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96年 1月— 2 0 0 3年 8月 ,我们采用支撑吻合管行保留肛管人工成形结肠半月皱襞管扎式结肠肛管吻合术 ,治疗低位直肠癌 98例 ,经随访观察 ,患者术后 2~ 4个月恢复正常的排便功能 ,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手术前后的处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98例 ,男 6 2例 ,女 36例 ,年龄 38~ 72岁 ;直肠腺癌76例 ,粘液腺癌 12例 ,印戒细胞癌 6例 ,未分化癌 4例 ;肿瘤下缘距齿状线 3~ 7cm ,肿块占直肠周围径 <1/ 4 (周 ) 4 1例 ,1/ 4~ (周 ) 4 8例 ,1/ 2~ 3/ 4 (周 ) 7例 ,全周 2例。2 手术前后的处理2 .1 手术前的处理2 .1.1 心理护理 在健…  相似文献   

2.
1987年以来,对T3及部份T2乳腺癌的根治手术,在保证离癌肿3~5 cm皮肤要切 除的基础上,另外先在设计切口下端取中厚游离皮片用于手术创面的植皮。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29例全部为女性,年龄38~64岁,平均年龄46.8岁。病程11周~4年。肿瘤直径4~6 cm 11例,6~9 cm18例;N18例,N221例;浸润性导管癌17例,单纯癌10例,炎性乳癌2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外阴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以及相关因素。方法:对在我院从1993年~10年并有完整资料的60例外阴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淋巴结清扫术的60例外阴癌患者腹股沟淋巴结阴性46例。腹股沟淋巴结阳性者为14例,其淋巴结转移率为23.3%,年龄≤50岁,早期,病灶大小≤2cm,术前可触及肿大淋巴结及肿瘤于阴蒂部的外阴癌患者淋巴结阳性率明显高于年龄〉50岁,晚期,病灶大小〉2cm,术前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及肿瘤于非阴蒂部患者的转移率(P〉0.05)。结论: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是否触及肿大淋巴结等因素外阴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4.
2001年3月-2006年5月,我院采用结肠远端带血管蒂的管状肠瓣行内括约肌和保留耻骨直肠肌的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30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为观察组,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5~72岁,平均54.2岁。30例全部为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病理诊断:中低分化腺癌19例,粘液腺癌5例,乳头状腺癌6例。手术前后测量,癌肿侵袭肛管2例,下极距齿状线〈2.5cm者8例,〈5cm者14例。肿瘤累及肠腔〈1/2周径者21例,1/2~3/4周径者9例。  相似文献   

