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强化心理干预对轻度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的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江门市新会区第三人民医院精神二科收治的轻度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强化心理干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分析综合心理干预在抑郁症并发睡眠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于龙岩市第三医院治疗的抑郁症并发睡眠障碍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心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生命质量和心理状况.结果:干预后,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及PSQI总分均下降,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和GQOLI-74总分均明显升高,观察者均高于对照组,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降低,观察者低于对照组,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抑郁症并发睡眠障碍患者实施综合心理干预后,睡眠质量明显提升,生命质量和心理状况显著改善,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4.
5.
目的:研究积极心理干预对抑郁症伴失眠患者希望水平、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淄博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抑郁症伴失眠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实施精神疾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联合实施积极心理干预。2组患者干预周期均为4周。干预前后,分别采用希望水平量表(Herth)、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24)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2组患者的希望水平、抑郁程度及睡眠质量。结果:干预4周后,观察组Herth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日间功能、入睡时间、睡眠障碍、睡眠效率、睡眠时间及睡眠质量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积极心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抑郁症伴失眠患者的希望水平,缓解抑郁程度,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米氮平治疗抑郁症伴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阜宁县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以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以米氮平治疗,比较2组患者抑郁症状、睡眠质量及睡眠结构。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6. 84±1. 21)分低于对照组的(8. 36±1. 75)分,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5. 21±0. 72)分低于对照组的(8. 46±1. 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实际睡眠时间、睡眠效率高于对照组,睡眠潜伏期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米氮平治疗抑郁症伴睡眠障碍具有明显效果,能够减轻患者抑郁症状,改善睡眠质量及睡眠结构,临床价值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抑郁症患者展开护理干预对患者抑郁状态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福州市神经精神病防治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 例.2组均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护理干预.结果:对比对照组及观察组临床数据,观察组护理态度评分、健康宣教满意度、护理后抑郁状态、护理后睡眠质量、护理后生命质量均更加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展开护理干预,在改善患者抑郁状态及睡眠质量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心理治疗对脑卒中抑郁情绪的干预效果及其与疾病发展的关系。方法 将64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心理治疗组和对照组,对两组在心理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并在治疗后进行生活质量(SF-36)测评,并将两组SDS,SF-36得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前治疗组SDS得分与对照组得分无显著差异。两组的SDS评分均比国内常模得分高;治疗后,治疗组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治疗组SF-36评分著高于对照组(P&;lt;0.05)。结论 心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脑卒中后患者抑郁情绪的严重程度,并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综合心理干预对门诊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对64例门诊抑郁症伴睡眠障碍的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定期电话随访综合心理干预,在干预前和干预后2周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调查患者的睡眠情况。比较患者干预前后睡眠状况。结果干预后抑郁症患者PSQI总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因子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但催眠药物因子得分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期电话随访综合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状况。  相似文献   

11.
抑郁症是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病,其复发率、自杀率均较高。抑郁症的表现涉及躯体和心理两方面,前者包括食欲不振,睡眠障碍,疲劳感,精神运动迟滞或激越;后者包括丧失自尊或有负罪感,注意力不集中或犹豫不决,有自杀意念或想法等^[1]。部分患者表现明显的焦虑、睡眠障碍或其他躯体症状^[2]。抑郁情绪和睡眠障碍是抑郁症发病早期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也是抑郁症状群重要的组成部分^[3]。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颌面肿瘤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保持心理行为干预前后患者情绪(SDS积分)的变化。方法:将62例颌面肿瘤患者按术后颜面及功能改变情况分为轻度(n=36)和中度(n=26)两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量表随机对其进行术后心理状况调查以及对SDS>40分的患者进行干预后再进行SDS评定。结果:(1)轻度和中度以上两组比较,SAS、SDS和SCL-90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敌意、其他因子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2)术后SDS>40分的患者心理行为干预前、后比较SDS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颌面肿瘤患者术后颜面及功能改变严重的患者,其抑郁、焦虑情绪反应较轻度改变者明显,且术后患者抑郁情绪在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后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截肢患者情绪障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SDS、SAS和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对72例截肢患者进行情绪障碍和生命质量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并对干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6个月心理干预,截肢患者的心理状况明显好转,焦虑、抑郁状态显著改善,干预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较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后截肢患者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独立生活能力、社会关系等较干预前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心理干预明显改善截肢患者的情绪障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抑郁障碍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40例抑郁障碍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仅执行常规治疗护理.干预前后分别对2组患者用自评抑郁量表(SD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进行测评.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SDS评分指数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实验组GQOLI-74测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3个维度的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实验组GQOLI-74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抑郁障碍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黎慕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6):1433-1434
以2010年6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37例给予认知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焦虑程度、抑郁程度和睡眠质量。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其汉密顿抑郁量表得分降低,患者焦虑程度降低、睡眠质量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各个指标差异十分显著(P<0.05)。对抑郁症患者给予认知干预护理能够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并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周玲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2,18(1):I0019-I0020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口服赛乐特治疗,并予以精神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观察2个月.于心理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2个月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心理干预1个月末起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干预2个月末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1);同期比较,干预1个月末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干预2个月末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结论 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促进患者的心身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研讨护理干预对改善肿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肿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和睡眠障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肿瘤患者生命质量评分(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用于肿瘤患者中能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和睡眠质量,提高生命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抑郁症病人睡眠的影响。方法将80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且伴有睡眠障碍的抑郁症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森田疗法等心理干预措施,并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健康指导,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记录和评价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在干预后4周睡眠状况明显改善,在干预后8周睡眠质量接近正常水平,与干预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2.78、4.24,P〈0.01),干预后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2.56、3.74,P〈0.01)。结论实施心理干预可改善病人睡眠状况,对疾病的康复有重要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