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背景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程进展快,病死率高,早期预测和正确评估急性胰腺炎(AP)的严重程度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常用的AP评分系统使用繁琐,且无法应用于早期评估。研究显示,胸腔积液(PE)可作为SAP较好的早期预测指标。但是关于AP并发PE危险因素的研究较少。目的 探讨AP并发PE的影响因素,以期能够早期对危险因素进行良好控制,进而降低其发展为SAP的概率并改善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病历资料完整且行胸部影像学检查的AP住院患者326例。按是否并发PE分为两组:有PE组和无PE组。两组再分别根据住院时间分为两亚组:住院时间≤7 d亚组和住院时间>7 d亚组。比较有PE组和无PE组出院诊断、并发症(高脂血症、血糖升高、腹腔积液、肺部感染、肝/肾损伤、胰腺假性囊肿、2种及以上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一般资料〔年龄、体质指数、性别、发病原因、胰腺炎病史、吸烟史(吸烟>2支/d,持续时间>1年)、饮酒史(平均每日摄入酒精量>60 g并持续>5年)〕。入院后48 h内实验室检查指标〔最差值: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分数(NEU)、清蛋白(ALB)、血钙(Ca)、纤维蛋白原(FIB)、空腹血糖(GLU)、C反应蛋白(CRP)、血淀粉酶(AMY)、血脂肪酶(LIP)〕;其他资料:48 h Ranson评分、改良CT严重指数(MCTSI)评分、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AP并发PE的影响因素。比较亚组间的部分实验室检查指标及其他资料。结果 326例AP患者中,并发PE 137例(有PE组),未并发PE 189例(无PE组)。有PE组和无PE组出院诊断、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性别、胰腺炎病史、WBC、NEU、ALB、Ca、FIB、CRP、AMY、LIP、48 h Ranson评分、MCTSI评分、BISAP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胰腺炎病史、ALB、FIB、CRP、MCTSI评分及BISAP评分是AP并发PE的影响因素(P<0.05)。有PE组中住院时间>7 d亚组ALB、Ca低于住院时间≤7 d亚组,GLU、48 hRanson评分高于住院时间≤7 d亚组(P<0.05)。无PE组中住院时间>7 d亚组CRP、MCTSI评分高于住院时间≤7 d亚组(P<0.05)。结论 胰腺炎病史、ALB、FIB、CRP、MCTSI评分、BISAP评分是AP并发PE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合并糖尿病(DM)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2013—2016年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的AP患者329例,根据有无DM病史将其分为单纯AP组249例和AP合并DM组80例。通过查阅病历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病史、病因、三酰甘油(TG)水平、总胆固醇(TC)水平、住院时间、病死率、病情严重程度及评分〔Ranson、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APACHE-Ⅱ)、急性胰腺炎床旁指数(BISAP)、改良的CT严重指数(MCTSI)〕、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单纯AP组患者既往AP史比例及TG、TC水平低于AP合并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住院时间、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Ranson、APACHE-Ⅱ、BISAP、MCT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急性液体积聚、急性坏死物积聚、胰腺假性囊肿、包裹性坏死、胸腔积液、门静脉栓塞、器官功能衰竭、系统性炎性反应综合征、全身感染、腹腔内高压(IAH)/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合并DM不会增加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并发症的发生,对病死率和住院时间也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BISAP评分在早期预测急性胰腺炎(AP)严重度及病死率的应用价值。方法以AP患者为研究对象,行BISAP及Ranson评分,运用二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operating curve,ROC曲线)行回顾性分析,探讨BISAP评分对AP病情严重度和病死率的预测价值。结果 64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重症者36例(56.25%),共死亡9例(14.06%),BISAP评分≥3分的30例(46.88%),Ranson评分≥3分的40例(62.50%)。严重度的曲线下面积BISAP、Ranson评分分别为:0.863(95%CI:0.741~0.984),0.808(95%CI:0.667~0.950),P=0.055,病死率二者分别为:0.912(95%CI:0.827~0.996),0.847(95%CI:0.716~0.979),P=0.758。结论在AP早期,BISAP评分对患者病情严重度、病死率的预后评估的准确性与Ranson评分一致。  相似文献   

4.
