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2.
目的 通过对23例非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胸痛伴ST段抬高的病例分析,以提高对其的认识。方法 对23例胸痛伴ST段抬高患者均行冠脉造影术及化验心肌酶学,心脏彩超及胸片检查。结果 23例病人冠脉造影均正常,心肌酶学有5例异常,余正常。结论 有部分胸痛伴ST段抬高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无关,必须提高对其认识,以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3.
背景 目前发现约1/4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存在罪犯血管闭塞,且这类患者预后较差,而目前国内针对这一人群的研究较少。 目的 分析NSTE-ACS患者罪犯血管闭塞的影响因素,并探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的远期预后。 方法 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行PCI的NSTE-ACS患者307例,依据PCI术前冠状动脉造影时罪犯血管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将患者分为闭塞组(TIMI分级0~1级,n=42)和非闭塞组(TIMI分级2~3级,n=265)。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定期随访,随访截至2021年1月,终点事件为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包括全因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新发脑卒中。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罪犯血管闭塞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MACCE累积发生率的生存曲线,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回归分析罪犯血管闭塞对PCI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 结果 闭塞组入院诊断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比例、高敏肌钙蛋白T、肌酸激酶同工酶、血浆B型脑钠肽、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罪犯血管部位为左回旋支冠状动脉比例高于非闭塞组,入院时收缩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罪犯血管部位为左前降支冠状动脉比例低于非闭塞组(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LVEF是NSTE-ACS患者罪犯血管闭塞的影响因素〔OR=1.064,95%CI(1.018,1.112),P=0.006〕。随访期间,闭塞组MACCE事件、再次血运重建、新发脑卒中的累积发生率高于非闭塞组(P<0.05)。经校正后的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回归分析显示罪犯血管闭塞是NSTE-ACS患者发生MACCE〔OR=2.684,95%CI(1.229,5.862),P=0.013〕和再次血运重建〔OR=3.024,95%CI(1.320,6.931),P=0.009〕的影响因素。 结论 LVEF是NSTE-ACS患者罪犯血管闭塞的影响因素,建议将床旁心脏彩超作为NSTE-ACS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前的常规检查,此外罪犯血管闭塞是NSTE-ACS患者发生MACCE、再次血运重建、新发脑卒中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中华医学会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辑委员会 心血管系统疾病基层诊疗指南编写专家组 唐熠达 陈步星 胡大一 李萍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1,(1)
一、定义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on-ST-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NSTE-ACS)根据心肌损伤生物标志物[主要为心脏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cTn)]测定结果分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后者包括静息型心绞痛、初发型心绞痛、恶化型心绞痛和变异型心绞痛。UA与NSTEMI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相似,但严重程度不同。其区别主要是缺血是否严重到导致心肌损伤,并可定量检测到心肌损伤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中华医学会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辑委员会 心血管系统疾病基层诊疗指南编写专家组 唐熠达 陈步星 胡大一 李萍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1,(1)
一、概述(一)定义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on-ST-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NSTE-ACS)根据心肌损伤生物标志物[主要为心脏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cTn)]测定结果分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后者包括静息型心绞痛、初发型心绞痛、恶化型心绞痛和变异型心绞痛。UA与NSTEMI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相似,但严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模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救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胸痛中心模式实施前后各60例STEMI患者,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比较2组患者急诊救治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首份心电图完成时间为(8.3±2.4)min,D-to-B时间为(95.2±31.7)min,于急诊科停留时间为(65.2±10.3)min,支架植入成功率为86.6%,院内死亡率为5.0%;观察组患者首份心电图完成时间为(3.5±1.8)min,D-to-B时间为(66.4±17.5)min,于急诊科停留时间为(47.8±8.2)min,支架植入成功率为93.3%,院内死亡率为1.6%.结果对比,2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STEMI患者采取胸痛中心模式流程进行急诊救治,能明显缩短急诊救治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胸痛中心模式认证前与认证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救治情况,为胸痛中心的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胸痛中心认证前与认证后的急性STEMI患者救治数据,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救治的119例患者纳入认证前组,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救治的160例患者纳入认证后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患者首次医疗接触到首份心电图时间、首份心电图确认时间、肌钙蛋白报告时间、导管室激活时间、入院到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药品费、住院检查费、住院检验费、住院总费用、救治效果等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和糖尿病史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导管室激活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证后组患者首次医疗接触到首份心电图时间(Z=-7.247,P<0.001)、首份心电图确认时间(Z=-5.072,P<0.001)、肌钙蛋白报告时间(Z=-3.210,P=0.001)、入院到球囊扩张时间(Z=-7.025,P<0.001)均短于认证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药品费、住院检查费、住院检验费、住院总费用和死亡率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通过胸痛中心模式认证和规范化运行可缩短急性STEMI患者救治时间。 相似文献
9.
