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索高校学报稳步提升学术质量的发展路径。【方法】 通过分析前人文献、一些SCI收录期刊的办刊方向与学术地位以及部分高校学报的办刊现状,总结出学术期刊从综合到专业再到更高层次的综合的螺旋上升式发展规律。【结果】 针对塔基到塔体再到塔尖的不同层次的学报,分别提出专栏到专辑再到专刊的不同阶段的专业化发展策略,分析各阶段可能遇到的问题,探讨解决方案,给出参考实例。【结论】 专业化几乎是提升普通综合类期刊学术水平的最佳途径。从专栏到专辑再到专刊的专业化分步走战略是一条可以稳步提升学报学术水平的发展路径,具有风险低、操作容易、可控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高校主办的理工类综合性中文学报在建设“双一流”高校和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双重背景下的发展定位与策略。【方法】 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统计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主办的中文理工类综合性学报近10年(2009—2018年)发文特征与学校建设的“一流学科”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理工类综合性中文学报学术影响力整体较强,但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报与“双一流”建设的相关性差异较大;针对“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学科优势,提出高校理工类综合性中文学报应该采取增大发文量、调整发文方向和转型为专业刊3种策略。【结论】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对高校中文理工类综合性学报提出更高要求,未来高校中文理工类综合性学报的发展定位是培养科研新人、培育新兴学科与交叉学科和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培育中国特色一流科技期刊进程中,一流高校学报与“双一流”建设的融合发展与相互促进的作用。【方法】 以《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和《中南大学学报(英文版)》的办刊实践为例,从人才培养、师资建设、学术研究、成果转化、学科发展,以及国际交流等方面分析高校学报对“双一流”建设发挥的服务作用,并总结“双一流”建设对高校学报的反哺作用。【结果】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和《中南大学学报(英文版)》系统对接“双一流”建设任务,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助力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推进科研成果传播转化、促进交叉学科发展,以及加强国际合作交流6个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双一流”建设给高校学报带来了核心作者队伍、一流编委队伍、优质稿源,可促进高校学报社会服务能力、学术引领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结论】 中国特色一流高校学报需要与“双一流”建设进行“三位一体”的融合,立足本土、面向世界,让两者并驾齐驱、协调共进。  相似文献   

4.
骆瑾  王昕 《浙江预防医学》2021,32(2):274-588
【目的】 研究“双一流”高校工科学报校内发文量与学术影响力间的关系,探讨学报发挥自身优势,提升期刊学术质量,继续推动高校和学科建设的策略。【方法】 依据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及《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统计24种“双一流”高校工科学报2012年、2014年、2016年和2018年的校内发文量、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基金论文比、综合排名,辅以EI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的情况。【结果】 有18种高校学报的校内发文比例较高,具有较强的内向性;大部分学报的校内发文比例呈下降或波动稳定趋势,开放办刊的同时也流失了部分校内优质稿件;基金论文比普遍较高;23种学报的影响因子在0.5上下波动,特色优势不明显。由此可见,校内发文比例不直接决定学报的学术影响力,更为重要的是要积极拓展稿源,提升论文质量。【结论】 “双一流”高校工科学报需要依托高校优势学科,设定特色栏目吸引特色论文;挖掘本校学者资源,提升校内发文质量;坚持科学评价导向,让高校涌现的高水平成果落地生根,推进大学各学科发展,共创一流。  相似文献   

5.
