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辛脑注射液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海燕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8):2594-2594
毛细支气管炎在儿科是一种常见病,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最常见是呼吸道合胞病毒。多见于2岁以内婴幼儿,2~6个月最为多见。我科自2005年10月~2006年3月对收住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佐以细辛脑注射液滴注,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于2005年10月~2006年3月确诊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98例,均符合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1〕。治疗组男28例,女24例,年龄<6个月36例,~1岁10例,~2岁4例,其中1例合并心衰。对照组男26例,女22例,<6个月29例,~1岁13例,~2岁6例。2组在性别、年龄、病情轻重及病程方面无显著差异,基本相似。1.2治疗方…  相似文献   

2.
甲襞微循环是外周循环系统 ,是体表微循环单位之一。中、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临床气喘、缺氧明显 ,应用无创的甲襞微循环检测技术 ,了解其微循环变化 ,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将 1999年 9月至 2 0 0 0年 9月住院患儿中 32例中、重度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观察组 ,其中男2 1例 ,女 11例 ;年龄 :<6月 11例 ,6月~ 13例 ,12~2 4月 5例。 2 0例健康儿作对照组 ,其中男 13例 ,女 7例 ;年龄 :<6月 5例 ,6月~ 8例 ,12~ 2 4月 7例。1·2 方法 选定左无名指观察部位[1] 。采用北京泰克公司生产的XTW -D型微循环显微镜及江西协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leptin,LEP)水平与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Th1/Th2细胞平衡及预后的关系.[方法]47例初次喘息发作并确诊为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分别于入院后24 h内、治疗结束及出院后12周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LEP水平,并随访1年,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患儿喘息发作的情况,分为婴儿哮喘组和非哮喘组;另选10例健康儿童血清标本作对照.[结果]共有19例患者出院后再次喘息发作并诊断为婴幼儿哮喘,占40.4%.与正常儿童比较,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IFN-γ水平降低、IL-4及LEP水平升高(P<0.05);出院时及出院12周后复查,哮喘组血清LEP水平高于非哮喘组和对照组(P<0.05),而非哮喘组血清LEP水平逐渐下降至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发生哮喘者血清LEP水平较健康同龄儿童及非哮喘儿童明显升高,持续高LEP水平可能是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发生婴儿哮喘的高危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吸入普米克令舒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 ,多见于 2岁以下的婴幼儿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最常见的病原体 ,我们采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  6 5例患儿均符合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1] ,同时取下呼吸道分泌物病毒快诊 ,诊断为RSV感染 ,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 34例 ,男 2 1例 ,女 13例 ,年龄 46d~ 2 1月 ;对照组 31例 ,男 19例 ,女 12例 ,年龄 5 0d~ 2 0月。起病均在 4d入院。治疗组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 ,其他治疗同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支气管扩张剂、口服强的松…  相似文献   

5.
下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我院 1999年1月至 2 0 0 1年 8月共收治 31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 ,为了解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情况 ,我们随机对其中 2 96例患儿做痰培养和 (或 )咽拭子培养 ,结果显示各年龄组所感染菌种有明显不同 ,现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 :2 96例患儿 ,男 16 5例 ,女 131例 ,年龄 1h~12岁。其中 1h~ 2 8d 17例 ,为新生儿组 ,男 14例 ,女 3例 ;1个月~组 5 5例 ,男 30例 ,女 2 5例 ,支气管肺炎 5 3例 ,毛细支气管炎 2例 ;3个月~组 12 9例 ,男 76例 ,女 5 3例 ,支气管肺炎 81例 ,毛细支气管炎 4 3例 ,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雾霾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并发哮喘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2月-2016年10月重度雾霾地区已确诊为毛细支气管炎的9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患儿。对两组患儿实施常规毛细支气管炎治疗方案,同时研究组患儿给予超声雾化处理方案并日常佩带口罩,对照组患儿仅进行病房常规清洁消毒。比较两组患儿并发哮喘的情况。结果研究组哮喘发生率为6.12%(3例),显著低于对照组(34.69%,1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3例毛细支气管炎并发哮喘患儿哮喘发作平均时间为(15.23±6.24)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83±10.74)d(P0.05)。结论雾霾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并发哮喘有一定的关联性。在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应注意预防哮喘。  相似文献   

