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科技期刊学术传播与用户使用习惯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群  张鹏  李烨 《浙江预防医学》2020,31(5):556-112
【目的】 对4种传播媒体(传统网站、微信、微博、腾讯QQ)在科技期刊学术传播中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采用在线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全国多学科、跨地域的部分高校及科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在4种期刊媒体平台上投稿、获取文献/科研资讯等使用习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从使用习惯来看,在投稿、获取期刊文章、获取/关注期刊信息、与期刊编辑联系沟通方面,调查对象仍采用比较传统的期刊媒体平台(如期刊网站和邮箱、数据库);而从碎片式浅阅读习惯来看,调查对象较多采用微信平台浏览科研信息和分享学术观点,微博和QQ也能起到一定辅助作用。【结论】 3种新媒体平台中,微信平台使用功能较好且用户活跃度较高,在科技期刊学术传播中的应用较具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以食品类中文核心期刊为例,构建食品类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矩阵,为期刊实现高质量传播和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清博大数据平台和微信公众号后台,运用归纳总结法,对21种食品类中文核心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现状进行调查和梳理,分析存在的问题。【结果】 大部分食品类科技期刊的微信公众号存在定位不清、功能设置不完善、缺乏行业交流与衔接、科普内容不足、国际传播力弱等问题,未能很好地发挥公众号在期刊内容和行业信息传播上的优势。【结论】 食品类科技期刊可以从学术传播、科研资讯、科普推广、国际交流4个方面建立微信公众号,构建微信公众号矩阵,通过明确定位、精准运营,并策划联动专题,实现公众号之间的差异互补、协同运营,以提升期刊的品牌形象,推动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科技期刊新媒体发展现状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微  唐果媛  张颖  周楠 《浙江预防医学》2020,31(11):1322-125
【目的】 调研中国科技期刊新媒体发展现状,对发现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期为中国科技期刊新媒体建设提供参考与助力。【方法】 应用问卷调查方法了解中国科技期刊新媒体发展现状,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对问卷调查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发现问题并据此提出建议。【结果】 中国科技期刊的新媒体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传播模式、盈利模式、人才队伍、保障条件方面还存在创新性不够、缺乏专业人才、还没有统筹规划与稳定支持等问题。【结论】 中国科技期刊探寻新媒体发展路径要有突破性创新;着力构建新媒体专业人才队伍;在主管单位层面建立新媒体统一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4.
目的 发现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存在问题,总结可以借鉴的运营思路。方法 采取内容分析与定量研究的方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4种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对科技期刊公众号的研究,较为全面和客观的了解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现状。结论 国内科技期刊应重点从公众号的定位、制定KPI考核指标、建立专业运营团队和进行跨媒体资源整合4个角度入手,建立科学、有效地微信公众号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在新媒体时代下,总结检验医学新媒体实践经验,为传统医学科技期刊新媒体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对《国际检验医学杂志》检验医学新媒体5年的探索之路进行详细剖析,依托期刊丰富的学术资源和扎实的学术内容策划,建立新媒体发展矩阵,策划新媒体内容,扩展新媒体服务模式,构建自身专业的学术新媒体平台。【结果】 借助期刊的专家资源,检验医学新媒体建立了以图文信息为主,在线直播、短视频为补充的内容发布阵地,通过征稿、约稿、栏目策划、在线直播、视频制作等方式,保证新媒体内容丰富,同时在打造作者队伍、案例出版、职称考试练习系统、专业书吧、视频学习库等方面扩展了期刊新媒体的服务模式,使检验医学新媒体成为国内检验医学领域影响力最大、关注人数最多的新媒体平台。【结论】 期刊的转型和发展只有立足自身实际,深入分析所在领域的特点,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细分期刊服务群体特点,分层设计内容,做好内容精细服务,才能使医学期刊与新媒体真正实现相互促进、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文SCI科技期刊现状与影响力提升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我国中文SCI科技期刊的现状,以期为其影响力提升和未来发展提供思考。【方法】 利用网站调研(期刊官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等)、微信公众号运营情况查询及统计分析等方法对中文SCI科技期刊进行较全面的数据采集与分析。【结果】 18种中文SCI科技期刊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良好的发展基础,但整体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国内影响力不如优秀的纯中文期刊(国内影响力排名不够靠前),国际影响力不高(JCR分区仅为Q3或Q4区),国际化发展程度不够(国际编委占比为0的期刊高达11种,缺乏国际新媒体宣传),不够重视网络首发(仅9种期刊有网络首发)等。