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评价用自动生化分析仪免疫抑制比浊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可靠性,并与常规方法(微柱法)作相关比较。方法根据美国国家试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EP5-A、EP9-A文件要求进行方法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范围的评价试验。结果该方法的批内和批间CV〈4%,试验总不精密度为:X(HbA1c)为4.85%时,CV为2.8%;X(HbA1c)为10.7%时,CV为1.9%。HbA,。在3.0%~21%范围内线性良好。与BioSystems(Spain)公司的微柱法进行方法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n=84,Y=1.0385X+0.0504,r=0.9668,P〉0.05)。结论按照CLIA,88的要求,以美国糖尿病学会要求的允许误差标准,糖化血红蛋白的总不精密度不超过5%来判断,免疫抑制比浊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结果符合临床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监测要求,该方法能进行自动化分析,免去手工操作,具有快速、准确、简便等优点,可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张广东  刘庆彦 《陕西医学杂志》2008,37(12):1640-1642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发糖尿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测定因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的60例患者的糖耐量试验(OGTT)和HbA1c作为观察组,同时以60例正常人血标本为对照组,OGTT用GOD-PAP法,HbA1c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结果:观察组HbA1c水平6.8%±1.6%与对照组HbA1c水平5.6%±0.8%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中男、女性HbA1c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存在糖代谢异常,HbA1c测定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合并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方案的调整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NO和vWF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一氧化氮 (NO)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 WF)的变化 ,了解其在血管病变中的意义。 方法 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 ,测定 48例糖尿病人和 32例正常人血浆 NO和 v WF水平。 结果 糖尿病人血浆 NO水平 (5 5 .6 4± 2 0 .38μmol/ L )明显低于正常人 (86 .44± 2 9.6 6μm ol/ L ,P <0 .0 1) ;糖尿病人血浆 v WF水平 (12 2 .46 %± 45 .6 5 % )明显高于正常人 (84.44 %± 16 .80 % ,P <0 .0 1)。病例组 NO与 v WF的相关系数为 - 0 .412 ,P<0 .0 1。 结论 血浆 NO水平和 v WF水平反映糖尿病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血浆 v WF水平有可能是 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的早期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时T淋巴细胞亚群和TNFα的变化。方法 :将 6 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并发肺部感染组和肺部正常组 38例 ,采用桥联酶联免疫法、ELISA法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并与健康对照组 5 2例比较。结果 :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组CD3 (6 4 .6 9%± 5 .4 0 % )、CD4(4 1 .1 5 %± 9.0 7% )、CD4/CD8(1 .4 0± 0 .2 2 )比值分别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70 .6 5 %± 4 .39% ,4 8.0 2 %± 8.2 7% ,1 .96± 0 .2 4 )降低 ,CD8(30 .0 8%± 7.87% )、TNFα(1 97.2 4± 2 3.5 1ng·L-1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2 4 .4 2 %± 7.1 0 % ,5 7.6 2± 2 1 .6 4ng·L-1 )增高 ,P <0 .0 1。结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细胞因子TNFα可能是影响肺部感染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对判断急性脑出血病人血糖增高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是否能判断急性脑出血病人血糖增高的原因。方法 :对 3 2例血糖增高的急性脑出血病人进行糖化血红蛋白 (HbA1c)测定。结果 :其中糖尿病继发脑出血组 14例 ,HbA1c水平 ( 8 4 9± 0 76% )与正常对照组(HbA1c5 0 4± 0 77% )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无糖尿病脑出血组 18例 ,HbA1c水平 ( 4 98± 0 64%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糖尿病组与无糖尿病组的HbA1c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提示HbA1c测定可判断急性脑出血病人血糖增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直接测定血清苯丙氨酸和酪氨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快速、直接、同时测定血清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的方法。方法 :血清标本加高氯酸去蛋白后取上清 ,采用固定流量洗脱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结果 :苯丙氨酸的线性范围为 6~ 1 51 2 μmol·L- 1 ,最低检测浓度为 0 75μmol·L- 1 ;平均回收率为 98 6 % ,批内CV为 3 68% ,批间CV为 4 0 1 %。酪氨酸的线性范围为 5 4~ 1 380μmol·L- 1 ,最低检测浓度为 0 7μmol·L- 1 ,平均回收率 98 9% ,批内CV为 1 87% ,批间CV为 2 59%。健康儿童血清苯丙氨酸浓度为 (61 4± 1 0 8) μmol·L- 1 ,血清酪氨酸浓度为 (1 31 8± 2 8 0 ) μmol·L- 1 。健康成人血清苯丙氨酸浓度为(69 3± 8 6) μmol·L- 1 ,血清酪氨酸浓度为 (83 6± 9 4) μmol·L- 1 。 4例苯丙酮尿症患儿的血清苯丙氨酸浓度为 1 2 96~1 759μmol·L- 1 ,血清酪氨酸为 2 9 5~ 53 5μmol·L- 1 。结论 :本方法灵敏度高 ,特异性好 ,方法简便快速 ,适合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7.
