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背景 我国糖尿病发病率高,且糖尿病是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糖尿病无法治愈,而膳食治疗是糖尿病最基本的治疗手段,但目前的糖尿病膳食治疗有理论没技术,患者很难执行膳食治疗措施。目的 研究健康餐盘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为今后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8年5月-2019年5月,采用立意抽样的方法,选择舟山市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的6个工作管理水平相似的服务站,选取在册管理1年以上的社区糖尿病患者11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法,将患者分成试验组(59例)和对照组(58例)。对两组患者进行糖尿病膳食健康教育培训,同时进行常规膳食指导,其中试验组用健康餐盘作为食物的计量工具,对照组无健康餐盘干预。干预前,试验组血糖未达标者有22例,对照组血糖未达标者有20例。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干预前后体格检查指标〔体质指数(BMI)、血压(BP)、腰围(WC)〕和生化指标〔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两组干预前血糖未达标者干预前后体格检查指标和生化指标。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运动情况、规律用药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干预1年后,两组BMI、BP、WC、FPG、HbA1c、TC、TG、LDL-C、HD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1年后BMI、BP、WC、FPG、HbA1c、TC、TG、LDL-C、HDL-C与本组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1年后BMI、BP、WC、FPG、TC、TG、LDL-C、HDL-C与本组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1年后HbA1c低于本组干预前(P<0.05)。干预前、干预1年后,两组干预前血糖未达标者BMI、BP、WC、FPG、TC、TG、LD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干预1年后,试验组干预前血糖未达标者HbA1c、HDL-C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试验组干预前血糖未达标者干预1年后HbA1c低于本组干预前(P<0.05)。结论 健康餐盘联合营养教育可有效控制社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值得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艾塞那肽对高原地区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或胰岛素治疗后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18例,在原有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艾塞那肽注射液治疗3个月,监测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体质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艾塞那肽治疗3个月后,患者FBG、2hPBG、HbA1c、体质量指数,血脂TG、TC、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艾塞那肽能有效控制高原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降低患者体质量指数,并改善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3.
背景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不断上升,需要有效且能坚持的饮食干预方式,以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可能使2型糖尿病患者受益,但目前仍存在争议。目的 评估30%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0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临床营养科门诊就诊的32例未使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30%低碳水化合物的膳食模式干预,持续6个月。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6个月监测患者的体质指数(BMI)、空腹胰岛素(INS)、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统计治疗后6个月减药、停药患者例数。结果 共有30例2型糖尿病患者完成了6个月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完成率为93.8%(30/32),退出率为6.2%(2/32)。干预前后患者BMI、FBG、2 hPG、HbA1c、TG、L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显示:与干预前相比,饮食干预3、6个月后,BMI、FBG、2 hPG、HbA1c、TG、LDL-C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后3个月相比,干预后6个月FBG、2 hPG、HbA1c、TG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9例正在口服降血糖药物的患者,干预后6个月减药10例(52.6%),停药1例(5.2%),总减/停药率57.9%(11/19)。结论 30%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治疗3、6个月能够明显改善未使用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血脂情况,减少/停止糖尿病药物使用,并有较好的治疗依从性,值得进一步长期实施并观察。  相似文献   

4.
