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眼施行不同的手术方式对眼部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技术分别检测 40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前、术后不同时期患眼及对侧健眼视网膜中央动脉 (CRA)、睫状后短动脉 (PCA)、眼动脉 (OA)血流及阻力指数 (RI) ,对侧健眼为对照组。结果 术前患眼与对照眼的CRA、OA、PCA血流的各项指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 7天患眼CRA及PCA的Vmax、Vmin下降明显 ,RI升高 ,P<0 .0 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其中环扎加压组与加压组比较 ,PCA、CRA的Vmax、Vmin下降更明显 (P <0 .0 5 )。术后患眼与对照眼OA血流的各项指标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局部外加压术和环扎术均可以引起CRA、PCA血流速度的改变 ,以环扎术后CRA血流速度改变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视网膜和脉络膜挫伤后眼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测视网膜、脉络膜挫伤患眼与健眼的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及睫状后动脉(PCAs)血流参数,测定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PSV),缩张末期流速(ED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 结果视网膜、脉络膜挫伤患眼的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及睫状后动脉(PCAs)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PSV),缩张末期流速(EDV),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与健眼比较差异有显性(P<0.05);视网膜、脉络膜挫伤患眼的眼动脉(OA)与健眼比较差异无显性(P>0.05).结论视网膜、脉络膜挫伤可使眼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及睫状后动脉(PCAs)血流速度低于健眼,阻力指数(RI)增加,为临床对眼外伤的诊治和预后判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Graves眼病(GO)眼血流参数变化。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显像技术检测40例(80只眼)正常人和38例(51只眼)甲亢患者以及22例(36只眼)GO患者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收缩期峰值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和视网膜中央静脉(CRV)的最大流速(Vmax)和最小流速(Vmin)。结果:GO组和OA、CRA的PSV、EDV、TAMX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和甲亢组(P〈0.001),CRV的Vmax、Vmin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和甲亢组(P〈0.05)。而正常对照组和甲亢组之间眼血流速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间OA、CRA的RI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能够理想显示GO眼血流灌注状况。②轻、中度GO的OA、CRA、CRV流速增快可能继发于眶内炎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非炎症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对侧眼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方法 58例单眼发病的NAION患者患眼设为患眼组,对侧眼设定为对侧眼组,而同时设立对照组29例58只眼,测定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即眼动脉(OA)、睫状后短动脉(SPCA)及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结果治疗前对侧眼组SPCA的RI明显高于对照组,OA、SPCA、CRA的RI明显低于患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侧眼组治疗前OA、SPCA、CRA的PSV低于治疗后(P<0.05),治疗前后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侧眼视力明显好转,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ION对侧眼血流动力学指标在其未发病时已经发生变化,经治疗后对侧眼视力及血流动力学指标能够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后视网膜中央动脉(central retinal artery,CRA)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成像(color doppler imaging,CDI)检测152例增殖期DR激光光凝术后患者的CRA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及视网膜中央静脉(central retinal vein,CRV)的最大血流速度(maximum blood flow velocity,Vmax)、最低血流速度(minimum blood flow velocity,Vmin),并作对比分析.结果 CRA的PSV、EDV在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后有所增加,RI降低;CRV的Vmax、Vmin均有所降低,且与光凝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光凝组术后与对照组1个月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是治疗增殖期DR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光凝术后血液循环障碍依然存在;应用CDI测定光凝术后患者CRA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为DR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无视网膜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眼底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65例(130只眼)无视网膜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睫状后动脉(PCA)的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及阻力指数(RI)。选择同期65例(130只眼)无2型糖尿病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结果 2型糖尿病组OA、CRA、PCA的PSV和EDV均低于对照组(P〈0.01),RI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无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已经存在血流动力学异常,彩色多普勒超声为早期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超声彩色多普勒对糖尿病眼部血管血流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眼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75例(150只眼)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睫状后动脉(PCA)、眼动脉(OA)的最大收缩期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按眼底病变分为无视网膜病变(NDR)、视网膜病变非增殖期(NPDR)、视网膜病变增殖期(PDR)3组,并与正常对照组53例(106只眼)进行对照。结果:病变组眼部血管CRA、PCA、OA的PSV、EDV呈进行性下降趋势,RI呈进行性升高趋势。