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系统评价火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中国医院知识总库(CHK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美国医学在线(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检索并纳入火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文献。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价后,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共895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西药组相比,火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总有效率[OR=3.30,95%CI(2.02,5.38),Z=4.78,P0.000 01]、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MD=-1.30,95%CI(-1.64,-0.96),P0.000 01]、血尿酸(UA)含量[MD=-40.20,95%CI(-66.85,-13.55),P=0.003]、疼痛持续时间[MD=-1.66,95%CI=(-2.09,-1.23),P0.000 01]、疼痛缓解时间[MD=-1.67,95%CI=(-1.78,-1.57),P0.000 01]疗效更佳。在改善症状体征积分方面,火针与西药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火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能更快、更有效地缓解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症状,降低血尿酸含量,近期疗效肯定。但鉴于纳入文献数量较少,高质量文献不多,尚需在今后临床试验中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2.
背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的患病率不断上升,而痛风失治、误治则致痛风性肾病。西医治疗本病主张使用别嘌醇等药物,虽可降低血尿酸水平,但无法改善痛风性肾病相关的病理改变。近年来不少医家运用补肾泄浊法治疗该病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疗效,但目前所开展的大多是小样本研究,尚缺乏循证依据证实。目的 系统评价补肾泄浊法对比别嘌醇治疗痛风性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数据库,手工补充检索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关于补肾泄浊法(干预组)对比别嘌醇(对照组)治疗痛风性肾病的重要会议集和过刊资料,检索截至2017年10月,由两名研究者单独筛选文献、提取资料。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GRADEprofiler 3.6软件按照GRADE系统对Meta分析结局指标进行证据分级。结果 共纳入11篇随机对照试验,共721例痛风性肾病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与对照组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数差(MD)=-18.24,95%CI(-51.06,14.58),P=0.28〕;干预组肌酐水平〔MD=-27.34,95%CI(-43.10,-11.58),P=0.000 7〕、尿素氮水平〔MD=-1.68,95%CI(-2.15,-1.21),P<0.000 01〕、β2微球蛋白(β2-MG)〔MD=-0.81,95%CI(-1.02,-0.59),P<0.000 01〕、24 h尿蛋白(24 hUTP)〔MD=-0.73,95%CI(-0.80,-0.67),P<0.000 01〕低于对照组;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值比(OR)=0.22,95%CI(0.07,0.67),P=0.008〕。GRADE证据分级,24 hUTP为中等质量,肌酐和β2-MG为低质量,血尿酸、尿素氮和安全性指标为极低质量。结论 基于目前证据,对于痛风性肾病的治疗,补肾泄浊法为主的中药降血尿酸作用与别嘌醇相当,而改善患者肾功能、降低尿蛋白及安全性方面优于别嘌醇,且安全性更高。结局指标24 hUTP为中等质量,肌酐和β2-MG为低质量,血尿酸、尿素氮和安全性指标为极低质量,尚需高质量研究进一步验证本结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系统评价小剂量糖皮质激素(<15mg/d)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远期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检索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随机临床试验结果。