胃癌患者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及血清唾液酸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胃癌患者血浆可溶性 P-选择素 (s P- se-lectin)和血清唾液酸 (SA)水平 ,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用EL ISA法和快速比色法分别测定 4 5例胃癌患者 ,4 0例胃溃疡患者及 30例正常人血浆 s P- selectin和血清 SA水平 .结果 胃癌患者血浆 s P- selectin水平 (110± 6 ) mg· L- 1 及血清SA水平 (94 0± 5 2 ) mg· L- 1 显著高于胃溃疡患者 (2 3± 3) mg· L- 1 ,(5 80± 4 7) mg·L- 1及正常人群 (2 1± 5 ) mg·L- 1 ,(5 5 0± 38) mg· L- 1 (P<0 .0 1,P<0 .0 1) ;胃癌患者 s P- selectin水平有脏器转移者 (12 1± 4 ) mg· L- 1 与无脏器转移者 (10 4± 3)mg·L- 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而胃溃疡患者与正常人群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 .结论  s P- selectin和 SA均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 ,两指标对于良、恶性溃疡的鉴别有一定价值 .另外 ,s P- selectin还可作为有无转移的一项辅助指标 .  相似文献   

8.
严彬  孙脊峰 《医学争鸣》2002,23(12):1118-1120
目的 观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PNS)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变化 .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 EL ISA法检测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 IL - 2 R) ,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 T细胞亚群 (CD3+ ,CD4 + ,CD8+ )及红细胞 C3b受体花环 (RBC-C3b RR)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 (RBC- ICR)试验 .结果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组 s IL - 2 R明显高于对照组 [(398± 12 2 ) vs(2 0 2± 84 ) pm ol· L- 1 ,P<0 .0 1],T细胞亚群 CD3+ ,CD4 + ,CD8+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0 .5 0± 0 .0 8) vs(0 .71±0 .0 7) ,(0 .2 6± 0 .0 7) vs(0 .36± 0 .0 7) ,(0 .2 2± 0 .0 5 ) vs(0 .31± 0 .0 6 ) ,P<0 .0 1,CD4 + / CD8+ 较对照组明显降低[(1.12± 0 .2 2 ) vs (1.32± 0 .30 ) ,P<0 .0 5 ],RBC- C3b RR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14 .5 %± 3.7% ) vs(2 1.4 %± 2 .3% ) ,P<0 .0 1],RBC- ICR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 [(17.8%±5 .2 % ) vs(8.8%± 2 .1% ) ,P<0 .0 1].结论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并参与发病  相似文献   

9.
