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陆萍  陆志敏  钱志芳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28):3553-3560
背景 家庭医生岗位多由其他部门人员兼任,岗位交错重叠、职责分工模糊已成为家庭医生开展工作的阻碍。如何识别和选拔优秀的家庭医生,需要一套衡量家庭医生岗位胜任力的考评工具。目的 构建一套切实有效的家庭医生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为家庭医生能力评估及竞聘上岗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12月通过文献回顾和小组访谈法初步拟定家庭医生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框架,采用Delphi法对31位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咨询,由专家对指标重要性进行评分,根据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和集中程度,对指标进行删减,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一、二、三级指标的权重。结果 两轮咨询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两轮咨询后专家整体权威系数为0.852>0.70,一、二、三级指标的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265、0.350、0.280(P<0.01),最终构建了由6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63个三级指标及其权重构成的家庭医生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人文执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教育学习能力及综合管理能力6项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350、0.053、0.119、0.187、0.146、0.146。结论 家庭医生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13项、三级指标63项,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家庭医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更重视基本医疗服务能力,下一步将借助胜任力模型构建一套家庭医生综合能力评估体系,为家庭医生能力评估提供工具。  相似文献   

2.
背景 岗位胜任力模型在卫生人才招聘环节被广泛应用,但针对家庭医生助理构建岗位准入指标体系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拟借助岗位胜任力模型,结合区域内开展家庭医生助理工作的实践经验进行研究。目的 构建一套适用于家庭医生助理的岗位准入指标体系,为科学、高效地招聘选拔合适人才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8年8-10月,成立岗位胜任力建模小组,通过小组会议划分家庭医生助理岗位类别,通过关键事件访谈分析家庭医生助理工作内容。于2018年10-11月,邀请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层、人事科负责人和家庭医生团队长代表,共计15人参与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构建家庭医生助理岗位胜任力模型,并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家庭医生助理岗位准入指标权重。结果 家庭医生助理的岗位胜任力特征指标包括基础知识、人际交往能力、职业素养、专业发展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基于这6个岗位胜任力特征形成了17个一级指标和59个二级指标的家庭医生助理岗位准入指标体系,其中权重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人际交往能力(0.385 6)、职业素养(0.281 1)和专业实践能力(0.126 5)。结论 在招聘和选拔家庭医生助理时,应该重点关注人际交往能力、职业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3个岗位胜任力特征指标,引入胜任力评价体系,可以对家庭医生助理的素质和能力提出更加全面的要求,帮助家庭医生团队选拔具有最佳胜任力的家庭医生助理。  相似文献   

3.
背景 全科医师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关键人才,在机构内多个岗位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针对全科医师能力的评估,缺乏对岗位所需具备的能力、特质等的考量,不利于全科人才选拔和培养。目的 探讨全科医师不同临床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的同质性和差异性,为机构管理者为各岗位匹配最佳全科人才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8年10月-2019年6月,对上海市嘉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人才就职的各岗位优秀执业者、管理者进行访谈和专家咨询,先通过一对一半结构化访谈归纳出全科医师各岗位胜任力指标,再结合访谈结果和文献回顾研制专家咨询问卷,通过专家咨询,采用界值法和会议研讨筛选评价指标,梳理出全科医师不同临床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结果 各岗位专家咨询的权威程度均大于0.70,除了全科门诊二级指标的Kendall's W值(0.437)大于0.4外,其他各岗位各级指标的Kendall's W值均小于0.4(P<0.01)。全科门诊、中医门诊、病房、妇女保健、儿童保健、家庭医生、家庭医生助理、预防保健各岗位胜任力指标均包括全部一级指标和除教学科研能力、团队管理能力外的全部二级指标。病房、家庭医生、预防保健岗位胜任力二级指标较其他岗位多了团队管理能力指标,家庭医生助理岗位胜任力二级指标较其他岗位则缺少了教学科研能力指标。结论 全科岗位的同质性是由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和各岗位目前的主要执业群体决定的,差异性是由各个岗位的职责和工作特点决定的。岗位的同质性可以为机构管理者选拔人才提供人才初筛的条件,而岗位之间的差异性则是机构管理者选拔合适人才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陆志敏  陆萍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28):3495-3500
