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全科医生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提高全科医生的综合能力直接影响社区人群健康水平和卫生服务质量,以岗位胜任力为基本切入点,建立与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评价体系,有助于强化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和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水平。现就国内外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模型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分析国内模型异同之处,为建立我国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模型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背景 当前的全科医学继续教育存在培训内容无法满足全科临床实践需求,教学师资和评价方法也存在缺乏全科医学思维和特点等不足。目的 为解决全科医生实际工作问题,提升其岗位胜任力,通过继续教育培训探索对全科临床诊疗思维的培养。方法 2020年11月,在文献阅读和前期全科医生执业能力工作坊继续教育班课程的评估反馈基础上,对第八期“全科医生执业能力培训工作坊”课程进行优化设计,通过“问卷星”平台对参加第八期“全科医生执业能力培训工作坊”的200名全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其全科临床诊疗思维和岗位胜任力总体和各层面提升情况。结果 共计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2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6.0%。培训后,全科医生临床诊疗思维能力总体有较大提升和很大提升者分别占52.3%(90/172)和21.5%(37/172),岗位胜任力总体有较大提升和很大提升者分别占56.4%(97/172)和22.1%(38/172)。不同职称、工作类型全科医生培训后临床诊疗思维能力和岗位胜任力提升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有134名(77.9%)、134名(77.9%)、133名(77.3%...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实施效果,以期为后续培训合格全科医生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以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间牡丹江医学院招收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学员(目前工作在黑龙江省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研究对象,编制《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满意度调查。结果参培学员对培训效果满意度评分为(3.89±0.76),岗位胜任力提升方面满意度评分为(4.05±0.50),不同职称学员对全科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临床综合诊疗技能应用于实际工作的评价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Symbol|@@0.05)。结论整体而言,参培学员对转岗培训满意度较高,但在岗位胜任能力提升上和管理方面还应根据学员的反馈加以完善,做到有重点、多方面、多层次培训,提升转岗培训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重庆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现状,为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能力提供决策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对重庆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全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得到402份有效问卷.不同类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在年龄、性别、学历、工作年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  相似文献   

5.
背景 全科医生作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其能力评价逐渐受到全科医学领域相关学者的关注。目的 了解目前国内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为科学评价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9月15-25日,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关于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构建相关文献。采用高级检索,构建检索策略:(岗位胜任力+胜任力模型+能力)*(全科医生+全科医师+家庭医生+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评价+评估+指标+工具),以“中文摘要”或“题目”为检索条件,匹配方式为“精确匹配”,检索时限为“发表时间不限-至今(2020年9月)”。应用文献计量学和内容分析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索文献763篇,最终纳入分析的文献31篇。其中27篇中文期刊,4篇学位论文。研究涉及的指标构建方法有9种,使用最多的是文献研究法(22篇,71.0%),其次为定性访谈法(14篇,45.2%)、问卷调查法(14篇,45.2%)、Delphi法(14篇,45.2%)。最常见的参考模型是世界家庭医生组织(WONCA)树模型,有7篇(22.6%)研究在该框架的基础上构建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条目数量不一,最少14个,最多113个,指标数超过40个的有7篇研究。全科医生的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内容涵盖广泛,基本符合中国全科医生岗位的能力要求。结论 近年来中国学术界在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方面展开了丰富的研究,但缺乏实际应用,未来的研究可致力于中国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评估体系的实际应用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连国华  陈亮  张向杰  张辰  程菊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31):3955-3959
背景 社区全科医生作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其服务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服务质量的好坏。但目前对社区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的要求尚不明确,应用性研究相对较少。目的 构建适合社区全科医生的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于2021年1月,采用文献研究法,基于洋葱模型构建社区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初始条目池。于2021年2—3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全科医疗和管理领域专家52名,开展两轮专家咨询,根据函询结果对指标体系进行筛选、完善;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结果 两轮函询的问卷回收率均为100.0%(52/52),专家权威系数为0.91,判断依据系数为0.904,对指标的熟悉程度系数为0.916。最终构建的指标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48个三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及其权重分别为基本条件(0.085 7)、临床业务能力(0.436 1)、公共卫生能力(0.244 5)、人文素养(0.110 4)、职业发展(0.082 7)、其他方面(0.040 6)。一级指标的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254,二级指标的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302,三级指标的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341(P...  相似文献   

