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疆原发性肺腺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基因突变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荧光PCR法对59 例(维吾尔族15例,汉族44例)新疆维吾尔族及汉族原发性肺腺癌手术切除标本进行EGFR基因第18-21号外显子的突变检测,同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在新疆地区原发性肺腺癌手术切除标本患者中,EGFR基因突变率维吾尔族低于汉族,分别为20%(3/15)和54.5%(24/44),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其中EGFR外显子19缺失突变维吾尔族2例,汉族9例,外显子21L858R突变维吾尔族1例,汉族12例,外显子18G719X突变汉族2例,外显子21L861Q突变汉族1例。在病理组织学类型上,腺泡状为主型腺癌EGFR突变率为71%(22/31),高于实性为主型EGFR突变率6.7%(1/15)和黏液腺癌EGFR突变率20%(1/5)。EGFR基因突变与维吾尔族或汉族肺腺癌患者的性别、年龄、部位、大体类型、淋巴结转移情况、吸烟指数及临床分期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原发性肺腺癌EGFR基因突变率在维吾尔族与汉族有不同,可能反映民族遗传差异性,值得进一步研究。EGFR基因突变常见于高 中分化腺癌,或以腺泡状为主型多见。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肺腺癌患者EGFR 19、21基因突变的发生率,以及野生型和突变型患者对EGFT-TKI治疗的有效率。方法收集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我科诊治的肺腺癌患者病理组织或体液标本264例,采用DNA直接测序法检测EGFR 19、21外显子突变情况。回顾性分析进行EGFRTKI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264例标本中有72例(27.3%)被检测出具有EGFR19缺失突变或EGFR 21 L858R外显子点突变,其中EGFR 19缺失突变率和EGFR 21 L858R点突变率分别是15.1%和12.1%。另发现EGFR 19 P753L、EGFR 21 L861Q和EGFR 21 L861P等少见突变。在接受EGFR-TKI类药物治疗的患者中,突变阳性患者的疾病控制率明显优于突变阴性患者(87.0%vs55.9%,P<0.01),EGFR 19缺失突变患者的疾病控制率也明显优于EGFR 21 L858R点突变患者(94.4%vs 60.0%,P<0.01),且TKI治疗毒性小,耐受性良好。结论 EGFR基因突变在肺腺癌患者中较为常见,其中以EGFR 19外显子缺失和EGFR 21外显子L858R点突变最为常见,这类患者对TKI类药物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特别是EGFR 19缺失突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利用胸腔积液检测EGFR基因突变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在分别获取肺腺癌病人的肿瘤组织和胸腔积液以后,使用 ARMS-PCR法对肿瘤组织EGFR基因突变情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1)从EGFR基因突变率上来看,女性病人普遍高于男性病人(P=0.013),非吸烟患者高于吸烟病人(P=0.002)。(2)两种检测样本中的EGFR基因突变热点都包含19-del突变、L858R突变。(3)配对样本中突变率无明显差异(P=0.532),通过分析EGFR基因突变检测情况可得,突变一致率高达84.78%,一致性Kappa值约0.697,表明这二者有良好的一致性(P<0.001)。结论:(1)在晚期肺腺癌病人中,EGFR基因突变风险相对就高的病人包括女性病人和非吸烟病人,这种基因的突变率并不会受到肿瘤组织获取方式和病人年龄的影响。(2)本次研究获取的两种检测样本中的EGFR基因突变热点均有19-del突变、L858R突变。(3)EGFR基因突变在两种检测样本中有良好的一致性,在临床上可以考虑使用患者胸腔积液对EGFR基因突变情况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浙江地区肺腺癌患者中EGFR和K-ras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 微分离富集肿瘤细胞,采用QIAGEN DNA 提取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通过PCR 扩增及DNA 测序技术(Sanger测序法)分析肺腺癌患者EGFR 和K-ras基因突变情况.结果 54例肺腺癌患者中有20例(37.0%)存在EGFR 基因突变,其中外显子19 突变14例(25.9%);外显子21突变6 例(11.1%).未检测到外显子18和20突变.K-ras突变1例(2%).外显子19男性患者的突变率为29.2%(7/24),女性为23.3%(7/3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外显子21男性患者的突变率为4%(1/24),女性为16.7%(5/3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浙江地区肺腺癌患者中,男性和女性的突变率无明显差异;EGFR 基因的突变以外显子19 的缺失突变最常见;K-ras突变较为罕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突变特异性扩增系统法(ARMS)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方法收集20例芜湖中医院2014年1月至12月NSCLC患者肿瘤样本,采用ARMS法检测EGFR基因18、19、20、21号外显子突变情况.