背景 全科医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任职方向多样,而现有的培训和评估体系却未对接社区各岗位能力要求。且现有对岗位胜任力的研究,由于对全科医生岗位细分程度不足而难以在机构内特定岗位人才选拔发挥实用价值。目的 探讨分析社区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指标,为机构全科医生人才选拔和培养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8年7-10月,以2010-2018年为搜索年限范围,对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卫生健康委员会等政府官网进行检索,了解政策层面对全科医生的职责要求。于2018-09-05和2018-10-29,邀请马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马陆社区卫生中心”)管理层代表、全科医生代表以及其他岗位全科医生9人参与小组会议,回顾文献在政策层面对全科医生职责要求,结合马陆社区卫生中心全科医生工作实际情况,总结全科医生岗位职责的具体表现。于2018年7-10月,计算机系统检索PubMed、Medline(Ovi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与全科医生综合能力、胜任力研究有关的文献,检索时间范围为2008-2018年。于2018年11月,邀请上海市嘉定区5位荣获上海市十佳家庭医生提名奖荣誉称号的全科医生参与一对一的深度访谈,访谈主要内容为:要做好全科医生岗位职责范围内的各项工作,全科医生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素质或个人品质?经分析归纳形成全科医生岗位的胜任力指标。结果 目前社区全科医生岗位的职责主要分为业务类和保障类两大类,其中业务类又可细分为基本医疗类、公共卫生类和其他类。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体现在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人文执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教育学习能力、综合管理能力6个方面,具体涉及临床专业知识、临床诊疗技能、综合医疗服务能力、预防服务能力、信息应用能力、卫生监督协管、医学人文关怀、职业态度与素养、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教学科研能力、资源利用能力、团队管理能力14项能力评价指标。结论 全科医生岗位职责实践与政策要求的差异主要在于实践中增加了保障类职责,这源于机构运营的需要;而6个方面14项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指标提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需要从临床、沟通、管理等多方面遴选和培养全科人才。  相似文献   

5.
何琳  田慧  王岚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34):4320-4325
背景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我国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的基础单位,需要社区医护人员具备健康管理核心胜任力。目的 调查社区医护人员健康管理核心胜任力,了解其胜任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升社区医护人员健康管理核心胜任力制定相应干预策略。方法 采用健康管理核心胜任力问卷,于2018年11-12月对天津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64名从事健康管理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专业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职业态度、知识综合能力及专业发展能力5个维度。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250份(94.6%)。天津市社区医护人员健康管理核心胜任力总分为(187.89±37.23)分,其中5个维度的得分分别为专业实践能力(64.52±14.53)分,人际交往能力(34.74±6.86)分,职业态度(34.45±6.41)分,知识综合能力(27.08±6.22)分,专业发展能力(27.11±6.39)分,均处于中下等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健康管理的了解程度是社区医护人员健康管理核心胜任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天津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的健康管理核心胜任力处于中下等水平,整体水平有待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通过组织系统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健康管理知识,从而增强医护人员健康管理核心胜任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学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明确新时代军事医学人才培养目标。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小型专家会议,建立结构体系初步方案。采用德尔菲法组织两轮专家函询,汇总专家意见,确定指标命名及权重。结果 研制了一套由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35个三级指标组成的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学员岗位胜任力评价体系。各指标权重赋分不同,如一级指标学习效果涵盖的3个二级指标中,临床医疗服务能力权重最高(0.458);一级指标工作效率涵盖的4个二级指标,创新科研能力权重最高(0.321);二级指标内在素质涵盖的6个三级指标中,有事业心、坚持医疗与国防事业权重最高(0.224)等。结论 军医大学临床医学学员岗位胜任力评估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能够为军事医疗卫生领域人才的选拔、考核提供参考,为军医大学学员的成长指引方向。对权重的解读也可以明确军事医学人才培养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构建长宁区家庭医生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完善家庭医生工作模式,规范家庭医生服务。 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长宁区区属全部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管理者(主任、分管主任)共20人作为第一轮咨询专家;选取长宁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社区卫生管理中心、公共卫生专业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相关管理人员及长宁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共40人作为第二轮咨询专家。采用德尔菲法,通过两轮专家咨询,构建家庭医生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结果 第一轮专家咨询共发出问卷20份,有效回收问卷19份,有效回收率为95.0%;第二轮专家咨询共发出问卷40份,有效回收问卷39份,有效回收率为97.5%。专家的判断依据系数为0.894,熟悉程度系数为0.905,权威程度系数为0.900。第一轮专家的协调系数为0.21(χ2=12.11,P>0.05);第二轮专家的协调系数为0.42(χ2=49.76,P<0.05)。经过两轮专家咨询,确定一级指标7项,分别为资料信息化管理、签约、基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签约与医疗服务、满意度、医疗费用,二级指标17项,三级指标29项。 