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国内地理学中文核心期刊的零被引论文特征,为地理学科技期刊选题策划、稿源筛选、提高影响力提供参考。【方法】以4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16家地理学期刊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2009—2010年零被引论文的期刊分布、作者、基金资助、页数、摘要、学科和类型等的特征。【结果】所统计期刊论文零被引率较低,仅为1.79%;作者中学生占比较大,以博士为主,高等院校占比大于研究所;基金资助论文占比大于无基金资助;论文页数大部分<6页;摘要信息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学科分布上以天文学、地球科学、经济学、农业科学等为主。【结论】减少或者避免零被引论文需要期刊主办者、科研工作者、科研评价机构等的参与。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4个学科SCI论文为例,分析开放获取(OA)对期刊论文影响力的作用,以期对我国期刊OA发展提供启示。【方法】利用InCites数据库研究2010—2014年整合替代医学学科Top20高发文国家/地区、机构的OA论文与全部论文的被引率和CNCI的差异,并比较该学科OA期刊和非OA期刊的指标差异;利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比较整合替代医学、农学、细胞组织工程学和行为学4个学科OA论文与非OA及全部论文影响力的差异。【结果】整合替代医学在高发文国家/地区、高发文机构及高发文期刊等不同层面,OA论文整体上低于全部论文的影响力;在4个学科,2010—2014年OA论文整体上低于非OA论文和全部论文的影响力。【结论】当开放获取成为出版常态后,科技期刊之间的竞争核心仍然是论文质量,仅依靠OA并不能有效提升期刊论文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中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情况,为各级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采用国际权威检索数据库《科学引文索引》《工程索引》《科技会议录引文索引》、Scopus数据库、《医学索引》《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以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的数据,对中国卓越科技论文、中国科技论文数量及引用、学科和地区分布、国际合著论文、中国科研机构创新发展、基金项目论文和社会科学论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8年中国卓越科技论文数量为31.59万篇,较2017年提高了12.4%;根据《科学引文索引》数据,2018年中国作者共计发表论文41.82万篇,连续10年位居世界第2,仅次于美国;2009—2019年(截至2019年10月),中国论文的总被引频次为2845.23万次,与2008—2018年相比,增加了25.2%,位居世界第2;中国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10.92次,比2008—2018年提高了9.2%,但是仍低于世界平均值12.68次/篇。【结论】 近年来,中国科技论文数量增长迅速,论文影响力的提升速度也相对较快,但篇均被引频次与世界平均值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4.
朱大明 《浙江预防医学》2015,26(11):1161-74
【目的】 重视研究论文中引文的学术论证作用,提高引文质量。【方法】根据引文在研究型论文中所起论证作用不同,将其分为关键论证作用与非关键论证作用2大类,进而提出“关键引文”的概念和标注方法。【结果】 关键引文是指在论文中所引用的起到关键性学术论证作用并对论文核心内容具有不可或缺意义的参考文献。提出了关键引文的确定方法和标注方法。【结论】 正确认识和把握关键引文,对科学著述中参考文献的合理引用、论文审稿以及引文分析都具有参考指导意义,其有利于促进学术交流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高校学报的质量评价提供更加客观的理论依据。【方法】在计算学报影响因子时充分考虑引文的质量,即在经典的两年期影响因子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引文的影响因子的作用。并对福建地区四个高校学报的近两年数据进行统计模拟计算和数据分析。【结果】考虑引文质量的影响因子计算方式较为合理,且高质量的引文的比例越高则影响因子越大。【结论】在影响因子计算过程中考虑引文质量是必要的,对考虑引文质量的影响因子计算式应给以关注,以期能完善期刊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中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情况,为各级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采用国际权威检索数据库《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会议录引文索引》(CPCI-S,原 ISTP)、Scopus数据库、《医学索引》(MEDLINE)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以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1987年建立的《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数据,对中国科技论文数量、学科和地区分布、基金项目论文、国际合著论文、表现不俗论文和社会科学论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据SCI数据,2013年中国作者共计发表23.2万篇论文,排在世界第2位,仅次于美国。中国国际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名世界第4位,位次又提升1位。中国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7.57次,排在第100名左右,低于世界平均值11.05次/篇。【结论】 中国科技论文数近几年来迅速增长,但论文的影响力(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次数)与世界平均值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7.