结果在20例NSCLC患者中,18例ARMS法检测成功;ARMS法检测本群患者EGFR突变率为44.4%(8/18).在所有突变类型中,19外显子缺失突变3例,20外显子1例插入突变(S768I),20号外显子T790M错义突变2例,21号外显子错义突变(L858R)3例,其中1例同时出现20号外显子T790M突变及21号外显子(L858R)突变.结论ARMS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敏感,整个实验过程小于3h,操作简单,能够满足临床快速检测的要求,易于普及,而且ARMS可以检测到1%含量的突变DNA,敏感性高.特别是对于小标本及肿瘤组织含量少的标本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基于悬浮点阵技术的新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检测方法,检测并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相关的EGFR基因突变状况。方法选取61例经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确诊的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手术后留取新鲜肺癌组织,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组织样本的EGFR基因18、19、20和21号外显子中包含8种高频突变位点的特异片段进行扩增,并经多重连接酶检测反应(LDR)以特异性探针对扩增片段中的突变进行连接,再基于悬浮点阵技术平台对连接产物进行检测,最后通过DNA测序对检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在61例NSCLC组织样本中,运用PCR-LDR联合悬浮点阵技术共检出EGFR基因突变19例,突变率为31.1%,其中外显子19缺失突变E746-A750 del(1)、E746-A750 del(2)各1例,外显子20点突变T790M 1例,外显子21点突变L858R 14例、L861Q2例,经DNA测序验证完全正确。结论运用PCR-LDR联合悬浮点阵技术初步建立了一种新型的EGFR基因突变检测方法,能同时准确检测EGFR基因中的8种高频突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基于悬浮点阵技术的新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检测方法,检测并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相关的EGFR基因突变状况。方法选取61例经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确诊的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手术后留取新鲜肺癌组织,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组织样本的EGFR基因18、19、20和21号外显子中包含8种高频突变位点的特异片段进行扩增,并经多重连接酶检测反应(LDR)以特异性探针对扩增片段中的突变进行连接,再基于悬浮点阵技术平台对连接产物进行检测,最后通过DNA测序对检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在61例NSCLC组织样本中,运用PCR-LDR联合悬浮点阵技术共检出EGFR基因突变19例,突变率为31.1%,其中外显子19缺失突变E746-A750 del(1)、E746-A750 del(2)各1例,外显子20点突变T790M 1例,外显子21点突变L858R 14例、L861Q2例,经DNA测序验证完全正确。结论运用PCR-LDR联合悬浮点阵技术初步建立了一种新型的EGFR基因突变检测方法,能同时准确检测EGFR基因中的8种高频突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比较,探讨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及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36例NSCLC存档石蜡组织,采用特异性突变抗体(E746-A750del和L858R)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和Roche商品化的cobas?EGFR PCR检测试剂盒检测EGFR的突变状态。结果:EGFR突变蛋白阳性定位于肿瘤细胞质和或胞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NSCLC中EGFR突变阳性率为47.22%(17/36),其中鳞癌的突变率为9.09%(1/11),腺癌的突变率为64.00%(16/25),二者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SCLC中EGFR突变阳性率为50.00%(18/36),其中鳞癌的突变率为18.18%(2/11),而腺癌的突变率为64%(16/25),二者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EGFR突变具有极好的一致性(κ=0.833,P<0.01),并且检测到的主要突变位点都是19号外显子的缺失突变(E746-A750del)和21号外显子的点突变(L858R)。