5.
<正>我院自1986年起施行低位直肠癌经腹会阴切除后采用结肠折迭会阴部人造肛门成形术22例,经临床观察,效果较满意。 临床资料 本组手术22例,年龄26~68岁,男14例,女8例;癌瘤距肛缘3~6厘米,肛管癌2例。<3.5×3×3厘米,3例癌肿6×5×4厘米。病理诊断:腺癌14例,粘液腺癌6例,肛管鳞癌2例;22例癌瘤侵及全层;其中直肠旁淋巴结癌转移“1/9~7/8枚”16例;无淋巴结转移6例。按Smith临床分期分类法(1978年)9例属C_2类,7例属C_1类,6例B_1类。术后腹部切口均Ⅰ期痊愈,有2例会阴部切口感染、肠壁部分坏死,经换药痊愈;2例肠粘膜外翻脱出过长,经修剪治愈。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评估肛门区鳞状上皮细胞癌患者放化疗后的远期疗效,并评价肿瘤部位对治疗反应、存活率和无结肠造口术患者存活率的影响。患者与方法:1985—2001年间,共101例肛门区鳞状上皮细胞癌患者进行了根治性治疗,其中77例只涉及肛管,10例扩散到肛周皮肤,14例为完全肛缘肿瘤。只经过外科切除的肛缘小肿瘤不包括在内。101例患者中74例为女性、27例为男性,中位年龄为62岁(极差26~84)。T分类(国际抗癌联盟)为T1(15例)、T2(36例)、T3(34例)和T4(16例)。71例患者无淋巴结转移,30例出现局部淋巴结转移。放射治疗定位在肿瘤原发灶和腹股沟、直肠…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 80 0例 ,其中男性 376例 ,女性 4 2 4例。年龄 8~ 78岁。病程 1天~ 10年。就诊主要原因为下腹或肛门坠胀、便血、肛周不适、腹泻、便秘、腹部包块、体检、复查等。2 检查结果 (表 1、2 )表 1  80 0例直肠疾病检查结果  疾  病例数 %肛周疾患慢性直肠肛管炎溃病性直肠肛管炎直肠肛管癌直肠肛管息肉正  常合  计15 412 2856 64 53280 019 2 515 2 410 6 38 2 55 6 341 0 010 0表 2  15 4例肛周疾患检出情况 疾 病例数 %内、外痔肛  裂肛周脓肿肛  瘘肛乳头肥大尖锐湿疣其  它合  计6 92 318151…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38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指导临床规范治疗。方法:2007年~2013年收治甲状腺癌患者38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经病理诊断,甲状腺癌38例,其中乳头状癌32例,滤泡性癌5例,髓样癌1例。随访3个月~6年,术后复发并骨转移等死亡1例,余37例患者健在。结论: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选择合理、规范的手术方式对病人的预后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隐匿性甲状腺癌 (OccultThyroidCarcinoma.OTC)是指癌灶的最大直径≤ 1cm的甲状腺癌[1] 。由于癌灶微小 ,临床不易发现 ,出现颈淋巴结转移或因甲状腺其他疾病手术时方确诊。现结合我院 1987年 8月— 2 0 0 2年 8月收治的 5 1例OTC的临床资料 ,分析该病的生物学特点 ,就手术方式的选择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16例 ,女 3 5例。年龄 16~ 69岁 ,中位年龄 42岁。病程 2周~ 2 0年不等。占我院同期甲状腺癌的13 % (5 1/ 3 92 )。1.2. 术前诊断 以甲状腺肿块就诊 19例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甲…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回顾性分析49例青少年鼻咽癌患者的放疗效果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1990年1月至1997年12月共收治30岁以下的鼻咽癌患者49例,其中男31例,女18例,年龄5~30岁(平均23.2岁)。全部病例均予常规外照射,原发灶及颈部转移淋巴结区剂量44~70Gy/5~8周,颈部预防剂量30~44Gy/3~5周。结果 平均随访84个月(14~152个月),总5年生存率为59.2%。T1-2与T3-4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4.1%和40.9%(P〈0.025),N0-1与N2-3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1.3%和48.5%(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青少年鼻咽癌放疗效果较好,T和N分期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肺转移癌18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东升 《河北医学》2001,7(11):1011-1012
我院自 1989年至 2 0 0 0年我院收住 189例的肺转移癌患者。为探讨肺转移癌的临床表现和X线特征 ,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189例肺转移癌中 ,男 110例 ,女 79例 ,年龄11~ 82岁 ,其中 11~ 4 5岁 6 2例 ,4 5~ 82岁 12 9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原发肿瘤类型依次为 :甲状腺癌 38例 ,肾和肾上腺癌 2 9例 ,乳腺癌 2 5例 ,绒癌 2 0例 ,肝癌 15例 ,鼻咽癌 14例 ,前列腺癌 13例 ,胃癌 11例 ,骨癌 10例 ,恶性间皮瘤 5例 ,其它 9例。其中 115例患者无明显呼吸系统症状 ,86例有咳嗽、偶咳痰中带血丝。部分病人因有肺弥漫性病变或合并肿瘤胸…  相似文献   

12.
二期股薄肌移植肛门成形术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对于直肠下段癌不能保留肛管时 ,可采用各种肌肉的移植肛门括约肌成形术。我院自 1985~ 1999年在直肠癌根治会阴部造瘘的基础上 ,采用二期股薄肌移植肛门括约肌成形术42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性别、年龄  本组男 2 8例 ,女 14例 ,最大年龄 73岁 ,最小年龄 2 8岁 ,平均年龄 48岁。1.2 诊断   42例均经病理证实为直肠下段肛管癌 ,临床行腹会阴联合切除、结肠会阴部造瘘术。其中直肠腺癌 3 2例 ,肛管癌 4例 ,直肠乳头状腺瘤癌变 2例 ,直肠绒毛状腺瘤癌变 4例。1.3 二期手术时间   42例病人均在第 1次直…  相似文献   