7.
马志强  郭乐  李钊  葛柏麟 《中国全科医学》2023,26(4):460-466+485
背景 当下医疗卫生资源存在“供需错配”现象,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突破困境、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建设的有力抓手,因此加快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并确保培养质量成为当务之急。目的 探讨签约服务情境下全科医生胜任力的概念及其结构维度,挖掘胜任力的隐性部分,以构建系统且全面的全科医生胜任力模型,为全科医生培养的“量质并举”和签约服务的“提质增效”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0年12月至2021年9月,对江苏省镇江市、泰州市、苏州市和广东省佛山市10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38位提供签约服务的全科医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依据扎根理论对访谈数据进行三级编码分析,并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以构建全科医生胜任力模型。结果 签约服务情境下全科医生胜任力模型由全科服务能力、人文执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学习发展能力4大维度、10项胜任特征构成。其中,全科服务能力和学习发展能力是全科医生胜任力的外在表现和外在驱动,属于胜任力的外显层面,决定了全科医生提供签约服务的能力水平;人文执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是全科医生的内在特质与能力,属于胜任力的内隐层面,决定了全科医生提供签约服务的能力潜质。结论 本研究充分挖掘胜任力的内隐层面,构建出完整...  相似文献   

8.
基于胜任力的家庭医生团队中全科医生薪酬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基于胜任力的全科医生薪酬激励机制,有利于提高全科医生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本文首先运用组合赋权法得到全科医生的胜任力边际成本,然后运用委托代理理论构建了针对不同胜任力水平的主动型薪酬激励机制。即由政府部门设计全科医生薪酬激励机制,促使不同胜任力水平的全科医生主动选择对应的绩效产出和薪酬,从而实现政府部门和全科医生双方共赢的效果。该激励机制能够改变传统同岗同酬的不合理现象,使政府部门将全科医生的胜任力水平与薪酬激励紧密挂钩,实现了政府部门与全科医生的激励协同。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全科医生门诊医患沟通技能水平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背景 全科医生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提供者,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较强的医患沟通能力尤为重要。目的 探讨北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医患沟通技能水平的现状。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在北京社区卫生服务网推荐的77家国家级及北京市市级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中选取60家,再采用偶遇抽样法从每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择5名门诊医生,共300名为调查对象。调查于2017年1月-2018年3月进行,测评人员随患者及其家属进入诊室,采用《医患沟通技能评价表》(SEGUE量表)通过现场观察打分的方式,对其进行医患沟通能力测评。结果 300名全科医生SEGUE量表总得分为6~22分,平均得分(16.0±6.3)分;准备阶段得分(3.9±1.9)分;信息收集阶段得分(6.4±2.1)分;信息给予阶段得分(3.0±1.7)分;理解患者得分(2.7±1.5)分;结束问诊阶段得分(1.8±0.4)分。全科医生与同期三级甲等医院门诊医生SEGUE量表得分比较,全科医生在准备阶段得分高于三级甲等医院门诊医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科医生在准备阶段得分高于三级甲等医院专家组门诊医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科医生在准备阶段、信息收集阶段、结束问诊阶段得分及SEGUE量表总分高于三级甲等医院普通组门诊医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科医生、三级甲等医院医生SEGUE量表总分均低于美国通科医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前北京市全科医生的临床沟通技能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仅准备阶段评分高于同期三级甲等医院门诊医生,但与国际同行比较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0.
苏芳  左延莉  吴彩媛  韦波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16):1893-1900
目的 构建广西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模型。方法 抽取广西南宁市7所乡镇卫生院、钦州市3所乡镇卫生院、玉林市2所乡镇卫生院共12所乡镇卫生院的各类相关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德尔菲专家咨询法、行为事件访谈法及核检表法,构建广西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模型。并采用同时交叉效度法验证胜任力模型的有效性。结果 建立了广西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模型,包括28项胜任力特征指标:相关知识和技术专长、首诊服务能力、基层服务意识、基层沟通能力、计划执行、决策能力、培养指导、影响能力、组织协调、创新能力、分析性思维、归纳思维、信息收集、自主学习能力、成就动机、关注细节、积极主动、坚持不懈、应急能力、人际交往、自控能力、自信心、诚信正直、全局观念、团队合作、责任心、组织承诺、全科医学工作理念。其中9项胜任力特征指标(首诊服务能力、基层服务意识、基层沟通能力、应急能力、全科医学工作理念、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收集、关注细节、创新能力)构成了全科医生鉴别胜任力,10项胜任力特征指标(相关知识和技术专长、责任心、团队合作、积极主动、人际交往、诚信正直、决策能力、坚持不懈、组织协调、自信心)构成了全科医生基准胜任力。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广西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模型并得到了验证,各项胜任力特征具有较强的区分能力,能够有效地区分和鉴别优秀全科医生和普通全科医生。  相似文献   

