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哮喘伴慢性鼻窦炎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伴有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患者行鼻内镜手术(endoscopicsinussurgery,ESS)的治疗效果。方法1998年8月~2002年10月,对25例支气管哮喘伴有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经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按Messerklinger’s术式,切除钩突、摘除息肉、开放筛窦及上颌窦,清理窦口鼻道复合体病变组织;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和类固醇皮质激素等。结果随访18个月~3年,支气管哮喘症状疗效为:有效10例,好转10例,无效5例;鼻窦炎及鼻息肉疗效为:治愈10例,好转12例,无效3例。结论ESS对支气管哮喘伴有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患者的治疗,可降低哮喘的发作频率和对类固醇皮质激素的依赖。  相似文献   

2.
鼻窦内窥镜手术(ESS)越来越受关注。分析50例一次或多次鼻窦手术失败者的再修正的ESS。13~76岁,平均41岁,包括慢性鼻窦炎、复发性鼻窦炎、过 敏症、息肉及哮喘。均曾接受传统的鼻外及鼻内手术与ESS,其中26例为Caldwell-Luc术;19例经上颌窦、鼻内或ESS筛窦开放术。41例为两侧全鼻窦炎,余者病变较轻。术后失败观察时间为1月至2年,大部分不到1年,其中2例并发脑脊液漏。50例均经内窥镜及CT检查确定其病变区,仅对该部位行ESS再修正术。结果仍有10例失败,其中3例息肉复发;1例虽无再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后支气管哮喘的发作情况。方法选取2001~2007年我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且合并支气管哮喘的手术患者40例行鼻内镜下手术,术后平均随访(5.4±2.0)年,观察鼻窦炎术后哮喘发作情况。结果术后1年随访结果显示,支气管哮喘治愈6例(15.0%),好转18例(45.0%);术后3年随访结果显示,支气管哮喘治愈18例(45.0%),好转14例(35.0%)。结论多数慢性鼻窦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后支气管哮喘症状明显改善,部分患者甚至可以治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应用CO2激光辅助中鼻道上颌窦造口术的手术疗效。方法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44例(78侧),随机分成2组,其中鼻内镜下辅助CO2激光开放上颌窦窦口10例(17侧),常规鼻窦外科器械行上颌窦窦口开放术34例(61侧)。术后鼻内镜复查和鼻窦CT检查判定手术疗效。随访1年至1年6个月。结果鼻内镜下辅助应用CO2激光开放上颌窦窦口10例(17侧)中无1例窦口狭窄及闭塞,治愈8例,好转2例。而常规鼻窦外科器械上颌窦窦口开放术34例(61侧)中有4例(4侧)出现上颌窦窦口狭窄,1例(1侧)因上颌窦窦口闭塞而再次手术。治愈18例,好转11例,无效5例。结论鼻内镜下CO2激光辅助上颌窦造口术可有效地减少上颌窦窦口狭窄或闭塞的机率,从而提高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Ha。"over医学院耳鼻喉科医院在1986年至1990年间有164例鼻窦炎患者施行了经鼻内鼻窦病灶清除术。慢性鼻窦炎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鼻塞、嗅觉减退、水样粘液性鼻漏及球后胀痛。本组中25例以前作过手术(8例上颌窦根治并经上颌窦筛窦刮除术,17例经鼻鼻息肉摘除加筛窦开放术)。45例在术中还作了鼻中隔矫正术。术前每例都作了冠状位和上颌窦轴位的CT检查。此外,诊断还包括嗅觉、味觉检查以及变态反应试验。必要时补充进行了鼻内激发试验或血清RAST。手术是在充分收敛鼻腔后,行鼻腔的内窥镜或显微镜检查。摘除大的阻塞性息肉。然后,在显…  相似文献   

6.