赵金环  于淼 《浙江预防医学》2021,32(12):1610-10
【目的】 分析高校学报的整体现状,并调研2013—2020年高校学报的更名情况,以期为高校学报更名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依托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从宏观角度统计分析高校学报的更名情况,利用国家新闻出版署官方网站具体分析高校学报更名事项,采用文献调研法和类比法分析高校学报更名后面临的问题和发展措施。【结果】 高校学报更名时有发生,且高校学报更名比例略高于学术期刊总体的更名比例。根据更名原因将高校学报更名分为被动更名和主动更名,其中因主管、主办单位等变更引起的学报“被动更名”占更名学报总量的59.1%,学报为转型升级、谋求发展对刊名、业务范围等的“主动更名”占40.9%,是学报特色化、精品化发展的一种策略。从主办单位及出版语种、出版周期、学科分布、地域分布、更名频次等角度分析学报的主动更名情况。从主动更名学报的四大阵营来看:主办单位的整体学术水平影响期刊的学术水平;双月刊所占比例最大;更名学报主要集中在社科、医药领域,自然科学领域较少;更名学报的地域分布不均衡;频繁更名不利于期刊的稳定发展,且存在一定的负面效应。【结论】 更名不是期刊的唯一出路,且更名不应该是学报的结束,而应该是期刊新的开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学术期刊“洗稿”现象、诱因及其危害,并提出应对“洗稿”行为的具体策略,以树立良好的学术风气,促进学术事业的健康发展。【方法】 采用文献法和逻辑推理法,阐述学术出版领域“洗稿”现象的原因、危害,并提出治理策略。【结果】 针对“洗稿”现象和危害,提出治理措施: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大对“洗稿”行为的认定和惩罚力度;学术期刊应提升对“洗稿”行为的鉴别能力;深入开展学术道德宣传教育,加强对论文作者的诚信教育;期刊界应联手加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发挥互联网平台的监督作用等。【结论】 国家、社会、期刊界等多方合力,可以有效预防“洗稿”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高校学报主编在位缺失的利弊,以引起高校学报主管单位对落实学报“主编负责制”的重视,提高学报质量。【方法】结合我国高校领导兼任学报主编的现实情况,采用随机调查、电话访谈、文献整理等方法,分析高校领导兼任学报主编的利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结果】校领导肩负着事关学校生存发展的诸多大事,大多无法躬行“主编负责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学报的发展和办刊质量的提升。对此,高校学报可以实行主编实职制或设立执行主编。【结论】实行主编实职制或设立执行主编,高校学报能够赢得更多更好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郭伟  李伟 《浙江预防医学》2020,31(12):1486-62
【目的】 全面调查我国普通高校学报办刊现状,解决基础数据不充足、不精准的问题,为制定普通高校学报发展政策、改革方案,以及开展高校学术期刊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通过国家新闻出版署官方网站、中国知网、学报官方网站调查统计普通高校学报的数量、文种、出版地、出版周期、主办单位、刊名、学科属性、载文量变化趋势,并划分“双一流”高校、普通本科高校、高职高专院校3类主办单位层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截至2020年5月26日,我国共有普通高校学报1257种(不含港澳台地区),819种为双月刊;“双一流”高校主办学报122种,普通本科高校主办992种,高职高专院校主办143种;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学报457种,人文社会科学类456种,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混合型315种;近10 年整体载文量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结论】 普通高校学报是极具特色的学术期刊,是我国学术期刊的重要成员,“大综合”并不是普通高校学报的主体。建议增加期刊登记信息的发布数量,促进普通高校学报专业化转型,通过政策引导加强内容建设。  相似文献   

9.