11.
我国全科医师教育培训与能力评估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前我国社区全科医师仍存在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学历和职称偏低等情况,难以适应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需要。当前的全科医师教育培训对象主要为两大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在岗全科医师和毕业后专科医师培训中的全科专业医师。在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时,应充分考虑学员的背景与需求,以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ACGME)六项核心能力为目标,以学习金字塔和能力金字塔为两大理论支柱,科学运用各项教学、评估方法,建立和倡导整合式教学-评估体系,将医学理论知识学习、临床实践技能教学、临床能力考核评估三者有机结合,注重全科医师的能力培养,整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升培训品质,同时对全科医师进行全方位、多面向的能力评估,明确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12.
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相脱节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具备数量充足的合格的全科医生是实现首诊在全科的关键所在,也是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核心。目前我国全科医生数量不足且短时间内难以解决,同时全科医生的培养与使用存在相脱节的问题,这直接影响了全科医生制度的建立。本研究以广州医科大学开展的“5+2+1”全科医学专业硕士生培养项目为例,通过半结构化访谈调查该项目2012—2016年招收学生不愿意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业的原因,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国内外培养模式对比及相关数据研究,深入分析我国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相脱节的原因。结果显示,从表面上看,全科医生不愿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业的原因包括收入较低、工作条件差、社会地位不高、职业发展前景堪忧等;但其深层次的原因涉及医疗体制、教育体制、社会保障机制与激励机制等方面。因此,建议在国家层面对首诊在全科进行法律约束,建立有人额限定的全科医学专业招生制度和有针对性的培养体系,改善基层全科医生的执业环境和职称评审途径,强化医疗保险的调节机制,同时从制度角度对全科医生的生活条件提供一定保障。  相似文献   

13.
背景 全科医生是保障居民健康和控制医疗费用支出的“守门人”,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实施者和提供者,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数量和质量直接决定着我国卫生服务提供的质量和效果。目的 调查深圳市2008-2014年开展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情况,总结其成功经验并发现存在的问题,为改进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8年7-8月,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008-2014年已经毕业的深圳市全科专业规范化培训医师638例进行回顾性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影响参加培训的因素、对实际工作帮助程度、效果最好的培训方式、与未参加规范化培训医生相比的优势和机会、培训满意度和需要改进的方面。结果 共发放问卷638份,回收有效问卷523份,有效回收率为82.0%。深圳市开展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人数逐年增加,由2008年的54人增长到2014年的131人。调查对象对培训总体情况满意人数所占比例为46.8%(245/523),其中全科医师培训的理论学习(52.0%,272/523)、理论课程师资水平(56.6%,296/523)、临床基地教学师资水平(52.0%,272/523)、社区实践教学(51.4%,269/523)、社区实践教学师资水平(51.2%,268/523)5项满意度超过50.0%。在工作岗位上较未参加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生,69.2%(362/523)、57.2%(299/523)、38.8%(203/523)的调查对象认为其优势主要在诊疗能力、学习能力、医患沟通能力等方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需要改进的方面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独立实践机会、带教师资的能力、整体轮转科室的安排。结论 深圳市经过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生数量和质量稳步上升,培训取得初步成效。优化集中理论培训课程内容,改进临床和社区实践培训方式,有针对性地加强师资能力培养、加大带教激励力度、加强考核结果反馈等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  相似文献   