背景 《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21》明确指出,需在卒中后3~6个月进行认知功能评估以最终确定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发生,但关于PSCI的影响因素研究尚存在争议,且缺乏循证医学证据。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后3~6个月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为PSCI的预防和干预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方法 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INAHL、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维普网(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筛选关于缺血性脑卒中后3~6个月认知障碍影响因素的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12月。采用RevMan 5.3软件完成Meta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27篇文献,包含8 677例患者,其中PSCI患者4 322例,非PSCI患者4 35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10,95%CI(1.06,1.14),P<0.000 01〕、受教育程度〔OR=0.82,95%CI(0.78,0.85),P<0.000 01〕、高血压〔OR=2.69,95%CI(1.90,3.81),P<0.000 01〕、糖尿病〔OR=1.95,95%CI(1.58,2.39),P<0.000 01〕、心房颤动〔OR=2.92,95%CI(1.92,4.45),P<0.000 01〕、卒中史〔OR=2.68,95%CI(1.95,3.68),P<0.000 01〕、Fazakas评分〔OR=1.86,95%CI(1.57,2.21),P<0.000 01〕、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OR=1.44,95%CI(1.17,1.77),P=0.000 6〕,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OR=1.08,95%CI(1.02,1.14),P=0.006〕、饮酒〔OR=2.85,95%CI(2.00,4.04),P<0.000 01〕均是缺血性脑卒中后3~6个月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 结论 现有研究证据表明年龄、受教育程度、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卒中史、Fazakas评分、入院时NIHSS评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饮酒是缺血性脑卒中后3~6个月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医务人员应根据上述影响因素和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康复治疗方案,以减少PSCI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子宫切口瘢痕憩室(PCSD)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因经期延长、淋漓不尽来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既往有剖宫产史的患者1 086例,对患者的基本资料、剖宫产围术期情况、PCSD的发生情况3个部分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CSD形成的高危因素。结果 1 056例有效问卷中,发生PCSD 52例,发生率为4.9%。剖宫产次数≥2次〔OR=7.885,95%CI(2.206,28.181)〕、胎膜早破〔OR=3.664,95%CI(1.709,7.853)〕、产程延长〔OR=5.200,95%CI(2.086,12.966)〕、择期手术〔OR=2.408,95%CI(1.230,4.718)〕、子宫后位〔OR=1.954,95%CI(1.018,3.751)〕、多胎(胎数≥2)妊娠〔OR=3.823,95%CI(1.715,8.522)〕、体质量增加≥20 kg〔OR=6.896,95%CI(3.084,15.424)〕、轻/中度贫血〔OR=3.460,95%CI(1.071,11.179);OR=8.057,95%CI(3.652,17.773)〕是PCSD形成的高危因素(P<0.05)。144例2次剖宫产患者,手术间隔时间<2年的PCSD发生率为63.6%(14/22),高于2~5年(17.1%,6/35)、>5年(26.4%,23/87)PCSD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1)。结论 具有多次剖宫产史、再次剖宫产间隔时间<2年、胎膜早破病史、产程延长、择期手术、子宫后位、肥胖、贫血、多胎因素的剖宫产患者,术后患PCSD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6.
