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了解云南省梅毒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为制定云南省梅毒防控策略提供支持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系统收集云南省2004-2021年报告的梅毒疫情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应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进行时间趋势分析,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结果 云南省梅毒报告发病率由2004年的1.32/10万上升至2021年的36.89/10万,AAPC为21.78%(Z=23.39,P<0.001),呈先升后平稳趋势(2004-2008年APC=48.96%,P<0.001,2008-2015年APC=26.68%,P<0.001,2015-2021年APC=1.71%,P>0.05)。其中一期与二期梅毒整体呈上升趋势,AAPC为4.93%(Z=2.38,P<0.05),呈先升后降,平稳过渡后再上升趋势(2004-2012年APC=20.54%,P<0.001,2012-2016年APC=-31.69%,P<0.001,2016-2019年APC=8.20%,P>0.05,2019-2021年APC=35.75%,P<0.01);隐性梅毒与梅毒变化趋势相同。女性梅毒报告发病率高于男性(χ2=3 179.88,P<0.001),男性梅毒报告发病率和女性梅毒报告发病率总体均呈上升趋势;各年龄组梅毒变化整体呈上升趋势;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66.47%),AAPC前三位的职业分别为学生(AAPC=30.03%)、农民(AAPC=28.27%)、家务及待业(AAPC=22.62%)。全省16个州(市)AAPC前五位的为昭通市(AAPC=33.85%)、怒江州(AAPC=32.60%)、红河州(AAPC=27.77%)、文山州(AAPC=27.53%)和大理州(AAPC=24.34%)。结论 2004-2015年,云南省梅毒报告发病率呈快速上升,2015-2021年趋于平稳,其中一期与二期梅毒2004年呈快速上升,2012年出现下降趋势,2019年起呈现一定程度波动且有上升的趋势,提示云南省梅毒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应加强重点人群预防梅毒感染的宣传教育、行为干预、动员检测和规范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福建省南平市梅毒疫情流行特征,为有效防控梅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8—2022年南平市梅毒病例资料,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进行梅毒年发病率时间趋势分析。结果 南平市2008—2022年累计报告梅毒26 808例,年均发病率为65.88/10万,年均增长率为4.44%;Joinpoint回归分析显示,年发病率以2015年为拐点,2008—2015年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年度变化百分比APC=12.512%,P<0.001),但2015—2022年下降趋势不显著(APC=-2.617%,P=0.116);以隐性梅毒为主、占68.87%。不同县(市、区)梅毒年均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031.390,P<0.001),其中年均发病率居前3位的分别为政和县(86.24/10万)、建阳区(81.14/10万)和浦城县(77.22/10万)。男女性别比为0.96∶1,男性年均发病率(62.90/10万)低于女性(69.01/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697,P<0.0...  相似文献   

3.
1981-2002年天津市食管癌流行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1981-2002年天津市食管癌流行趋势变化,帮助预测未来流行趋势,为进一步加强食管癌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统计1981-2002年天津市内六个区食管癌的发病及死亡资料,计算男女各年龄段发病率、粗发病率、粗死亡率及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等指标,分析天津市22年食管癌的流行趋势.采用年均变化百分比描述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升降幅度.结果 1981-2002年天津市累计报告食管癌病例8206例,其中男性5533例,女性2673例,男女比例为2.07∶1.45岁之前食管癌发病率较低(<1/10万),45岁后逐渐上升,中位发病年龄69岁(四分位数间距为62~75岁).女性发病高峰年龄为75~80岁,较男性(80~85岁)提前,近几年女性发病高峰年龄出现后移,渐与男性接近.1981-2002年,食管癌粗发病率和标化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男、女粗发病率和标化发病率年均分别下降2.22%、3.56%和5.18%、6.56%.各年龄组的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22年间天津市食管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结论 天津市食管癌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食管癌患者的生存情况未获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福建省大田县梅毒的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导出2010—2022年大田县梅毒确诊病例个案资料,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梅毒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采用SPSS 19.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以Joinpoint 4.8.0.1软件建立Joinpoint回归模型、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 APC)。结果 2010—2022年大田县梅毒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趋势χ2=9.905,P<0.05),共报告梅毒病例882例,年均发病率21.29/10万,年均增长率2.75%;其中隐性梅毒呈波动上升趋势(APC=8.730%,P<0.05),早期梅毒呈明显下降趋势(APC=-27.901%,P<0.05),三期梅毒一直保持在低水平,胎传梅毒自2017年未见报告。