结论 构建的家庭医生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具有一定权威性和可操作性,较好地涵盖了目前家庭医生工作的重点,可作为近阶段评估家庭医生服务、改进服务提供机制、完善服务内涵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背景 全科医生作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其能力评价逐渐受到全科医学领域相关学者的关注。目的 了解目前国内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为科学评价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9月15-25日,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关于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构建相关文献。采用高级检索,构建检索策略:(岗位胜任力+胜任力模型+能力)*(全科医生+全科医师+家庭医生+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评价+评估+指标+工具),以“中文摘要”或“题目”为检索条件,匹配方式为“精确匹配”,检索时限为“发表时间不限-至今(2020年9月)”。应用文献计量学和内容分析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索文献763篇,最终纳入分析的文献31篇。其中27篇中文期刊,4篇学位论文。研究涉及的指标构建方法有9种,使用最多的是文献研究法(22篇,71.0%),其次为定性访谈法(14篇,45.2%)、问卷调查法(14篇,45.2%)、Delphi法(14篇,45.2%)。最常见的参考模型是世界家庭医生组织(WONCA)树模型,有7篇(22.6%)研究在该框架的基础上构建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条目数量不一,最少14个,最多113个,指标数超过40个的有7篇研究。全科医生的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内容涵盖广泛,基本符合中国全科医生岗位的能力要求。结论 近年来中国学术界在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方面展开了丰富的研究,但缺乏实际应用,未来的研究可致力于中国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评估体系的实际应用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在上海市新一轮社区综合改革背景下,马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竞聘重组家庭医生团队,建立家庭医生工作形式,明确家庭医生团队服务内容,开展家庭医生工作室建设,建立家庭医生团队为核心的内部管理机制等举措,构建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从运行效果来看,模式构建后,常住人口及慢性病患者人群签约率、社区就诊率上升,基本医疗质量指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指标明显改善,社会评价指标、全科医生人力资源指标有所改善,科研能力有所提升。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构建,对充分发挥家庭医生健康与费用“守门人”作用,建立有序就医格局,促进居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构建科学、可行的高级医养结合老年护理人才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理论研究、小组讨论以及德尔菲法确定高级医养结合老年护理人才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构建的高级医养结合老年护理人才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技能、人际交往能力、健康养老管理能力、专业发展能力、职业素养6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84个三级指标。结论 本文构建的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针对性强,可为高级医养结合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选拔、能力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唐慧芸  宋道平  张韬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3):2863-2866
目的 了解2014—2017年及未来3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家庭医生信心指数变化情况,为家庭医生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提供帮助。方法 选取2014年参与调查的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部全科医生,于2017年12月,采用问卷星形式进行调查。问卷根据上海市浦东新区的实际情况结合《中国医学论坛报?全科医学周刊》和顾湲家庭医生工作室的信心指数调查内容自行设计,主要调查内容包括:全科医生对家庭医生工作的关注度、家庭医生执业的6大主要影响因素、家庭医生信心指数、执业状况的变化、从事家庭医生工作应该具备的能力和需求、医改相关政策对家庭医生执业的影响、医联体、家庭医生团队的组成及家庭医生提高个人品牌影响力的途径等社会热点。结果 共发放问卷309份,回收有效问卷307份,有效回收率为99.35%。307例全科医生中,经常关注家庭医生工作181例(58.96%),有时关注124例(40.39%),从未关注2例(0.65%)。关于家庭医生执业的6大影响因素权重,从高到低依次为:工资福利待遇(80例,26.06%)、个人价值实现(76例,24.76%)、执业环境(57例,18.57%)、社会尊重(51例,16.61%)、职业晋升空间(25例,8.14%)、工作与生活平衡(18例,5.86%)。307例全科医生2017年家庭医生信心指数为0~100分,平均(45.1±21.7)分,高于2014年家庭医生信心指数平均分(24.6±22.8)分(t=-1.779,P<0.05);低于2017年家庭医生信心指数期望值平均分(66.0±20.8)分(t=-2.065,P<0.05)。2020年家庭医生信心指数期望值平均分为(48.2±23.1)分,高于2017年家庭医生信心指数(t配对=-4.515,P<0.05)。不同单位所在地区者2017年家庭医生信心指数、2020年家庭医生信心指数期望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单位在郊区者2017年家庭医生信心指数、2020年家庭医生信心指数期望值均高于单位在城镇地区和城郊结合地区(P<0.05)。职称为初级、中级、副高级及以上者,单位在城镇地区、城郊结合地区、郊区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年限3~<10年、10~20年、>20年者2017年家庭医生信心指数与2020年家庭医生信心指数期望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海市浦东新区全科医生的2017年家庭医生信心指数较2014年升高,可能与目前的收入水平、执业环境、个人价值实现、晋升空间有关;2020年家庭医生信心指数期望值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12.
