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21年修订版)》(以下简称修订版指南),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的分级诊疗中承担不同任务。基层医生在慢阻肺诊治、预防工作中可以主导疾病预防,通过问卷调查和普及简易肺功能检查的应用来落实慢阻肺的早期筛查,通过对患者教育、督导和定期随访来落实稳定期维持治疗的药物治疗,指导和核实患者吸入药物的使用正确性,提高患者依从性,贯彻落实呼吸康复治疗等。基层医生可参照修订版指南参与慢阻肺的全程管理,为提高基层防治慢阻肺水平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我国居民死亡的首位病因, 而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管理好高血压患者是遏制我国心血管疾病流行的核心策略之一。该文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高血压管理实践, 就《高血压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总结与探讨, 旨在为基层医疗机构有效管理高血压患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公共卫生的疾病之一。最新研究显示,中国40岁以上人群中慢阻肺患病率为13.7%,估测中国有9 900万慢阻肺患者,而如何发现该庞大的患病人群并实施管理是中国面临的巨大挑战,与此同时,采取何种方式进行慢阻肺筛查也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目前研究较多的筛查工具有筛查问卷、呼气峰流速仪以及微型肺量计,筛查方式也多种多样,有单独使用某种筛查工具的,也有多种筛查工具联合使用的。基层医疗机构是慢阻肺管理的重要场所,本文对国内外基层医疗机构的慢阻肺筛查方法进行综述,探讨中国基层慢阻肺筛查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挑战,旨在为未来开展适宜中国基层医疗机构的慢阻肺筛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术洪英 《中国热带医学》2006,6(12):2262-2262
城市社区诊所等医疗机构是城市基层诊疗活动的重要场所,由于受到环境条件的制约,其空间相对狭小,人员活动频繁,基础设施不够完备,卫生管理较为薄弱,存在医源性感染的隐患。为了解邹城市社区医疗机构卫生状况,我们对1999年和2004年市辖区内156个和95个社区诊所调查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5.
隐性医疗知识是决定医疗机构诊疗水平和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之一.构建基于虚拟实践社区的临床医学继续教育模式,打破时空和地域限制,为高等级大型综合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之间的隐性医疗知识共享、管理和传承提供平台,从而促进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水平的提高,提升基层医疗资源利用率,造福各地百姓.  相似文献   

6.
基层社区中医药医疗服务的营销策略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层社区的中医药诊疗服务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广大民众健康的基本要素之一。笔者认为:基层社区中医药服务如何发挥传统中医药服务于大众的作用,关系到基层社区的中医药医疗机构生存发展的问题;基层社区的中医药医疗机构应在树立基层社区的中医药医疗服务的理念;基层社区中医药的医疗服务及质量管理等方面来完善基层社区的中医药医疗市场的服务工作。更好的为广大民众提供中医药医疗服务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基层医疗机构医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为探索基层医疗机构慢阻肺预防诊治能力提升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12月1—31日, 在河南省驻马店市761家基层医疗机构中每家随机选取1~3名拟参与慢阻肺高危筛查项目的医生, 共1 232名, 对其基本信息和对慢阻肺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慢阻肺的危险因素及急性加重常见原因、症状及诊断、治疗及管理相关内容。根据调查对象的学历将其分为本科及以上、大专、中专及以下3组, 比较3组对象对慢阻肺相关知识认知的差异, 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共回收问卷1 232份, 回收率100.0%, 有效问卷1 221份, 有效率99.1%, 最终纳入分析1 221份。基层医生的学历与慢阻肺相关认知水平间存在线性关系(χ2=9.91, P<0.05), 认知水平随着学历的升高而升高(r=0.09, P<0.05)。慢阻肺患者危险因素及急性加重常见原因、治疗管理认知方面, 基层医生的学历与其认知水平间存在线性关系(χ2=13.86, 20.93, 均P<...  相似文献   

8.