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真菌性鼻窦炎的主要致病菌为曲霉菌,在临床上有增多趋势,据报道占各类慢性鼻-鼻窦炎的6%~13%〔1〕,过去多采用上颌窦根治术或Li ma手术来清除病灶。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发展,此类疾病现在倾向于采用鼻内镜下清除病灶。现将我科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34例的完整资料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临床经病史、CT及术后病理检查确诊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34例,其中男28例,女6例;年龄36~68岁。按1997年海口标准,慢性鼻-鼻窦炎Ⅰ型2期4例,Ⅱ型2期26例,Ⅲ型4例。真菌感染的鼻窦:右上颌窦20例,左上颌窦14例,累及筛窦12例。伴鼻中隔偏曲19例。1.2治疗方法34例患者均在局部麻醉下行患侧鼻内镜下鼻窦手术,行钩突切开,开放中鼻道,咬除筛泡,行上颌窦窦口扩大,用筛窦钳、筛窦刮匙和吸引管清除真菌团块及炎性息肉,上颌窦内下角病灶较难清除,采用自制的弯度较大的吸引管(利用吹张管做成“?”型)将真菌团块破碎后吸出,其中12例筛窦发现有真菌团块,行前筛或全筛切除,均能彻底清除窦内真菌团块、炎性息肉。术后第3天开始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2~3个月,冲洗后,鼻内镜下用10ml氟康唑冲洗窦腔1周。同时,采用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158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均行鼻内镜手术, 经病理明确真菌感染, 术后给予规范化药物治疗及鼻内镜检查随访。结果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主要侵犯上颌窦(67.72%)、蝶窦(23.42%), 以头痛(61.39%)、鼻塞(41.77%)为主要临床表现, 鼻窦CT主要表现为软组织影内可见钙化点, 病理可见真菌菌丝, 鼻内镜手术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结论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临床症状不典型, 诊断依据影像学检查及病理结果, 鼻内镜手术可以彻底治疗, 预后好, 复发率不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真菌性鼻-鼻窦炎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4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的CT影像资料。结果 单侧病变43例,双侧4例,以上颌窦最多见。病变窦腔CT检查均见软组织密度影充填。密度不均匀37例(78.7%),可见点状、条形或团块状钙化灶,CT 值100~150 HU;密度均匀软组织影10例(22.2%);窦腔骨质增厚39例(83.0%);窦腔缩小20例(42.6%);内含气泡影11例(23.4%)。41例上颌窦受累患者中窦口阻塞并扩大33例(80.5%);上颌窦内侧骨壁破坏吸收15例(36.6%)。结论 真菌性鼻-鼻窦炎的CT特征性表现为病变窦腔密度不均匀增高,内有局灶性点状、絮状、砂粒状、小斑片状高密度影,可有窦壁骨质破坏。CT对真菌性鼻-鼻窦炎的诊断和治疗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CRS)、鼻息肉伴有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法对72例伴有支气管哮喘的CRS、鼻息肉患者行鼻内镜下鼻窦功能性手术(FESS),观察不同麻醉下术中及术后哮喘发作情况并给予相应的治疗。结果局麻下30例手术患者中5例术中出现一过性焦虑、呼吸不畅,但无哮喘发作;3例术后轻度哮喘发作;全麻下42例手术患者术中均平稳,4例术后哮喘发作,其中1例哮喘持续状态,经治疗后好转。结论伴有哮喘的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FESS手术是必要、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鼻内镜、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上颌窦真菌球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1998年1月~2013年12月,我科共收治52例本病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为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探讨CT、鼻内镜在诊治上颌窦真菌球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1.1临床资料。经术后病理确诊为曲霉菌性非侵袭型上颌窦真菌球共52例(53侧)。男19例,女33例,年龄21~79岁,平均年龄48岁。单侧51例,双侧1例。病程2个月~6年。32例在门诊曾接受过正规细菌性鼻窦炎或单纯性鼻炎治疗,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CRSwNP)伴支气管哮喘患者鼻内镜围手术期药物治疗原则及效果。方法 收集2010年6月至2013年1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109例CRSwNP伴支气管哮喘患者行鼻内镜手术(ESS)的临床资料。术前均对哮喘进行全面评估, 哮喘完全控制6个月后行ESS手术治疗, 围手术期采用雾化吸入及全身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结果 围手术期无哮喘急性发作, 仅1例患者术后第2天因口服镇痛剂出现喘息;术后随访1~3年, 采用鼻内镜检查并行ESS临床疗效评估, 病情完全控制者5例(4.59%), 病情部分控制者94例(86.24%), 病情未控制10例(9.17%);仅1例术后13个月因股骨头坏死行手术治疗。结论 全面细致的哮喘病情评估和ESS围手术期药物治疗有利于防止围手术期哮喘发作及控制术后CRSwNP患者鼻息肉复发, 有利于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2.
