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马丽佳主任医师从事呼吸系统的临床工作多年,悉心钻研,虚心学习,不断在临床上总结经验,提升医术,形成了具有其自身特色的学术思想,尤其是对肺脏疾病辨证治疗的学术思想更为系统。马丽佳认为肺脏娇嫩,其特性为喜润而恶燥,故其以润为用,又因肺为气之本,若肺病日久不愈,必然损耗肺之气阴,所以在临床辨证施治之时,常用以“虚实兼顾,清补并行”之法。五行之间生克制化,五脏分主五行,故脏与脏之间息息相关,牵一发而动全身,肺脏属金,土生金,金生水,土为金之母,水为金之子,母子一体,同气连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肺病日久者,子盗母气伤脾胃,母病及子伤水脏,故马老师在临床治疗肺病患者时常常依据五行相生关系加以论治,对于肺病日久,母病及子,肺肾两虚者应“固本培元金水生”;针对子盗母气肺脾两虚者马老师提出则应“补脾益肺绝痰源”;五行相生亦有相克,肺属金,肝属木,若肝郁日久,便会出现木旺侮金之反克之相,针对此类患者,马老师常用“佐金平木”法,疏肝郁,畅气机,平木旺,和五行。除此之外,脏与脏之间密切相关,脏与腑之间亦有联系,肺与大肠通过经络相联系,构成表里,经气相连,生理相关病理相连,治疗疾病时需表里兼顾,脏腑同调。  相似文献   

2.
3.
学术思想以其源于临床,高于临床,并指导临床的特殊性,成为中医学术之核心,同时也是临床发展的内在灵魂与动力。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结了名老中医心血的智慧结晶,在其发展形成过程中也同时被赋予了灵动的个性,  相似文献   

4.
广东名老中医医案是岭南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载医理的重要资源,是老中医们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中医理论要继承、要发展,研究医案是切实可行的方法。笔者通过对名老中医们的医案及医案评析文献学习,归纳整理其诊治急、危、重症的诊疗特点以弘扬他们的学术精神。  相似文献   

5.
于志强教授从事中医内科医、教、研工作近40年,学验俱丰,在临床上推崇"郁滞论"及丹溪"六郁"学说,主张"内伤杂病以开郁为先务、从肝论治",重视"气血津液辨证",用药精准,善用古方,化裁新方,创制了一系列有效经验方,同时仁爱施医,兴学重教,重视中医心病学科的建设。跟师于志强教授临诊学习,对其学术思想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会,遂撰文介绍。  相似文献   

6.
浅谈名老中医治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名老中医在治学方法上倡导:经典医经,熟读背诵;博览诸家,触类旁通;古文功底,读书必备;恒以苦学,勤能补拙。堪为后世治学之典范。  相似文献   

7.
吴莉萍 《江西中医药》2021,52(8):30-31,56
幸良诠在临床上推崇多种辨治思想,重视"气血论治".在全国首次系统地阐明了中医肠道给药的理论基础,创立了中药直肠点滴法.制方严谨,处方精炼,善用古方加减联用,研制了一系列临床行之有效的院内制剂,取得了良好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全国名老中医黄瑾明教授学术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宁 《广西中医药》2011,34(3):35-36
<正>黄瑾明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导师、广西中医学院教授,从事中医药临床、教学、科研四十余载,治学严谨,学验俱丰。1981年,黄教授开始致力于壮医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中医界提倡传承与发扬的热潮之中,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研究得到管理部门与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很多有关名老中医经验和学术思想的研究课题被列为重点科研项目,并有大量的相关著作和论文出版发表,这对于继承名老中医经验和学术思想、提高中医诊疗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其研究意义越来越明确,研究的内容不断深入而细致,方法也愈加先进和科学。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目前全国各地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已经形成多层次、多模式和多方法的研究格局进行综述,并对传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1.
正朱锦善教授是全国著名中医儿科专家,对中医儿科学术史、中医儿科理论学说、中医儿科各家学说有深入的研究,同时又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倡导辨证弃型、脾主困、温病学说源于儿科等学术主张。作为学生,笔者有幸多年跟随左右,现将其学术思想整理如下。1治学求本"本"的词意,词典解释为:树根、树干、根源、主要的。治学求本是朱锦善教授的学术主张,也是他的学术作风。朱教授主张,研究一门学问、一个学说、甚至一个小问题,都必须从源到流、系统  相似文献   