基层医疗机构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积极开展社区精神卫生工作.依法对社区疑似精神障碍患者提出“建议”;不能推诿为社区精神障碍患者治疗躯体疾病;对已确诊居住社区的患者开展建档、随访、药物和康复治疗、监护人培训和技术指导,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信息收集和报送;对社区心理健康指导、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供技术指导等.建议继续深入学习精神卫生法;尽快制定完善相关的社区诊疗法制化规范;不断提高自身技术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稳定期结核病患者在全科医学模式下社区规范化治疗及管理模式,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基本杜绝结核病患者的流失。方法对三甲医院确诊的稳定期结核病患者在全科医学模式下转诊结核病定点社区。结果对该类疾病的控制、预防起到规范治疗、长期监督、有效管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疾病的转归及预后,减少复发率及并发症。结论稳定期结核病患者通过从三甲医院下转社区的医疗模式,巩固完善“三位一体”结核病分级诊疗和综合防治模式。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职责明晰、协同配合的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0.
精神分裂症会长期影响患者的社会和职业功能,以社区为基础的精神卫生服务和管理模式通过提高可及性、可接受性、可负担性、实用性和可扩展性来促进患者心理健康。在社区管理模式中,长效注射用抗精神病药物是目前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策略之一,但目前缺少相关的证据梳理。本文系统全面地探讨了长效注射用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获益情况,包括有效性和安全性、依从性、使用态度、社会功能恢复及社区康复等。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社区管理模式下,长效注射用抗精神病药物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区康复中可发挥比口服药物更卓越的疗效,不仅体现在能降低疾病复发率和再住院率,也在患者社会功能恢复、降低肇事率等方面有优秀的表现。但我国依然存在长效注射用抗精神病药物整体处方率低的问题,主要原因包括医疗机构与基层社区信息共享不足,社区医疗服务治疗率较低,患者随访率低,社区精神康复开展较少等。本文可为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区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以探索更多的社区治疗方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目前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数量接近1亿,成为继高血压、糖尿病之后另一疾病负担重大的慢性疾病,但与高血压、糖尿病管理规模和管理水平相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规范化诊治水平较低,且尚未得到患者、医生及政府足够重视。全科医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防控、管理尤其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早期筛查、稳定期患者管理及肺康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立医院-社区-家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控模式、开展专科-全科医生之间的分级诊疗及基层医疗机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规范防控迫在眉睫。本文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例,就全科医生在慢性病早期诊断和管理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背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且患病率正在逐年增加,在我国COPD患者具有较高的就医延迟率。研究表明,避免就医延迟现象的发生可以更好地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缓解医疗负担。目的 探讨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就医延迟的原因,为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3月-2019年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河南省三所综合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人民医院)和两所社区老年服务中心(郑州市航海东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爱馨阳光城老年服务中心)的COPD就医延迟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根据样本量标准及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共纳入13例患者。本研究方法为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根据提前制定好的访谈提纲对患者进行访谈,每次访谈时间30~40 min,具体时间及内容视现场情况做适当调整。采用Colaizzi七步资料分析法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通过访谈并深入分析最终提取出6个可解释患者就医延迟行为的核心主题,分别为:COPD疾病认知度低,症状自我管理能力弱,基层医疗机构误诊、漏诊,缺乏有效的延续性护理措施,长期治疗无效导致忽视症状,缺少支持导致负性心理增加。结论 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就医延迟因素呈现多元性,主要受疾病知识、延续性护理措施、自我管理能力、治疗效果、负性心理和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水平影响,在就医流程的不同阶段存在不同的影响因素,需针对不同阶段的患者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而降低COPD患者就医延迟率,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持续上升,严重危害我国国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肺功能检查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重要的筛查和诊断技术,但长期以来未受到足够重视,特别是在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什么要重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肺功能检查:(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发病呈现高态势,预测至2060年死于慢阻肺及其相关疾病的人数将超过540万人/年,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国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2)肺功能检查是“金标准”,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肺功能检查,并通过早期强化治疗,可以延缓肺功能下降。那么全科医生团队进行肺功能检查的优势及可做工作有哪些呢?(1)全科医生团队扎根基层,给慢性病的长期随访管理带来了诸多便利,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更有利于其对患者进行健康照顾;(2)全科医生可通过采取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增强居民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控意识,从而提高居民进行肺功能检查的依从性;(3)全科医生可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对辖区居民,特别是有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进行早期肺功能筛查,把握最佳治疗时机而从降低疾病负担;(4)开展家庭医生签约,为患者建立呼吸健康档案,对不同严重程度的慢阻肺患者进行分级管...  相似文献   

14.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哮喘的早期筛查、规范化诊治及有效的管理是提高哮喘控制水平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哮喘频繁急性发作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医疗花费增加、经济负担加重。目前我国城镇地区哮喘的诊疗水平虽较前有所提高,但基层哮喘患者的控制水平仍然很低。在国内外哮喘指南、共识的基础上,结合深圳社区健康服务机构特色,由深圳市医防融合呼吸项目组专家集体讨论制定,旨在提升社区健康服务机构对哮喘的早筛、早诊能力,并提高基层医师哮喘规范化诊治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吕韵  景日泽  王德猛  方海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16):1995-2002
福建省厦门市以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为突破口,以构建整合型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为目标,基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师、健康管理师和三级医院专科医师,创设了具有厦门特色的“三师共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厦门市“三师共管”模式在打造“多快好省”品牌服务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激励机制,通过建立合理的签约服务费用筹资与分配机制、绩效考核与评价机制及非经济激励机制,提高了基层医务人员的收入,极大地调动了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与水平的提升及签约率的大幅提高,产生了良好的医患联动,从而形成并完善了一整套柔性引导“患者愿意去、基层接得住、医院舍得放”的制度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6.
