癌双功能抗体的主动免疫治疗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抗人膀胱癌双功能抗体主动免疫治疗膀胱癌病人,同时用生理盐水注射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中人抗鼠抗体的产生情况、治疗前后各项体液免疫指标及NK细胞活性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病人的免疫指标上升.结论:抗人膀胱癌双功能抗体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可能是膀胱癌治疗的一种有益的辅助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