背景 骨质疏松症(OP)和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骨科临床中十分常见的两种疾病,二者关系密切,常合并发病。随着社会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其给中老年人带来了严重的困扰。 目的 基于北京市社区中老年人群横断面调查研究,分析OP与LDH的共病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有效防治该类疾病提供参考。 方法 2017年11月至2018年7月选取北京市朝阳区和丰台区10个社区的1 540例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有完整的信息记录和骨量筛查数据,现场采集居民的一般资料、骨折史、跌倒史、遗传病史、骨密度、EuroQol健康指数等数据,筛选符合OP诊断的患者,以其是否并发LDH分为并发LDH组与未并发LDH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OP并发LDH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纳入521例OP患者,其中是否并发LDH信息记录缺失1例;并发LDH组80例,未并发LDH组440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将年龄、体质指数(BMI)作为校正因素,跌倒史〔OR=1.96,95%CI(1.02,3.78),P=0.044〕、骨折史〔OR=1.80,95%CI(1.04,3.12),P=0.035〕以及疼痛/不舒适〔OR=2.43,95%CI(1.41,4.18),P=0.001〕可能是OP并发LDH的影响因素。 结论 OP和LDH共病情况普遍存在,跌倒、骨折以及疼痛/不舒适可能是OP并发LDH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背景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肥胖、超重以及血脂水平异常对糖尿病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缺少纵向数据对其的验证。目的纵向研究2016—2019年泸州市老年人糖尿病患病情况以及体质指数(BMI)和血脂情况对糖尿病的影响,为制定适合老年人的糖尿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以泸州市2016—2019年连续4年参与健康体检的老年人体检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收集性别、年龄、BMI、吸烟、饮酒、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资料。采用广义估计方程(GEE),分析BMI和TC、TG、LDL-C、HDL-C对糖尿病患病率的影响。结果泸州市老年人2016—2019年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10.5%(15 893/151 132)、11.5%(17 375/151 132)、11.9%(18 019/151 132)、13.5%(20 394/151 132)。经GEE分析,在控制所有相关因素后,肥胖〔OR=2.610,95%CI(2.523,2.700)〕、超重〔OR=1.749,95%CI(1.710,1.790)〕、TC升高〔OR=1.073,95%CI(1.040,1.106)〕、TG边缘升高〔OR=1.151,95%CI(1.126,1.177)〕、TG升高〔OR=2.091,95%CI(2.042,2.140)〕、LDL-C边缘升高〔OR=1.208,95%CI(1.178,1.240)〕、LDL-C升高〔OR=1.264,95%CI(1.219,1.310)〕、HDL-C降低〔OR=1.552,95%CI(1.506,1.599)〕是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的危险因素(P<0.01)。偏瘦〔OR=0.763,95%CI(0.730,0.798)〕、TC边缘升高〔OR=0.868,95%CI(0.850,0.886)〕是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的保护因素(P<0.01)。结论四川省泸州市64岁以上老年人的糖尿病患病率较高,超重、肥胖和血脂异常对糖尿病的影响较大,应针对以上两项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病情况及其围术期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0月412例行TURP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吸烟史、饮酒史(≥3次/周)、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病史、既往手术史、服用安眠药史、术前焦虑、术后镇痛、术后膀胱痉挛、术后睡眠障碍和术后缺氧的发生情况。将可能与术后发生谵妄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7例患者发生术后谵妄,发生率为6.6%(27/412)。经单因素分析,不同年龄、有无饮酒史、有无高血压病史、有无术前焦虑、有无术后镇痛、有无术后膀胱痉挛、有无术后睡眠障碍及有无术后缺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20);并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3.854,95%CI(1.601,9.279),P=0.003〕、高血压病史〔OR=3.732,95%CI(1.448,9.622),P=0.006〕、术后膀胱痉挛〔OR=4.450,95%CI(1.693,11.700),P=0.002〕、术后睡眠障碍〔OR=3.122,95%CI(1.283,7.594),P=0.012〕、术后缺氧〔OR=4.196,95%CI(1.330,13.237),P=0.014〕进入回归方程。结论高龄、高血压病史、术后膀胱痉挛、术后睡眠障碍、术后缺氧是TURP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林孙龙 《海南医学》2014,(7):974-976
目的比较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床边指数(BISAP)、Ranson评分和BalthazarCT严重度指数(CTSI)在急性胰腺炎(AP)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我科收治的62例AP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BISAP、Ranson、CTSI评分评估患者的预后,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三种评分系统的临床价值。结果62例AP患者中轻型AP50例,重型AP12例;2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6例多器官衰竭者,死亡10例,死亡率为16.1%,三种评分系统预测轻、重型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BISAP评分在并发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以及死亡的预判中最佳约登指数最大,显著高于Ranson评分和CTSI评分(P〈0.05)。BISAP预测并发症、MODS、死亡具有较高的ROC面积,显著高于Ranson评分和CTSI评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SAP评分、Ranson评分和CTSI对AP的轻重分型评估相当,但BISAP评分在并发症、全身并发症和器官衰竭的发生及死亡均有较强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背景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高发急腹症之一,其与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情况直接影响其疗效和预后。