7.
徐晓红  石永生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0):2865-2867
目的:观察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采用激素吸入治疗预防婴幼儿哮喘的疗效。方法:将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以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急性期每日2次,每次1揿(125μg),出院后每日早晨1次,每次1揿(125μg),连续半年;对照组(50例)未作激素吸入治疗,两组患儿出院后随访8~15个月。结果:观察组喘息发作14例(14/52),占26.92%,对照组22例(22/47),占46.8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转为婴儿哮喘7例(7/52),占13.46%,对照组15例(15/47),占31.9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给予激素吸入治疗,可显著减少喘息发作和降低婴幼儿哮喘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分子遗传学检验与哮喘的相关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调查符合标准的2012年11月-2013年4月份间120例住院患儿, 住院均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入院后均进行儿童过敏性哮喘遗传检测, 根据检测结果, 分析患儿的喘息次数与儿童过敏性检测高风险性是否有关。结果 1)第一次发病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儿童过敏性哮喘遗传检测遗传风险性明显低于第二次发病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儿童过敏性哮喘遗传检测遗传风险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患儿给予相应的抗哮喘治疗, 而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治疗), 结果治疗组患儿的咳嗽、喘憋、呼吸困难及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及随后的发作次数, 住院时间, 经济费用及家庭压力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通过对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进行儿童过敏性哮喘遗传检测, 从遗传角度上提示疾病的风险, 继而对高度遗传风险评估的婴幼儿进行抗哮喘干预治疗, 达到降低疾病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喘憋性肺炎(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急症,目前尚无特效疗法。2005年1月~2006年3月,作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喘憋性肺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本组90例为2005年1月~2006年3月住院患儿,均符合以下标准[1]:①年龄2~24个月;②临床诊断为喘憋性肺炎(毛细支气管炎)(排除哮喘及喘息性支气管炎),且有类似哮喘样发作的喘憋症状和双肺布满呼气相哮鸣音及肺气肿阳性体征;③无下列并发症: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或肺发育不良、中度以上贫血及严重佝偻病。将9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西医结合组)45例,其中…  相似文献   

10.
周迎帜 《中国医师杂志》2003,5(10):1392-1392
为了解巨细胞病毒在毛细支气管炎中活动性感染的状况和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的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 ,作者自2 0 0 0年 11月~ 2 0 0 2年 3月对我院儿科住院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CMV活动性感染的研究 ,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毛细支气管炎 (毛支 )组 :随机选择 2 0 0 0年 11月~ 2 0 0 2年 3月在我院儿科病房住院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 88例 ,按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1] 诊断。年龄 2个月~ 2岁 :男 48例 ,女 40例 ;平均年龄 ( 6 18± 5 40 )月 ;平均体重 ( 7 2 3± 2 2 9)kg。非毛细支气管炎 (非毛支 )组 :选择同…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毛细支气管炎严重程度与发生哮喘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和临床随访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7年12月确诊为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治疗患儿16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轻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18例,重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44例,统计哮喘发生率,观察其严重程度与哮喘发生的相关因素(患病情况、父母吸烟情况、家族病史、生活环境等),采用Logistic统计学方法对各可能因素与哮喘发生之间的关系及相关程度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62例转为哮喘47例(29.01%),重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44例转为哮喘18例(40.91%),轻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18例转为哮喘29例(24.58%),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毛细支气管哮喘、被动吸烟、过敏性体质患儿、家族病史等与继发哮喘显著相关(Pa<0.01)。结论:重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易发展为哮喘,被动吸烟、过敏性体质和哮喘家族史是哮喘发生、发展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卡介苗素干预降低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转化率,从而减少哮喘的发病率.[方法]对2004年1月~2005年3月的本院门诊或住院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98例,干预组42例,对照组56例,连续临床观察3年.[结果]干预组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转化率(16.67%)较对照组(32.14%)明显降低.[结论]肌注卡介苗素干预可有效降低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转化率.  相似文献   

13.
目前有许多学者认为毛细支气管炎 (简称毛支 )和哮喘可能存在着相同或相似的免疫学发病机制 ,在哮喘的急性发作期血IL 4、IL 5、IL 6、T IgE水平均升高。为了探索这些因子在毛支中的作用及变化 ,寻求治疗毛支的有效对策 ,我们对 6 6例毛支患儿进行血浆IL 4、IL 5、IL 6、T IgE水平检测 ,并随机抽取 36例患儿给予布地奈德(Budesonide ,BUD)混悬液和全乐宁溶液氧气雾化吸入治疗 ,效果明显 ,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  2 0 0 1~ 2 0 0 2年我院住院的 6 6例毛支患儿 ,其中男 39例 ,女 2 7例。年龄 32天…  相似文献   