男性发病率略低于女性(χ2=8.913,P<0.05),60岁及以上年龄组发病率最高70.71/10万,不同年龄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5.54...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四川省0~14岁儿童肺结核流行特征,掌握流行变化趋势,为加强儿童肺结核防控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基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及其基本信息项目中报告的四川省2009—2018年0~14岁儿童肺结核患者的报告发病数据和人口数据,利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进行趋势性分析。结果 2009—2018年,四川省共报告0~14岁儿童肺结核10981例,占全人口肺结核报告发病例数的1.79%(10981/612506),10年间儿童肺结核实际报告发病率从2009年的8.91/10万(1349/15140100)上升至2018年的9.35/10万(1229/13141100),年均增长率为0.50%;Joinpoint回归分析显示,儿童肺结核标准化报告发病率在2009—2015年[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1.98%,P=0.196]、2015—2018年间(APC=10.13%,P=0.061)呈现阶段性变化,但均趋于稳定。0~14岁男童肺结核报告发病6011例,平均报告发病率为8.43/10万(6011/71339600),女童报告发病4970例,平均报告发病率为7.64/10万(4970/65071300),男童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普遍高于女童(χ2=26.261,P<0.001)。不同年龄组中,各组报告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29.827,P<0.001),0~岁组(9.08/10万,774/8523100)和10~14岁组(14.37/10万,6575/45769900)儿童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普遍高于1~岁组(4.09/10万,1423/34833900)和5~岁组(4.67/10万,2209/47284100)报告发病率;Joinpoint回归分析显示,0~岁组儿童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从2009年的13.32/10万(132/991000)快速下降至2018年的3.73/10万(31/831900)(APC=-10.80%,P=0.002),10~14岁组儿童肺结核报告发病率2016年以后呈快速上升趋势,由13.39/10万(760/5676700)上升至18.88/10万(786/4162100)(APC=17.99%,P=0.042)。结论 近年来四川省儿童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整体趋于稳定,但仍有上升趋势,需要继续加强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学生结核病防控、家庭内肺结核患者儿童密切接触者筛查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2010~2016年上海市某社区居民脑血管病相关死亡流行病学特点及其趋势。方法根据2010~2016年浦东新区某社区户籍人口死因监测数据库,采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潜在减寿年数(PYLL)、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指标对脑血管病相关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6年浦东新区某社区因脑血管病死亡321例,占同期总死亡的19. 03%,占同期循环系统疾病死因的52. 37%,粗死亡率为131. 27/10万,标化死亡率为43. 77/10万。脑血管病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均呈波动态势(APC=1. 95%,-1. 65; Z=0. 74,0. 66; P> 0. 05),女性粗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APC=4. 97,Z=2. 76,P <0. 05)。男性脑血管病相关死亡率低于女性(U=5. 59,P <0. 01)。该社区2010~2016年期间脑血管病PYLL为363. 48人年,PYLL率为1. 49‰,AYLL为1. 13年/人。PYLL率及AYLL无明显趋势(APC=-13. 81,-15. 43; Z=-1. 03,-1. 16; P> 0. 05)。结论当地脑血管病死亡率呈波动态势,女性粗死亡率上升趋势明显,加强重点人群的防控是脑血管病防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绍兴市2009年至2013年甲状腺癌的检出率及其时间变化趋势.方法 利用2009年至2013年绍兴市居民甲状腺癌数据资料,计算甲状腺癌的检出率、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世界人口标化率(世标率)及变化百分比;采用对数直线因归法估箅枪出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进行趋势分析.结果 2009年至2013年绍兴市甲状腺癌检出数为3 290例,男性、女性比例为1∶3.69,甲状腺癌检出率为14.98/10万(男性6.39/10万,女性23.59/10万),中标率为9.13/10万(男性3.94/10万,女性14.31/10万),世标率为10.39/10万(男性4.47/10万,女性16.32/10万);2009年至2013年甲状腺癌枪出率由7.26/10万上升至27.26/10万,APC值为39.65%(P<0.05),中标率和世标率的APC值分别为52.96%(P<0.05)和49.48%(P<0.05);其中男性检出率由2.42/10万上升至12.65/10万,APC值为48.44%(P<0.05),女性检出率由12.15/10万上升至41.96/10万,APC值为37.58% (P<0.05).绍兴市甲状腺癌主要在25~ 59岁年龄段好发,在50 ~54岁组达到高峰(29.08/10万),各年龄组检出率女性均高于男性,且基本在2倍以上.结论 绍兴市甲状腺癌检出率较高,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中青年人群尤其女性好发,应针对性地加强控制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杨婧 《地方病通报》2024,(1):46-48+56