用Revman4.2软件对入选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4项研究,Meta分析结果:临床有效率的合并OR值为1.50,95%CI:1.18~1.92,P=0.001;骨关节有效率的合并OR值为0.87,95%CI:0.66~1.55,P=0.32;小剂量激素对Sharp评分影响的合并OR值为-5.84,95%CI:-6.73~-4.95,P<0.000 01;对骨质侵蚀分数影响的合并OR值为-4.34,95%CI:-4.63~-3.99,P<0.000 01;对关节狭窄分数影响的合并OR值为-1.03,95%CI:-1.31~-0.75,P<0.000 01;对健康评定问卷(HAQ)评分和握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远期疗效较好且不会引起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背景 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是痛风患者痛苦的主要原因,长期西药治疗给患者带来明显的不良反应,针灸疗法作为补充替代疗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良好的疗效,但在不同针灸疗法中何种针灸疗法更能有效改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症状仍缺乏相应的循证医学证据。目的 运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比较5种针灸疗法与西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VIP)、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等数据库中关于5种针灸疗法(电针、针刺、刺血、温针灸、火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19-09-20。采用RevMan 5.3和Stata 14.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纳入23项RCT,共1 684例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电针〔OR=1.18,95%CI(1.01,1.39),P<0.05〕、温针灸〔OR=1.17,95%CI(1.03,1.32),P<0.05〕、火针〔OR=1.13,95%CI(1.03,1.24),P<0.05〕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总有效率高于西药;曲线下面积(SUCRA)排序结果显示电针总有效率最高,其余依次为刺血、火针、温针灸、针刺和西药。在降低血尿酸水平方面,电针〔标准化均数差(SMD)=-144.46,95%CI(-248.77,-40.14),P<0.05〕、针刺〔SMD=-98.83,95%CI(-159.51,-38.15),P<0.05〕均优于西药; SUCRA排序结果显示电针降低血尿酸水平效果最优,其余依次为针刺、刺血、温针灸、火针和西药。在降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方面,火针优于西药〔SMD=-1.40,95%CI(-2.12,-0.68),P<0.05〕;SUCRA排序结果显示火针降低VAS评分效果最优,其余依次为刺血、针刺和西药。结论 电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在提高总有效率和降低血尿酸水平方面具有最好的疗效,火针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受研究数量及质量的限制,未来仍需更大样本量、多中心和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予以验证本结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痰热清注射液辅助治疗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Cochrance Library、Web of Science和Pub Med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1年8月,收集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由2位研究员独立筛选录入文献数据,运用Rev Man5.4.1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包含862例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其中试验组有431例,对照组有43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可提高临床总有效率[OR=4.56,95%CI(2.79,7.52),P<0.000 01],降低C-型反应性蛋白数值[MD=-7.55,95%CI(-11.40,-3.69),P=0.000 1],缩短纠正心衰的时间[OR=-4.04,95%CI(-4.59,-3.49),P<0.000 01],减少平均住院的天数[MD=-4.78,95%CI(-6.67,-2.89),P<0.000 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  相似文献   

6.
壮医药线点灸对脾虚大鼠垂体β-EP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壮医药线点灸对实验性脾虚大鼠垂体β-内啡肽(β—endorphin,p—EP)的影响。方法 用耗气、破气加饥饱失常法建立100只大鼠实验性脾虚模型,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前后大鼠脑垂体及血浆中β—EP的含量,并设立空线点灸对照,中药四君子汤治疗对照、模型自然恢复对照及正常健康对照。结果 脾虚大鼠脑垂体和血浆中的β—EP含量明显低于同期正常健康对照(P〈0.01)。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后,脑垂体及血浆中的β—EP含量明显增加,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后与同期模型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与空线点灸治疗对照,中药治疗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壮医药线点灸对实验性脾虚大鼠垂体β—EP有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7.