【结论】 在目前国内良好政策环境下,我国中文SCI科技期刊需要坚守初心,可根据各自期刊定位制定个性化发展策略,从而发展成为旗舰期刊甚至是世界一流期刊。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目前医院微信公众号运营情况,为更好地做好宣传工作提供借鉴。方法:对某市5家市直属医院的微信公众号进行调查,并应用EXCEL软件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家医院均开通微信公众号,推送内容可分为党政、节日等8类,但存在菜单设置不够全面,推送频率较低、内容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H1、H3两家医院文章阅读量极低。结论:整体来讲,医院依托微信公众号的宣传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建议以患者为中心,拓展公众号菜单服务功能;创新公众号宣传策略,提高读者满意度;贴近读者需求,加大健康科普知识宣传力度;巧用方言,创新文章措辞风格;优化宣传队伍结构,提升宣传人员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科技期刊新媒体研究进展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揭示国内外科技期刊新媒体的研究进展和实践,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文献调研、网络调研和对比分析,从研究力量、样本和方法、主要研究内容3个维度梳理国内外研究进展,从平台、内容和人才3个角度揭示国内外实践现状。【结果】 研究进展方面,国内外研究力量均以业界为主;在研究样本和方法上各有侧重;在研究内容上,国内成果更为丰硕。实践方面,国内外优秀期刊的做法相似,但国内多数期刊仍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结论】 后续研究可加强学界和业界合作;注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探索内容创新思路;对比分析应用技术;探讨人才激励机制。后续实践可落实研究内容,明确新媒体平台功能模式与内容定位;利用先进技术丰富传播形式;建设专业化人才团队;探索集约化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析医学科技期刊新媒体爆款文章的特征及生成策略。 【方法】 以《协和医学杂志》为例,筛选出其在今日头条平台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阅读量为“10万+”的爆款文章,分析文章特征,并从资源挖掘、内容生产及推广传播环节提出有效策略。 【结果】 医学科技期刊新媒体爆款文章具有话题热、标题靓、排版精、互动深的特点;借力平台优势、融合科普定位、发挥“意见领袖”作用、巧搭新闻热点事件、精心设计版式以及多网媒滚筒式传播均为医学科技期刊新媒体爆款文章生成的有力之举。 【结论】 医学科技期刊新媒体深挖优势资源,把好内容及传播环节,策略性运营,可为爆款文章生成提供保障,进而提升期刊品牌影响力和新媒体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10.
尤笛  李薇  边钊  闫珺 《浙江预防医学》2022,33(1):24-115
【目的】 探索利用新媒体技术对科技期刊用户服务方式进行创新,以期为不同类型的用户提供更精准的服务,也为我国科技期刊的用户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结合《遥感学报》新媒体运营实践,采用问卷调查、用户访谈、数据分析3种方法,多维度调研用户对新媒体服务的需求,利用多种新媒体手段为学生、青年学者、资深专家等不同用户提供差异化服务。【结果】 通过实践,《遥感学报》的品牌形象更加深入人心,收获了大量新的用户和粉丝,在吸引优质稿源、组织学术活动、扩大期刊影响力等方面均有所提升。【结论】 科技期刊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深入分析不同用户群体的多元化需求,利用多种媒体手段提供差异化服务,加强各媒体平台的互联互动、互促互补,实现新媒体与科技期刊的融合创新,助力一流学术期刊建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建设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为打造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群提供参考。【方法】 2019年6—9月,从一流期刊所必需的一流成果及办刊人等角度,采用问卷星系统针对中国科学院284种科技期刊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149份有效问卷。【结果】 71.82%的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年发文量在100篇以上,多数英文期刊已具备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大多数主编和编委对期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大多数期刊重视编委团队国际化、维系作者群以及完善审稿制度;编辑团队人数普遍较少。中国科学院期刊具备了集约化、集群化基础,拥有多样化传播渠道。【结论】 酌情在扩大载文量、加快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加强办刊团队建设、建设世界级的期刊出版平台等方面加大力度,并考虑在优势学科上合理布局和出版语种的侧重,在中国科学院建设一批世界一流期刊并不是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利用四封审读工作平台规范中国科学院主管科技期刊的四封编排,以推动科技期刊四封审读的智能化发展,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的四封编排质量。【方法】 在文献调研基础上,依据前期制作的科技期刊《四封编排规范性审核表》设计四封审读问卷。通过专家咨询法优化问卷后,将问卷上传至四封审读工作平台;通过四封审读工作平台对中国科学院主管的2020年出版的科技期刊的四封编排规范性进行审读和分析。【结果】 中文科技期刊四封编排的不规范问题主要表现为封一未标注出版月和出版单位,版权页未标注出版单位联系方式;英文期刊四封编排不规范问题主要为无目次页、版权页标有协办单位和无期刊定价;与中文期刊和英文期刊相比,中英文期刊四封编排的不规范问题较少。【结论】 四封审读工作平台可简化审读的程序,在一定程度上助推科技期刊四封审读的智能化发展,在进一步提升我国科技期刊四封编排的规范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萍  李欣  沈洋 《浙江预防医学》2020,31(3):304-83