结论:EGFR突变特异性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是一种可在NSCLC中进行EGFR突变筛查并对EGFR-TKI治疗快速反应的方法,具有检测费用较低、检测时间较短且结果易于判读,是一种可以在临床进行广泛推广的检测方法。EGFR突变在肺腺癌中更为常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腺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情况,以及与临床特点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6月至2010年8月符合入组条件的87例石蜡包埋组织,提取DNA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扩增并进行EGFR-19和21外显子突变检测。结果:87例肺腺癌组织,共检测到32例标本有EGFR基因突变,突变率为36.8%;亚组分析发现EGFR突变与性别相关,男性和女性的突变率分别是24.4%和47.8%(P=0.036);与年龄,吸烟史和临床分期无关。19外显子突变女性多于男性,突变率分别是32.6%和12.2%(P=0.024);21外显子突变无性别差异,女性和男性突变率分别是15.2%和14.6%(P=0.939)。结论:EGFR突变与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相关,女性突变率高于男性,尤以19外显子突变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报道肺腺癌病例多基因检测的结果,分析肺腺癌驱动基因突变状态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17年1月至2021年7月肺腺癌检测EGFR、ALK、KRAS、HRAS、NRAS、PIK3CA、BRAF、PTEN、AKT1、HER2、ROS1、RET等12个驱动基因突变的病例资料,探讨肺腺癌驱动基因突变状态的相关因素。结果:181例肺腺癌病例纳入研究,94例为穿刺活检标本,87例手术切除标本。81.21%(147/181)的病例存在驱动基因突变,3个主要突变是EGFR(60.8%,110/181)、KRAS(16.6%,30/181)、NRAS(2.2%,4/181)。6例多基因突变,EGFR/NRAS、EGFR/KRAS、EGFR/PIK3CA、HER2/NRAS、HER2/PTEN和EGFR/KRAS/NRAS各1例。EGFR突变与女性(P<0.001)和非吸烟(P<0.001)相关,最常见的突变位点是Exon 19-del和Exon 21L858R;KRAS突变与男性(P<0.001)和吸烟(P<0.001)相关,最常见的突变位点是Exon...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外显子的突变情况。方法收集24例肺腺癌和25例肺鳞癌手术标本,抽提组织DNA,对EGFR基因的1-28号外显子进行扩增并测序,筛查EGFR基因的突变。结果在8例肺腺癌患者中检出EGFR突变,在肺鳞癌患者中未检测到突变。检测到的突变位点位于19-21号外显子内,且均为非吸烟患者,占非吸烟肺腺癌患者的61.5%(8/13)。结论 EGFR基因突变在非吸烟的肺腺癌患者具有较高的发生率,突变主要集中发生于19-21号外显子。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2 394例肺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及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驱动基因,了解肺腺癌患者EGFR及ALK驱动基因的特征。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9年4月2 394例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并行EGFR及ALK检测的肺腺癌患者,分析其EGFR、ALK驱动基因特点,探讨EGFR/ALK状态与肺腺癌亚型的相关性。结果:59.7%(1 429/2 394)肺腺癌患者存在EGFR突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1.8%)、东南亚地区(51.4%);其中90%以上为常见突变,21L858R突变率(48.01%)最高,19Del突变率(43.32%)次之;约10%为非经典突变,包括18G719X、20ins及21L861Q等。ALK重排发生率为4.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0%),以EML4?ALK融合最常见。不同类型标本EGFR突变率有差异,组织标本、细胞学标本及外周血标本的EGFR突变率分别为60.60%、51.20%及46.48%;肿瘤原发灶组织学标本中,手术切除、经皮肺穿刺及支气管镜活检的EGFR突变率分别为64.50%、59.25%及45.45%。EGFR突变更易表达在附壁状腺癌(79.7%)、乳头状腺癌(74.9%)及腺泡状腺癌(74.4%)中,较少见于实体状(58.9%)及浸润性黏液腺癌(28.9%);与其他亚型相比,实体状腺癌(8.6%)及浸润性黏液腺癌(13.3%)ALK重排发生率更高。结论:本研究EGFR突变率较高,21L858R和19Del最常见。手术切除标本EGFR突变率最高,且EGFR突变、ALK融合均与肺腺癌亚型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酪氨酸激酶域体细胞在肺腺癌患者中突变的相关因素。方法:分析和检测64例肺腺癌石蜡包埋标本EGFR基因突变状况,采用PCR和序列分析技术进行EGFR基因18、19和21外显子突变分析。结果:64例PAC患者中有16例(25%)酪氨酸激酶域存在体细胞突变。