14.
曹萌  王涛  翟倩倩  覃艳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6):2062-2066
背景 沟通合作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培)的培训目标之一,提高全科规培住院医师的沟通意识、技巧及团队合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ISBAR沟通训练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医师的临床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将其应用于规培具有可行性。目的 探讨ISBAR沟通训练对全科规培住院医师的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于2017年9月开始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参加规培的全科学员100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学员采用传统临床带教方法,不进行任何沟通方式的培训;观察组学员在常规带教的基础上,进行ISBAR沟通训练。分别于培训前和培训2周后,采用“规培住院医师人际沟通能力评价量表”“规培住院医师合作能力评价量表”对两组学员进行调查;分别于培训前及培训3、6个月后,采用“医护合作态度量表”“医医合作态度量表”对两组学员进行调查,采用“医医沟通能力调查表”“医护沟通能力调查表”对两组学员的合作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培训前,两组学员人际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培训2周后,两组学员人际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得分均高于培训前(P<0.05),且观察组学员人际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培训前后两组学员医护合作态度、医护沟通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别和时间在医护合作态度、医护沟通能力得分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培训前后两组学员医医合作态度、医医沟通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别和时间在医医合作态度、医医沟通能力得分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 在规培阶段对学员进行ISBAR沟通训练,可以明显提高学员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15.
背景 基于当前国家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上海大力发展全科医学,自2000年开展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培)以来,为社区基层培养了大批的全科医生。在此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提升全科医学生规培质量,增强全科规培学员的综合能力,成为目前全科医学的研究热点。目的 了解全科规培毕业学员对综合性医院全科规培轮转师资带教和课程体系的评价,以期为优化全科师资带教和规培课程提供指导和参考。方法 2019年3-5月,以40例于2010年后在上海顺利完成全科规培,且目前工作在上海市各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面对面、电话访谈等形式进行一对一访谈,访谈的内容包括全科毕业学员对全科带教师资、临床实践体系及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提升的评价,以及对优化全科轮转的建议。结果 全科学员对全科师资带教满意度为72.5%(29/40),满意度较高的教学方式包括门诊带教(85.0%,34/40)、早交班知识点分享(75.0%,30/40)、案例学习(65.0%,26/40)等;讲述内容方面最满意的是入科后常见疾病诊疗处理流程介绍(82.5%,33/40),最不满意的是全科医生带教缺少针对性(72.5%,29/40)。临床实践体系方面,在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转诊指征、慢性病管理、三级预防及并发症处理方面亟需加强。岗位胜任力提升最明显的是解决具体临床问题的能力,最不明显的是社区为导向的服务能力。结论 整体而言,全科规培毕业学员对上海市全科规培体系满意度较高,但全科师资带教、知识体系及管理方面还可以根据全科学员的反馈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和提高,以优化全科规培方案,提升全科规培质量,更好地服务于社区全科实践。  相似文献   

16.
背景 在全科医生的继续教育中,以提高全科医生临床诊疗能力为目的的短期专项培训占很大比重,但这类培训主要以讲授教学法为主,师生课堂互动少,学员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影响培训效果。因此,将案例教学法引入全科医生短期培训对增强培训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探讨妇产科学案例教学法在全科医生短期培训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在重庆市全科医学教育中心参加妇产科常见病与多发病规范化诊断与治疗短期培训班的110例全科医生为研究对象,并在招生时将其随机分为第1期(对照组)和第2期(研究组)。依据纳入、排除标准排除中途请假和未能完成相关考试的学员6例,最终对照组与研究组各纳入52例研究对象。两组均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案,即相同的教学内容(妇产科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相同的培训时间(1周)、相同的评估方法(培训前后同等难度的考试、培训效果和满意度的问卷调查)。研究组采用案例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法,对比两组培训前后的考试成绩,临床诊疗能力、临床思维、基础知识掌握度、学习兴趣的自评得分,培训满意度自评得分。结果 对照组与研究组培训前的考试成绩分别为(62.6±14.6)、(61.6±18.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两组成绩分别为(86.5±8.7)、(95.6±2.0)分,两组成绩均较培训前提高(P<0.05),且培训后研究组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研究组临床诊疗能力、临床思维、基础知识掌握度、学习兴趣及培训满意度自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产科学案例教学法在全科医生短期培训中的教学效果更好,更有利于提高全科医生的妇产科学诊治能力。  相似文献   