2011 ACC/AHA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ACS)指南与ESC NSTACS指南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冠心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严重疾病之一,研究冠心病的发病危险因素、病变特点、一级和二级预防措施及预后,可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专题主要研讨冠心病二级预防规范化治疗效果、青年女性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病变特点、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预后关系及家庭关怀度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1.
围术期患者多学科疼痛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术后疼痛的管理不单纯指药物治疗,更关系到外科、麻醉科、护理、康复科以及患者本身之间的协作管理。多学科疼痛管理(PMDT)为患者提供了科学合理的疼痛诊疗方案。目的通过对患者术后疼痛调查问卷的分析,研究PMDT的改进措施。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基于自愿的原则,选取2015年10-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外科行外科手术的患者700例。本次调查问卷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PMDT工作组自制,以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患者术后镇痛治疗情况进行调研,以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700份,有效问卷627份,有效回收率为89.6%。术后疼痛治疗满意情况:非常满意366例(58.4%),满意221例(35.2%),一般39例(6.2%),不满意1例(0.2%)。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疼痛程度、出现疼痛时,是否有医护人员主动介绍缓解疼痛的方法与患者术后疼痛治疗满意情况呈低度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360,95%CI(1.093,1.692)]、疼痛程度[OR=2.043,95%CI(1.369,3.047)]、出现疼痛时,是否有医护人员主动介绍缓解疼痛的方法[OR=5.531,95%CI(2.396,12.770)]是患者术后疼痛治疗满意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根据患者的年龄进行疼痛评估;主动地向患者介绍疼痛相关知识和缓解疼痛的方法,可有效地提高疼痛治疗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D-二聚体在门诊急性胸痛患者筛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攀钢集团总医院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194例住院治疗的急性胸痛患者根据血浆D-二聚体水平分为三组:D-二聚体<250μg/L组(L组)、D-二聚体250500μg/L组(M组)、D-二聚体>500μg/L组(H组)。比较各组患者中诊断为ST段抬高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STE-ACS)、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和非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ACS)的比例,并对诊断为STE-ACS和NSTE-ACS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进行对比。结果 H组和M组住院诊断为ACS的比例较L组显著增高(P<0.05),H组住院诊断为STE-ACS的比例显著高于M组(P<0.01);NSTE-ACS患者D-二聚体中位数显著低于STE-ACS患者。结论急性胸痛伴D-二聚体增高的患者存在已发生ACS的可能,尤其是D-二聚体>500μg/L者应高度警惕STE-ACS的发生,D-二聚体在门诊急性胸痛患者中有较好的筛查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联合其他指标提高cTnI升高而CK-MB正常的疑诊NSTE-ACS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疑诊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行冠脉造影且cTnI升高而CK-MB正常的患者143例,收集包括其血液生化指标、GRACE评分、冠脉病变程度和是否需要PCI治疗等资料。基于GRACE评分、冠脉主支狭窄率、是否有需要PCI术、年龄等指标分别分组。对不同GRACE评分组进行冠脉病变发生率及PCI术治疗率的比较和相关性分析。同时对cTnI、血小板(Plt)、D二聚体对冠心病诊断及预测是否需要PCI术治疗应用ROC曲线分析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underthecurveAUC),选取AUC值最大时曲线图中最左上方的点对应的值为诊断临界值。结果①不同GRACE评分分组的冠脉病变发生率及PCI术治疗率有统计学差异,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GRACE评分分组与疑诊ACS患者冠脉病变发生率及需要PCI处理率呈正相关。②有冠脉病变组患者cTnI、Plt水平比无冠脉病变组高(P<0.05),在年龄≥70岁亚组中,有无接受PCI术治疗组之间D二聚体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PCI治疗组D二聚体水平比非PCI治疗组高。③cTnI对有冠脉病变的诊断界值为0.315μg/L,诊断的灵敏度为50.5%;特异度为68.2%;cTnI对预测是否行需要接受PCI的界值为0.34μg/L,灵敏度为57%,特异度为70%;Plt对有冠脉病变的诊断界值为193×10^9/L,诊断的灵敏度为84.9%;特异度为44.2%;Plt对预测是否需要接受PCI的界值为178.5×10^9/L,灵敏度为91.9%,特异度为33.8%;在高龄组(≥70岁)中,D二聚体对预测是否行需要接受PCI的界值为939ug/L,灵敏度为94%,特异度为47%。结论cTnI升高但CK-MB水平正常的疑诊NSTE-ACS患者中,通过结合GRACE评分、Plt和cTnI升高程度能有助于早期诊断及PCI治疗的判断;而对于高龄(≥70岁)患者,D二聚体升高到一定程度提示需要PCI术治疗的可能性会增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冠脉无复流现象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因急性冠脉综合征入我院行PCI治疗患者380例,PCI支架置入即刻,冠状动脉造影前向血流TIMI≤2级为无复流,TIMI3级为正常血流,利用Excel随机函数表,从380例急诊PCI冠状动脉前向血流恢复正常的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为对照组。结果冠状动脉无复流患者35例,无复流组急性心肌梗死(AMI)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无复流组和对照组在PCI术后的造影结果中观察到在发生以下结果的例数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几乎完全闭塞、血栓、钙化、长病变,而在其它评价指标的例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白细胞水平以及冠状动脉特殊病变形态(几乎完全闭塞、血栓、钙化、长病变)与无复流现象发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5.