NDR组CRA、PCA、OA的EDV及RI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SL(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较准确反映糖尿病眼部血管改变,对早期发现视网膜血流动力学改变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放射性视神经视网膜病变患者眼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血管因素对其视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应用彩色多谱勒血流成像技术(color doppler flowi maging,CDFI)检测放射性视网膜病变(Radiative Retinopathy,RR)36例70只眼;放射性视神经病变(Radiative Optic Neuropathy,RON)13例25只眼的视网膜中央动脉(central retinal artery,CRA)、鼻、颞侧睫状后短动脉(short posterior ciliary artery,SPCA)、眼动脉(ophthal mic artery,O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diastolic velocity,EDV)及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并与26例(52只眼)正常对照组相应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放射性视网膜病变组和放射性视神经病变组CRA和SPCA的PSV、EDV明显降低(P〈0.01和P〈0.05);CRA、SPCA的RI明显升高(P〈0.05),OA除EDV明显降低(P〈0.01)外,PSV及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性视神经视网膜病变存在视网膜CRA、SPCA的血流动力学异常。放射性视神经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与视网膜CRA、SPCA的供血不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CDFI)检测肝硬化患者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血流参数,旨在探讨肝硬化不同程度肝功能与外周末梢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56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按child-pugh分为A级,B级,C级三个组,50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应用CDFI探查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记录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和阻力指数(RI)。结果:肝硬化组B、C组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的PSV、ED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A组,EDV增加的幅度高于PSV增幅,RI显著减低。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表明肝硬化患者外周末梢动脉处于高动力循环状态,其对肝硬化的诊断及预后评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球后血管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其与临床活动性评分(clinical activity score,CAS)的关系。方法 选择31例(56眼)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患者,按CAS将其分为2组,1~2分为TAO1组(32眼),≥3分为TAO2组(24眼)。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测定两组患者球后血管的血流状态,并与正常人15例(30只眼)进行对照。检测指标包括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睫状后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以及视网膜中央静脉的最大血流速度(Vmax)和最小血流速度(Vmin)。结果 TAO1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指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TAO2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眼动脉的PSV、EDV、PI、RI,视网膜中央动脉的PSV、EDV、RI,睫状后动脉的PSV、EDV,视网膜中央静脉的Vmax、Vmin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TAO1组与TAO2组相比,眼动脉的PSV、EDV,视网膜中央动脉的PSV、EDV、RI,睫状后动脉的PSV、EDV,视网膜中央静脉的Vmax和Vmin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CDFI可直接检测TAO患者球后血管的血流速度,并评价其活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成像(CDI)技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球后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相关研究。方法选取确诊为糖尿病(DM)的患者纳入DM组,分为无视网膜病变(NDR)组、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NPDR)组、增殖性视网膜病变(PDR)组。设立健康对照(HC)组,应用CDI检测研究对象颈动脉(CA)、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及视网膜中央静脉(CRV)血流参数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HC组比较,NDR期CA、OA血流及颈动脉中内膜厚度(IMT)变化不明显,但CRA、CRV出现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增加(P<0.05);NPDR及PDR期CA、OA及CRA的PSV、EDV呈下降趋势(P<0.05),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及IMT增高(P<0.05)。结论 CDI技术对DR早期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虽在准确判断视网膜血液循环方面还存在局限性,但可为判断预后及分析病变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2.
陈小燕  邢建强 《重庆医学》2011,40(15):1490-1491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眼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能量显像(CDEI)技术检测35例(70眼)2型糖尿病患者和38个(76眼)健康人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睫状后动脉(PC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和舒张末期峰值流速(EDV)及阻力指数(RI),并比较上述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结果。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OA的EDV明显低于健康人,RI明显高于健康人(P<0.05),而PSV和健康人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患者CRA和PCA的PSV和EDV明显低于健康人,而RI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眼血流动力学参数有明显的变化,采用CDEI技术检测眼血流动力学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治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彩色多谱勒成像(CDI)技术对正常人眼部血流动力学研究.方法:用美国400AU全身多谱勒血流图诊断仪,测量53例(106眼)正常人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睫状后动脉(PCA)的血流参数,经统计学处理取得其正常值范围,并对相关影响因数进行分析.结果:CRA、PCA、OA收缩期峰值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及阻力指数(RI)分别为:11.50±4.69,4.30±1.34,0.63±0.12;19.92±8.82,7.97±3.96,0.59±0.06;34.12±8.19;11.68±3.34,0.66±0.05.各血流参数与性别、眼别及正常范围眼压无显著差异(P>0.05),OA及PCA的PSV与年龄负相关,CRA的RI与年龄正相关.结论:应用CDI可了解眼血流力学情况,为临床一些眼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何云  廖新红  陈琳  李智贤 《广西医学》2007,29(8):1166-1168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CDFI)观察全身应用降纤酶治疗青光眼后眼动脉(OA)、睫状后短动脉(SPCA)及视网膜中动脉(CRA)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将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或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共56例(102只眼)随机分成A组27例(48只眼)和B组29例(54只眼)。