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分析个体化护理对鼻内镜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展开鼻内镜术治疗,依据患者入院时间不同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执行常规护理,分析组则展开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干预效果。结果:分析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5.00%)(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鼻窦鼻腔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干预后分析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应用于鼻内镜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中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提升临床疗效,保证患者颈后康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模式在内镜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科2018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10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均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其中50例接受院内常规护理流程纳入对照组,另50例则采取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纳入研究组,最终对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展开对比。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显著,缩短患者病情康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几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伴有精神障碍的鼻部疾病患者鼻内镜术后精神症状与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172例行鼻内镜手术的伴有精神障碍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86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精神症状改善情况、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SAS、SD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与物质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伴有精神障碍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精神与心理状态,提升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模式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手术后患者恢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8例给予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9例)与对照组(n=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专科基础护理措施,试验组在专科基础护理基础上予以系统护理模式,比较2组护理后的临床疗效、护理干预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护理模式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有较高的护理应用价值,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同时可减少并发症并缓解疼痛,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分析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与体会。方法:从2011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真菌性鼻窦炎病患中选取160例病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将病患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舒适护理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经各组护理方式干预后疼痛程度、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多项指标以及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经舒适护理的观察组所有患者疼痛程度、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多项指标均明显优于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制定科学合理且带有针对性的舒适护理可以有效降低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真菌性鼻窦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对于患者恢复健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按摩中医护理干预对鼻窦炎手术患者疼痛程度和鼻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24例鼻窦炎手术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中医组、常规组,每组62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中医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按摩中医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程度。随访3个月,比较2组鼻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中医组总有效率为96.77%(60/62),高于常规组的85.48%(53/62)(P<0.05);中医组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低于常规组,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6 h、24 h、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中医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1%(1/62),低于常规组的11.29%(7/62)(P<0.05)。结论 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按摩中医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鼻窦炎手术患者疼痛感,降低并发症风险,加快鼻功能恢复速度,提高鼻窦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围术期循证护理对普外科开腹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普外科开腹手术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差异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围术期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组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循证护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能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术后疼痛,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经鼻内镜手术结合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海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达法分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行经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在经鼻内镜手术基础上增加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和鼻内镜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黏膜恢复时间、鼻腔恢复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鼻内镜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治疗上,采用经鼻内镜手术结合药物治疗可获得理想效果,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术后康复更快。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规范化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遵医行为、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04例行鼻内镜术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规范化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出院3个月,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评分、自我效能评分均较出院时升高(P0.05),且观察组遵医行为评分、自我效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改善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的遵医行为,提升自我效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该院于2015年3月—2017年3月选取收治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在该院进行手术后病情恢复健康,分为两组进行健康宣教以及护理干预,对比对术后康复有何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率(97.5%)高于对照组(87.5%)。观察组患者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的平均分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SCL-90的平均分(1.7±0.3分)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分(2.4±0.4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患者术后康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配合西医常规护理对施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的慢性鼻窦炎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采用鼻内镜治疗的10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护理,观察组除西医常规护理外,配合中医辨证护理,观察其治疗效果及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可提高慢性鼻窦炎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在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中的效果。方法 择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德州市中医院收治的88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健康知识知晓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疼痛数字分级法(NRS)评分、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问卷(SNOT-20)评分、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2 h NRS评分以及干预后的SNOT-20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能够促进手术效果和康复效果的提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清窦灵合剂对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窦灵合剂口服,测定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鼻黏膜纤毛传输速率(MTR)。随访6个月以上,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3个月治疗组MTR比对照组增快,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MTR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病情完全控制率、病情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清窦灵合剂在促进鼻粘膜纤毛功能早期恢复,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术腔水肿,防止肉芽形成,促进术腔上皮化等方面均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张健  俞其光  王海国 《新中医》2016,48(6):169-171
目的:观察鼻渊通窍颗粒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行鼻内镜术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术后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50例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鼻渊通窍颗粒治疗,均治疗4周后随访6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鼻腔黏液纤毛清除能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生存质量的情况,以及2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0%,对照组为7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鼻腔黏液纤毛清除能力、VAS评分及生存质量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鼻渊通窍颗粒联合鼻内镜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鼻内镜手术联合霍胆丸治疗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慢性化脓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单纯实施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组45例在鼻内镜手术治疗后加用霍胆丸治疗,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鼻黏膜恢复情况和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鼻黏膜形态评分及鼻粘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鼻腔黏膜上皮化生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联合霍胆丸治疗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疗效肯定,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鼻窦方冲洗联合穴位针刺治疗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鼻黏膜功能形态恢复、相关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9月—2017年9月丹东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48例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4例给予激素吸入治疗,观察组74例在此基础上给予鼻窦方冲洗联合穴位针刺治疗,2组均治疗4周。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5、IL-6及IL-17水平及主观症状评分、鼻内镜评分(Lund-Kennedy)、鼻窦炎疾病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SNOT-20)评分进行分析,并统计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1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主观症状评分、息肉评分、水肿评分、鼻漏评分、SNOT-20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瘢痕评分和结痂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IL-1β、IL-5、IL-6、IL-17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1年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鼻窦方冲洗联合穴位针刺可促进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鼻腔黏膜修复,下调血清IL-1β、IL-5、IL-6、IL-17表达,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和远期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心理干预、健康教育、疼痛护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出院指导等综合护理干预,2组术后均给予桃红四物汤治疗。比较2组干预前后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情况,记录2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和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结果干预后,干预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的焦虑、抑郁,促进临床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药鼻窦灌注液冲洗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的效果。方法共收集2012年5月~2015年3月在我院行鼻内镜手术的慢性鼻窦炎患者116例,分成两组各58例,对照组用复方生理盐水冲洗,治疗组用中药鼻窦灌注液冲洗,共治疗2个月。比较临床疗效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TR均明显高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MTR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用中药鼻窦灌注液冲洗效果肯定,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纤毛功能,临床疗效明显提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穴位按摩联合耳穴贴压护理对慢性鼻窦炎手术患者治疗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及康复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2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80例,患者均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根据手术后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38例与观察组42例(穴位按摩联合耳穴贴压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VAS评分、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康复效果、并发症。结果:干预后第1d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并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为下降趋势,观察组干预后15d、1个月、3个月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饮食、生活作息、正确服用药物、随访、依从性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自我护理能力各项评分比较并无差异(P>0.05),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42%,明显低于观察组(92.85%)(P<0.05);对照组总发生率为21.04%,明显高于观察组(4.76%)(P<0...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配合西医常规干预对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的慢性鼻窦炎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的慢性鼻窦炎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西医干预,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联合西医常规干预.比较两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鼻通气总阻力.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总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