背景 通过对家庭医生发展现状与发展制度进行评价研究,能够对家庭医生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判和优化改进。目的 构建北京市家庭医生评价的三级指标体系,为有关部门制定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19年3-4月,运用内容分析法,将《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京卫基层〔2018〕9号)的政策目标进行内容分析,形成初级指标。进一步运用文本挖掘法,应用ROST内容挖掘系统,通过分词处理、词频统计、词云输出,形成各指标的权重。以词频结果为基础,确定指标权重,结合课题组专家意见,对指标内容进行调整。研究后期采用实证方式对北京市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服务进行评价。结果 最终形成由3个一级指标(服务准备与宣传、服务内容与流程、服务监督与保障)、7个二级指标(服务准备情况、服务宣传情况、服务人员及流程、服务内容落实情况、服务完善情况、服务监督机制、服务配套机制体制)及23个三级指标(具有统一的服务协议文本基本内容和格式等)及其权重范围组成的指标体系。将指标体系运用到北京市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评价,得到分数均在4分以上,符合实际情况。结论 基于文本挖掘法建立的北京市家庭医生评价体系能够用于对北京市家庭医生服务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背景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下乡镇卫生院医生和村卫生室医生承担着不同的工作任务,面临着不同的工作环境,可能具有不同程度、不同来源的工作压力。现有研究缺乏对乡镇卫生院医生和村卫生室医生工作压力的比较。目的 了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下镇村两级医生工作压力,分析乡镇卫生院医生和村卫生室医生工作压力的差异,提高对农村医生工作压力的全面认识。方法 于2019年7月采用典型抽样、分层抽样和方便抽样相结合的抽样方法,选取江苏省3个县(区)18个乡镇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乡镇卫生院医生182例和村卫生室医生176例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所在地区、岗位类别、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称及工作年限等)和挑战性-阻碍性压力量表(C-HSS)。采用描述性分析、χ2检验、秩和检验和广义线性回归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乡镇卫生院医生和村卫生室医生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称、工作年限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乡镇卫生院医生和村卫生室医生在挑战性压力中位得分分别为3.83(0.71)分和4.33(0.83)分,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阻碍性压力中位得分分别为2.8(1.00)分和2.8(1.00)分,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阻碍性压力的“我无法确定自身工作岗位职责是什么”“为完成工作我需要经历繁琐的流程”2个条目上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控制了地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称、工作年限等可能混杂因素后,职业类别是基层医生挑战性压力、阻碍性压力的影响因素(P<0.05)。乡镇卫生院医生的挑战性压力、阻碍性压力分别比村卫生室医生低40%〔OR(95%CI)=0.60(0.47,0.76)〕和27%〔OR(95%CI)=0.73(0.58,0.94)〕。结论 镇村两级医生挑战性压力均比较大,村卫生室医生承担更大挑战性压力,需关注并减少其消极影响;村卫生室医生比乡镇卫生院医生在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上承担更大的阻碍性压力,需加强培训教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团队参与下的家庭医生服务模式,探讨其对社区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意愿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05-01至2017-06-30温州市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梧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南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的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共抽取社区居民560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社区家庭医生组(单纯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与医联体全科团队组(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团队参与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两组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意愿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对家庭医生签约知晓度、签约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560份,回收有效问卷540份,有效回收率为96.4%。两组居民性别、年龄、平均月收入、文化程度、医保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知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联体全科团队组居民的签约意愿高于社区家庭医生组(P<0.05)。社区家庭医生组居民就医可接受距离、就医行程时间短于医联体全科团队组(P<0.05);社区家庭医生组居民担心误诊漏诊、延误病情、用药不规范、转诊不方便发生率高于医联体全科团队组(P<0.05);两组居民担心服务态度不好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团队参与下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有助于提高居民对基层卫生服务能力的认可度,提高其签约意愿,可有效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引导居民分层就医、优化医疗资源利用。  相似文献   

15.