背景 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发,可损害心功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到其生命。现有常规治疗有可能引起低血压、内皮功能损害、肝脏损害和肌病等不良反应,红景天及其相关制剂已逐步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中,但目前对该药的系统评价还不够全面。目的 系统评价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数据库建库至2021-01-13。收集关于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试验组(大株红景天联合常规治疗组)及对照组(常规治疗组)的第一作者姓名、发表时间、样本量、年龄、干预措施、疗程、结局指标等信息,其中结局指标包括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氧化应激标志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C反应蛋白(CRP)、临床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采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8篇文献,2 475例患者,文献总体质量偏低。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心绞痛疗效〔RR=1.22,95%CI(1.13,1.31),P<0.000 01〕、心电图改善率〔RR=1.22,95%CI(1.16,1.29),P<0.000 01〕、改善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效果〔MD=-1.06,95%CI(-1.20,-0.91),P<0.05〕、改善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效果〔MD=-1.61,95%CI(-1.90,-1.31),P<0.000 01〕、改善纤维蛋白原效果〔MD=-0.36,95%CI(-0.48,-0.24),P<0.000 01〕、改善D-二聚体效果〔MD=-19.84,95%CI(-45.58,-5.91),P=0.13〕、改善SOD效果〔SMD=2.52,95%CI(2.14,2.89),P<0.000 01〕、改善MDA效果〔SMD=2.56,95%CI(-3.57,-1.56),P<0.000 01〕、改善CRP效果〔MD=-2.15,95%CI(-2.62,-1.68),P<0.000 01〕、临床有效率〔RR=1.24,95%CI(1.17,1.30),P<0.000 01〕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RR=0.68,95%CI(0.35,1.35),P=0.27〕。结论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心电图、血液流变学、CRP和氧化应激指标的改善情况可能优于常规治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可能低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评价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大黄牡丹皮汤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VIP)、万方(WanFang)数据库中关于大黄牡丹皮汤治疗急性阑尾炎的随机对照实验,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6月23日,由2名研究者分别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用Revman5.3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纳入15篇文献,1 436名患者。Meta分析提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能提高临床有效率[RR=1.20,95%CI(1.15,1.25),P<0.000 01],减轻患者腹痛症状[RR=-1.65,95%CI(-2.10,-1.20),P<0.000 01]及压痛症状持续时间[RR=-2.03,95%CI(-2.75,-1.31), P<0.000 01],促使体温尽早恢复正常[RR=-2.14,95%CI(-2.45,-1.83),P<0.000 01],降低患者炎症指标,包括白细胞数[RR=-1.58,95%CI(-2.43,-0.73),P<0.000 3]、中性粒细胞比值[RR=-4.50,95%CI(-5.95,-3.05),P<0.000 01]及血清CRP[RR=-2.17,95%CI(-2.53,-1.81),P<0.000 01]。结论 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大黄牡丹皮汤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患者局部(腹痛和压痛症状)及全身(体温)持续时间,降低炎症指标,但由于纳入文献质量参差不齐,上述结论仍需更高质量文献支持。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知网(CNKI)、万方、Pubmed和Embase等中英文数据库,筛选中西医结合治疗ITP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依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提取文献基本资料,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严格筛选评价,最终纳入20篇文献,共1 538例受试者(观察组782例,对照组75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ITP在提高临床疗效[OR=3.42,95%CI(2.55,4.58),P<0.000 01]、外周血小板计数[WMD=22.88,95%CI (17.48,28.28),P<0.000 01]、中医证候疗效[OR=5.32,95%CI (2.19,12.89),P=0.000 2]、Treg细胞水平[WMD=0.59,95%CI(0.06,1.12),P=0.03]、CD4+T细胞水平[WMD=4.39,95%CI(2.72,6.06),P <0.000 01]、远期疗效[OR=3.37,95%CI(1.74...  相似文献   

10.