【目的】 了解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探究科技管理类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与期刊影响力之间的关系,为科技期刊影响力的提升提供参考。【方法】 以科技管理类CSSCI来源期刊为调查样本,利用两阶段回归方法——普通最小二乘法和伪泊松极大似然估计,从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日常推文的数量、总在看数、月均发文量以及开通时间等角度探讨科技管理类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与期刊影响力之间的关系。【结果】 微信公众号的推文数量和阅读数量对科技管理类期刊的影响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结论】 科技管理类期刊应加强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与建设,提高推文频次,丰富推文内容,保证一定数量的原创文章,充分利用新媒体的资源优势,提升期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科技期刊作为智库传播核心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阐明科技期刊适合且能够作为科技智库传播体系的核心。【方法】 从科技期刊对智库的作用、智库需要的科技期刊类型这两个维度出发,分析从品牌建立、影响力提升到期刊定位以及不同圈层影响力传播途径建立的思路。【结果】 结合中国科学院这一科研机构型智库及其主办的智库期刊《中国科学院院刊》的实际工作,阐述以科技期刊为核心构建智库传播体系对智库影响力提升的作用机制。【结论】 在融媒体时代,拥有高影响力智库期刊的智库将更有益于科技成果的传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在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背景下,探求适合国内科技期刊的发展之路。【方法】 统计科技期刊在Web of Science、SciEngine、EurekAlert及相关网络平台数据,结合《中国科学》杂志社19种科技期刊近年来的改革举措和发展实践,探讨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可行方案。【结果】 《中国科学》杂志社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向集群化、国际化、专业化和数字化发展,从吸引优质稿源、提高影响力、宣传推广等方面着手,不断缩短与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差距。【结论】 《中国科学》杂志社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其旗下科技期刊的学术指标和影响力持续提升,其办刊实践可为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老年医学领域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推文特点和协同联动运营方案,为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依据,也为垂直领域创建网络新媒体矩阵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学术支持的“中华老年医学杂志”“Aging Medicine杂志”和“健康老龄网”3个微信公众号的微信平台推送数据、清博平台数据,分析其运营现状。结果 老年医学领域3个微信公众号覆盖不同人群,与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相比,专注于学会行业资讯和大众教育的科普公众号更受大众欢迎,宣传效果较好。3个公众号互相依托、互为补充,联动项目可增加平台的影响力。老年医学领域公众号间应建立联动专题策划专家智库、新媒体协作组,建立推文质量评估体系、舆情监控制度、后台数据分析制度、用户数据共享制度,形成日常协同机制。结论 在重度垂直领域,期刊群可以通过多个微信公众号协同联动,创建专业化的行业新媒体矩阵,最终使得各个微信公众号在影响力、竞争力、品牌价值方面都能实现增值,并形成学科知识服务体系,打造垂直领域的行业大品牌。  相似文献   

17.
王涵  方卿  翟红蕾 《浙江预防医学》2021,32(10):1310-81
【目的】 对专业性期刊与综合性学术社交媒体的传播内容与运营策略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学术期刊新媒体运营的建议。 【方法】 以20个专业性期刊公众号与20个综合性学术公众号为分析对象,通过内容分析法对其发布的2845篇推文进行质性分析。 【结果】 综合性学术公众号的微信传播指数普遍高于专业性期刊公众号;二者关于论文、学术活动、增值服务3个一级类目的传播内容相似,但二级类目和三级类目的传播内容各有差异;专业性期刊公众号以纸刊论文内容传播为主,服务模式较为单一;综合性学术公众号侧重于目标群体共同关注的热点议题传播,所提供的增值服务产业链更为完善。 【结论】 借鉴综合性学术公众号深挖社交媒体传播的特性,提出知识重组,打造专业内容传播新模式;利用技术赋能,加强学术知识服务与互动;通过学术媒体深度融合,构建多层联动协同传播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高校社科学报微信公众号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与作用路径,为提高社科学报传播效果与影响力提供参考。【方法】 以开通微信公众号的16种高校社科学报为分析对象,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和fsQCA 3.1b软件,从传播主体、发布时间、功能设计、阅读量和在看量等方面,对高校社科学报微信公众号传播效果的核心因素与生成路径展开实证分析。【结果】 高校社科学报微信公众号传播效果具有“多因并发”特征,传播主体和在看量为核心影响因素,功能设计和阅读量为辅助因素。高校社科学报取得良好传播效果存在客体驱动和母体驱动两条作用路径。【结论】 高校社科学报微信公众号提升传播效果,应从保持内容发布时间固定、充分利用母体资源和做好推送内容质量与形式设计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