A组应用降纤酶静脉滴注;B组应用生理盐水静脉滴注。用药时间均为14d。治疗前后进行彩色多普勒显像检查,测定的血流参数为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和阻力指数(RI)。结果两组治疗前各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球后动脉血流灌注增加,PSV、EDV增高,RI降低(P<0.01),眼压下降;B组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及眼压无明显改变。结论注射用降纤酶有改善局部微循环,增加青光眼球后血流供应及降低眼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血管因素对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TG)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地对NTG组40眼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40眼行彩色超声多普勒成像(CDFI)研究,分析颈总动脉(CA)、颈内动脉(ICA)、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和睫状后短动脉(SPC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及阻力指数(RI)。结果 NTG组ICA、OA、CRA、SPCA的PSV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降低(P<0.01、P<0.05),RI则明显增高(P<0.01),OA和CRA的EDV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亦均降低(P<0.01、P<0.05),ICA和SPCA的EDV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A的各项参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将ICA、OA、CRA、PCA的RI增高作为早期诊断NTG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同时亦应参考OA、CRA的EDV是否降低,以对NTG患者的预后及治疗方案提供有利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血流动力学改变及眼压(IOP)对眼球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PACG患者45例(90眼),并根据IOP情况分为正常IOP组(52眼)与高IOP组(38眼)。应用彩色多普勒成像技术研究PACG眼球后OA、CRA血流动力学改变。观察指标: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彩色多普勒检查前采用非接触IOP计测量受检者IOP。结果:PACG患者CRA-EDV(P<0.01),CRA-RI(P<0.01)均显著不同于正常对照组,且患者正常IOP组与高IOP组之间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CRA-EDV呈逐级降低趋势。CRA-RI的表现与CRA-EDV相反,呈逐级增高现象。无论是CRA还是OA,三组间PSV均无显著性差异。相关分析表明:PACGIOP与CRA-RI(r=0.51;P=0.001)及CRA-EDV(r=-0.396;P=0.014)显著相关。偏相关分析显示:IOP与CRA-RI显著相关(r=0.393;P<0.001),而与CRA-EDV无显著相关(r=-0.065;P=0.559)。其回归方程为:RI=58.82 0.47×IOP。结论:IOP对OA无显著影响。PACGIOP升高可导致CRA-RI增高,继而使EDV降低,视网膜血流量下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CDFI)技术研究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患者球后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与颈内动脉(CA)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确诊为NAION患者21例设为患病组,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21例,分别检测2组CA及球后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即CA、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睫状后短动脉(SPC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并对以上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患病组CA的EDV、RI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病组OA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病组SPCA的PSV、RI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病组CRA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病组CA与OA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高度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0.89,P<0.01).结论 NAION患者的CA血流动力学已发生明显改变,并与球后血管,尤其是OA的血流动力学改变高度相关,考虑CA血流动力学改变可能是发生NAION的诱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对糖尿病患者92只眼和正常对照组60眼的CRA收缩期流速(PSV)、舒张期流速(ED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和血流加速时间(AT)进行对比分析。并将糖尿病患者按病程长短及血糖水平分组,分析上述参数。结果糖尿病组CRA的PSV、EDV低于正常组,PI、RI、AI高于正常组。病程≥10年组CRA的PSV、EDV低于病程<10年组,PI、RI高于病程<10年组。三个月平均空腹血糖≥8mmol/L组CRA的PSV、EDV低于血糖<8mmol/L组,PI、RI高于血糖<8mmol/L组。结论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循环阻力增加,血流速度下降,血流灌注不良,且病程愈长、平均血糖水平愈高,视网膜糖尿病血管病变愈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情况。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color Doppler imagining,CDI)测定32例(64只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球后血流状态,并与正常人30例(60只眼)进行对照。其中32例DR患者接受了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包括非增殖型(NPDR)20例和增殖型(PDR)12例。结果:DR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最大收缩期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和总平均速度(Vm)均降低,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增高,视网膜中央骨静脉(CRV)的最大血流速度(Vmax)、最低血流速度(Vmin)和Vm增高,其中NPDR各数值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DR各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R患者小动脉闭塞,血流速度下降,舒张期血管阻力增高,使血流减少。CDI检测对DR早期诊断及发病机制研究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糖尿病组和加味补阳还五汤组。糖尿病组和加味补阳还五汤组大鼠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STZ)造模。造模后检测大鼠血液流变学参数,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测大鼠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和视网膜中央静脉(CRV)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与糖尿病组比较,加味补阳还五汤组大鼠CRA和CRV的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期末流速(EDV)和平均血流速度(MV)升高,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降低,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和卡松黏度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可降低糖尿病大鼠血液黏度,增加视网膜血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