背景 《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21》明确指出,需在卒中后3~6个月进行认知功能评估以最终确定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发生,但关于PSCI的影响因素研究尚存在争议,且缺乏循证医学证据。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后3~6个月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为PSCI的预防和干预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方法 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INAHL、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维普网(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筛选关于缺血性脑卒中后3~6个月认知障碍影响因素的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12月。采用RevMan 5.3软件完成Meta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27篇文献,包含8 677例患者,其中PSCI患者4 322例,非PSCI患者4 35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10,95%CI(1.06,1.14),P<0.000 01〕、受教育程度〔OR=0.82,95%CI(0.78,0.85),P<0.000 01〕、高血压〔OR=2.69,95%CI(1.90,3.81),P<0.000 01〕、糖尿病〔OR=1.95,95%CI(1.58,2.39),P<0.000 01〕、心房颤动〔OR=2.92,95%CI(1.92,4.45),P<0.000 01〕、卒中史〔OR=2.68,95%CI(1.95,3.68),P<0.000 01〕、Fazakas评分〔OR=1.86,95%CI(1.57,2.21),P<0.000 01〕、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OR=1.44,95%CI(1.17,1.77),P=0.000 6〕,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OR=1.08,95%CI(1.02,1.14),P=0.006〕、饮酒〔OR=2.85,95%CI(2.00,4.04),P<0.000 01〕均是缺血性脑卒中后3~6个月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 结论 现有研究证据表明年龄、受教育程度、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卒中史、Fazakas评分、入院时NIHSS评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饮酒是缺血性脑卒中后3~6个月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医务人员应根据上述影响因素和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康复治疗方案,以减少PSCI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背景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BCRL)是乳腺癌术后最主要的并发症,目前临床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及早识别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研究结论尚存争议,且国内尚无相关系统评价。目的 系统评价中国女性BCRL的危险因素。方法 计算机检索CINAHL、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发表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20年6月。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第一作者、发表时间、研究类型、样本量、水肿测量方式、水肿程度、随访时间、BCRL相关影响因素(年龄、体质指数、高血压情况、淋巴结转移阳性情况、腋窝淋巴结清扫范围、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愈合并发症情况、化疗情况、放疗情况)〕、对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31篇文献,BCRL患者共2 618例,文献质量整体在中等及以上。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2.59,95%CI(1.95,3.45),P<0.000 01〕、体质指数〔OR=2.33,95%CI(1.91,2.85),P<0.000 01〕、高血压情况〔OR=4.76,95%CI(2.53,8.94),P<0.000 01〕、淋巴结转移阳性情况〔OR=1.22,95%CI(1.06,1.39),P=0.005〕、腋窝淋巴结清扫范围〔OR=2.30,95%CI(1.88,2.81),P<0.000 01〕、腋窝淋巴结清扫术〔OR=8.29,95%CI(2.32,29.60),P=0.001〕、淋巴结清扫数目≥15个〔OR=1.12,95%CI(1.06,1.19),P<0.000 1〕、术后愈合并发症情况〔OR=4.11,95%CI(3.26,5.17),P<0.000 01〕、化疗情况〔OR=3.17,95%CI(2.16,4.63),P<0.000 01〕、放疗情况〔OR=2.69,95%CI(2.32,3.13),P<0.000 01〕是BCRL的影响因素。结论 年龄>40岁、体质指数≥24 kg/m2、高血压、淋巴结转移阳性、腋窝淋巴结清扫范围增加、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淋巴结清扫数目≥15个、术后愈合并发症、化疗、放疗是BCRL的危险因素。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的局限性,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大样本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来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美金刚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两位研究者分别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EMBase、PsycINFO、Cochrane Library),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7-07-09,纳入关于美金刚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手工检索已发表的相关文献。