目前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依从性已有一些研究,但对于其与复发情况的相关性研究较少。 目的 调查急性胰腺炎患者遵医嘱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复发情况的影响。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石家庄市4家三级甲等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作为调查场所,选取2019—2021年该4家医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为调查对象。在患者出院前3 d,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患者的基本资料、疾病知晓度和健康信念;在问卷填写后3、6、12个月进行电话随访调查患者的复发情况;在第12个月进行电话随访时,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患者的依从性。 结果 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100份,有效问卷97份,有效回收率为97%。97例患者中完全依从62例(63.9%)、部分依从27例(27.8%)、不依从8例(8.3%)。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9.393,95%CI(1.909,46.223)〕、年龄〔OR=1.048,95%CI(1.000,1.099)〕、文化程度〔OR=0.572,95%CI(0.333,0.985)〕、疾病知晓度〔OR=0.902,95%CI(0.834,0.976)〕是急性胰腺炎患者依从性的影响因素(P<0.05)。随访12个月内,97例患者中复发41例(42.3%),未复发56例(57.7%)。复发与未复发者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82,P=0.029)。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0.798,95%CI(1.034,112.781)〕、饮酒〔OR=16.546,95%CI(1.310,209.049)〕、胆石症〔OR=8.502,95%CI(1.694,42.673)〕、高脂血症〔OR=5.287,95%CI(1.098,25.450)〕、部分依从〔OR=0.115,95%CI(0.014,0.947)〕、不依从〔OR=0.036,95%CI(0.003,0.513)〕是急性胰腺炎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 急性胰腺炎患者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疾病知晓度,且依从性是影响复发率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针对影响依从性的相关因素进一步完善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增强其自我管理能力,以减少急性胰腺炎的产生与复发。同时应从影响复发情况的因素入手,戒酒、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高脂血症、尽早治愈诱发因素如胆石症等。  相似文献   

11.
背景 微血管性心绞痛(MVA)是易被忽视的疾病,目前因无明确的相关指标而导致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无法快速准确判定MVA,且国内外相关研究较少。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内径及迂曲与原发性MVA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08年1月-2010年9月就诊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以心绞痛症状入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1 361例为研究对象。首先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计算每例患者的SYNTAX评分,大于0分者为冠心病(CAD)组,等于0分者再按照临床标准分为MVA组及非冠心病(NCAD)组。比较三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红细胞沉降率(ESR)、血红蛋白(Hb)、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脂指标、肾功能指标、胆红素及平均冠状动脉近段内径和冠状动脉迂曲的情况〕,并进一步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其基线资料与原发性MVA的相关性。结果 MVA组与CAD组的平均年龄、高血压比例、糖尿病比例、平均冠状动脉近段内径、冠状动脉迂曲比例、ESR、Hb、NLR、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肌酐(Cr)、血糖(Glu)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VA组与NCAD组性别、平均年龄、高血压比例、糖尿病比例、吸烟史、平均冠状动脉近段内径、冠状动脉迂曲比例、H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相较CAD组,冠状动脉近段平均内径〔OR=8.279,95%CI(5.459,12.556),P<0.001〕、冠状动脉迂曲〔OR=6.761,95%CI(3.755,12.174),P<0.001〕、Hb〔OR=1.057,95%CI(1.031,1.083),P<0.001〕、女性〔OR=3.019,95%CI(1.379,6.609),P=0.006〕、高血压〔OR=0.194,95%CI(0.106,0.353),P<0.001〕、糖尿病〔OR=0.105,95%CI(0.020,0.548),P=0.008〕、LDL-C〔OR=0.617,95%CI(0.412,0.914),P=0.019〕是原发性MVA的独立影响因素;相较NCAD组,平均冠状动脉近段内径〔OR=9.246,95%CI(6.050,14.129),P<0.001〕、冠状动脉迂曲〔OR=4.105,95%CI(2.288,7.363),P<0.001〕、Hb〔OR=1.042,95%CI(1.017,1.068),P=0.001〕、Glu〔OR=1.214,95%CI(1.030,1.432),P=0.021〕、高血压〔OR=0.282,95%CI(0.154,0.517),P<0.001〕及糖尿病〔OR=0.138,95%CI(0.026,0.745),P=0.021〕是原发性MVA的独立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原发性MVA〔OR=5.150,95%CI(3.366,7.881),P<0.001〕、女性〔OR=1.460,95%CI(1.097,1.944),P=0.009〕、高血压〔OR=1.564,95%CI(1.169,2.094),P=0.003〕和HDL-C〔OR=1.479,95%CI(1.067,2.050),P=0.019〕是冠状动脉迂曲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与原发性MVA独立负相关,Hb、平均冠状动脉近段内径、冠状动脉迂曲与原发性MVA独立正相关。平均冠状动脉近段内径增大、冠状动脉迂曲可能是原发性MVA的继发表现而不是原因。  相似文献   

12.