目的 了解2015—2022年天水市居民死亡特征,分析人群主要死亡原因及死因顺位,为制定相关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2015—2022年天水市死因监测数据,并使用SPSS 22.0以卡方检验分析标化死亡率、死因顺位等指标。结果 2015—2022年天水市男女标化死亡率分别为420.40/10万和307.35/10万,男性高于女性(χ2=17.638,P<0.05)。死因顺位前五位的疾病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标化死亡率分别为210.60/10万、54.74/10万、34.10/10万、22.10/10万、9.45/10万,死因构成分别为57.82%、14.95%、9.36%、6.07%、2.59%。死因顺位前三位疾病标化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循环系统疾病(趋势χ2=4 100.385,P<0.05),肿瘤(趋势χ2=171.160,P<0.05),呼吸系统疾病(趋势χ2=208.475,P<0....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嘉兴市南湖区2008~2013年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情况,为心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2008~2013年嘉兴市南湖区死因监测系统年报数据库,采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平均减寿年数(AYLL)、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等指标对心脑血管病死亡情况及趋势进行分析。结果嘉兴市南湖区2008~2013年居民脑血管病和心脏病的粗死亡率分别为110.94/10万,61.08/10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70.66/10万,39.46/10万。脑血管病和心脏病分别占全死因的18.02%和9.92%。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在65岁以上人群中急剧上升。脑血管病平均减寿年数和减寿率分别为2.69年和2.99‰,心脏病为3.79年、2.32‰。脑血管病、心脏病死亡率都呈上升趋势,而标化死亡率却呈现下降趋势,且脑血管病标化死亡率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血管病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分别为1.17%、-3.15%,心脏病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分别为3.26%、-1.12%。结论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定期体检,积极预防,可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居民的健康寿命。  相似文献   

10.
1981年至2001年天津市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对天津市1981年至2001年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进行统计分析并了解其变化趋势。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研究天津市21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和死亡情况。结果1981年至2001年间,天津市甲状腺癌平均年发病率为1.770/10万,男女发病比例为1:2.74,平均死亡率0.368/10万,女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男性。21年来男女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女性呈现35~50岁年龄组甲状腺癌高发。结论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增长较快,特别是对女性的影响日益加剧,需积极寻找相关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2004-2017年我国南北方布鲁氏菌病(布病)的变化趋势,为有针对性的布病防控措施的制定奠定基础。方法 收集公共卫生科学数据共享中心2004-2017年布病报告病例数,描述年发病率趋势,利用Joinpoint回归模型估计年发病率和月发病率的变化趋势。结果 2004-2017年北方省份布病的年发病率高于南方省份,北方省份及南方省份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均呈上升趋势,且南方省份的AAPC显著高于北方省份(43.5% vs 7.5%)。北方省份的AAPC在8月份至次年的2月份随年份呈现显著性的上升趋势(P<0.05),南方省份在每月份均随年份呈现波动性上升趋势(P<0.05)。自2015年来北方省份各月份呈现下降趋势,而南方省份各月份呈现上升趋势。结论 布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北方省份表现为高发病率,南方省份表现为持续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四川省2011—2020年各年龄段人群肺结核流行特征与变化趋势。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及《基本信息系统》收集四川省2011—2020年的肺结核患者报告发病数据和人口数据,利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进行趋势性分析。结果: 四川省2011—2020年共计报告肺结核患者56.73万例,报告发病率(简称“发病率”)从2011年的81.14/10万(65250例)下降至2020年的55.19/10万(46218例),年递降率为4.19%,标化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和平均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均为-4.0%(95%CI:-4.7%~-3.3%)]。平均发病年龄从2011年的44.19岁逐年升至2020年的45.45岁,每年增加0.104岁(β=0.104,P=0.008)。10年年均发病率最高的为≥65岁组(96.94/10万,99961例),发病率年龄高峰从2011年的≥65岁(113.08/10万,9694例)前移至2020年的15~24岁(89.77/10万,8688例)。