【目的】 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分析涉及农学学科“双一流”建设高校期刊现状,探讨高校期刊与一流学科建设的关系,寻找两者的协同发展路径。【方法】 将15所涉及农学学科“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期刊分为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报和农学类专业型期刊两大类,从CNKI、各期刊官网、ESI等获取信息,探讨以农学学科为例的高校期刊与一流学科建设的协同发展之路。【结果】 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报发文方向与一流学科的匹配度较高,高校主办的农学类专业型期刊发展程度参差不齐,但整体发展效果良好。从互融共生、求同存异、务实创新、科学引导4个角度,为高校期刊与农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协同发展提供思路。【结论】 高校期刊与一流学科建设互融共生、相辅相成。呼吁对高校期刊进行差异化管理,实施适度的专业化转型,同时进行科学引导,采取合理的激励措施,从而实现高校期刊与农学一流学科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普通高校学报零被引论文产生的原因,为提升普通高校学报办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提出对策建议。【方法】采用文献计量方法,从作者群特征、学科分布、基金项目情况等对《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发表年限为6~10年的零被引论文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作者群方面,零被引论文作者呈现年轻化、学术影响力偏低等特征;学科分布方面,零被引论文多来自非优势学科;项目资助方面,零被引论文获得的项目资助较少且层次较低。【结论】来稿质量难以保证、传播形式单一以及引用偏好和规范等问题,都导致普通高校学报零被引现象的产生。因此,应当通过丰富和优化稿件来源、提升稿件规范性、开辟多元化宣传推广途径、加强软硬件建设等方式,提升普通高校学报的综合实力和学术影响力,推动其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俄罗斯学术期刊的发展状况,归纳中俄学术期刊交流合作中存在的障碍,提出进一步推动两国学术期刊合作的措施和建议,为我国期刊界和相关管理部门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文献调研法与网络调查法,从出版情况、传播体系、作者群体、相关法律、国际化进程等方面对俄罗斯学术期刊的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分析中俄学术期刊交流合作存在的障碍。【结果】 中俄学术期刊交流存在着政策障碍、语言障碍、获取性障碍、写作障碍和投稿障碍。【结论】 两国相关部门有必要组织制定学术共同体统一评价体系,打造品牌化学术期刊交流平台。我国期刊应组建专业化编委团队,探索多元化交流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中文科技期刊编委会结构设置特点,提出进一步优化编委会以促进期刊发展的策略。【方法】 统计分析9种耳鼻咽喉科学核心期刊编委会的结构设置、编委数量、换届频率等,总结存在的问题及对期刊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提出优化策略。【结果】 中文科技期刊编委会存在组织结构设置名称多样、规模差异较大、编委兼职明显、编委会换届频率差异显著等问题。建议提高编委遴选标准,合理控制编委会规模,弱化行政考评对担任期刊编委的要求,定期更新编委会。【结论】 合理的编委会结构与规模、严格的编委遴选标准及适时更替将有助于中文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析高校创办高水平英文科技期刊的现状和路径,为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创办英文科技期刊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方法】 通过文献调研、网站调研及特约访谈的方法调查高校英文科技期刊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关键问题,解析高校英文科技期刊的办刊路径及策略。【结果】 高校在创办英文科技期刊时应遵循期刊发展规律,以优势或特色学科为基础确定办刊方向,选择有担当和影响力的主编,组建高水平、国际化的编委会并坚持专家办刊,多措并举解决优质稿源匮乏的问题,方能推进英文科技新刊高质量发展。【结论】 高校应抓住中国英文科技期刊快速发展的机遇,依托自身优势、理清办刊思路、抓住关键问题,创办更多高水平英文科技期刊。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多重调研分析,确定智库期刊的概念、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等内容,探寻促进智库期刊良好发展的可行路径。【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法、调研访谈法、文献计量法、质性分析法,对智库期刊的概念、分类、发展现状、问题及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等进行多维探索性研究。【结果】 从广义来看,一切有智库属性的期刊均可称为智库期刊,亦称智库类期刊;从狭义来看,智库期刊是指由智库机构主办的主要发表政策建议类文章的期刊。智库期刊评价指标体系包含决策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学术影响力三个一级指标和发文量等13个二级指标。