吴舒窈  刘艳  宋倩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9):3562-3570
目的 通过对上海地区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可能影响冠心病发病及预后的危险因素,以期对冠心病防治起到积极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内科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75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576例,为冠心病组;非冠心病患者180例,为非冠心病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并对冠心病组患者进行为期7年的电话或再住院随访,终点事件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1.972,95%CI(1.240,3.138)〕、年龄〔OR=1.371,95%CI(1.115,1.686)〕、吸烟史〔OR=1.923,95%CI(1.168,3.165)〕、血肌酐(Scr)〔OR=1.138,95%CI(1.021,1.269)〕、总胆固醇(TC)〔OR=1.238,95%CI(1.016,1.509)〕、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OR=0.448,95%CI(0.239,0.842)〕是冠心病发病的影响因素(P<0.05)。平均随访时间为(63.3±26.4)个月,有224例(38.9%)发生MACE。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HR=1.197,95%CI(1.003,1.428)〕、糖尿病〔HR=1.824,95%CI(1.370,2.429)〕、舒张压(DBP)〔HR=1.145,95%CI(1.000,1.312)〕、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HR=0.903,95%CI(0.825,0.987)〕、服用抗血小板药物〔HR=0.713,95%CI(0.532,0.956)〕、心肌梗死〔HR=1.401,95%CI(1.046,1.877)〕是冠心病患者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冠心病发病及预后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男性、高龄、吸烟史、Scr、TC水平升高是诱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而HDL-C可能是降低冠心病发病风险的保护性因素。高龄、合并糖尿病、高DBP、心肌梗死病史患者的远期MACE发生风险明显升高,而高eGFR、长期接受标准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背景 综合管理对降低2型糖尿病人群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发病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危险因素,便于社区全科医师更好地管理糖尿病患者。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影响因素,为社区全科医师综合管理糖尿病患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8年3-8月在嘉定区江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的既往病史中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人群(n=1 627)的体检资料。依据《中国糖尿病肾脏疾病防治临床指南》中糖尿病肾脏疾病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1.732)-1〕和糖尿病肾脏疾病组〔eGFR<60 ml•min-1•(1.732)-1〕。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血压、体质指数(BMI)、腰围、高血压史、高脂血症史、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尿酸(SUA)、尿蛋白定量(UP)。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1 627例患者中,糖尿病肾脏疾病104例(糖尿病肾脏疾病组),占6.39%。糖尿病肾脏疾病组患者年龄、腰围大于单纯糖尿病组,收缩压(SBP)、BMI及高血压史发生率、高脂血症史发生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舒张压(DBP)低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肾脏疾病组患者LDL-C、HDL-C低于单纯糖尿病组,SUA、UP阳性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年龄〔OR=1.171,95%CI(1.133,1.211)〕、高血压史〔OR=1.892,95%CI(1.070,3.344)〕、高脂血症史〔OR=1.719,95%CI(1.077,2.742)〕、SUA〔OR=8.962,95%CI(5.490,14.629)〕、UP〔OR=8.087,95%CI(4.145,15.779)〕、中心型肥胖〔OR=2.457,95%CI(1.616,3.736)〕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高龄、高血压史、高脂血症史、SUA、UP、中心型肥胖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肾脏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师要加强对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的综合管理;同时建议将UP检测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监测指标体系中,及时发现和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  相似文献   

14.
