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肿瘤治疗电场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其通过低强度、中等频率的交变电场干扰肿瘤细胞有丝分裂,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在治疗复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试验中,肿瘤治疗电场治疗组受试者与经验化疗组受试者相比生存期数据无显著性差异。而在治疗新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试验中,肿瘤治疗电场联合替莫唑胺组受试者与替莫唑胺组受试者相比,生存期显著延长。鉴于肿瘤治疗电场在这两项Ⅲ期临床试验中的优异表现,其被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纳入复发和新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一线治疗,其产品现已在美国、日本、以色列、中国香港获批准上市。本文对肿瘤治疗电场在脑胶质母细胞瘤治疗中的现状与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对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7月南京鼓楼医院肿瘤科收治的67例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分组,同步加量组(32例)为采用替莫唑胺辅助化疗序贯同步加量调强放疗及同步替莫唑胺化疗、序贯替莫唑胺辅助化疗的患者;常规治疗组(35例)采用术后放疗联...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肿瘤电场治疗仪用于治疗复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初步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0年8月期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和解放军总医院6例受试者,均为男性,中位年龄53(48~68)岁。入组复发胶质母细胞瘤受试者并收集临床资料,通过观察受试者治疗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肿瘤进展时间(time to progression,TTP)和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评估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结果  入组6例受试者中位随访时间10.9(8.4~22.7)个月,所有受试者发生肿瘤进展,5例随访至死亡,截至随访截止1例生存。中位肿瘤进展时间(median time to progression,mTTP)为4.7个月(95%CI:3.62~5.78),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mPFS)为4.7个月(95%CI:3.62~5.78),中位总生存时间(median overall survival,mOS)为10.9个月(95%CI:8.86~12.94)。客观缓解率(CR+PR)33.3%;疾病控制率(SD+PR+CR)83.3%。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主要为头皮皮疹,发生率为66.7%,经调整电极片黏贴位置、保持创口干燥、涂抹类固醇类软膏或抗生素软膏后均可有效缓解。  结论  肿瘤电场治疗仪用于治疗复发胶质母细胞瘤的受试者在电场治疗过程中呈现良好的初步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是成人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原发恶性肿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为14个月。室管膜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SVZ)作为脑内神经干细胞的最大集中部位,在过去的研究中被认为是脑肿瘤起源细胞(brain tumor initiating cells,BTICs)的潜在来源。临床研究已表明,存在室管膜下区受累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具有更差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同时肿瘤还表现出了独特的复发及迁移模式。这提示我们,存在室管膜下区受累的胶质母细胞瘤可能代表了一种独特的肿瘤亚型,对这一亚型的深入研究可能会为未来胶质母细胞瘤的个体化治疗带来新的解决方案。本文通过复习既往文献,从室管膜下区与肿瘤起源、室管膜下区胶质母细胞瘤的预后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及室管膜下区胶质母细胞瘤的放射治疗等方面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对于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患者, 放射治疗后使用肿瘤电场治疗联合替莫唑胺, 是目前的标准方案之一。近来, 肿瘤电场治疗由于其能够延迟DNA修复和增加DNA复制压力的特性, 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同步放射治疗, 并在一些临床研究中显示出了一定疗效, 但关于其理论基础、对放疗剂量的影响、实际临床操作、患者获益、安全性等一直存在争议, 缺乏一致性的共识。本文就上述内容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  相似文献   

6.