25岁及以上人群发病率呈下降趋势,25~34、35~44、45~54、55~64、≥65岁组的发病率分别从2011年的87.83/10万(8855例)、77.89/10万(12596例)、97.37/10万(9778例)、121.07/10万(11308例)和113.08/10万(9694例)下降至2020年的62.85/10万(6663例)、40.57/10万(4754例)、58.23/10万(8376例)、62.67/10万(6543例)和73.43/10万(9686例),AAPC分别为-4.5%(95%CI:-7.8%~-1.1%)、-7.7%(95%CI:-8.9%~-6.6%)、-4.9%(95%CI:-8.9%~-0.8%)、-6.8%(95%CI:-8.0%~-5.6%)和-4.6%(95%CI:-5.8%~-3.4%)。2015—2020年0~14岁儿童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15年发病率为6.96/10万(923例),2020年发病率为10.98/10万(1508例)],APC为9.2%(95%CI:4.1%~14.4%)。结论: 四川省肺结核疫情近年总体下降,但25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肺结核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同时还应关注65岁及以上老年人肺结核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胰腺癌发病、死亡及生存情况.方法 利用2002年至2010年浦东新区居民胰腺癌的登记资料,分性别组和年龄组计算发病率、死亡率.用世界标准人口计算标化率,采用对数直线回归法估算发病率及死亡率的年度百分比变化(APC),应用Kaplan-Meier法和COX多元回归模型计算患者1~5年生存率,分析不同TNM分期和是否手术的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 2002年至201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胰腺癌新发患者3089例,其中男性1707例,女性1382例,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69±12)岁和(73±12)岁;合计粗发病率为13.32/10万,其中男性粗发病率为14.71/10万,高于女性的11.93/10万,男女性标化发病率之比为1.57:1.胰腺癌患者死亡2963例,其中男性1627例,女性1336例,合计粗死亡率为12.78/10万,其中男性为14.02/10万,高于女性的11.53/10万,男女性标化死亡率之比为1.55:1.男性在35岁、女性在40岁以后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升高,男性80岁以上、女性85岁以上发病率和死亡率达到高峰.胰腺癌患者1~5年生存率分别为16.59%、7.31%、5.23%、4.33%和3.87%.手术治疗组1~5年生存率均高于非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NM分期为0~Ⅱ期、Ⅲ期、Ⅳ期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50.00±33.37)、(224.00±15.82)、(86.00±4.52)d.Ⅳ期患者与0~Ⅱ期及Ⅲ期患者生存时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2.41、104.40,P值均<0.001).结论 上海市浦东新区男性胰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患者的生存时间与确诊时的TNM分期及是否手术切除肿瘤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2009—2017年上海市学校结核病疫情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控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09—2017年上海市登记为“学生”的肺结核发病患者资料,包括一般情况、就诊信息、诊断结果等;同时从《2018年上海统计年鉴》获取2009—2017年在校学生人口数资料。通过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报告发病例数人群顺位、发病率的变化趋势[以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等指标对2009—2017年上海市学生肺结核疫情的分布特征进行描述。结果 2009—2017年上海市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维持在15/10万~20/10万,由2009年的19.70/10万(386/1959700)下降至2017年的15.31/10万(301/1966300),总体呈下降趋势(Y=58.562-0.030X,APC=-2.96;t=-5.158,P=0.001)。并发现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例数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峰值为19~岁组(大学)的61.94%(1963/3169);且男性[63.27%(2005/3169)]明显多于女性[36.73%(1164/3169)](χ 2=18.226,P=0.020)。2009—2017年学生报告发病患者中,本地学生患者比例由2009年的64.77%(250/386)下降至2017年的45.85%(138/301),呈明显下降趋势(Y=83.109-0.042X,APC=-4.11;t=-7.897,P<0.001);而外地学生患者构成比由2009年的35.23%(136/386)上升至2017年的44.15%(163/301),呈明显上升趋势(Y=-108.161+0.053X,APC=5.44;t=7.653,P<0.001)。总的重症患者比率由峰值2011年的47.35%(170/359)下降至2017年的3.65%(11/301),呈明显下降趋势(Y=339.673-0.170X,APC=-15.63;t=-2.243,P=0.060),且外地学生中重症患者比率由峰值2011年的48.34%(73/151)下降到2017年的6.13%(10/163),也呈现明显下降趋势(Y=293.665-0.147X,APC=-13.67;t=-2.616,P=0.035)。结论 2009—2017年上海市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稳中有降,报告学生肺结核患者主要来自大学校园,外地学生患者逐年增加,但重症患者比例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揭阳市人群中肝癌的分布,为病因学研究指明方向。 方法 我们将揭阳市1981-1990年死于肝癌的居民死亡登记卡片,按揭阳的21个镇分别进行统计分析。标化率用国家1982年公布人口构成计算,显著性检验用二个标化率比较。 结果 揭阳市1981-1990年死于肝癌共3257人,累计人口数13233148人,年平均死亡率24.6/10万,中国人口标化死亡率24.1/10万,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30.3/10万。