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楠  许二平 《国医论坛》2021,36(4):69-72
文章从教学手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法举例等方面,论述了基于慕课的疑探教学法在《伤寒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论证了《伤寒论》课程知识特点和高等中医院校教学条件以及学生自身素养与疑探教学法的高度适配性,提出了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等教学环节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方法,并以《伤寒论》大青龙汤证为例予以说明.通过《伤寒论》课...  相似文献   

2.
慕课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它在世界范围内的迅猛发展将对传统的中医教育产生深刻影响。本文介绍了慕课的特点和在国内的发展概况,探讨了它对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影响,以及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作为理论到临床的桥梁课,伤寒论是中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此文就伤寒论课程线上教学设计及实践进行探讨,提出以建立学习闭环为主要手段,从问题导向切入案例解决策略输出为结果,解决线上开放课程知识输出过于“单向性”的弊端,并对经典的线上及线下教学方法提出思考,探讨教育信息化时代学校教师角色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慕课的兴起,给中医高校教师的地位与角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探讨了慕课在中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慕课对中医高校教师的挑战,为了应对慕课时代的挑战,中医高校教师必须从转变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参加信息技术培训、不断提高科研创新能力等3个方面以实现教师角色的重塑。  相似文献   

5.
目的:聚焦中医药慕课建设应用与管理机制研究,提升课程建设质量与成效,促进中医药教育传承发展与创新。方法:以高等院校、建课教师、慕课平台和政府管理部门等相关四方的视角,结合院校实践,深入剖析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的解决思路。结果:针对中医药慕课的医学教育特性与重要性,提出了构建强化主体责任,聚焦中医药专业核心课程、中医药教学改革、课程体系顶层的规划设计,制订质量标准,加强院校管理和运维监管的制度管理新机制。结论:在互联网+教育新时代,以慕课为重要载体的中医药在线教育,能够适应数字经济的国家战略,其发展不仅是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更有助于中医药高等教育新生态系统的形成,能够提升中医药课程质量和教育教学成效,助力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增进人民健康福祉。  相似文献   

6.
慕课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简称,其迅猛发展对传统教学模式造成了强烈的冲击。本文对慕课在中医院校病理学教学的应用做了初步的探讨,阐述了慕课给中医院校病理学教学改革带来的机遇,认为通过慕课先进的教学理念、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科学的教学设计,可以在病理学教学过程中更加突出学习中的重难点、增强师生的交流与沟通、加强与临床各学科的联系,更好的培养医学综合性人才。但如何更好地在中医院校病理学教学中开展慕课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传统课堂教学面临巨大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新的机遇,慕课为课堂教学改革搭建了新平台。河南中医药大学温病学开展混合式教学以来,在保证并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进行了积极探索。教育部高教司发表“建设中国金课”的讲话,更是为今后的温病学课程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是中医院校必修的主干课程,也是培养、造就和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及判断能力的必备课程,对培养合格的高级中医人才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人学习《伤寒论》,对其教学谈谈粗浅认识。1中医经典医著教育的现状  相似文献   

9.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承接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的桥梁.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教研室紧跟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结合学科自身的特点,将基于慕课平台的翻转课堂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这一做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中医辨证思维和临床实践技能;有利于实现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的转变;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技术为高校的教育教学提供了巨大的技术变革。将现代信息技术与针灸学优质的教学资源有机结合,打造针灸学“校园慕课”“金课”,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教学改革,必将对提高中医院校各专业学生针灸学教学质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因其学术理论年代久远,抽象深奥,直观性不强,教学中常常遇到难以被学生潜在现代思维意识所接受的难题。我校"齐鲁名家学术经验传承"教学团队,从学生的学情状况和教学规律出发,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并进行教学实践,力争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丰富《伤寒论》教学内涵,以及提高学生辨证思维能力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优化《伤寒论》课程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将形象类比教学法、归纳比较教学法、设疑探讨教学法、病案讨论教学法、学生试讲教学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多元融合教学模式,以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增进自主学习,提升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任应秋是各家学说的创立者和《黄帝内经》研究的大家,同时对仲景学说也颇有研究,特别是对《伤寒论》的研究非常全面和深入,文章着重探讨任应秋研究《伤寒论》的学术渊源和特点,以期更加深入的理解任教授治《伤寒论》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4.
《伤寒论》是一部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的临床专著,是对临床经验的高度总结,学习它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临床辨证分析的思维方法和能力。本文从《伤寒论》教学效果和床边教学特点出发,重点探讨了开展《伤寒论》床边教学的可行性及必要性。得出,《伤寒论》床边教学存在缺少相关教材和教学设计;床边教学缺乏有力的师资培训,教师队伍良莠不齐;学生的成绩、教师的水平缺乏有效的评价考核方式等问题。希冀能为《伤寒论》教学改革提供相应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雨课堂是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工具,在应用于《伤寒论》混合式教学时,有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实时反馈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有助于老师掌握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情况、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等优势,能提高《伤寒论》的课堂教学效率,也有利于课堂之外教学的延展,对中医经典教学有积极促进作用,但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教学方案设计等。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观察深圳地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患者临床症状,从《伤寒论》角度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肺炎形成机制,从临床症状结合理论分析,大多数肺部感染患者多涉及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和太阴经,并提出宣肺解表、和解少阳、辛散水湿和清热润燥的治法和代表方药进行治疗,防止病情加重而出现喘脱.  相似文献   

17.
分析归纳《伤寒杂病论》中小柴胡汤的证治规律。小柴胡汤中柴胡和甘草是方根,治疗病证为外感、杂病、妇人病等三大类,可扶正祛邪、发汗解表。运用时需注意类证鉴别、方证转变和中病即止。  相似文献   

18.
〈伤寒杂病论〉作为中医史上立法垂方之大作,其具体成书年代及仲景生卒年代却头绪纷繁,人言言殊.本文通过考证〈后汉书〉、王叔和〈脉经〉、皇甫谧〈甲乙经〉、〈三国志〉、〈资治通鉴〉等历史文献中"仲景见何顒的时间""仲景遇王仲宣的时间""建安与建宁之辨"及近现代研究仲景生平的章太炎、钱超尘先生的大作,分析得出结论:仲景大概生于公元150年,卒于公元201年前.〈伤寒杂病论〉成书于大概公元198~201年,并且张仲景与史载的张羡应为一人.  相似文献   

19.
结合原著条文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辨证思维模式进行分析。认为"先辨病证,再辨方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辨证的基本原则,"方证相对"和"随证治之"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诊治疾病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继承《素问·热论》六经分证方法,以经络学说为辨证论治依据,丰富了六经辨证之法,发展了六经传变自愈识别之法,补充了六经病的传经形式,扩展了六经的证候与分类,完备了六经病的治则治法,提高了临床六经辨证论治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