郭凯  张春燕  钱敏  廉雯  唐键  成玮  周尊海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33):4099-4104
背景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逐年激增,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经济负担。但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模式仍存在许多不足,尚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近年来,随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不断发展和国家构建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探索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糖尿病管理模式十分必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区域卫生协同发展管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及上海市杨浦区长白、江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98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随访研究。依据患者意愿分为两组,即采取糖尿病区域卫生协同发展管理模式的试验组(n=70)及继续保持目前就医方式、以社区管理为主的对照组(n=128)。两组患者均干预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健康行为情况(包括健康知识掌握、规律饮食、定期监测血糖、坚持运动)。结果 试验组患者干预前HbA1c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后BMI、FBG、TG、LDL-C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干预后WHR、HbA1c、T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FBG、HbA1c、TG、TC、LDL-C低于同组干预前,HDL-C高于同组干预前(P<0.05)。干预后试验组BMI、FBG、HbA1c、TG、TC、LDL-C低于同组干预前,HDL-C高于同组干预前(P<0.05)。试验组干预后健康知识掌握、规律饮食、定期监测血糖、坚持运动患者的比例(依次为67.1%、78.6%、71.4%、55.7%)均高于对照组(依次为52.3%、44.5%、46.1%、32.8%)(χ2值分别为4.058、21.342、11.738、9.818,P<0.05)。结论 糖尿病区域卫生协同发展管理模式在糖尿病管理中的初步疗效确切,主要体现在体质量、血糖及血脂的控制效果及健康行为的依从性提高,是基于分级诊疗的糖尿病管理道路上的一项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我饮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n=70);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糖尿病基础治疗,试验组患者则此基础上加用自我饮食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 1c)、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评分等。结果对照组患者干预后FPG、2 hPBG、HbA 1c、TC、TG、HDL-C及LDL-C分别为(6.98±1.28)、(10.64±1.63)、(6.82±0.65)、(6.10±1.01)、(1.81±0.57)、(2.57±0.72)、(2.73±0.65),实验组患者干预后FPG、2 hPBG、HbA 1c、TC、TG、HDL-C及LDL-C分别为(6.08±1.05)、(8.40±1.42)、(6.04±0.58)、(5.54±0.94)、(1.74±0.55)、(2.63±0.74)、(2.13±0.59),2组患者干预后的指标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改善,试验组患者干预后FPG、2 hPBG、HbA 1c、TG及LDL-C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治疗后TG和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干预后GQO-L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试验组患者干预后GQO-LI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饮食护理干预用于糖尿病患者,可有效改善血糖和血脂指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远程血糖管理系统在社区2型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5月在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已诊断且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363例,采用整群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184)和试验组(n=179)。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血糖管理,试验组患者采用远程血糖管理,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3、6、12个月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C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7 d健康饮食量。结果 两组患者FPG、TC、HDL-C、LDL-C、Cr、7 d健康饮食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方法和时间在FPG、TC、HDL-C、LDL-C、Cr、7 d健康饮食量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两组患者HbA1c、TG、S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方法和时间在HbA1c、TG、SBP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两组患者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方法和时间在DBP上无交互作用(P>0.05)。结论 远程血糖管理系统在社区2型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新城辖区90例T2DM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接受原来的药物治疗,此外,干预组还实施运动疗法,为期6个月。对每例患者在运动干预前后均监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BG)、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实施运动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的运动干预后,干预组糖尿病患者的FBG、2hPBG、HbA1c、TG、LDL-C水平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2DM患者在药物治疗及饮食疗法的基础上,结合持续有效的运动疗法,更利于糖尿病病情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GLU)、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测定指标相互关系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150例(含老年组100例、中年组5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GLU、HbA1c、TC、TG、HDL-C与LDL—C的含量,同时与120例正常对照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GLU、HbA1c、TC、TG、LDL-C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HDL-C较正常对照组稍低(P〉0.05);中年组的HbA1c、TG与老年组的有较显著差异(HbA1c的P〈0.01,TG的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GLU、HbA1c、TC、TG、LDL-C与正常健康人的检测结果有显著性差异,而且GLU、HbA1c、TC、LDL-C相互之间呈正相关,GLU还与HDL-C呈正相关。联合测定GLU、HbA1c、TC、TG、LDL-C与HDL-C对糖尿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并发症等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阮华红 《基层医学论坛》2016,(36):5203-5205