背景 随着签约服务的深入推进,新的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将逐渐形成,建立国家层面的签约服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越来越有必要。目的 了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考核评价现状,分析卫生行政部门人员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考核内容、指标设置以及激励措施落实情况的认知情况,总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方法 借助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2017年6—7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培训会,培训会分别在我国山东济南、河南郑州、湖南长沙及重庆市4个省会城市(直辖市)开展。选取来自全国32个省级及114个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人员227名;同时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选取山东济南、河南郑州、湖南长沙及重庆市4个省会城市(直辖市)的364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为研究对象。调查于2017年6—7月举行,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对象(基层医疗卫生管理者)的基本情况、对签约服务绩效考核指标设置情况的认知、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激励措施落实情况的认知。共发放问卷620份,回收问卷591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95.3%。结果 591名基层医疗卫生管理者中,分别有70.1%(414/591)、92.0%(544/591)、70.1%(414/591)、68.4%(404/591)认为应设置全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农村贫困人口签约服务覆盖率、计划生育特殊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分别有92.4%(546/591)、81.6%(482/591)、72.6%(429/591)认为应当设置签约对象满意率、“签约服务包”设计内容完成率、签约对象电子健康档案合格率;分别有85.4%(505/591)、78.3%(463/591)、66.2%(391/591)认为应设置签约对象基层就诊率、签约对象签约医生就诊率、签约对象预约转诊率。591名基层医疗卫生管理者中,49.1%(290/591)反映本地区/机构有签约服务费等相关激励措施。回答有签约服务费等相关激励措施的290名基层医疗卫生管理者中,78.3%(227/290)反映签约服务费能够用于家庭医生团队激励,39.0%(113/290)反映签约服务费在绩效工资总量内。290名认为有签约服务费的应答者中,27.6%(80/290)反映来源于财政补助,31.4%(91/290)反映来源于医保基金,80.3%(232/290)反映来源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30.0%(87/290)反映来源于签约居民个人。结论 较大比例的卫生行政部门人员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认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考核指标应同时注重服务数量和质量指标,同时应加强基层首诊的落实。另外,建议保证签约服务经费来源,发挥考核评价的激励作用,对家庭医生收入做增量,调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背景 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作为可防可控的慢性疾病,已成为我国最为突出的公共卫生与医疗问题之一,而基层社区对慢阻肺的防治尤为重要。了解社区全科医生对慢阻肺的认知能力及现况,可以更好地为开展基层社区呼吸疾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目的 调查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科医生对慢阻肺的认知现状,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为开展基层社区呼吸疾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0-09-28至10-04对北京市3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59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在一线工作的在职全科医生进行调查。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共同论证后应用问卷星技术平台形成最终稿在微信工作群发布,问卷内容包括全科医生基本信息、全科医生更新学习专业知识方式、全科医生所在社区开展患者宣教方式、慢阻肺防治能力知识测试(60分及以上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专业知识获得方式、所在社区开展患者宣教方式、全科医生慢阻肺防治能力知识测试及格情况,通过二元逻辑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社区全科医生慢阻肺防治能力知识测试及格与否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1 226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 226份,问卷有效回收率100.0%。全科医生慢阻肺防治能力知识测试总平均分为(45.5±18.5)分,不及格的医生987名,及格医生239名(及格率19.5%)。其中女性医生及格率高于男性不同学历医生及格率(P<0.05);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医生及格率高于本科生、大专、中专及以下学历医生,本科生学历医生及格率高于大专、中专及以下学历医生(P<0.05)。