12.
刘完素学术思想传承轨迹方剂计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火热论”学术思想传承轨迹。方法:选取刘完素及其前代、后世医家的医论方药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传统文献学与方剂计量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一系列方剂计量指标的对比分析,从中显示其“火热论”学术思想传承轨迹。结果:(1)刘完素在寒热温凉药性及清热药的使用上与张仲景极为接近;(2)药味归经功效聚类,刘完素与同代医家接近,更与张子和聚为一亚类。结论:(1)刘完素“火热论”学术思想在秉承仲景理法方药运用原则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推重寒凉,更重辨证;好用寒凉,而不过用;力主寒凉,亦主温补。(2)刘完素“火热论”学术思想对易水学派、攻邪学派、丹溪学派、温病学派均有重要影响.对温病学派影响尤深.是温病学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相似文献   

13.
孙光荣教授是北京同仁堂中医药大师,主任中医师,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副院长,<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主编,北京二十一世纪环球中医药网络教育中心(世中联(北京)远程教育科技发展中心主任/名誉主任,是我国著名的中医药临床家,中医药文献学家,是我国中医药文献研究学术带头人之一,是我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创始人之一,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主任委员、中医药文化分会副主任委员、亚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编辑出版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医药文化与科普委员会委员.孙光荣教授研习中医药已60年,我辈有幸侍诊于同仁堂,聆听高论于教厅,习读医论著作于书册.对孙光荣教授的学术思想有了一些初步认识,现总结如下,以裨益医界同道.  相似文献   

14.
窦材,南宋人,生卒年代不详.据<扁鹊心书>窦氏绍兴十六年自序"苦志五十余年,悟得救人秘法,已十余年矣",窦氏大约生于公元1070年.祖籍真定(今河北正定).<中国医籍提要>及<中医大辞典>均载其祖籍为山阴(今浙江绍兴).考光绪十年<畿辅通志>卷一百三十五<艺文略>三:"窦材,真定人",又<扁鹊心书·进医书表>:"臣河朔真定之寒士",据此窦氏祖籍当为真定.窦氏早年曾任开州巡检,后迁武翼郎,一说曾任太医.  相似文献   

15.
论窦材学术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婷 《北京中医》2000,19(3):53-54
窦材,南宋人,生卒年代不详.据<扁鹊心书>窦氏绍兴十六年自序"苦志五十余年,悟得救人秘法,已十余年矣",窦氏大约生于公元1070年.祖籍真定(今河北正定).<中国医籍提要>及<中医大辞典>均载其祖籍为山阴(今浙江绍兴).考光绪十年<畿辅通志>卷一百三十五<艺文略>三:"窦材,真定人",又<扁鹊心书·进医书表>:"臣河朔真定之寒士",据此窦氏祖籍当为真定.窦氏早年曾任开州巡检,后迁武翼郎,一说曾任太医.  相似文献   

16.
程松厓是新安医派的重要医家,《松厓医径》是反映程氏学术思想的代表作。从重切脉"八纲"统领脉法、宗脏腑辨证辨病互补、悟仲景尽现处治活法3个方面,对程氏的学术思想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17.
温疫学派学术思想及治疗经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秀莲 《天津中医药》2006,23(4):294-296
温疫学派从不同角度对温疫的病因病机、诊断、辨证、治疗进行探讨,经历全新认识和创新过程,使中医对传染病的理论与诊疗体系逐渐走向成熟。特别是对疫病临床特征的认识,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在治疗方面擅用攻击性疗法、专方为主,随证变化、强调顾护胃气,重视后期调理,以及重视机体的抗病能力,调动机体内在因素,驱除疫毒等经验值得借鉴。温疫学派学术思想及治疗经验对于发挥中医药优势和特色,探讨新发传染病、病毒性感染性疾病发病规律,创新和完善辨证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嘉湘扶正治癌学术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癌瘤的病因、病机为切入点,分别从"扶正为主,祛邪为辅"的治癌大法、"辨证结合辨病"的治癌原则以及"阴阳平衡"的总纲等方面,详细阐述刘嘉湘教授"正虚致瘤,扶正治癌"的学术思想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康宜兵 《光明中医》2016,(2):188-189
清代医家叶天士认为脾属己土,脾宜升则健,脾主运化;胃属戊土,胃宜降则和,胃主纳。脾胃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传输,但各有特点,临证当分而治之。通过反复研读《临证指南医案》中胃脘痛篇,可归纳出其治疗胃脘痛的学术思想:治胃先治肝、治分气血、久病入络、温通胃阳、顾护胃阴、肝风内中等,在临床工作中,有很大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0.
《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它将人放在宇宙中来考察,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和有机组成部分,形成了天人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生命整体观——天人相应学说。“天”指整个自然界,“人”指人类,“相应”是指自然界的一切变化都能影响人体,并使之作出相应的改变。这种学术思想在经文中有反复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