两位研究者同时独立对纳入文献进行筛检、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对临床疗效、认知功能、脱落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9篇RCT,512例患者,其中治疗组259例,对照组25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总分〔标准化均数差(SMD)=-0.56,95%CI(-1.01,-0.11),P=0.02〕、阴性症状得分〔SMD=-0.80,95%CI(-1.24,-0.36),P=0.000 4〕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阳性症状得分〔SMD=-0.20,95%CI(-0.48,0.08),P=0.16〕及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得分〔SMD=-0.27,95%CI(-0.64,0.10),P=0.1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认知功能优于对照组〔加权均数差(WMD)=3.09,95%CI(1.77,4.42),P<0.000 01〕;两组脱落率〔优势比(RR)=1.34,95%CI(0.76,2.37),P=0.31〕、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金刚联合抗精神病药物可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总分、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且安全性好,但其远期疗效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背景 坦索罗辛与他达拉非(TAD)已广泛用于治疗下尿路症状(LUTS)和勃起功能障碍(ED),但联合方案治疗男性LUTS合并ED的疗效与安全性仍存在争议。目的 系统评价TAD联合坦索罗辛与TAD单药治疗男性LUTS合并E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Controlled Trials Register、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以及维普网,查找关于TAD联合坦索罗辛与TAD单药治疗男性LUTS合并ED疗效比较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02-29。提取第一作者姓名、发表年份、国家、研究类型、样本量、研究对象的年龄及体质指数、干预措施、药物剂量、随访时间、结局指标〔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总评分、IPSS储尿期症状评分、IPSS排尿期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以及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头痛、肌痛、背痛、眩晕、鼻咽炎、射精功能障碍发生率)、因发生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率〕等信息,并采用RevMan 5.3.0软件对数据进行评估和统计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6篇文献(均为高质量文献),共包括776例患者,其中联合治疗组394例,TAD组38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在降低IPSS总评分〔MD=-2.67,95%CI(-3.82,-1.50),P<0.001〕、IPSS储尿期症状评分〔MD=-0.55,95%CI(-0.85,-0.26),P=0.000 2〕、IPSS排尿期症状评分〔MD=-0.97,95%CI(-1.43,-0.51),P<0.001〕、生活质量评分〔MD=-0.37,95%CI(-0.51,-0.23),P<0.001〕,改善最大尿流率方面〔MD=1.45,95%CI(0.90,1.99),P<0.000 01〕优于TAD组。两组残余尿量〔MD=-4.22,95%CI(-12.82,4.39),P=0.34〕、IIEF-5评分〔MD=0.44,95%CI(-0.23,1.11),P=0.19〕、总不良反应发生率〔OR=1.43,95%CI(0.98,2.08),P=0.06〕、头痛发生率〔OR=1.34,95%CI(0.66,2.72),P=0.42〕、肌痛发生率〔OR=1.56,95%CI(0.64,3.82),P=0.33〕、背痛发生率〔OR=1.45,95%CI(0.40,5.22),P=0.57〕、眩晕发生率〔OR=1.14,95%CI(0.27,4.76),P=0.86〕、鼻咽炎发生率〔OR=0.47,95%CI(0.10,2.21),P=0.34〕、射精功能障碍发生率〔OR=3.81,95%CI(0.44,32.97),P=0.22〕、因发生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率〔OR=1.44,95%CI(0.88,2.35),P=0.1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TAD单药相比,TAD联合坦索罗辛在改善患者LUTS方面的疗效更明显,但两者在改善ED和安全性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对于同时存在LUTS合并ED的男性患者,可推荐使用TAD联合坦索罗辛方案。受纳入研究数量的限制,需要进一步的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证实这些发现。  相似文献   

14.
刘美玲  张青颖  郭义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33):4268-4275
背景 调控血脂对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至关重要,国内外相关指南推荐的他汀类药物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但不良反应多有发生,阻碍了患者坚持按照推荐剂量用药。中医药在防治慢性病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临床研究发现针灸与他汀类药物调脂效果相仿,但不良反应少。目的 系统评价针刺疗法干预高脂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中关于比较针刺疗法与口服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其中试验组采用单一的针刺疗法,对照组以指南推荐的他汀类药物治疗为主。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12-31。根据Cochrane评价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5篇文献,包含1 34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及治疗后总胆固醇(TC)、LDL-C、三酰甘油(TG)、体质指数(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R=1.28,95%CI(0.77,2.15),P=0.34;MD=-0.06,95%CI(-0.13,0.02),P=0.13;MD=0.11,95%CI(-0.07,0.28),P=0.24;MD=0.01,95%CI(-0.09,0.12),P=0.84;MD=-0.81,95%CI(-2.75,1.13),P=0.41〕。试验组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对照组〔MD=0.16,95%CI(0.04,0.28),P=0.009〕,中医症状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MD=-3.19,95%CI(-4.52,-1.87),P<0.000 01;OR=0.28,95%CI(0.14,0.59),P=0.000 7〕。试验组中医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OR=3.86,95%CI(1.97,7.56),P<0.000 1〕。对报道总有效率的RCT进行漏斗图分析,结果显示漏斗图图形不对称,提示可能存在发表偏倚。结论 基于当前临床证据,针刺疗法治疗高脂血症在升高HDL-C方面优于他汀类药物,并在降低中医症状积分、改善中医临床疗效方面具有优势且不良反应小;但纳入研究质量不高,仍需要更多高质量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增加其证据强度。  相似文献   

15.
