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阐明科技期刊适合且能够作为科技智库传播体系的核心。【方法】 从科技期刊对智库的作用、智库需要的科技期刊类型这两个维度出发,分析从品牌建立、影响力提升到期刊定位以及不同圈层影响力传播途径建立的思路。【结果】 结合中国科学院这一科研机构型智库及其主办的智库期刊《中国科学院院刊》的实际工作,阐述以科技期刊为核心构建智库传播体系对智库影响力提升的作用机制。【结论】 在融媒体时代,拥有高影响力智库期刊的智库将更有益于科技成果的传播。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多重调研分析,确定智库期刊的概念、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等内容,探寻促进智库期刊良好发展的可行路径。【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法、调研访谈法、文献计量法、质性分析法,对智库期刊的概念、分类、发展现状、问题及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等进行多维探索性研究。【结果】 从广义来看,一切有智库属性的期刊均可称为智库期刊,亦称智库类期刊;从狭义来看,智库期刊是指由智库机构主办的主要发表政策建议类文章的期刊。智库期刊评价指标体系包含决策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学术影响力三个一级指标和发文量等13个二级指标。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重视智库类期刊建设,提高智库期刊编辑队伍的业务素质,提升智库期刊服务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支撑能力,优化学术评价体系,创新智库期刊及其成果传播渠道,坚持特色化发展。【结论】 充分收集相关资料,并对智库期刊的概念、功能、评价指标、发展现状与问题等进行系统探索,初步得出促进智库期刊建设发展的可行路径,为明晰智库期刊概念体系及发展路径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认识科技期刊和科技智库互动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揭示二者互动发展的机理与路径。【方法】运用逻辑演绎推理方法,阐述双方互动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机理与路径。【结果】 科技期刊与科技智库互动发展的战略意义显著且可行。从机理上看,科技期刊可为科技智库建设输送知识资源并提供人才团队支持,还可张扬智库研究成果的价值;科技智库则能提高科技期刊学术质量、提升期刊社会影响力和塑造科技期刊品牌。二者互动发展的路径主要有协同创新、资源融合、常态化合作和互为环境与保障等。【结论】 互动发展既对双方有利,又能使其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更好地提升国家软实力并强化决策咨询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科技期刊编辑进行科普短视频创作与传播的途径和方法,为提高科技期刊编辑职业素养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案例分析法,以《广西医学》《微创医学》《内科》编辑制作的健康科普短视频为研究对象,对医学期刊编辑在创作短视频的理念、内容选题、表达形式、传播途径方面的优缺点等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科技期刊编辑要树立社会责任感,创作科普短视频时须注重科学取材,表达形式多样化,解读科普政策,关注热点问题,细化科普对象,把握播放时机,注重人文关怀,遵循传播规律;利用好编委智库资源,平衡好日常工作与短视频制作的时间,坚持融媒体系统创作,以更好地进行科普短视频创作及传播,提升职业素养,拓展编辑技能和事业发展空间。【结论】 科技期刊编辑进行科普短视频制作,不仅可以促进科普知识传播,提高公众科学素养,还可以提升编辑职业素养,提高期刊影响力,从而有利于期刊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2021年1月28日(美东时间),国际极具权威性的全球智库评价报告--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研究项目”(TTCSP)研究编写的《全球智库报告2020》(2020 Global Go To Think Tank Index Report)在北京、纽约、华盛顿、伦敦、巴黎等全球近130个城市盛大发布。《全球智库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是由詹姆斯麦甘(James G.McGann)博士领衔的宾夕法尼亚大学TTCSP连续第十五年为全球智库进行综合评价的权威报告。该报告自2006年起每年发布一期,建立了一套客观公正的研究体系,通过每年对全球智库进行综合排名,实现研究全球各国智库在政府与社会中的作用,描绘出全球智库发展的路径图,引导各国智库为搭起社会与政府间的桥梁付出努力。因此,TTCSP也被誉为“智库中的智库”,其全球智库排名也因为严谨公正成为当今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智库排名体系。  相似文献   

6.
