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起搏治疗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相似文献   

2.
对11例SSS患者安置了生理性起搏器,其中7例应用彩色三维超声心动图比较了心房按需型起搏(AAI)、房室顺序起搏(DVI)与单心室按需起搏(VVI)三种不同起搏方式的血液动力学改变。结果显示AAI、DVI起搏较VVI起搏每搏量明显增加分别达37%、20%(P<0.01)。通过程控调测、胸壁抑制试验、DCG等定期随访患者心律失常及房室传导阻滞变化情况,在平均20多个月的随访中尚未发现新的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原有的房性心律失常也得到较好控制。认为SSS患者的生理性起搏与VvI起搏比较可产生较好的血液动力学效果,新的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及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较低,因此对有适应症的SSS患者应尽量选用。  相似文献   

3.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起搏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 SSS)是临床上常见的引起过缓性心律失常的原因。已有的临床经验表明,SSS的药物治疗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心脏起搏则是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统计资料表明SSS起搏治疗占过缓性心律失常的40%~50%。近年来随着起搏工程技术的发展,高质量、功能完善的起搏器不断涌现,SSS的起搏治疗有了较新的概念,突出表现在起搏方式的选择上,心室按需起搏(VVI)已不是唯一的方式。人们越来越多地基于心脏起搏与传导系统病变的范围和程度,心脏的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82年4月~1984年7月,先后对25例SSS 安置永久性起搏器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诊断标准临床诊断 SSS 必须具有下述条件之一:(1)窦房传导阻滞;(2)窦性停搏、停顿时间持续2秒以上;(3)严重而持续的窦性心动过缓,24小时内心率≤50次,激发试验时心率<90~100次;(4)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房阻滞、窦性停搏;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所见20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简称病窦),结合文献作一分析讨论。一、临床资料:男13例,女7例;年龄32~83岁;病程10天~19年。冠心病8例(其中2例伴有高血压)、病毒性心肌炎后  相似文献   

6.
起搏胶囊治疗家兔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起搏胶囊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家兔的心率、心电图、电生理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选用30只家兔制备SSS模型,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起搏胶囊组、心宝丸组,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10d后观察家兔心率、电生理的情况。结果:起搏胶囊组SSS家兔的平均窦性心动周期、窦房传导时间、窦房结恢复时间、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心率较模型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心宝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起搏胶囊对窦房结功能损伤的恢复有一定作用,对窦房结损伤心肌组织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在改善SSS家兔窦房结功能方面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房室传导功能正常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AAI起搏治疗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7例房室传导功能正常的SSS患者行AAI(AAIR)起搏治疗,术后进行临床、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的定期随访,平均随访46±4.2月。结果所有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33例阵发性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的发作频率及发作持续时间较术前显著减少,3例出现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但无1例出现二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结论房室传导功能正常的SSS患者经AAI(AAIR)起搏治疗的临床疗效可靠和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当其典型心电图表现间歇出现而不能在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中发现时,Holter 监测心电图是最好的诊断手段。然Holter 监测系统价格昂贵,目前国内有此项设备者较少,基层尚难普及。我院1981年10月开始以国产一般心电监护仪用于病窦的诊断,现将结果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从1981年10月至1983年9月共监测1600例(次),检出病窦57例(诊断依据1977年北京地区座谈会标准确定)。其中男43例,女14例。年龄26~91岁.40岁以上占87.7%,病程1年以内者24  相似文献   

9.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病因分析及分型探讨(摘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72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男51例,女21例。年龄30~77(平均51.3)岁,40岁以上66例(91.7%)。病程15天~10年,平均6.75年。诊断参考1977年北京地区SSS的诊断标准。冠心病(均符合WHO诊断标准)54例(75.0%),原因不明7例(9.7%),高血压性心脏病和扩张型心肌病各3例(各4.2%),风湿性心脏病2例(2.8%),心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甲亢性心脏病各1例(各1.4%)。全部病例进行ECC检查,其中15例进行了24小时连续心电监护。有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者54例(75.0%),SB或伴交界性逸搏或逸搏心律24例(33.3%),心房纤颤(AD伴Ⅱ度房室传导阻滞(AVB)11例(15.3%),SB伴窦房阻滞(SAB)10例(13.9%),SB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10.
<正> 本文报道用食管心房调搏术(TEAP)观察8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含服硝苯吡啶(N)前后其窦房结(SAN)功能的变化。本组男6例,女2例,年龄30~71岁。冠心病4例(2例合并高血压病),心肌炎2例,原因未明2例,临床分型:窦-房病变型6例,其中 A 型4例,B 型2例;慢-快综合征1例;双结病变型1例。诊断参考北京地区对 SSS的诊断标准。使用国产 FD-2型心律失常诊疗仪和四极食管导管电极行 TEAP。患者于 TEAP 前48h停服心血管药物。采用分级递增性 S_1S_1法测定窦房  相似文献   