背景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一步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及序贯二步法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LC均被认为是理想的微创治疗方法,虽然国内外部分学者对两种方案的优劣性进行了比较分析,但究竟哪种方法更有优势尚不确定。目的 比较一步法LCBDE+LC和序贯二步法ERCP/EST+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上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中2009年1月-2020年3月发表的比较一步法LCBDE+LC和序贯二步法ERCP/EST +LC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RCTs),记录第一作者姓名、国家、发表时间、患者纳入时间段、样本量、年龄、女性比例、多发结石比例、胆总管直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随访期限、结局指标(胆总管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中转率、胆漏率、胰腺炎发生率、残留结石率、结石复发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0项RCTs,文献质量总体质量水平尚可。接受一步法LCBDE+LC和序贯二步法ERCP/EST +LC治疗的患者胆总管结石清除率〔OR=1.11,95%CI(0.78,1.58),P=0.55〕、手术中转率〔OR=1.11,95%CI(0.64,1.93),P=0.71〕、残留结石率〔OR=0.73,95%CI(0.45,1.19),P=0.21〕、住院时间〔SWD=-0.43,95%CI(-0.87,0.02),P=0.06〕、手术时间〔SWD=-0.28,95%CI(-1.09,0.53),P=0.5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接受一步法LCBDE+LC治疗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OR=0.57,95%CI(0.43,0.75),P<0.000 1〕、结石复发率〔OR=0.33,95%CI(0.16,0.69),P=0.003〕、住院费用〔SWD=-1.07,95%CI(-1.44,-0.69),P<0.000 01〕、胰腺炎发生率〔OR=0.13,95%CI(0.06,0.27),P<0.000 01〕低于接受序贯二步法ERCP/EST +LC治疗的患者,胆漏率〔OR=3.68,95%CI(2.10,6.45),P<0.000 01〕高于接受序贯二步法ERCP/EST+LC治疗的患者。结论 与序贯二步法ERCP/EST +LC相比,一步法LCBDE+LC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石复发率、住院费用较低,但围术期安全性增加,胆总管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中转率及残留结石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背景 近几年来全球维生素D营养状况备受关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可能存在差异,我国关于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多中心大样本量的相关研究较少。目的 分析中国大陆地区儿童维生素D水平的营养状况。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网等数据库,收集第一作者、发表时间、地区(南/北)、样本量、性别、年龄、结局指标{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血清25(OH)D水平缺乏(<20 μg/L)率}等信息,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04-08。两名研究者独立提取资料并评价文献偏倚风险。采用RevMan 5.2以及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9篇文献,133 441例健康儿童青少年,平均血清25(OH)D水平为(29.62±12.45)μg/L。Meta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大陆儿童维生素D缺乏率为21.4%〔95%CI(17.5%,25.4%)〕,南方地区儿童维生素D缺乏率为17.5%〔95%CI(13.1%,22.0%)〕,北方地区儿童维生素D缺乏率为29.0%〔95%CI(19.4%,38.6%)〕。