陶婧  付少兰 《浙江预防医学》2021,32(11):1411-83
【目的】 通过分析我国学术期刊网络平台建设现状,探讨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背景下期刊网站建设的方向和举措。【方法】 以中国建筑科学类33种中文核心期刊及其网站为调研对象,调查期刊网站的信息发布形式、网站功能与用户服务情况。【结果】 大多数建筑科学类核心期刊网站具备内容发布的基础功能,但是在个性化设计、融合发展、用户服务方面较为欠缺。面向打造世界一流期刊的建设需求,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为例,提出网站建设的改进措施。【结论】 科技期刊网站建设与期刊综合实力密切相关,培育世界一流期刊应重视网络平台建设。科技期刊在完善学术内容提升的同时,健全媒体融合传播途径,协同特色栏目打造品牌,提高出版服务的国际化水平,从而进一步提升期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广东农业科学》“缩短出版周期—增加载文量—提升期刊影响”的办刊实践挫折进行反思,为科技期刊变更期刊出版周期、合理设置载文量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广东农业科学》与部分国内综合性农业科学类优秀期刊(《中国农业科学》《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华北农学报》《华南农业大学学报》和《南方农业学报》)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出版周期及载文量对期刊的影响。【结果】 在稿源质量有保障的情况下,缩短刊期,适当增加载文量,对提升期刊传播力和影响力有积极作用。【结论】 当前“压缩载文量—做小分母—提高期刊影响因子”的现象非常普遍,但减少载文量不一定能提升期刊影响力,建议将载文量重新纳入科技期刊评价体系,以抑制过度压缩载文量的不良现象,积极推动科技期刊的繁荣发展和科研成果的及时传播;结合在线优先出版、网络首发等渠道,进一步缩短论文发表时滞,可确保学术成果的首发权与快速传播,有效提高期刊的传播力和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面向国际一流期刊的创新发展切入点和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之路,为我国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方法】 以《中华肝脏病杂志》为例,从主题报道、媒体融合出版、科研服务等方面总结办刊经验,探索我国科技期刊进入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之路。【结果】 通过新媒体的高效融合,《中华肝脏病杂志》在探究科技研究的新发现和热点问题,制定和推广行业技术规范和指南,为正确面对大灾大难等提供科学方法和技术支持等方面进行卓有成效的实践,对提升科技期刊影响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针对国际关注度高的“大事件”的适时科学报道,在业界引起广泛的关注。【结论】 在新媒体高效融合时期,探究科技研究的新发现和热点,实时推广科学研究成果和行业技术规范,为正确面对大灾大难等提供科学方法和技术支持的办刊思路和模式可为新形势下面向国际一流期刊的我国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国际顶级综合类科技期刊公众传播模式及特点,为我国科技期刊公众传播能力建设提供建议。【方法】 以Altmetric Top 100入选论文数量最多的NatureScience和PNAS三刊为研究对象,剖析其在公众传播产品、媒体传播体系和新闻媒体人才支撑等方面的模式和特征。对照分析我国最有影响力的综合类科技期刊《国家科学评论》和《科学通报》的公众传播特点。【结果】 以《国家科学评论》和《科学通报》为代表的我国综合类科技期刊的公众传播能力提升迅速,但仍存在新闻传媒人才短缺、期刊集约化程度不高、公众传播机制尚未建立等问题。【结论】 我国综合类科技期刊需要着力增强传媒人才培育、集约化品牌发展、公众传播机制建设,以促进我国科技期刊公众传播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国内外生物及相关领域学术期刊面向公众传播的新动态、新观点及传播模式,为探索专业与公共领域同步传播范式、提升期刊及成果影响力提供参考。【方法】 以公众传播、社交化出版、数字出版、媒体融合、生物类学术期刊等相关词为主题词,在CNKI、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百度进行组合检索,分析总结并进行部分媒体实证调查。【结果】 选择公众关注的主题和形式有利于促进公众理解和支持科学研究;公众传播及影响正在成为论文、科研人员和期刊的辅助评价指标。国内外相关期刊均采用了开放学术出版、科学新闻宣传以及利用社交媒体和活动推广等途径进行公众传播,国外由出版集团稳定开展,国内则由期刊集群或单刊进行,国内期刊公众传播的形式多样性、新闻敏感性和内容吸引力以及传播效果均不及国外期刊。【结论】 生物及相关领域学术期刊应强化社会责任和公众传播,建议通过矩阵式建设、集群化运作完善传播平台,联结新闻媒体资源,配备科学新闻和新媒体专门人员并充分利用好专家和成果资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国际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系列期刊的数字化及新媒体平台建设情况,为我国科技期刊走数字化和媒体融合发展之路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 以《柳叶刀》系列期刊为研究对象,采取网络查询的方法,对其网站、微信、Facebook、Twitter、LinkedIn、微博、YouTube、App等平台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柳叶刀》系列期刊搭建了重点突出、功能齐全、多媒体融合的专业化网站,打造了丰富多元、各具特色的社交媒体服务平台,且提供简便易用、用户友好型终端App,形成了数字化出版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健康生态体系。【结论】 我国科技期刊应学习《柳叶刀》系列期刊的先进经验,运用最新的数字与传播技术,深耕自身优势内容资源,打造全媒体融合产品矩阵,提供多元复合的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国际顶级科技期刊的学术短视频运营模式,为我国科技期刊的学术短视频运营提供借鉴。【方法】 采取个案分析与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对NatureScienceCell 3种国际权威科技期刊的学术短视频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国际顶级科技期刊的短视频生产与运营规律。【结果】 科技期刊通过稳定持续的信息传播、富有创意的内容包装、跨媒体矩阵组合、社群化的学术短视频运营方式,满足受众获取信息的需求,提升科技期刊的学术传播能力。【结论】 我国科技期刊的学术短视频运营需坚持用户导向原则,以优质内容为核心,采取创新表现形式提升传播能力,重视学术媒体的融合出版,构建跨媒体学术传播矩阵,利用科技期刊的品牌优势,推进短视频学术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探索高校科技期刊获得良性、可持续发展的业务流程再造方案。【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对《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学术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诊断分析,并依据《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一年内的业务流程再造实践,总结和设计普适性较强的高校科技期刊业务流程再造方案。【结果】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在学术用户群体服务与管理、学术资源挖掘和利用、缩短出版周期和媒体融合等方面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结论】 高校科技期刊要想谋求新的发展和突破,必须基于用户日益增长的学术需求进行业务拓展,同时基于技术和机制,与时俱进地进行业务流程再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