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重视智库类期刊建设,提高智库期刊编辑队伍的业务素质,提升智库期刊服务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支撑能力,优化学术评价体系,创新智库期刊及其成果传播渠道,坚持特色化发展。【结论】 充分收集相关资料,并对智库期刊的概念、功能、评价指标、发展现状与问题等进行系统探索,初步得出促进智库期刊建设发展的可行路径,为明晰智库期刊概念体系及发展路径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我国培育世界一流期刊的方法,以提高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方法】 通过研读相关政策和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科研现状,提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内涵和培育措施。【结果】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体现在指导思想、发展模式、评价指标、出版平台等方面。发挥中国科研成果多的优势,重点扶持中文期刊,建立中国特色的评价体系,做好中华文化传承。创办学术“进博会”,使中国成为世界科技文化的策源地。【结论】 中国科技期刊只有立足国情、面向世界,坚持中国特色,才能实现成为世界一流的梦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中英文学术期刊编委会运作效能的差异,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之策。【方法】 通过数据库检索、网络查询、文献梳理等方法,搜集、整理、分析我国中英文期刊及期刊编委会的总体情况,再结合个体办刊经验,发现中、英文期刊编委会运作效能存在较大的差异,然后通过深度访谈中英文期刊主编和编委、图书情报管理专家,予以证实,对比中、英文期刊编委会的差异,并提出对策。【结果】 编委会是学术期刊对接学术资源的重要载体,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当前中文期刊编委会建设总体绩效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是“准行政化”色彩浓厚,制度建设缺失,角色认知错位,编委作用虚化、弱化现象普遍存在。中、英文期刊编委会运作效能差异十分明显,高水平英文期刊和国内新创办的英文期刊编委会深度介入办刊流程,运作效能十分显著。【结论】 提高中文期刊运作效能,可以借鉴高水平英文期刊编委会运作经验,同时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重拾服务学术、服务科研的本心和初心;改革体制机制,努力打造先进高效的出版平台;凝聚学术社群共识,制订编委会章程;在结群建群过程中,建设务实、精干、高效的编委会团队,从而为中国创建世界一流学术期刊提供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SCI收录的我国中文科技期刊的现状,并提出发展策略建议。【方法】 查阅各期刊官网和Web of Science提供的期刊信息,总结中文科技期刊的基本情况,分析编委会、载文量、英文显示度以及计量指标等数据。【结果】 SCI收录的我国中文科技期刊创办较早,积累了一些成功的办刊经验,如双语出版、开放获取、设立青年编委等,但是也有不足之处,如质量和学术影响力较低。【结论】 SCI收录的中文科技期刊应坚定中文出版的信心,采取增强中文论文的英文显示度、组约优质稿件、培养和吸纳优秀的青年人才,以及采用新的出版业态等发展策略,以带动我国其他中文科技期刊的发展和国际化传播,使其服务于国家的科技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全面梳理我国各类型企业主体办刊的情况,调研分析企业办刊的潜在需求及主要存在问题,提出我国企业办刊的发展策略。【方法】 根据2018年的年检数据及《中国科技期刊名录(2019)》对4958种科技期刊的主管或主要主办单位进行筛选,共筛选出1007种企业主管、主办的科技期刊,并对所筛选期刊的基本情况、学术质量情况及办刊人力资源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相对于我国科技期刊,企业主管、主办的期刊学科分布主要集中在工业技术类,英文期刊数量较少,数据库收录比例不高,编辑部人力资源配置不甚合理,其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办刊主体性质与高校、科研院所、学会有所不同。【结论】 企业主管、主办的科技期刊作为我国科技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期刊管理者应加强期刊编辑队伍建设,推动期刊集群化发展,重点扶持行业代表性期刊,加大创办英文期刊的力度,以提高我国企业期刊的整体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我国农业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提出提高我国农业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策略,为一流农业科技期刊建设提供参考。 【方法】 利用中外期刊对比分析、文献查阅、专家访谈等方法,统计分析农业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提出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提升策略。 【结果】 目前农业科技期刊存在稿源流失、编辑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本领域英文期刊数量较少等问题。 【结论】 通过切实做好约稿和审稿工作、刊发方法类论文,组织出版期刊专辑、创新论文表现形式、打造专业化编辑队伍、适时创办中国特色英文期刊等方法,可提高农业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