14.
毛细支气管炎是小儿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发病季节多为冬末春初,常呈流行趋势,目前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无特效疗法,我科应用α-细辛脑佐治毛细支气管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我科2004年3月~2005年6月住院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274例,皆符合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1],年龄3~6个月108例、6个月至1岁81例、1~2岁85例;其中男162例,女112例,发热88例,喘憋182例,咳嗽268例,烦躁208例,鼻扇、三凹征208例,口唇发绀86例,全部患儿肺部可闻及哮鸣音及中小水泡音。入院时X线胸片透亮度增加、小片状阴影20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相似文献   

15.
作者对2003~2004年住院治疗的8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进行血清心肌酶活性及肌钙蛋白I(cTn I)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观察组80例,入选标准:(1)诊断均符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所修订的诊断标准[1];(2)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粪便轮状病毒(RV)抗原阳性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3)入院前病程≤3天,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5~18月。对照组为同期住院的其它感染性疾病患儿5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8例,支气管炎14例,支气管肺炎8例)。2组年龄、性别构成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无先天性心脏病、肝肾肌肉疾病、中毒性脑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辅舒酮预防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的100例婴幼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在住院治疗期间均吸入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混悬液,观察组出院后采用辅舒酮吸入3个月,比较出院后2年内喘息的患病率及喘息持续时间。结果所有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年,观察组发生喘息3例(6.00%),对照组发生喘息13例(26.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哮喘的持续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雾化吸入辅舒酮是有效防治婴儿哮喘的一种早期干预措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清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水平预测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5月—2020年3月甘肃省民乐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97例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组,另选择医院同时间段体检健康儿童71例为对照组,入院时检测血清TIMP-1水平;患儿随访2年分为哮喘组与非哮喘组。对比对照组与研究组一般资料与血清TIMP-1水平,对比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儿血清TIMP-1水平,分析血清TIMP-1水平与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Logistic多因素回归法分析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以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入院时血清TIMP-1水平对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患儿血清TIMP-1水平[(289.73±35.56)ng/ml]高于对照组[(232.19±26.34)ng/ml](P<0.05);重度患儿血清TIMP-1水平[(334.80±41.38)ng/ml]高于轻度[(263.17±29.51)ng/ml]、中度患儿[(291.35±34...  相似文献   

18.
李平 《健康大视野》2006,14(11):45-45
2005年10月~2006年4月,我院儿科采用山莨菪碱联合更昔洛韦佐治毛细支气管炎27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上述时期住院毛细支气管炎患儿54例,全部病例均符合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均有阵发性咳嗽、喘憋、呼吸困难、肺部哮鸣音及大小水泡音,年龄2~24月,85%在6个月以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7例,其中男15例,女12例,平均年龄4.5月;对照组27例,其中男14例,女13例,平均年龄4.6月。两组一般情况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9.
哮喘患儿父母健康教育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元杰  李雪梅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1):1474-1474
哮喘是儿科最常见的慢性疾病,近几年虽然防治哮喘的药物越来越多,但患病率和病死率并没有显著下降〔1〕,病情迁延反复,给患儿造成极大的危害。我们通过开展患儿父母健康教育,使患儿父母了解疾病知识,对患儿的治疗和康复起了重要作用,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2004年1月~2005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哮喘患儿父母,按接诊时间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2例,年龄25~48岁,平均年龄29岁,男13例,女19例,大专以上18例,中学以上10例,小学4例。对照组35例,年龄23~45岁,平均年龄27岁,其中男16例,女19例,大专以上20例,中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灭活卡介苗经皮接种预防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哮喘的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85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常规组) 与灭活卡介苗治疗组(卡介苗组), 常规组仅给予常规治疗; 卡介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灭活卡介苗经皮接种治疗。观察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半年后的IFN-γ、IL-4、IgE的变化, 并随访2~2 5年, 于患儿3岁时统计哮喘的患病率。另设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①治疗前卡介苗组和常规组IL-4与IgE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IFN-γ低于正常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P<0. 01); 卡介苗组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 .05); ②卡介苗组治疗后IL-4与IgE低于治疗前, IFN-γ较治疗前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P<0. 01), 且IFN-γ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 .05)。常规组治疗前、后IL-4与IgE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但IFN-γ水平治疗后有所下降, 差异有显著性(P<0. 01)。③患儿3岁时, 卡介苗组哮喘患病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8 .89% vs42. 5%, P<0. 005)。结论: 灭活卡介苗能刺激毛细支气管炎患儿IFN-γ生成增多, 下调IL-4水平, 诱导Th1细胞的优势分化, 调节Th1 /Th2平衡, 可降低毛细支气管炎后婴幼儿哮喘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