17.
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指标的探索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陆志敏  陆萍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28):3495-3500
背景 全科医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任职方向多样,而现有的培训和评估体系却未对接社区各岗位能力要求。且现有对岗位胜任力的研究,由于对全科医生岗位细分程度不足而难以在机构内特定岗位人才选拔发挥实用价值。目的 探讨分析社区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指标,为机构全科医生人才选拔和培养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8年7-10月,以2010-2018年为搜索年限范围,对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卫生健康委员会等政府官网进行检索,了解政策层面对全科医生的职责要求。于2018-09-05和2018-10-29,邀请马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马陆社区卫生中心”)管理层代表、全科医生代表以及其他岗位全科医生9人参与小组会议,回顾文献在政策层面对全科医生职责要求,结合马陆社区卫生中心全科医生工作实际情况,总结全科医生岗位职责的具体表现。于2018年7-10月,计算机系统检索PubMed、Medline(Ovi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与全科医生综合能力、胜任力研究有关的文献,检索时间范围为2008-2018年。于2018年11月,邀请上海市嘉定区5位荣获上海市十佳家庭医生提名奖荣誉称号的全科医生参与一对一的深度访谈,访谈主要内容为:要做好全科医生岗位职责范围内的各项工作,全科医生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素质或个人品质?经分析归纳形成全科医生岗位的胜任力指标。结果 目前社区全科医生岗位的职责主要分为业务类和保障类两大类,其中业务类又可细分为基本医疗类、公共卫生类和其他类。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体现在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人文执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教育学习能力、综合管理能力6个方面,具体涉及临床专业知识、临床诊疗技能、综合医疗服务能力、预防服务能力、信息应用能力、卫生监督协管、医学人文关怀、职业态度与素养、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教学科研能力、资源利用能力、团队管理能力14项能力评价指标。结论 全科医生岗位职责实践与政策要求的差异主要在于实践中增加了保障类职责,这源于机构运营的需要;而6个方面14项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指标提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需要从临床、沟通、管理等多方面遴选和培养全科人才。  相似文献   

18.
巴林特小组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实践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婵  许琰  罗荧荃  周昱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31):3858-3862
目的 探讨巴林特小组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选取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15级和2016级接受国家规范化培训的全部全科医师为研究对象,共54名,同时选取5名全科教学小组带教老师为巴林特小组长。于2016年11月—2018年1月,共开展了30次巴林特小组活动,每名全科医师均参加5~6次巴林特小组活动。活动结束后,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全科医师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全科医师的基本情况、对巴林特小组活动安排的满意度、参加巴林特小组活动的收获、继续参加巴林特小组活动的意愿。共发放问卷54份,回收有效问卷54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100.0%。结果 54名全科医师中,对巴林特小组活动的活动时间、活动频率、小组人数、案例选择、小组长组织能力、小组氛围满意/非常满意者分别占94.4%(51/54)、88.9%(48/54)、100.0%(54/54)、96.3%(52/54)、88.9%(48/54)、100.0%(54/54)。54名全科医师中,认为巴林特小组活动在“提高沟通技巧,能够顺利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给予患者及家属理性的情感支持”“学会耐心倾听,能够自主识别和认知自身情绪问题”“理解自身角色对于患者及家属的重要性和责任”“释放职业压力,采取成熟的压力应对方式,正确地控制和表达情绪”“感受到理解和支持,提升职业认同感”“提升团队协作能力,更好地处理医患、医护关系”“帮助解决工作与个人生活交叉时出现的困惑”“有助于运用和谐医患关系,利于临床工作”9个方面比较有帮助/非常有帮助者分别占100.0%(54/54)、94.4%(51/54)、90.7%(49/54)、98.2%(53/54)、96.3%(52/54)、100.0%(54/54)、94.4%(51/54)、90.7%(49/54)、100.0%(54/54)。54名全科医师中,48名(88.9%)全科医师愿意继续参加巴林特小组活动。结论 全科医师对巴林特小组活动安排的满意度较高,参加巴林特小组活动后收获较多,且多数全科医师愿意继续参加巴林特小组活动。  相似文献   

19.
刘英  黄莉婷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22):2837-2840
全科医师立足于基层医疗,旨在提高、满足基层居民卫生服务的全面需求。正是由于全科医师的定位及服务人群的特殊性,相对于专科医师来说,人文素质教育在全科医师培养中占据着更为重要的地位。如今,国内外越来越重视全科医师的人文素质培养,但我国相对于发达国家仍有不足。本文进一步强调了全科医师培养中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对比国内外全科医师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进一步反思我国人文素质教育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