11.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易 《心电学杂志》2009,28(4):265-267,288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是指窦房结本身及其周围组织的病变造成激动形成和/或传导障碍而引起的一系列心律失常的临床症候群,更为合理的名称为窦房结功能障碍综合征(sinus node dysfunction syndrome)。十九世纪20年代以前就有人提出该综合征,但直到Lown(1967)或Ferrer(1976)始被命名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多发生在中、老年患者的一种持续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在我省并不少见。为引起临床重视,本刊组织了省心血管病防治研究协作组的部分同志,分别就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诊断和治疗等问题,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各抒己见,进行了讨论。现摘要刊载,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对窦房结的研究已阐明了它的确切位置、大小(约10×4毫米)、血管来源、组织结构(由3种细胞组成)以及它如何调节心律的的活动情况;并且还认识到某些临床病症是由于窦房结的病变所引起的。因此,将这一类疾患统称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简写为SSS)也有人称之为心动过速—过缓综合征(Tachycardia-bradycardia syndrome)此征不仅见于成人,也可见于儿童。由于其病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临床表现亦变化多端。  相似文献   

14.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包括:(1)持久而不能解释的窦性心动过缓;(2)窦性静止,无逸搏或房性或连接处性节律;(3)继发于颈动脉窦过敏的严重窦性心动过缓;(4)电击复律、阵发性心动过速或心房调搏后无窦房结功能;(5)窦房传出阻滞;(6)心动过缓一心动过速综合征——窦性心动过缓与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连接处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相交替。窦房结功能不全的原因主要有二:(1)起搏失效,可产生窦性心动过缓及窦性静止。  相似文献   

15.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汪康平 《心电学杂志》2003,22(4):198-204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sinussyndrome,SSS)是心源性昏厥的原因之一,是心血管比较常见的严重疾病,主要是窦房结(SAN)的器质性病变或功能性障碍,造成起搏和传导功能失常,以致产生一系列的心律紊乱、血流动力学障碍和心功能受损,严重者可发生阿-斯综合征或猝死,临床上已引起普遍重视。一、窦房结的解剖生理特点1. 细胞组成。(1)起搏细胞(pacemakercell)又称P细胞,位于窦房结中央,因肌原纤维少,不具收缩功能,只发放冲动,维持心脏节律性活动。P细胞受损,窦房结自律性降低或冲动形成障碍。(2)过渡细胞(transitionalcell)又称T细胞、移行细胞,…  相似文献   

16.
哺乳类动物的窦房结,虽在1906年即已被发现,但对其功能一直所知不多。近年来,已了解到窦房结的确切位置、大小(约为10×4毫米)与血液供应,55%人体窦房结的血液供应来自右冠状动脉,45%来自左冠状动脉回旋支;窦房结有三种细胞(起搏细胞或P细胞,过渡细胞及心肌工作细胞);窦房结内有不止一个或一个区域的起搏细胞在工作,窦性心率的主要变化是由于一个起搏地点(P细胞)受到抑制,另一个起搏地点占统治地位所致,而不是原来的那个起搏地点的内在速率及节律改变的结果。在动物中,已进行过大量的电生理研究,但这些数据很难在人体获得或应用于人,因为即使应用心房内插管电极,也不能在距离这个起搏点的任何地方满意地记录到窦房结的作用电势,而必须穿  相似文献   

17.
例1 患者女性,76岁,因反复心悸、胸闷3年,晕厥发作10次入院。体表心电图记录窦性心律时P波频率40~50bpm,P波增宽,P波时限≥120ms,P波切迹形成的双峰间距>40ms;心房颤动(房颤)发作时、、aVF、V4~6的ST水平型压低0.2~0.4mV。动态心电图:23h40min有阵发房颤发作1180次,大于2s的窦性停搏138次,最长10.06s,窦性停搏多发生于房颤终止后。临床诊断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合并阵发性房颤”。入院第7天行永久性双房、右室三腔起搏治疗,冠状静脉窦(冠状窦)电极选用2188型双极导线,另两条导线为习用的双腔起搏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大剂量心先安注射液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的疗效,我们对20例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20例患者均符合1977年北京地区诊断参考标准,同时具备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1500ms,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CSNRT...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1981年以来应用烟酰胺治疗病窦综合征10例,近期疗效颇佳,简报如下:本组男4例,女6例。年龄42~78岁。病因:冠心病7例,心肌炎1例,原因不明2例。病程短者2年,最长达15年。心律失常类型:窦性心动过缓3例;窦性静止,窦房传导阻滞伴交界性逸搏或逸搏心律伴不完全房室干扰2例;交界性心律1例;快一慢综合征4例。治疗方法:开始剂量400~800mg 加于5%葡  相似文献   

20.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指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病变和功能减退而引起一系列心律失常的综合征。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植入电子起搏器,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生物起搏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治疗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生物起搏是指利用细胞分子生物学及其相关技术对受损的自律性节律点或特殊传导系统的细胞进行修复或替代,使心脏的起搏和传导功能得以恢复。生物起搏包括基因生物起搏,细胞生物起搏和基因工程干细胞生物起搏。现就干细胞移植用于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研究取得的进展与存在问题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