不同性别儿童维生素D缺乏率〔OR=0.99,95%CI(0.95,1.03),P=0.71〕、血清25(OH)D水平〔SMD=0.01,95%CI(-0.24,0.26),P=0.9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婴儿组血清25(OH)D水平高于幼儿组〔SMD=0.16,95%CI(0.06,0.27),P=0.002〕、学龄前组〔SMD=0.77,95%CI(0.55,1.00),P<0.000 01〕、学龄儿童青少年组〔SMD=0.65,95%CI(0.27,1.04),P=0.000 1〕,南方地区婴儿组血清25(OH)D水平高于幼儿组〔SMD=1.51,95%CI(0.31,2.72),P=0.01〕、学龄前组〔SMD=6.22,95%CI(3.97,8.47),P<0.000 01〕、学龄儿童青少年组〔SMD=6.80,95%CI(2.95,10.65),P<0.000 5〕,北方地区婴儿组血清25(OH)D水平高于幼儿组〔SMD=1.23,95%CI(0.33,2.12),P=0.007〕、学龄前组〔SMD=8.41,95%CI(2.04,14.79),P=0.01〕。幼儿组血清25(OH)D水平高于学龄前组〔SMD=0.61,95%CI(0.43,0.80),P<0.000 01〕、学龄儿童青少年组〔SMD=0.65,95%CI(0.27,1.04),P=0.001〕,南方地区幼儿组血清25(OH)D水平高于学龄前组〔SMD=5.53,95%CI(3.57,7.49),P<0.000 01〕、学龄儿童青少年组〔SMD=6.07,95%CI(3.04,9.10),P<0.000 1〕,北方地区幼儿组血清25(OH)D水平高于学龄前组〔SMD=6.56,95%CI(1.19,11.92),P=0.02〕。学龄前组血清25(OH)D水平高于学龄儿童青少年组〔SMD=0.33,95%CI(0.15,0.51),P=0.000 4〕,南方地区学龄前组血清25(OH)D水平高于学龄儿童青少年组〔SMD=1.89,95%CI(0.58,3.21),P<0.005〕,北方地区学龄前组血清25(OH)D水平高于学龄儿童青少年组〔SMD=4.94,95%CI(1.51,8.38),P=0.005〕。结论 中国大陆儿童维生素D缺乏仍较严峻,不同性别儿童维生素D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儿童维生素D水平和年龄密切相关,但是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7.
背景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维生素D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发病可能相关,但不同研究结果间存在差异,且相关系统分析研究较少。目的 分析儿童ADHD与不同维生素D水平的关系。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02-26。2名研究者独立提取纳入文献中患儿的性别、年龄、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血清25(OH)D不足或缺乏率(以30 μg/L为界值)、不同血清25(OH)D水平(<10 μg/L、<20 μg/L、10~30 μg/L、>20 μg/L、>30 μg/L)的发生率等资料并评价文献偏倚风险。采用RevMan 5.3以及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1篇文献,13 960例研究对象,其中ADHD组2 305例,健康对照组11 65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ADHD组血清25(OH)D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MD=-6.81,95%CI(-8.93,-4.69),P<0.000 01〕,进一步对国家地区分层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国家ADHD组血清25(OH)D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0 01)。ADHD组血清25(OH)D水平<10 μg/L的发生率高于健康对照组〔OR=-1.86,95%CI(1.53,2.26),P<0.000 01〕,>30 μg/L的发生率低于健康对照组〔OR=-0.20,95%CI(-0.31,-0.08),P=0.000 6〕,不足或缺乏率(以30 μg/L为界值)高于健康对照组〔OR=3.16,95%CI(1.75,5.73),P=0.000 1〕;两组间血清25(OH)D水平10~30 μg/L〔OR=1.04,95%CI(0.90,1.22),P=0.58〕、<20 μg/L〔OR=1.04,95%CI(0.50,2.18),P=0.92〕、>20 μg/L〔OR=1.02,95%CI(0.44,2.37),P=0.97〕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DHD组患儿年龄小于健康对照组〔OR=-0.37,95%CI(-0.71,-0.04),P=0.03〕,男性儿童青少年所占比例高于健康对照组〔OR=2.24,95%CI(1.39,3.62),P=0.000 9〕。结论 ADHD患儿的血清25(OH)D水平较健康儿童低。当血清25(OH)D水平以10 μg/L或30 μg/L进行划分时,ADHD患儿血清25(OH)D不足或缺乏率高于健康儿童;当以20 μg/L进行划分时,ADHD患儿血清25(OH)D水平与健康儿童无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