13.
探讨高血糖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我院2001年1月-2005年12月,确诊急性心肌梗死住院、且资料完整的老年人患者共121例。分空腹血糖≤6.1mmol/L组51例,男37例,女14例,年龄61~92岁;合并高血压27例,高血脂7例。空腹血糖≤7.8mmol/L组28例,男25例,女3例,年龄61—81岁;合并高血压21例,糖尿病5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肛管、直肠癌进行综合治疗,并对其预后因素加以分析.方法 选择哈医大附属肿瘤医院1978~2005年收治的96例肛管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TNM分期:T13例,T231例,T337例,T425例,均经病理证实,给予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采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GOX回归分析.结果 直肠、肛管癌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6.45%,39.58%,19.79%,中位生存时间36.72个月.结论 肛门指诊是发现和诊断肛管癌的重要手段,放疗及手术、化疗等综合治疗是直肠、肛管癌的主要治疗方法.肿瘤分期,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治疗方法以及肿瘤分化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肛管、直肠癌进行综合治疗,并对其预后因素加以分析.方法 选择哈医大附属肿瘤医院1978~2005年收治的96例肛管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TNM分期:T13例,T231例,T337例,T425例,均经病理证实,给予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采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GOX回归分析.结果 直肠、肛管癌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6.45%,39.58%,19.79%,中位生存时间36.72个月.结论 肛门指诊是发现和诊断肛管癌的重要手段,放疗及手术、化疗等综合治疗是直肠、肛管癌的主要治疗方法.肿瘤分期,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治疗方法以及肿瘤分化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晚期易发生骨骼转移 ,出现癌性疼痛、病理性骨折和截瘫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治疗十分困难 ,预后不佳。 1996年 7月~ 1999年 1月 ,我院应用中药配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骨转移疼痛患者 5 3例 ,并设对照组 44例运用化疗配合西药阶梯止痛疗法 ,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病例全部是女性乳腺癌术后患者 ,用 99TC -MDP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 (ECT)全身骨骼扫描 ,确诊为骨骼转移。观察组 5 3例中 ,年龄 2 8岁~ 6 7岁 ,平均 5 8.3岁 ;病理类型 :单纯癌 14例 ,浸润性导管癌 2 4例 ,髓样癌 13…  相似文献   

17.
目前,乳腺癌术后多采用化疗、放疗、内分泌、免疫、中药等辅助性治疗,以期控制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本文由收集了我院1990年12月至1996年12月55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不同辅助治疗方法和结果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影响疗效的因素。资料与方法性别、年龄:女性54例,男性1例。年龄28~72岁,以40~50岁居多(38例占69.1%)。部位:右侧34例,左侧20例,双侧1例。外象限38例,内象限11例,中央区6例。病理类型:浸润性导管癌35例,单纯癌9例,硬癌3例,髓样痛3例,导管内癌,粘液癌各2例,小叶原位癌三例。免疫组化;本组19例测定ER,PR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病理HE染色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皆经过病理HE染色诊断。结果病理分期结果为T1有11例、T2有4例、T3有30例、T4有5例,四期患者前哨淋巴结转移情况为T1患者中微转移1例、无转移有10例,T2患者中微转移有2例、无转移有2例,T3患者中转移有17例、微转移13例,T4患者中5例全为转移,T1与T2患者多为无转移,T3与T4多为转移,50例患者中转移有22例、微转移有16例、无转移有12例。结论针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应用病理HE染色活检,能有效的发现前哨淋巴结的转移情况,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9.
陈祖乾 《医学文选》2001,20(3):301-302
乳腺癌发生肺部转移较常见。为探讨乳腺癌肺转移瘤的X线诊断和鉴别诊断 ,本文分析我院 1985~ 2 0 0 0年 5 5例乳腺癌肺转移瘤的 X线表现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收集了我院 1985~ 2 0 0 0年乳腺癌肺转移的患者 5 5例 ,其中右乳癌 2 1例 ,左乳癌 32例 ,双乳癌 2例。原发病灶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部分单发结节型转移灶亦经手术病理证实。浸润性导管癌 2 3例 ,单纯癌 14例 ,腺癌 11例 ,硬癌 4例 ,导管内癌 1例 ,乳头状癌 1例。 5 5例全部为女性 ,年龄最小 2 9岁 ,最大 6 9岁 ,平均 48岁。出现肺转移瘤最早者在术后 3月 ,最迟在术后 16年 ,…  相似文献   

20.
我近年来运用蒙医、西医结合治疗Ⅱ型糖尿病合并末梢神经炎38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38例,均为Ⅱ型糖尿病合并末梢神经炎病变。其中男24例,女14例,年龄39-68岁,平均年龄56.2岁,病程1.5年~14年,平均3.6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