【目的】 深入了解外语教育实证类论文的文献引用情况,为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和学术论文写作教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和随机抽样相结合以及人工核对的方法,分析了30篇国内高校学报刊发的外语教育实证类论文的337条文献的著录情况;探讨了共引同一文献的20篇论文的引文内容准确度及引证效果。【结果】 文献著录错误较严重;且大部分引用有“引”无“证”,没有发挥引证的效用。【结论】 文献著录错误,尤其是引证效果低下使学术期刊失去公信力,影响对学术期刊的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提出“以文评刊”的学术期刊评价方式与实施策略,为优化我国学术期刊评价体系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当前以引文为主导的传统学术期刊评价方式存在的现实问题,以体育学术期刊为例,提出“以文评刊”的具体内涵与实施路径。【结果】 新媒体环境下“以文评刊”的实施路径包括:划清体育学术期刊报道内容的学科边界;构建学科专家库和网络评审平台,对论文进行学科共同体内的专家同行评议和读者评论;基于论文质量评议和相关指标结果,对期刊进行年度评价;多元监督,确保评价过程及结果的透明与公平。【结论】 以引文指标为主的评价方式无法真正评价学术期刊的质量;在学术期刊评价实践中不断检验、修正的“以文评刊”的方式,是未来学术期刊评价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混合式评审是否是期刊论文的较为理想的评审方式。【方法】分析《经济研究》杂志近21年论文引用数据的阶段性差异来比较不同评审方式的效果。【结果】 从月平均引用量和前30%高引用文章占总引用比例两个指标来看,混合式评审对于《经济研究》杂志而言优于匿名评审和公开评审。【结论】 需要以实证数据为依据,进一步探讨何种评审方式最有利于学术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中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情况,为各级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国际权威检索数据库《科学引文索引》(SCI) 、《工程索引》(Ei)、《会议录引文索引》(CPCI-S,原 ISTP)、Scopus数据库、《医学索引》(MEDLINE)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以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1987年开始建立的《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数据,对中国科技论文数量、学科和地区分布、基金项目论文、国际合著论文、表现不俗论文和社会科学论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据SCI数据,2014年中国作者共计发表26.35万篇论文,连续第6年排在世界第2位,仅次于美国;2005年至2015年(截至2015年9月),中国论文共被引用1287.60万次,与2014年统计时比较,数量增加了24.2%,连续两年排在世界第4位;中国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8.14次,比上年度统计时提高了7.5%,但仍低于世界平均值11.29次/篇。【结论】中国科技论文数近几年来迅速增长,论文的影响力提升速度也相对较快,就论文的篇均被引数看,与世界平均值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更好地了解我国科技期刊相关引证指标数据库的情况。方法 对科技期刊引证指标数据库(CSCD-JCR)、《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CJCR)、万方数据的期刊统计分析与评价、维普资讯的中文科技期刊评价报告、中国知网的个刊影响力统计分析数据库这5个科技期刊引证指标数据库进行对比分析,详细分析比较了其引证指标组成及用于评价科技期刊的功能。结果 由于统计数据源不同,各引证指标数据库的引证指标数据差距较大。结论 用综合评价指标对期刊排名较单一指标排名能更准确反映期刊的学术水平和行业影响力;基于大型数据库的引证指标能更准确、全面地反映期刊被引用和传播情况,但基于源期刊的CSCD-JCR和CJCR引证指标更具有代表性,能更准确反映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学科地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进一步提升科学公众对科技期刊评价工作的科学认知能力和合理使用水平,充分发挥评价工作在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中的积极推动作用。 【方法】 在梳理国内五大科技期刊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有关期刊评价结果、期刊评价指标的认知不足和使用偏差进行归类剖析和导正,并对科技期刊评价工作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结果】 (1)科学合理地使用科技期刊评价成果必须对该评价体系的目的、方法、模型、数据来源等进行系统深入的理解和掌握;(2)基于引证数据统计的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等指标的科学描述需要清楚地标注相关统计参数信息,如施引文献统计源、统计时间窗口等;(3)在相同的出版状态和传播条件下,期刊的被引频次与其可被引文献质量和数量呈正相关,而影响因子只与期刊前两年的可被引文献的质量呈正相关;(4)高影响因子的科技期刊倾向于获得更多高质量稿源,从统计学的意义来看,在真正的高水平期刊阵营中,某一学科影响因子较高的期刊大概率具有较高的可被引文献量;(5)期刊影响力指数不能进行跨学科和跨年度的比较,而WAJCI和WJCI在一定程度上则不受此限制;(6)未来可将科技期刊定位为一个科技出版与服务平台,构建全面反映科技期刊内容质量、工作成效(品牌、影响力)和社会贡献(内容、服务)的多元、开放的综合评价体系和探索基于规范流程、监督问责机制和权威公信力的期刊评价“同行评议”服务方案,是科技期刊评价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结论】 在中国“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目标建设的关键期,建立一种专业、科学、清晰的科技期刊评价工作认知观、使用观,客观评估相关定量评价指标和结果的科学作用,不唯期刊评价指标和结果,不以提升评价结果和指标为直接的办刊目标,坚持办好期刊即做好服务的办刊理念,牢记办刊初心,坚持质量和价值第一的用稿标准,做好内容、做精传播、做足服务,努力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科技期刊引文综合评价指标函数,希望能对科技期刊引文综合评价工作提供参考意见。