上海地区中国人餐后血糖状态的特征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Zhou J  Jia WP  Yu M  Ma XJ  Bao YQ  Lu W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4):970-975
目的探讨正常糖调节(NGR)及2型糖尿病(T2DM)个体餐后血糖状态的特征以及T2DM患者餐前、餐后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关系。方法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上海地区41例NGR及60例新诊断T2DM个体进行连续3d的血糖监测,分析比较餐后血糖峰值与达峰时间,以及餐后血糖漂移的幅度(PPGE)、时间和曲线下面积增值(IAUC)。结果(1)三餐后血糖峰值、达峰时间及PPGE在T2DM组(早餐16·45mmol/L±0·43mmol/L、93·1min±4·7min、6·84mmol/L±0·28mmol/L,中餐14·75mmol/L±0·50mmol/L、107·4min±6·5min、4·93mmol/L±0·31mmol/L,晚餐14·91mmol/L±0·45mmol/L、109·3min±4·9min、5·84mmol/L±0·28mmol/L)显著高于NGR组(早餐6·90mmol/L±0·21mmol/L、40·8min±2·9min、2·02±0·17mmol/L,中餐6·74mmol/L±0·16mmol/L、43·7min±3·1min、2·03±0·12mmol/L,晚餐6·94mmol/L±0·19mmol/L、53·5min±3·8min、2·25mmol/L±0·18mmol/L,均P<0·01)。日内餐后血糖漂移时间及IAUC在T2DM组(14·1h±0·3h,2·04mmol·L-1·d±0·09mmol·L-1·d)亦显著高于NGR组(8·3h±0·4h,0·43mmol·L-1·d±0·03mmol·L-1·d,均P<0·01)。(2)T2DM组早餐后血糖较快达到尖峰(P<0·05),且峰值显著高于中、晚餐(P<0·01),PPGE从高到低的顺序分别为早、晚及中餐(P<0·05),晚餐的IAUC显著高于早、中餐(P<0·01)。(3)HbA1c与IAUC的相关性(r=0·29,P=0·03)在调整餐前血糖的因素后消失(P=0·05);PPGE与IAUC呈显著正相关(r=0·93,P<0·01)。(4)T2DM组餐后血糖对总体日内血糖的贡献百分比显著高于NGR组(18·1%±0·8%比8·0%±0·7%,P<0·01),但均显著低于其餐前血糖(P<0·01)。(5)当HbA1c<7·5%时,餐后血糖升高部分对总体日内高血糖的贡献大于餐前血糖(P<0·05),当HbA1c≥7·5%时,餐前高血糖的相对作用逐渐增加并占主要作用(P<0·01)。结论(1)T2DM患者表现为餐后血糖的过度漂移并持续较长时间,同时伴有血糖尖峰的延迟,其餐后急性高血糖状态以早餐最明显。(2)HbA1c不能反映餐后血糖的漂移变化,PPGE可作为估测餐后血糖漂移程度的简易临床参数。(3)在轻、中度高血糖的患者中,餐后高血糖起主要作用,提示血糖控制越接近达标,餐后血糖的控制越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CPU 86 0 17及L 甲状腺素对血管平滑肌收缩的影响及对α1A、α1B亚型的选择性。方法 以有钙、无钙液中由累积浓度去甲肾上腺素 (norepinephrine ,NE)引起的大鼠胸主动脉环的收缩 ,比较CPU 86 0 17(30 μmol·L-1)对正常及慢性甲状腺给药组 (Thy)大鼠血管平滑肌 (VSM)的α1受体的抑制作用。结果 在无钙液中由α1B引起的内钙释放所致VSM收缩占有钙液中VSM最大收缩的百分率 ,正常组和Thy组分别为 4 8 8%± 8 1%和 6 9.4 %± 9 7% (P <0 .0 1) ,复钙后由α1A引起的外钙内流所致VSM收缩百分率 ,分别为正常组 4 7 7%± 5 0 % ,Thy组为 2 2 1%± 9 4 % (P <0 .0 1)。加入CPU 86 0 17(30 μmol·L-1)后 ,对内钙释放所致的收缩 % ,正常对照组为 35 2 %± 10 1% ,Thy组为 35 2 %± 10 2 % ;而对外钙内流引起的收缩百分率则分别为 13 9%± 7 1%及 2 0 7%± 7 5 %。结论 L 甲状腺素使α1B的作用增强 ,而减弱α1A的作用。CPU 86 0 17在正常情况下对VSM的α1A的抑制强于α1B受体亚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