其中2例(3.1%)为18外显子,7例(10.93%)为19外显子,7例(10.93%)为21外显子。结论:肺腺癌(PAC)患者肿瘤组织中EGFR基因突变主要集中于19、21外显子突变,女性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的情况,评价EGFR突变检测对NSCLC个体化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收集39例经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肿瘤组织、正常肺组织及外周静脉血标本,提取基因组DNA后,采用PCR扩增和基因测序方法检测EGFR基因外显子19、20和21基因突变情况,并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EGFR在正常肺组织中都未检出基因突变;肺癌组织中EGFR基因突变率为30.8%(12/39),以杂合性突变为主(91.7%,11/12),纯合性突变少见(8.3%,仅1例),外显子19、20和21分别占突变总数的41.7%(5/12),25.0%(3/12)和33.3%(4/12);外周血中检出的EGFR的突变率为33.3%(4/12),全部为肿瘤组织中存在突变者;EGFR基因突变多见于女性、腺癌及腺鳞癌、"不吸烟"患者,与年龄、临床分期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吸烟高度相关(P<0.01)。结论: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较高,EGFR基因突变检测对NSCLC患者个性化治疗可能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以探讨老年晚期患者的EGFR突变类型及突变特征。方法 45例经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的NSCLC的病理组织标本,经基因测序法检测其EGFR基因突变情况,并对EGFR基因各外显子的突变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5例NSCLC标本,EGFR基因突变率为37.8%,其中外显子19约占52.9%;外显子21占41.2%,两者合占基因总突变数的94.1%。外显子19突变主要发生在DNA链上的碱基序列第746~753位密码子上,均为碱基删除突变,其中,最常见的突变类型是del E746-A750;外显子20突变1例,突变发生在DNA链上的碱基序列第768位密码子上的错义突变;外显子21突变发生在DNA链上的碱基序列第848、858、861位密码子上的错义突变,而L858R是最常见类型。突变阳性率,男性22.7%,女性52.2%;吸烟者15.4%,非吸烟者46.9%;鳞癌14.2%,腺癌48.4%;Ⅲ期26.5%,Ⅳ期36.8%,EGFR基因突变率在性别比例、吸烟情况以及病理类型之间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学意义(P&lt;0.05);在肺癌分期的比较,差异无意义(P&gt;0.05)。结论 (1)EGFR基因突变约占NSCLC总数的37.8%, 以外显子19、21突变为主。(2)EGFR主要突变类型为碱基删除突变、错义突变,大部分突变发生在女性、非吸烟、腺癌患者,其中,半数以上存在复合突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肺腺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第18、19、21外显子基因突变频率和类型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90例肺腺癌患者肿瘤组织石蜡包埋标本,提取DNA,聚合酶链反应扩增EGFR外显子18、19、21序列,进行基因测序分析,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分析EGFR基因突变频率和类型以及临床特点。结果 90例肺腺癌组织中未检测到18外显子突变;检测到19外显子突变11例(12.2%),其中碱基缺失突变10例,包括2 235核苷酸到2 249核苷酸缺失3例,2 240核苷酸到2 248核苷酸缺失1例,2 240核苷酸到2 253核苷酸缺失2例,2 240核苷酸到2 257核苷酸缺失3例,1例同时检测到2 240核苷酸到2 248核苷酸和2 251核苷酸到2 262核苷酸2个片段碱基的缺失,另1例为P741L错义突变;21外显子突变18例(20.0%),表现为碱基的替换突变,其中14例为L858R,L858M、A722V、K875R、Q787Q各1例。不同性别、年龄、肿瘤直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者之间比较,EGFR基因19、21外显子突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腺癌肿瘤组织中EGFR外显子突变热点集中在19、21外显子,不同外显子的突变频率和类型不同;EGFR基因突变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特征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腺癌新分类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共纳入中日友好医院2010年3月至2014年12月经手术肺切除术后且病理证实为浸润性肺腺癌患者94例,对其进行EGFR基因突变检测;入组患者均按照2011 年国际肺癌研究学会(Intem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IASLC)、美国胸科学会(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ATS)和欧洲呼吸学会(European Respiratory Society,ERS)分类方法进行肺腺癌亚型分类,分析肺腺癌新分类与EGFR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卡方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入组的94例肺腺癌患者,男、女患者均为47例;年龄24~79岁,中位年龄61岁,60岁及以上48例,60岁以下46例;既往或现在吸烟者34例,不吸烟者60例。