目的 观察规律性饮食及行为习惯干预对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5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84例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n=42例)和对照组(n=42例),2组患者均接受糖尿病药物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医院宣教,观察组患者进行饮食及行为方面的干预.干预半年后,观察比较2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指数(BMI)、血脂含量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BMI、FBG、PBG、HbA1c、TC、TG、HDL-C及LDL-C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2组患者BMI、FBG、PBG、HbA1c、TC、TG及LDL-C较干预前明显降低,HDL-C较干预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BMI、FBG、PBG、HbA1C、TC、TG及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干预组HDL-C指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律性饮食及行为习惯干预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糖及血脂水平,有效控制体重,缓解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背景 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迅猛发展且呈年轻化趋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科学的管理方式是预防和控制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提出的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是全新的管理模式,使糖尿病患者得到了有效管理。目的 探讨MMC在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9年1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40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70)和试验组(n=70)。对照组接受常规入院全面评估和常规出院个性化指导。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出院后即进入MMC进行随访管理。在干预前和干预1年后采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SDSCA)量表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评价;在干预前和干预后6个月、1年分别检测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 本研究纳入的140例糖尿病患者中途失访9例,最终纳入试验组66例、对照组65例。干预1年后,对照组饮食、运动、血糖监测、足部护理、药物依从性及SCSCA量表总分低于试验组(P<0.05)。时间因素、干预方式因素在FPG、2 hPG、HbA1c上主效应显著(P<0.05),时间因素、干预方式因素在FPG、2 hPG、HbA1c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1年后,试验组TG、LDL-C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年后,两组TC和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C管理模式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能够降低患者的FPG、2 hPG和HbA1c,改善患者TG、LDL-C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个体化减重干预对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质量指数(BMI)、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连云港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肥胖合并T2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均予以常规降糖药物治疗,对照组同时予以基础饮食、运动干预,观察组同时予以个体化减重干预,均持续3个月。比较两组利拉鲁肽用药剂量;检测并比较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治疗2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的BMI、糖脂代谢指标;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利拉鲁肽用药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治疗2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的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的BMI、FBG、2 hPG、HbA1c、HOMA-IR、TC、TG、LDL-C、HDL-C有差异(P <0.05);②两组的BMI、FBG、2 hPG、HbA1c、HOMA-IR、TC、TG、LDL-C、HDL-C有差异(P <0.05),观察组BMI、FBG、2 hPG、HbA1c、HOMA-IR、TC、TG、LDL-C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HDL-C高于对照组;③两组的BMI、FBG、2 hPG、HbA1c、HOMA-IR、TC、TG、LDL-C、HDL-C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个体化减重干预可降低肥胖合并T2DM患者的BMI,调节糖脂代谢,且不良事件不会显著增多,相较于常规干预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脂、血糖、血尿酸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356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和331例健康对照组的体质量指数 (BMI)、促甲状腺素 (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游离甲状腺素 (FT4)、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空腹血糖 (FBG)、血尿酸 (UA)水平,比较其结果的差异。结果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组的BMI、TSH、TC、LDL-C、TG、FBG、UA水平高于对照组,FT4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HDL-C虽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TSH水平与TC (r=0.254,P=0.000)、LDL-C (r=0.110,P=0.004)、TG (r=0.218,P=0.000)、BMI (r=0.119,P=0.002)和FBG (r=0.210,P=0.000)呈正相关;与HDL-C和UA无相关关系 (P>0.05)。结论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能会影响血脂、FBG、UA的代谢。  相似文献   

13.
廖长琦 《西部医学》2010,22(10):1840-1841
目的观察胰岛素联合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6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胰岛素及胰岛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疗程共6个月。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和记录两组患者FBG、HbA1c、脂联素及血脂水平,观察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脂联素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血糖和HbA1c均控制良好,实验组血清脂联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血脂水平则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二者之间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提高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胰岛素用量。  相似文献   

14.