吴爱萍  王金柱  韩芳  李茜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18):2176-2181
背景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引起重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对其认识的加深,关于ARDS的诊断标准也随之改变,2012年提出的ARDS柏林标准使得ARDS的诊断更为准确,然而基于这个标准诊断的ARDS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研究较少。目的 探讨影响基于ARDS柏林标准诊断的ARDS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浙江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2012-10-01至2017-09-30收治的177例符合ARDS柏林标准的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177例患者均经积极治疗,根据住院28 d时生存结局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详细记录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疾病及治疗情况、入院时疾病严重程度评分、入院时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ARDS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177例患者中79例(44.6%)存活(生存组),98例(55.4%)死亡(死亡组)。单因素分析显示,生存组和死亡组年龄、BMI、ARDS类型、ARDS分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史、合并休克率、入院72 h液体累积平衡情况、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率、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和血肌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OR(95%CI)=2.536(1.120,4.653),P<0.01〕、ARDS类型(肺内型)〔OR(95%CI)=1.055(0.424,3.423),P<0.01〕、ARDS分级(重度)〔OR(95%CI)=3.363(1.763,5.236),P<0.01〕、入院72 h液体累积平衡(正平衡)〔OR(95%CI)=1.163(0.512,3.563),P<0.01〕、APACHEⅡ评分(15~25分)〔OR(95%CI)=2.224(1.046,4.255),P<0.01〕是ARD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BMI>24.0 kg/m2〔OR(95%CI)=0.856(0.326,1.563),P<0.05〕则是其保护因素。结论 年龄>65岁、肺内型ARDS、重度ARDS和入院72 h液体累积正平衡、APACHEⅡ评分(15~25分)是ARD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BMI>24.0 kg/m2是其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舒张早期左房室瓣峰值流速与舒张早期左房室瓣环运动速度比值(E/e')在脓毒症预后评估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脓毒症患者共157例。随访28 d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39例)和存活组(118例)。记录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入院24 h内完善超声心动图,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DTI)技术测定E/e'等。应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预后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E/e'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死亡组平均动脉压、氧合指数、左心室侧壁舒张早期运动峰速度(Elat)、左房室瓣环室间隔舒张早期运动峰速度与左心室侧壁舒张早期运动峰速度平均值(Ea)低于存活组,心率、呼吸频率、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乳酸、超敏肌钙蛋白T(hs-cTnT)、降钙素原(PCT)、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左房室瓣环室间隔E/e'(E/e' sep)、左心室侧壁E/e'(E/e' lat)、E/e'高于存活组(P<0.05);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显示,NT-proBNP〔HR=0.978,95%CI(0.967,0.989)〕、APACHEⅡ评分〔HR=1.032,95%CI(1.009,1.054)〕、SOFA评分〔HR=1.100,95%CI(1.050,1.153)〕、E/e'〔HR=2.469,95%CI(2.071,2.867)〕与脓毒症患者预后有回归关系(P<0.05)。E/e'预测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AUC=0.887,95%CI(0.829,0.944)〕大于NT-proBNP〔AUC=0.821,95%CI(0.743,0.898)〕、APACHEⅡ评分〔AUC=0.604,95%CI(0.503,0.706)〕及SOFA评分〔AUC=0.705,95%CI(0.603,0.807)〕(Z=1.631,P=0.050;Z=4.765,P=0.001;Z=3.057,P=0.001)。当E/e'取临界值为10.34时,灵敏度为87.3%,特异度为86.3%。结论 脓毒症死亡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程度更重,E/e'可用于预测脓毒症患者的预后,且优于NT-proBNP、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对脓毒症患者预后具有较大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廖世波  黄淑玉  吴敏  邹毅  朱钊  李玲  黄高  向成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3):2790-2794
目的 探讨外源性胰岛素(EIns)的使用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2017年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447例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按照FIns水平三分位数将患者分为低FIns组(FIns≤8.1 mU/L)、中FIns组(8.1 mU/L12.0 mU/L),各149例。结果 各组初治、使用EIns、酮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病史、高血压病史、高尿酸(痛风)病史、高血脂病史、体质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口服糖耐量试验后120 min血糖、口服糖耐量试验后峰值血糖、口服糖耐量试验后达峰时间、口服糖耐量试验后血糖极差、稳态模型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白细胞计数(WBC)、嗜酸粒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使用EIns〔OR=3.768,95%CI(2.248,6.314)〕、NAFLD病史〔OR=1.543,95%CI(1.037,2.295)〕、BMI〔OR=1.223,95%CI(1.145,1.307)〕、HbA1c〔OR=0.861,95%CI(0.755,0.983)〕、口服糖耐量试验达峰时间〔OR=0.989,95%CI(0.980,0.997)〕是FIns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使用EIns可能促进T2DM患者FIns水平的升高。  相似文献   

17.