放射治疗合并替莫唑胺治疗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是成人脑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恶性度极高。患者手术后容易复发,其中位生存期小于1年,大多数患者在确诊后2年内死亡。目前标准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加术后放疗,加或不加辅助化疗。最近的Ⅲ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替莫唑胺与同期放疗加上辅助化疗的疗效要明显优于单纯放疗。中位生存期由单纯放疗组的12.1个月提高到了14.6个月;2年生存率也由单纯放疗的8%提高到26%。从而肯定了替莫唑胺对于新诊断的GBM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肿瘤电场治疗同步放化疗方案用于治疗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22年2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23例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皆采取肿瘤电场治疗同步放化疗方案。按照常见不良事件通用术语5.0版标准(CTCAE 5.0)和肿瘤电场治疗相关皮肤不良反应(dAE)分级标准记录不良事件。治疗依从性通过Optume Nove TTF-200A治疗设备的使用数据进行评估,以每日肿瘤电场治疗使用时间的百分比计算。结果 23例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每日治疗中位时长为20.0 h,治疗依从性中位值为83.3%,dAE发生率为60.8%,主要为1级(56.5%)和2级(4.3%),无3~4级dAE。dAE主要表现为接触性皮炎、水泡、皮损等。21.7%(5/23)患者出现1~2级放化疗相关血液学不良反应,未发生严重血液系统疾病和重度电解质紊乱。结论 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术后采取肿瘤电场治疗同步放化疗方案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尼莫司汀(ACNU)联合顺铂(CDDP)72h 持续灌注化疗治疗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方法:分析比较联合化疗组与替莫唑胺化疗组的疗效与不良反应。25例术后、放疗后复发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行ACNU 联合CDDP72h 持续静脉灌注化疗,36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单独接受替莫唑胺化疗。化疗后复查MRI 观察治疗效果,每周监测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及时处理化疗后的不良反应;随访患者生存时间。结果:联合化疗组肿瘤部分缓解(PR)14例(56%);病情稳定(SD)8 例(32%);肿瘤有进展(PD)3 例(12%)。 Ⅲ度以上白细胞降低的11例(44%),Ⅲ度以上血小板降低的14例(56%),经治疗均恢复,无治疗后死亡病例。联合化疗组短期疗效优于替莫唑胺组(P<0.05),1 年生存率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ACNU 联合CDDP 72h 灌注化疗治疗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补救治疗手段,化疗后严重的骨髓抑制可经治疗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复发性脑胶质瘤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3年01月至2016年03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43例复发性脑胶质瘤患者临床资料,所有入组患者均符合脑胶质瘤诊断标准,复发后经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检查均诊断为原发肿瘤体积增大或出现新发肿瘤病灶;根据随机法将所有入组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20例,行单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观察组23例,行SRT+替莫唑胺治疗(TMZ)。将所得数据录入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两组患者2年内累积生存情况,观察组间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α=0.05为检验标准。结果:观察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整体优于对照组,有效率及局部控制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高于对照组(95.65% vs 80.00%)。观察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2个月(95%CI:7.802~12.963),对照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95%CI:5.019~9.689),两组中位生存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40.00% vs 43.48%,P>0.05)。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复发性脑胶质瘤疗效显著、安全,对提高患者生存率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对于60~85岁老年广泛期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患者给予一线化疗药物治疗后6月内复发后二线化疗药物临床疗效及耐受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间在研究中心就诊的经过EP方案一线治疗后6月内复发的老年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44例,分为替莫唑胺组(n=22)和对照组(n=22)。替莫唑胺组给予替莫唑胺每天150 mg/m2,连续服用5天,28天为一周期。对照组给予伊立替康65 mg/m2,d1、8+顺铂75 mg/m2分3天,d2~4,静脉输注。2周期复查评价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无进展生存期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替莫唑胺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分别为18% vs 18%、23% vs 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莫唑胺组与对照组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5.3个月和5.5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莫唑胺组的胃肠道反应、腹泻及骨髓抑制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莫唑胺口服28天一周期方案化疗有效率高,老年患者耐受性好,是经一线治疗后6月内复发的老年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值得选择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前最大限度的安全切除联合同步替莫唑胺辅助放化疗虽然已经成为胶质母细胞瘤的标准治疗手段,但是总体预后仍欠理想。特别是复发之后虽然可以考虑挽救性化疗,但是对于大多数复发患者来说往往难以耐受传统最大耐受剂量方案的化疗。以传统药物为基础的持续低剂量的节律化疗方案由于具备治疗耐受性好且不易产生耐药等优势,逐渐被用于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治疗当中,同时大量相关研究及临床试验也已经显示出一定的疗效,为胶质母细胞瘤的综合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正>在美国,每年约诊断20000例的原发性脑肿瘤,其中胶质母细胞瘤是最常见的类型。胶质母细胞瘤恶性程度高,生存期仅1年左右。对恶性胶质瘤的病因,目前知之甚少。目前,恶性胶质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传统化疗和放射治疗,但在许多情况下,肿瘤仍会复发。患者的化疗效果不理想,主要是因为在脑肿瘤部位达不到足够的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13.