背景 临床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进行饮食和运动等生活方式的干预十分重视,近年来有研究发现虽然GDM孕妇血糖控制满意,但巨大儿发生率并未有明显下降。目的 探究GDM对孕晚期糖脂水平及巨大儿的影响。方法 依托于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电子信息系统,回顾性选取2014-2018年在本院足月分娩的16 134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将孕期诊断为GDM的孕妇作为GDM组,未诊断为GDM的孕妇作为非GDM组。根据GDM与巨大儿的发生情况进一步分亚组:娩出巨大儿的GDM产妇为GM亚组,娩出非巨大儿的GDM产妇为GN亚组;娩出巨大儿的非GDM产妇为NM亚组,娩出非巨大儿的非GDM产妇为NN亚组。比较GDM组、非GDM组,GM亚组、GN亚组、NM亚组、NN亚组孕晚期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高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孕妇娩出巨大儿的影响因素。结果 GDM组3 834例,非GDM组12 300例,其中GM亚组411例,GN亚组3 423例,NM亚组898例,NN亚组11 402例。GDM组孕晚期TG、FBG高于非GDM组,TC、HDL-C、LDL-C低于非GDM组(P<0.05)。GN亚组孕晚期TG、FBG低于GM亚组,HDL-C高于GM亚组(P<0.05);NM亚组孕晚期TC、HDL-C、LDL-C高于GM亚组,TG、FBG低于GM亚组(P<0.05);NN亚组孕晚期TC、HDL-C、LDL-C高于GN亚组,TG、FBG低于GN亚组(P<0.05);NN亚组孕晚期HDL-C高于NM亚组,TG、FBG低于NM亚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DM〔是:OR=1.338,95%CI(1.158,1.547)〕、孕前体质指数(BMI)分类〔消瘦:OR=0.476,95%CI(0.361,0.626);超重:OR=1.770,95%CI(1.537,2.039);肥胖:OR=2.854,95%CI(2.282,3.568)〕、孕期增重〔OR=1.100,95%CI(1.087,1.113)〕、分娩孕周〔OR=1.728,95%CI(1.622,1.841)〕、孕晚期TC〔OR=0.705,95%CI(0.514,0.966)〕、孕晚期TG〔OR=1.282,95%CI(1.153,1.425)〕、孕晚期LDL-C〔OR=1.487,95%CI(1.094,2.021)〕、孕晚期FBG〔OR=1.692,95%CI(1.482,1.933)〕是孕妇娩出巨大儿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GDM孕妇TG、FBG高于非GDM孕妇,TC、HDL-C、LDL-C低于非GDM孕妇,且GDM及孕晚期血脂、血糖是孕妇娩出巨大儿的影响因素。在孕期应加强孕妇血脂、血糖监测,特别是TG和FBG,加强整个妊娠期体质量管理以减少巨大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林芬  吴允章  林海南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5):3133-3138
目的 探讨厦门市“高友网、糖友网”患者的“三师共管”模式,并进一步评价其实施效果。方法 于2015年7月—2016年7月,选取厦门市思明区嘉莲街道中符合高友网和糖友网入选标准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为845例和787例。通过“三师共管”模式对入选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精细化、全程、综合管理。比较管理前和管理1年后高友网和糖友网患者体质指数(BMI)、腰围及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微量清蛋白、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率。结果 管理1年后高友网患者收缩压、舒张压、TC、TG、HDL-C、尿微量清蛋白达标率高于管理前,空腹血糖达标率低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前和管理1年后高友网患者BMI、腰围以及LDL-C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1年后糖友网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TC、TG、LDL-C、HDL-C、尿微量清蛋白达标率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前和管理1年后糖友网患者BMI、腰围以及糖HbA1c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三师共管”团队协作对高友网、糖友网患者的管理模式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血压、血糖、血脂、尿微量清蛋白达标率,可改善高血压、糖尿病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6.
背景 2型糖尿病(T2DM)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心血管相关并发症,代谢紊乱是其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而PR间期延长是亚临床CVD的重要标志。目的 探究达格列净与利格列汀对T2DM患者代谢指标及PR间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DA组和Li组,各40例。DA组患者口服达格列净片10 mg/d;Li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口服利格列汀5 mg/d;治疗周期为24周。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保持原有降压、调脂等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血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固醇(LDL-C)、血尿酸(SUA)及PR间期,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DA组、Li组最终各有35例患者完成研究。两组患者治疗后体质量、收缩压、舒张压、FPG、TC、TG、HDL-C、LDL-C、SUA、PR间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A组患者治疗后HbA1c低于Li组(P<0.05)。治疗后DA组患者体质量、HbA1c、FPG、TG、SUA低于同组治疗前,PR间期短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DA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TC、HDL-C、LDL-C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Li组患者HbA1c、FPG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Li组患者体质量、收缩压、舒张压、TC、TG、HDL-C、LDL-C、SUA、PR间期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及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结论 达格列净与利格列汀均可降低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且达格列净还能减轻T2DM患者的体质量,降低TG、SUA,缩短PR间期。  相似文献   

17.
背景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其导致的相关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就糖尿病健康管理的最优模式进行探讨,为科学有效地控制疾病发生、发展,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起到重要指导意义。目的 探讨基于“互联网+”糖尿病健康管理站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2017年5月—2018年5月选择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市中心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住院的24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研究组采用“互联网+”糖尿病健康管理站闭环式管理,对照组进行常规糖尿病管理。干预12个月后,分别检测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BMI,评估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BMI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遵医用药合格率、血糖达标合格率、饮食控制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互联网+”糖尿病健康管理站闭环式管理模式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BMI,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