背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临床的急危重症,近年来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以早发动脉粥样硬化为特征的遗传性疾病,既往研究发现在年轻ACS患者中FH的检出率并不低,但对其降脂疗效随访的相关研究仍较少,同时≤45岁ACS患者血脂未达标的原因仍有待分析。目的 研究≤45岁ACS患者中FH检出率及临床特点,并观察降脂疗效,对患者血脂未达标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住院治疗且可获取随访血脂记录的ACS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空腹8 h后采集静脉血进行实验室检查,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评估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Gensini积分≥75%定义为冠脉严重狭窄。采用荷兰临床脂质网络(DLCN)评分诊断可能FH,并根据DLCN积分将研究对象分为可能FH组(n=57)和非FH组(n=223)。随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观察降脂治疗的疗效,LDL-C<1.4 mmol/L认定为血脂达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降脂治疗后患者血脂达标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280...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合并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入院的94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按是否合并出血分为两组,查阅病历报告与医疗文书,分析患者治疗期间合并出血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因素方面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因素、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高血脂史、心肌梗塞史、消化道溃疡史、心衰史、GPⅡb/Ⅲ受体拮抗剂使用因素与术后肝素使用因素方面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性别、年龄、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高血脂史、心肌梗塞史、消化道溃疡史、心衰史、GPⅡb/Ⅲ受体拮抗剂使用因素与术后肝素使用因素的ORmin>1,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合并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针对性别、年龄、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高血脂史、心肌梗塞史、消化道溃疡史、心衰史、使用GPⅡb/Ⅲ受体拮抗剂与术后未使用肝素的患者,临床上应更为注意出血的发生,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预防出血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对6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经过内科常规治疗后心绞痛仍不缓解,即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病变后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术前术后进行抗血栓治疗,抗血栓药物包括阿斯匹林、塞氯匹啶或氯比格雷、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针.结果介入治疗病例、病变成功率分别是93.8%(61/65)和93.1%(108/116).1例因右冠状动脉夹层发生死亡,无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60例介入治疗均获成功,50例心绞痛完全消失,10例有不典型胸痛,症状在2~3 d内消失.随诊3~54个月,6例发生心脏事件,其中1例死亡,1例发生心肌梗死,4例再次行血管重建治疗(介入治疗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例).结论在使用抗血栓药物包括阿斯匹林、塞氯匹啶或氯比格雷、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针的前提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近期疗效明显,远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观察分析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出现无复流(no-reflow)现象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6月-2010年7月接受PCI治疗的ACS患者68例,观察术中无复流现象的发生情况、可能原因、处理结果和出院转归。结果68例患者中,发生无复流现象6例(8.82%),其中1例于术后24h死于心源性休克;其余5例出现不同程度胸痛、胸闷,TIMI血流1~2级,经冠状动脉内单独或联合注射硝酸甘油、维拉帕米、替罗非班处理后,TIMI血流恢复到3级,症状缓解,住院期间未发生心血管事件,最终好转出院。结论PCI术中出现无复流现象可明显增加术中处理难度和风险,预后差、病死率高,提高对无复流现象的认识,及时恰当的处理,可显著改善冠脉血流,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