不同职称等级医生及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级、中级职称医生及格率高于初级职称医生(P<0.05)。通过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现场听院外专家授课和现场听医学会组织的专家授课的全科医生慢阻肺防治能力知识测试及格率高于不通过现场听院外专家授课和现场听医学会组织的专家授课的全科医生(P<0.05)。开展患者宣教的全科医生慢阻肺防治能力知识测试及格率高于未开展患者宣教的全科医生(P<0.05);通过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健康教育讲座及健康咨询对患者宣教的全科医生慢阻肺防治能力知识测试及格率高于未通过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健康教育讲座、建立健康咨询对患者宣教的全科医生(P<0.05)。二元逻辑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学历、职称是全科医生慢阻肺防治能力知识测试及格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科医生对慢阻肺认知不足,需进一步加强这方面培训及考核;应重点加强社区男性、低学历及低职称的全科医生在慢阻肺知识方面的培训;获取慢阻肺专业知识的方式中,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现场听院外专家授课及现场听医学会组织的专家授课更为有效;通过发放慢阻肺健康教育手册、进行健康教育讲座及健康咨询来进行患者教育,可以提高全科医生的慢阻肺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一套契合于山区特征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考核方案,以期达到调动山区家庭医生的服务积极性,提升签约服务效果的目的。方法 2019年9月—2020年5月,通过问卷调查、关键知情人访谈、专题小组讨论及典型个案的实地研究以描述山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况,设定适宜京郊山区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考核方案,并评价方案在机构的实际应用效果。其中,定性资料采取主题框架法、内容分析法等进行描述性分析和解释性分析。结果 完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考核方案的设计,以标准化工作量法和目标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从服务数量、服务质量、满意度及目标完成情况4个方面对山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行考核。开展个案研究的琉璃庙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认知度、满意度、签约知晓率分别从2019年的55.00%(排名第12)、50.00%(排名第9)、60.00%(排名第4)跃升至2020年度的92.00%、92.49%、89.80%,3项指标均位居全区1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第1名。结论 构建符合山区工作特点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考核方案可以达到调动家庭医生工作积极性、推进家庭...  相似文献   

18.
郭杰新  王婧宇  丁静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3):2856-2862
目的 调查家庭医生对缓控释口服药物认知度和正确使用情况,为社区开展用药知识培训、提升家庭医生合理用药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法,2017年6—12月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西城区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通州区新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家庭医生实施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家庭医生基本情况、对缓控释口服药物认知度、对缓控释口服药物的正确使用情况、提升患者正确使用缓控释口服药物的方法及建议。结果 发放调查问卷62份,现场收回有效问卷62份,问卷回收率为100.0%。家庭医生对缓控释口服药物认知度较高,91.9%(57/62)、88.7%(55/62)的家庭医生基本掌握缓控释口服药物的优点及缺点,100.0%(62/62)的家庭医生遇到过不能正确服用缓控释口服药物的患者同时认为需要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对于哪种类型药物适于制备缓释、控释制剂(P=0.003),有或无掰痕的缓控释口服药物可以掰开服用(P=0.022,P=0.003)、有掰痕的缓控释口服药物可以鼻饲给药(P=0.030)、骨架式缓释剂的空壳可随粪便排出体外(P=0.014)等问题,学历较高的家庭医生较学历较低者掌握得更好;而年龄越大、职称越高的家庭医生更清楚在什么情况下给患者服用缓控释口服药物以及更注重对患者进行相关的用药指导(P<0.05)。关于服用缓控释口服药物患者的用药指导由谁来做比较合适53.2%(33/62)的家庭医生选择全科医师,41.9%(26/62)的家庭医生选择社区药师,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更多地认为由社区药师做服用缓控释口服药物患者的用药指导比较合适,而新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更多地认为由全科医师来做(P<0.05)。结论 家庭医生对缓控释口服药物的用药方法了解不全面,对患者的用药指导不够准确,建议在制定相关培训、宣传方案时考虑到家庭医生和患者对缓控释口服药物的认知情况,让社区药师参与到合理用药的工作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