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大部分患者表现为胶质母细胞瘤,发病率及致死率极高。尽管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经过手术切除联合放、化疗的标准化治疗,但预后仍然很差。近年来,免疫治疗在多种实体肿瘤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现有数据显示免疫治疗对提高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生存期的效果不佳。然而研究表明,免疫治疗可以与放疗产生协同效应,放疗可以增加抗原呈递,并促进促炎性肿瘤微环境的形成,为免疫治疗提供更多相关靶点。本文旨在讨论放疗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影响,以及放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胶质母细胞瘤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复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中再手术对生存时间的延长及生存质量改善的影响.方法 对20例复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在手术前的功能状态、2次手术间隔时间与术后生存期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再手术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期约8个月.再手术前KPS评分≥70分者中位生存期约10个月,<70分者中位生存期约5个月(P<0.01).2次手术间隔时间超过12个月者中位生存期约12个月,间隔时间不足12个月者中位生存期约6个月(P<0.05).结论 尽管并非所有复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均需行再手术,但对于术前功能情况良好、手术间隔时间超过12个月者,再手术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肿瘤原位液(tumor in situ fluid,TISF)来源的肿瘤DNA(tumor-derived DNA)测序实时监测脑胶质母细胞瘤(GBM)术后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诱导超突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1年6月于我院神经外科接受诊治的21例GBM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及术后TMZ辅助治疗期间的TISF标本和CSF标本,共50个样本(4个CSF、19个组织标本、27个TISF),从TISF和CSF中提取无细胞DNA(cell-free DNA,cfDNA)进行肿瘤来源DNA靶向测序,表征脑胶质母细胞瘤术后基因组景观,并与肿瘤组织标本测序结果对比,鉴定出在术后TMZ辅助化疗期间基因组发生超突变的GBM患者。结果:21例GBM患者平均年龄(53.2±13.5)岁,18例为IDH野生型,3例为IDH突变型,初始MGMT甲基化均阳性。共检测到67个不同基因的785个突变,每个个体平均突变数为15.7,最常见的改变基因为TP53(35%)、NF1(33%)、TSC2(29%)、PTEN(27%)、PTCH1(23%),最常见的突变类型是错义突变(65%),其次是多重突变(13%)和移码突变(12%)。与初始肿瘤组织标本测序结果对比,共有2例患者经TISF 肿瘤来源DNA测序检测出在用药期间发生基因组超突变,并证实为TMZ诱导产生的超突变。结论:通过TISF 肿瘤来源DNA在体动态监测,可实时在体表征脑胶质母细胞瘤术后肿瘤基因景观及监测替莫唑胺诱导的超突变,通过基因组分析,早期发现肿瘤耐药,提示临床调整后续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制定胶质母细胞瘤电场治疗相关头皮不良反应预防方案,探讨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取类试验研究设计,将2019年07月至2020年12月行肿瘤电场治疗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38例纳入对照组,按照常规头皮管理方案进行干预;将2021年01月至2022年07月的4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胶质母细胞瘤电场治疗相关头皮不良反应预防管理方案。比较佩戴电场设备6周后相关皮肤不良事件等级(dermatological adverse event, dAE)、佩戴电场设备3个月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结果:佩戴电场设备6周后观察组1级、2级、3级dAE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QLQ-C30量表总体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疲倦、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腹泻、便秘、失眠、角色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情绪、认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社会、经济影响、呼吸困难、躯体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佩戴电场设备期间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胶质母细胞瘤电场治疗相关头皮不良反应预防管理方...  相似文献   

17.
胶质母细胞瘤是最常见的、恶性程度最高的颅内肿瘤,其高度恶性生物学行为严重制约着肿瘤患者的总生存期。即便最积极的联合治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有15个月。因此,进一步完善胶质母细胞瘤的特异性标志物,对患者的诊断、预后和个体化治疗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针对胶质母细胞瘤中存在的主要临床相关的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异常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胶质母细胞瘤的标准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切除,术后放疗,并同期辅以替莫唑胺口服化疗。放疗与否同患者的生存时间直接相关,但放疗的靶区勾画标准仍存在极大争议。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对临床靶区外放范围的不同观点,总结胶母细胞瘤放疗后的复发模式。其次,阐述了目前无法精确勾画外放边界的技术原因,并且我们认为参考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来勾画一个个体化的放疗靶区非常重要。最后,本文探讨了放疗在胶母细胞瘤中的应用前景,旨在勾画更为精确的放疗靶区使患者最大获益。  相似文献   

19.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是广泛浸润脑组织的脑内高度恶性肿瘤,其平均生存期不超过1年。标准治疗方案是;尽可能全切除肿瘤.之后辅以放疗。然而肿瘤仍然复发,而且化疗无明显疗效。近几十年,也促使人们寻找新的辅助治疗恶性胶质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颅内多发胶质母细胞瘤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 方法:11例经立体定向活检病理证实的颅内多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采用伽玛刀治疗,其中5例采用分次伽玛刀治疗,6例仅接受单次伽玛刀治疗.伽玛刀共照射治疗35个肿瘤,边缘剂量13Gy~20Gy,中心剂量31.1Gy~42.5Gy.术后定期复查头部增强磁共振扫描,记录患者肿瘤控制情况及复发时间.结果:1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并全部随访至肿瘤复发.患者伽玛刀治疗后平均复发时间为11.2个月,术后3个月和6个月肿瘤控制率分别为90.9%和72.5%.3例患者(75%,3/4)伽玛刀治疗后运动障碍症状获得显著缓解,未观察到与伽玛刀治疗相关的神经功能并发症出现.结论:伽玛刀治疗颅内胶质母细胞瘤近期效果良好,能改善患者症状,并发症轻微,是有效的颅内多发胶质母细胞瘤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