根据病理分期,Ⅰ期患者34例,Ⅱ期患者17例,Ⅲ期24例,Ⅳ期19例。EGFR基因外显子19突变例数22,外显子20突变例数2,外显子21突变例数26,外显子10和21同时突变例数1,入组患者EGFR基因总突变率为54.3%(51/94),其中腺泡状为主型肺腺癌EGFR突变例数24例,伏壁状为主型肺腺癌14例,乳头状为主型肺腺癌与实体状为主型肺腺癌均为5例,微乳头状为主型肺腺癌3例,黏液腺癌为0;腺泡状为主型肺腺癌较非腺泡状为主型肺腺癌EGFR突变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6.7% vs. 46.6%, P=0.057);实体状为主型肺腺癌较非实体状为主型肺腺癌EGFR突变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3% vs. 61.3%, P=0.005);黏液腺癌较非黏液腺癌EGFR基因突变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 vs. 57.3%, P=0.018)。结论:不同的病理亚型肺腺癌EGFR突变率存在差异,其中腺泡状为主型肺腺癌较非腺泡状为主型肺腺癌的EGFR基因突变发生率高,实性为主型肺腺癌较非实性为主肺腺癌 EGFR突变发生率低,黏液腺癌较非黏液腺癌EGFR基因突变率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基于脱氧次黄嘌呤修饰等位基因特异荧光聚合酶链反应(dI-AS-PCR)方法,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热点突变L858R 和19del(2235~2249,2236~2250)。方法设计包含扩增EGFR基因L858R 和19del 热点突变在内的特异性引物、荧光探针和内参体系;且特异检测基因突变的等位基因PCR引物3’- 末端n-1 或n-2 位置采用脱氧次黄嘌呤(dI)修饰。建立标准品和质控样品,应用荧光PCR 检测,并分析结果。结果dI-AS-PCR能够在野生型背景下检测低于0.1%的突变,对50 例肺癌临床样本进行检测,有9 例(18%)EGFR 基因发生L858R 突变,14(28%)例19del 基因突变。基因热点突变率为46%,其检测结果与DNA 测序完全一致。结论基于dI-AS-PCR 技术的特异荧光PCR 检测EGFR基因热点突变,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以应用于临床EGFR基因突变检测,指导个性化用药及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耐药监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与脑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比较EGFR 19外显子缺失(19 Del)和21外显子点突变(21 L858R)患者初诊以及接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靶向治疗后脑转移情况;CCK-8法检测并计算EGFR突变肺腺癌细胞株PC9 (19 Del)和H3255 (21 L858R)对吉非替尼的半抑制浓度(IC50)。结果 纳入410例肺腺癌患者,总体脑转移153例(37.3%),年龄、淋巴结转移和EGFR 21 L858R突变是脑转移高危因素。其中初诊EGFR突变患者脑转移48例,19 Del和21 L858R分别为14和34例(P=0.006);EGFR-TKIs靶向治疗后有17例19 Del和20例21 L858R患者发生脑转移,其脑转移中位数时间(月)分别为15(8.50, 25.00)和7(4.25, 12.25)(P=0.013)。PC9和H3255对吉非替尼的IC50分别(0.037±0.008)和(0.150±0.040)μmol/L(P=0.007)。结论...  相似文献   

20.
张军  张凡  周礼湘  徐立栋  高军 《浙江医学》2017,39(20):1745-1747
目的观察嘉兴地区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与临床特点相关性。方法采用探针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RMS)检测102例手术后组织标本的EGFR基因突变情况。结果102例NSCLC组织中EGFR突变率为50.98%,外显子19、21突变率为67.31%。男性和女性的突变率分别为33.33%和64.91%,吸烟与不吸烟患者的EGFR基因突变率分别为37.50%、59.68%,中高度分化和低分化患者的EGFR基因突变率分别为59.02%、39.02%,腺癌和鳞癌中的突变率分别为59.04%、6.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60岁患者与≤60岁患者的EGFR基因突变率分别为44.93%、63.64%,术后临床分期Ⅰ+Ⅱ和Ⅲ期的EGFR基因突变率分别为49.32%、55.17%,淋巴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者的突变率分别为43.90%、55.74%(均P>0.05)。结论EGFR基因突变与性别、吸烟、腺癌、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