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任务导向药物自我管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19年9月期间,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性别、年龄、病程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药物自我管理,观察组实施基于任务导向药物自我管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药物自我管理知识、自知力与服药态度水平。结果干预16周时观察组药物自我管理知识、自知力与服药态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任务导向药物自我管理干预能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自我管理知识,提升自知力与服药态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压力源脱敏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医院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性别、年龄类型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压力源脱敏模式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及康复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药物自我处理、症状自我处理、心理自我调节、社会交往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压力源脱敏模式干预,可有效改善自我管理行为,并加强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量化评估指导下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睡眠质量及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安康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量化评估指导下的个性化护理,采用自我管理量表(SSMIS)评估2组患者入院24 h及护理后6个月的自我管理能力,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的变化,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2组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SM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PSQI评分、PAN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量化评估指导下的个性化护理能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和阳性症状,对于睡眠质量的影响更为积极,值得广泛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元化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9月我院住院的7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抗精神病药物系统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多元化护理干预。治疗16周后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和自我管理行为调查问卷评定两组的效果。结果:经治疗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PAN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各项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化护理干预有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提高自我管理效能,从而改善生活质量,是精神科护理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团体教育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1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6)和对照组(n=56),两组均使用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一般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团体教育干预。两组患者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1年末采用护士观察量表(NOSIE-30)、Moming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进行比较,并比较出院后的治疗依从性及复发情况。结果干预前NOSIE-30、MRSS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MRSS及总消极因素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病情总估计、总积极因素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0.01)。出院6个月、1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病情复发率和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随访结束时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药物自我管理能力、对药物的满意程度及自身症状监控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团体教育干预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我疾病管理能力,减少复发,有效延缓社会功能缺陷,是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多元化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接诊的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纳入研究,将其按照就诊时间编号并把单双号分作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其中单号为对照组(43例)接受常规护理,双号为观察组(43例)接受多元化护理干预,评价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中各维度日常生活自理、心理自我调节、医嘱行为遵守及社会生活能力评分分别为(9.72±0.63)、(8.99±0.75)、(10.66±1.19)、(10.55±1.30)分,与治疗前和对照组干预后对比均有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比较,观察组干预后BPRS评分[(20.38±2.05)分]、SDSS评分[(11.07±1.21)分]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比较,观察组干预后MRSS评分[(30.39±4.22)分]明显减少,GQOLI评分[(53.49±4.39)分]明显增加,且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化护理干预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能改善其精神状况和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自理行为,可实现自我管理,对促进患者康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基于自我管理分型评估的特需护理模式在精神分裂症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病人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自我护理培训,观察组接受基于自我管理分型评估的特需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评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自我管理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基于自我管理分型评估的特需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实施护理,能够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水平和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提升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自我效能提升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精神分裂症状的改善情况,比较其康复治疗效果及自我效能的改善情况,评估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各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上述量表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住院精神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评分、一般自我效能量表、自尊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上述量表各维度评分均上升(P0.05),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护理中加用自我效能提升干预,可提高康复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阶段性行为目标达成度的康复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7月1日收治的8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精神分裂症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阶段性行为目标达成度的康复干预方案;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症状表现[采用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社会支持领悟[采用住院精神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行为状态[采用个体社会行为量表(PSP)]及生活质量[采用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SANS、SQL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SSPI、PSP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阶段性行为目标达成度的康复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满意,可缓解患者相关症状,改善社会支持领悟能力、行为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顾玲敏  李建华 《全科护理》2021,19(27):3793-3796
目的:探讨实施个性化教育联合同伴支持对双相精神障碍病人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7月医院收治的100例双相精神障碍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教育联合同伴支持,采用杨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及精神分裂症自我管理量表(SSMIS)评价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症状、社会功能、生活质量及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干预后YMRS、HAMD及SDS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干预后GQOLI-74、SSMIS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双相精神障碍病人临床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教育联合同伴支持模式,可明显改善病人病情,提高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促进病人社会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对冠心病患者自护能力和健康能力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接受延伸性自我管理教育。随访2组患者2年。观察患者疾病康复知识知晓情况、干预后二级预防行为、自护能力的差异、血糖血脂水平。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康复知识、二级干预行为评分和自护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干预后2组患者TC、TG、HDL-C、血糖水平均比干预前显著改善,LDL-C水平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其余指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能够改善患者血脂血糖,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护能力,有利于CHD患者的康复和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TTM)的护理干预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康复情况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住院治疗的8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3例,基于TTM的护理干预)和对照组(43例,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自我护理能力及康复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的SAS、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自我护理能力各维度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康复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TTM的护理干预可改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精神分裂症衰退期病人的社会功能和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我们将80例精神分裂症衰退期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抗精神病治疗和护理,观察期为半年,实验组不仅进行常规的抗精神病治疗和护理、还进行了为期半年的系统的社会功能和自护能力的康复治疗。结果实验组病人的社会功能和自护能力与观察组比较有明显的提高。结论对精神分裂症衰退期病人进行系统的社会功能和自护能力的康复治疗,能逆转病人的衰退,甚至能显著提高病人的社会功能和自护能力。  相似文献   

14.
敖梅  谢春燕  阮舒华   《护理与康复》2017,16(3):221-224
目的探讨家庭自我管理监测表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家庭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两组患者在院期间均接受早期心脏康复,对照组出院前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出院后通过电话、微信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利用家庭自我管理监测表对患者的家庭康复进行干预。干预半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家庭康复依从性与自我护理能力。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半年,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与家庭康复依从性高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家庭自我管理监测表的使用有利于促进慢性心力衰竭居家患者的心脏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昏迷程度、自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92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7例(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45例(常规护理干预+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昏迷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等是否有积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诊治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为观察对象,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给予自我管理教育护理。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SQLS)评分、用药依从性、疾病复发率、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以及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结果 研究组患者SQLS量表中心理社会、动力和精力、症状和副作用3个分量表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用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护理前,两组BPRS、SDSS评分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护理后一周研究组BPRS、SD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自我管理教育,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等产生积极影响,有助减少疾病复发率,进而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护理平台在鼻咽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鼻咽癌患者的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鼻咽癌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护理平台模式的护理,比较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患者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能力评分,调查其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及身体机能、心理状态、鼻咽部功能、独立生活能力及社会关系和环境维度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生活质量总分及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和健康知识水平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各项指标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75.00%,高于对照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采取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护理平台模式进行护理,有助于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改善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自护能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手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护能力、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后,观察组ESC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实施认知行为干预疗法可有效缓解其非理性思维应对方式,降低其不良心理应激反应,提升治疗护理配合度和自我护理能力,达到改善疾病预后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居家护理在留置PICC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2至4月收治的72例PICC置管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传统健康教育;2017年5至7月收治的72例患者为干预组,在传统照护基础上给予4周居家护理。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比较两组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和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自我护理能力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居家护理可有效提高留量PICC肿瘤患者导管自我管理及自我护理能力,减低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收治某三级综合医院神经内科的脑卒中抑郁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护理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早期综合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r指数(BI)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程度、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HAMD、FMA、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后,HAMD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FMA评分、BI评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抑郁情绪,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