背景 女性进入更年期后,慢性病发病风险上升,而睡眠障碍是中老年女性常见的健康危险因素之一,也是近年糖尿病病因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目的 调查贵阳市中老年(40岁及以上)女性人群睡眠特征及糖尿病现患情况,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2017年6-10月,在贵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支持下,贵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采用分层、多级抽样的方法选择贵阳市云岩区、乌当区、白云区、修文县四个区县进行入户调查,收集其年龄、受教育年限、婚姻状况、民族、吸烟状况、饮酒状况、运动频率、三餐规律饮食情况、生育史、绝经状况、高血压患病、体质量情况、中心性肥胖、午睡、午睡时间、夜间睡眠时间、夜间睡眠质量等情况,并比较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人群之间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糖尿病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纳入2 758例40岁及以上中老年女性进行分析。其中,自我报告被诊断为糖尿病患者150例,自我报告患病率为5.4%。糖尿病患者年龄相对较大,且非在婚、汉族、运动频率≥1 d/周、三餐规律饮食、已绝经、高血压患病、超重或肥胖、中心性肥胖、午睡、夜间睡眠质量差所占比例高于非糖尿病人群(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OR=3.626,95%CI(2.463,5.337),P<0.001〕、中心性肥胖〔OR=1.782,95%CI(1.111,2.858),P=0.017〕、午睡情况〔OR=1.727,95%CI(1.161,2.569),P=0.007〕、夜间睡眠质量差〔OR=1.682,95%CI(1.140,2.482),P=0.009〕是40岁以上中老年女性糖尿病患病的相关因素。非高血压患者午睡〔OR=1.888,95%CI(1.038,3.435),P=0.037〕、夜间睡眠质量差〔OR=1.993,95%CI(1.115,3.563),P=0.020〕与糖尿病患病相关,而中心性肥胖者的午睡情况〔OR=1.588,95%CI(1.033,2.442),P=0.035〕也与糖尿病患病相关。超重或肥胖与夜间睡眠质量差〔OR=1.759,95%CI(1.098,2.820),P=0.019〕、中心性肥胖与午睡〔OR=1.186,95%CI(1.254,2.628),P=0.002〕两项交互项均与糖尿病患病相关。结论 40岁及以上女性人群夜间睡眠质量差、午睡行为可能是其糖尿病患病的危险因素,而高血压、肥胖可能在睡眠特征与糖尿病的关联中发挥修饰作用,糖尿病防制策略的完善应注意综合考虑睡眠障碍、肥胖、高血压因素。  相似文献   

18.
背景 近年来研究认为γ-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相关,由于GGT存在于人体多种组织器官,GGT水平是否能预测冠心病仍未明确。目的 分析血清GGT水平与冠心病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481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351例,非冠心病组130例。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采用Gensini积分,根据Gensini积分将研究对象分为低危组(<20分)(n=260)、中危组(20~50分)(n=121)、高危组(>50分)(n=100)。冠心病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GGT水平诊断冠心病的价值。结果 非冠心病组与冠心病组性别、年龄、糖尿病发生率、脑梗死发生率、吸烟率、糖化血红蛋白(HbA1c)、GGT、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蛋白(a)〔LP(a)〕、清蛋白、尿酸、肌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LVE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GGT、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患者中,<65岁者GGT水平高于≥65岁者(P<0.05);<65岁与≥65岁者Gensini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冠心病组患者中,<65岁与≥65岁者GGT水平、Gensini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A1c〔OR=1.403,95%CI(1.022,1.912)〕、GGT〔OR=1.049,95%CI(1.011,1.089)〕、ALT〔OR=1.062,95%CI(1.017,1.110)〕、AST〔OR=0.892,95%CI(0.816,0.974)〕和Gensini积分〔OR=1.534,95%CI(1.374,1.712)〕与冠心病发生有回归关系(P<0.05)。HbA1c诊断冠心病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572〔95%CI(0.527,0.617)〕,GGT诊断冠心病的AUC为0.679〔95%CI(0.635,0.720)〕,Gensini积分诊断冠心病的AUC为0.959〔95%CI(0.937,0.975)〕。Gensini积分诊断冠心病的AUC大于HbA1c和GG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0.305,P<0.001;Z=13.865,P<0.001);GGT诊断冠心病的AUC大于HbA1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06,P=0.004)。结论 GGT水平升高与冠心病发病独立相关,与冠心病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对早发冠心病和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和预后有一定的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