我科2001年9月-2005年10月收治17例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患者,按普通鼻窦炎的鼻内镜基本术式结合经下鼻道上颌窦开窗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复发性鼻息肉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鼻窦炎鼻息肉复发的原因及包含鼻内镜鼻窦手术的综合治疗策略。方法 对 2 6例鼻窦炎鼻息肉复发病人行鼻内镜下鼻窦手术 ,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和口服皮质激素 ,术中尽量保持上颌窦自然开口的完整性 ,术后严密随访等综合治疗。结果 病变彻底清除 ,窦口开放良好 ,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中鼻甲粘连、前筛额隐窝病灶残留是鼻窦炎鼻息肉复发的主要原因 ,上颌线、脓液来源及鼻顶、上鼻甲是再手术的重要手术标志 ,综合治疗是主要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真菌球性鼻窦炎的临床特征、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效果以及术后复发的处理.方法 总结60例中老年真菌球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该疾病的临床特征.患者均行鼻内镜手术治疗,手术前后行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及鼻内镜检查评分.术后复发者行上颌窦冲洗.结果60例中临床主要症状依次为流涕、鼻塞、鼻腔异味、鼻涕倒流和涕中带血,常见体征为中鼻道狭窄及黏膜肿胀、脓性分泌物或干酪样物附着及息内阻塞,76.92%具有典型的CT特征.术后视觉模拟量表及鼻内镜检查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1),术后术腔完全恢复需6个月.4例复发患者通过上颌窦冲洗病情均完全控制.结论 中老年真菌球性鼻窦炎临床特征及鼻腔检查结果各异,CT扫描对诊断有特殊价值.鼻内镜手术是治疗此病的有效手段,术后病情控制需6个月时间,上颌窦冲洗在治疗术后复发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们于 1995年 10月~ 1997年 10月在鼻内窥镜下施行上颌窦中、下鼻道融合开窗术治疗上颌窦病变 5 0例 (5 6侧 )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 :本组 5 0例 (5 6侧 ) ,男31例 ,女 19例 ,年龄 16~ 76岁。上颌窦息肉 2 1例 (其中双侧上颌窦息肉 6例 ,合并筛窦息肉 15例 ,合并蝶窦息肉 3例 ) ,囊肿 12例 (粘膜囊肿 11例 ,粘液囊肿 1例 ) ,出血性坏死性息肉 7例 ,霉菌病 7例 (曲霉菌病 5例 ,变应性霉菌性鼻窦炎 2例 ) ,内翻性乳头状瘤 3例 ,术前均有鼻内窥镜检查和轴位、冠状位CT检查 (均未见骨质破坏 ) ,部分有术前病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 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 :5 7例 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 (均有一次以上鼻腔鼻窦手术史 ) ,其中 2 1例筛窦骨质明显增生、窦腔融合 ,15例 (2 4侧 )为上颌窦根治术后复发。采用 Messerkinger法彻底开放筛窦 ,充分扩大自然孔 ,术后用内镜电离子技术处理术腔水肿样肉芽组织及早期息肉与逐步处理上颌窦内病变组织 ,冲洗窦腔 ,控制感染等综合治疗方法的随访观察。结果 :大部分病例术后 6~ 9个月症状明显改善 ,鼻腔、中鼻道、筛窦腔均已上皮化 ,12例 (18侧 )上颌窦腔充分扩大且上皮化 ,3例 (4侧 ) 1年后除上颌窦前下壁少许粘膜水肿外均上皮化 ,全部病例均随访 1年~ 1年半 ,治愈 36例 (6 3.2 % ) ,好转 2 1例 (36 .8% )。结论 : 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手术只是治疗的重要一环 ,内镜电离子技术是术后处理早期病变和上颌窦内病变促进上皮化的有效方法 ,术中充分扩大自然孔、开放筛窦和术后有效的抗感染是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上颌窦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上颌窦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3种手术径路,即柯一陆手术入路31例、鼻内镜上颌窦窦口开放入路33例、鼻内镜上颌窦窦口开放联合下鼻道开窗入路30例;比较不同术式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12个月。其中采用柯-陆手术入路患者治愈率74.2%(23/31),5例出现面部麻木,无溢泪及鼻腔粘连等并发症;采用鼻内镜上颌窦窦口开放人路患者治愈率81.8%(27/33),7例患者出现鼻腔粘连,鼻内镜下直接分开后好转,无溢泪及面部麻木等症状;采用鼻内镜上颌窦窦口开放联合下鼻道开窗入路患者治愈率100%,5例患者出现鼻腔粘连,鼻内镜下直接分开后好转,无溢泪及面部麻木等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上颌窦窦口开放联合下鼻道开窗入路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上颌窦真菌性鼻窦炎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VAS评分对鼻咽癌放疗后慢性鼻-鼻窦炎治疗方案选择的价值。方法 98例鼻咽癌放疗后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被分成3组,分别经保守治疗(组1)、经上颌窦自然口扩大(组2)及联合下鼻道开窗(组3)为特征的鼻内镜手术治疗,分析这些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特点。结果 保守治疗前后仅黏脓性鼻涕VAS评分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治疗黏脓性鼻涕和面部胀痛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下鼻道开窗组优于单纯上颌自然口扩大组。结论 对于黏脓性鼻涕、面部胀痛这两项VAS评分较高的患者宜选择以上颌窦自然口扩大联合下鼻道开窗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2年6月鼻内镜下治疗慢性鼻窦炎60例,效果良好,现报导如下。1 临床资料 6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男45例,女15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0岁,以30~60岁最多,平均年龄37岁。Ⅰ型1期4例(6.7%),Ⅰ型2期2例(20%),Ⅰ型3期8例(13.3%),Ⅱ型1期9例(15%),Ⅱ型2期14例(23.3%),Ⅱ型3期18例(30%),Ⅲ型3例(5%)。手术均在鼻内镜下进行,上颌窦手术12例,上颌窦自然窦口扩大术22例,柯-陆氏  相似文献   

20.
通过收集分别来自筛窦和上颌窦两处的拭子和粘膜标本 ,研究慢性鼻窦炎的细菌学。根据临床和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手术证实 ,8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参与本研究 ,其中男 57例 ,女 2 9例 ,年龄 7~ 77岁 ,中位年龄4 1岁 ,病史均在 3个月以上 ,取样前 2周停用任何抗生素。首先用聚乙烯吡咯烷酮彻底消毒齿龈沟粘膜和同侧鼻前庭 ,然后在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 (RESS)过程中取样。上颌窦标本的收集 :上颌窦镜经犬齿窝进入窦腔检查后 ,分别把棉拭子和活检钳从金属套管伸入窦腔内取样。筛窦标本的收集 :术式基本按 Stammberger法进行。在切开钩突和切除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