10年中男性累计死亡数2471人,年平均死亡率35.99/10万,中国人口标化死亡率38.7/10万,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49.2/10万;女性年平均死亡率12.3/10万,中国人口标化死亡率111.0/10万,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14.0/10万。男女之比为3.5:1。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平原地区死亡率略高于丘陵地带。 结论 揭阳市是广东省肝癌发病较高地区,死亡率有上升现象。死亡率较高地方是榕江沿岸,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1990至2019年中国人群退行性二尖瓣病变(DMVD)疾病负担变化趋势。方法基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19)数据库, 采用患病人数、新发病例数、死亡人数、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以及患病率、发病率、死亡率、DALY率及其年龄标化率等指标, 分析1990至2019年中国人群DMVD疾病负担变化趋势。结果 2019年中国DMVD患病人数、新发病例数及死亡人数分别为461.2、27.0、0.129万例, 与1990年相比分别增长了209.0%、199.1%和13.2%。2019年DMVD的年龄标化患病率、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28.1/10万、12.7/10万和0.075/10万, 与1990年相比, 变化率分别为32.6%、42.8%和-54.1%。另外, 2019年的数据还显示, 女性的年龄标化患病率和发病率均高于男性[年龄标化患病率:男性190.1(181.5~198.9)/10万、女性262.0(250.3~273.9)/10万;年龄标化发病率:男性10.5(10.0~11.0)/10万、女性14.9(14.3~15.6)/10万];DMVD患病人数最多...  相似文献   

17.
北京安贞防治区脑卒中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990-1994年安贞防治区脑卒中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5万余人口中,25-74岁脑卒中事件共计390例。其中男性254例,女性136例。缺血性事件为74.1%,出血性事件为23.6%,未分类事件为2.3%。标化发病率男、女两性均呈逐渐下降趋势,男性由338/10万下降至234/10万,女性由197/10万下降至152/10万。男女均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01)。死亡率在男性有明显下降趋势,由69/10万下降至39/10万,女性由50/10万下降至38/10万,但无统计学差异。急性期病死率(4周以内)男性平均为18.9%,女性平均为27.9%。  相似文献   

18.
AIM To examine the incidence and trends in pediatric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IBDs) over 2000-2015 and project the incidence to 2018. METHODS A 16-year prospective study of IBD patients 19 years of age was conducted in the Czech Republic(the Pilsen region). All incident IBD cases within a well-defined geographical area were retrieved from a prospectively collected computerized clinical database. Historical Czech data were used for comparison(1990-2001). Our catchment population was determined from the census data. We calculated the incidence by relating the number of newly diagnosed cases to the size of thepediatric population-at-risk in each calendar year. Age/sex, disease type, place of residence, and race/ethnicity were identified. RESULTS In total, 170 new IBD cases [105 Crohn's disease(CD), 48 ulcerative colitis(UC), and 17 IBD-unclassified(IBD-U)] were identified. The median age at IBD diagnosis was 14.2 years, 59.4% were males, and 97.1% were Caucasians. A male preponderance of IBD(P = 0.026) and CD(P = 0.016) was observed. With 109209 person-years in the catchment area, the average incidence of IBD per 100000 person-years was 10.0(6.2 for CD, 2.8 for UC, and 1.0 for IBD-U) for children aged 0 to 19 years; for those aged 0 to 15 years, the incidence rate was 7.3(4.6 for CD, 2.0 for UC, and 0.7 for IBD-U). An increase in incidence with age was observed(P = 0.0003). Over the 16-year period, the incidence increased for IBD patients(P = 0.01) and CD in particular(P 0.0001), whereas the incidence for UC(P = 0.09) and IBD-U(P = 0.339) remained unchanged. IBD-projected data from 2016 to 2018 were 12.1, 12.3 and 12.6 per 100000 personyears, respectively.CONCLUSION Pediatric-onset IBD incidence is around its highest point. The increase, which is particularly pronounced for CD, may be challenging to relate to causes of pediatric disea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