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世界第三大死因,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和卒中。但面对COPD这个可防、可治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临床诊疗仍有诸多不足,如对患者教育不够、随访缺失、稳定期和/或急性加重期管理不规范等,以上均是患者病情频繁加重和恶化的重要原因。而病情频繁加重和恶化将导致后期治疗效果不佳和治疗难度增大,以及社会经济负担增加等。所以,加快促进COPD诊断、治疗和预防的规范化,提高诊疗精度和效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结合我国临床诊疗现状和疾病研究进展,从临床应用角度对2020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COPD诊断、治疗与预防全球策略》指南(简称:指南)进行全面阐释和分析,内容包括稳定期药物管理、稳定期非药物管理和急性加重期管理。其中指南解读(一)主要涉及稳定期药物管理,内容包括诊断评估、初始治疗和后续治疗。通过对该指南的解读,以期为我国急诊科、呼吸科等临床医师的实践工作提供参考,优化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世界第三大死因,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和卒中。但面对这个可防、可治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临床诊疗仍存在诸多如健康教育不足、随访缺失、临床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以上均可能是病情加重的重要原因,致使后期治疗效果欠佳、难度增大,以及社会经济负担增加等。故加快促进临床管理的规范化,提高诊疗精度和效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21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COPD诊断、治疗与预防全球策略》指南,结合我国临床诊疗现状和疾病研究进展,针对COPD稳定期非药物管理策略进行解析,包括肺功能测定和评估、减少危险因素暴露、肺康复、氧疗、无创通气和外科治疗,以期为我国临床医师的实践工作提供参考,优化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社区全科团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基本知识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团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基本知识的知晓度。方法2008年2月26日统一时间开始,对上海市某区全部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基本知识的问卷调查。除去不能离开工作岗位者,接受调查医生593名。结果542名(91.4%)医生知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英文缩写;315名(53.1%)自认为知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指南》的主要内容;全部被调查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没有配备肺功能仪;500名(84.3%)知道肺功能检查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的金标准;115名(19.4%)医生知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为急性发作期和稳定期;163名(27.5%)知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药物治疗有效后,应该长期治疗;328名(55.3%)认识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稳定期仍需要治疗;312名(52.6%)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465名(78.4%)认为吸入治疗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首选方案。235名(39.6%)知道规范家庭氧疗是每日吸氧时间大于15h。调查发现仅365名(61.6%)医生参加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知识培训,且培训次数每年仅1~2次。乡村医生所掌握的知识明显少于社区医生。结论全科医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知识方面严重缺乏,须加强相关防治知识的培训。  相似文献   

19.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is a condition commonly encountered by primary care practitioners. The disease should be detected in its early stages to prevent disease progression and to reduce the burden of symptoms. Early treatment also results in improved mortality and reduced morbidity. COPD should be differentiated from other similar conditions such as asthma, as the basis of treatment differs in these conditions, and misdiagnosis can lead to poorer patient outcomes. Non-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such as smoking cessation and vaccinations are important in the management of COPD, while pharmacotherapy such as bronchodilators and antimuscarinics are the mainstay of therapy in COPD. Referral to a specialist is recommended when there is progression of the disease or uncertainty regarding the diagno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