方法 选用IF、IF5、h指数、SJR、ES和SNIP为具有代表性的核心引文评价指标,通过对WoS数据库和Scopus数据库共有的1881种医学类期刊的这六大指标数值的因子分析。结果 找出对它们起支配作用的潜在影响因素:公因子F1(平均影响力因子)和F2(整体影响力因子)。在权衡这两个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综合引文评价指标函数。结论 通过实例(选取专业期刊和综合期刊为样本)验证该综合指标能较好地消除期刊载文量对期刊综合影响力评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新型科研社交网络平台的主要服务功能,以期对我国期刊出版平台增强影响力方面提供若干有益参考。【方法】采用网络调研法对Kudos平台的工作流程和服务功能进行了详细调查,从用户角度对Kudos的主要功能进行了分析。【结果】Kudos工作流程简洁且易操作,主要通过内容解读、影响力评价以及社交网络分享这3个方面提高公众对学术论文的理解和可获取程度,进一步扩大读者群,从而提升论文的影响力。【结论】建设与社交网络紧密结合的学术论文分享、交流平台是我国提高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措施。Kudos平台的成功运行对我国期刊出版平台在增强论文分享、学术交流及提升影响力等方面提供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我国的SCI期刊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的路径。方法 以2012年JCR收录且有指标值的127种我国科技期刊为数据源,从影响因子、影响因子排序、总被引频次、总被引频次排序等四个方面进行计量分析。结果 通过指标比较,发现相对于我国的SCI发文量,我国的SCI期刊量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有待提高。结论 我国科技期刊可从提高认识、加强监管、完善审稿、扩大开放、提高期刊学术水平、打造中国顶尖学术论文展示平台等几个方面提升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丰富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一种新的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f(x)指数。【方法】 以《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2年期刊目录中的34种图书情报学期刊为例,通过CNKI获取各期刊2012年的载文量、篇被引频次,利用excel、c++计算相应评价指标的得分,并根据f(x)指数的得分对期刊进行排名。【结果】 与当年遴选出的CSSCI核心期刊相比,评价结果准确率达94.12%;对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发现f(x)指数与包括影响因子在内的多种期刊评价指标存在较强的正相关。【结论】 f(x)指数利用对数函数的性质,考虑了期刊的载文量、总被引、篇均被引等因素,考虑了低被引和高被引论文的差异性,可作为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李祖平 《浙江预防医学》2016,27(10):1100-27
【目的】为我国科技期刊加快提升国际影响力提供带有样本意义的策略与参考举措。【方法】从核心定位、严苛要求、关键优势三个方面总结提炼了“高精尖”策略的定义,分析了该策略是建设国际一流科技期刊首选的办刊思路。【结果】提出了加速推进国际化“高聚合”、全流程“高精准”、持续性“高被引”,实施“高精尖”策略的具体举措。【结论】未来我国科技期刊会以梯队、集群的阵列,牢牢占据各大研究领域的“制高点”,不断实现国际影响力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期刊零被引率与期刊关键评价指标的相关关系,检验期刊零被引率作为期刊评价反向指标的科学性。 方法 以CSSCI为数据源,选择图书情报学科核心期刊作为研究对象,计算时间窗口分别为2-5年的期刊零被引率、期刊关键评价指标,借助于SPSS分析期刊零被引率与期刊评价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期刊零被引率与期刊关键评价指标(2年影响因子、5年影响因子和h指数)显著负相关,期刊自引对于期刊的引用突破并不构成重要影响。结论 期刊零被引率可以作为一个反向指标,但需要考虑学科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并分析SCI收录的综合性化学通讯类期刊,为不断提升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做积极探索。【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查询5种化学综合性通讯类期刊的基本情况,分析2009-2013年期刊的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载文量、文献类型和稿源分布以及中国作者的论文对这5种科技期刊的贡献。【结果】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和载文量最高的是Chem Commun,其次是Org Lett,Chin Chem Lett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提升最大。Chem Commun和Org Lett稿源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而Chem Lett和Chin Chem Lett则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从引用角度看,中国作者的论文质量普遍高于期刊的平均质量。【结论】要提升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除发表研究论文外,还可以发表高质量的综述类文章和述评;不仅要追求稿源国际化,还要发表国内高质量的文章,建设国际有影响力的期刊出版集团,建立集群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梳理《生物工程学报》近7年来专刊的策划和出版实践,一方面总结出版专刊的成功经验,同时也为国内期刊同行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详述《生物工程学报》在专刊选题策划及组织形式方面的做法,并通过中国知网(CNKI)的统计数据,追踪比较了该刊2009—2011年间出版的专刊与普通发文的被引频次。【结果】结果表明,组织专刊既可以扩大稿源,又可以提升论文质量、增强期刊学术影响力。【结论】专刊的策划与出版是现阶段提升科技期刊学术质量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