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从编辑的视角将CiteSpace引文可视化软件应用到科技期刊选题策划的具体实践中,以降低编辑在掌握学科前沿、把关稿件质量、选取审稿专家等方面存在的被动性。【方法】 以环境岩土领域为研究对象,CNKI数据库为统计源,对1369条CSCD刊源的文献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绘制出高频关键词、作者、机构的共现图谱。【结果】 挖掘出的学术研究热点、科研团队的主攻方向和地域分布可为分析选题策划的可行性提供有力依据,专家的验证进一步帮助编辑确定研究主题,制定选题方案。【结论】 CiteSpace软件非常有利于编辑在海量文献中遴选最具价值的选题因素,且其可视化分析可贯穿整个选题策划的工作流程,因此构建基于CiteSpace的科技期刊选题策划工作模式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科技期刊”研究主题高被引论文的研究,全面梳理编辑出版类Top100高被引论文的研究重点、内容概况、引用情况等,揭示不同时期期刊人关注的热点以及期刊人普遍关注的主题,为编辑出版类选题制定、稿件遴选、核心作者人才培养、提高办刊质量等提供思路。【方法】 在中国知网上以“科技期刊”为主题进行检索,共检索出84028篇论文。共有106篇文章的被引频次超过50次(含50次),定义为Top100论文。统计Top100论文的研究方向、各个方向论文的被引频次、刊发期刊的情况等。【结果】 Top100论文共被引用了7622次,平均72次/篇。其中60篇发表在《编辑学报》上,33篇发表在《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上,共占论文总数的87.7%。论文主要分布在如下16个方向上:期刊评价和引文分析、国际化、改革与发展、审稿、网络化及网站建设、参考文献、基金资助、编辑素质和培养、新媒体、选题组稿和栏目、学术不端、数字出版、开放获取、经营模式、作者群、摘要。【结论】 以科技期刊为主题的高被引论文大多集中在与期刊发展密切相关、可操作性较强的领域,与期刊人关注的主题相关,与作者知名度、刊发期刊有关。研究结果对科技期刊建设、稿件遴选、人才培养等有较强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内容质量建设的有效途径,为国内期刊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以《中国肿瘤临床》为例,介绍其立足学科建设、发挥学会优势、加强优秀选题与组稿等一系列举措,总结经验与体会。【结果】《中国肿瘤临床》的内容质量与学术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分别于2013年与2015年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项目资助。【结论】内容质量是期刊发展的基石与核心,科技期刊应积极研究与开拓,调动一切有利资源,打造学术精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英文学术期刊,特别是动物类学术期刊建立科学严谨的编委遴选模式的方法。【方法】 以《亚洲两栖爬行动物研究》为例,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底层数据,利用VOSviewer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深入分析相关学科领域的作者群、研究机构以及竞争期刊的特点。【结果】 针对期刊的实际发展情况,建立全球范围内挖掘、遴选潜在编委的新模式。【结论】 以大数据为基础,建立新的编委遴选模式,将打破期刊固化的编委推荐方式,活化以编委会为中心的组稿工作,提升期刊对优秀稿源的吸引力,进而提升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全方位多层次的选题策划方法与组稿途径,为提高煤炭类期刊质量与影响力提供方法借鉴。【方法】 以《煤炭科学技术》为例,介绍了其在围绕国家重大方针决策、行业重大科技成果、行业热点难点问题、行业重大科技事件以及品牌学术会议方面开展选题策划的方法,以及与项目课题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煤矿企业、行业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主办方、学术带头人等合作进行集中组约稿的经验体会与实施成果。【结果】 通过持续开设有特色的专题(专栏、专刊)后,期刊发行量、总被引频次、网络下载率、影响因子等期刊评价指标逐年稳步提升。【结论】 策划有吸引力的选题,并辅以高效的组稿途径是获得优质稿源、壮大“三高”作者队伍、吸引读者关注、扩大期刊发行量的有效举措,对引导学术研究、指导现场实践、提高期刊评价指标及提升期刊影响力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我国科技期刊学术团队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建设高水平学术团队的措施和方案,以期充分发挥人才队伍在期刊工作中的作用,助力中国科技期刊学术质量提升。【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问,了解不同期刊学术团队的运行方式和效果,梳理目前我国科技期刊学术团队的现状和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结果】 科技期刊学术团队目前发挥的效用还不够充分:部分编委兼职过多,对期刊工作的投入不足;同行评议满意度不高,期刊编辑、作者和评审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抱怨;编辑力量薄弱,限制了服务质量的提升。【结论】 针对我国科技期刊学术团队的现状和问题,从团队遴选组建、质量控制和工作积极性调动等方面提出建设措施和具体执行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新的编校机制,提升科技期刊出版效率和发文质量,增强科技期刊的学术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方法】 分析编校业务现状及产生原因,探讨如何将科技期刊的编辑加工与校对工作分离出编辑部,以便编辑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提升期刊的核心竞争力上。【结果】 编辑忙于繁重的文字编校工作,对期刊学术质量投入减少;以适当的形式将编校工作交由独立的编校主体完成,可调整编辑人员的工作重心,使其更关注组稿约稿、选题策划,以及追踪科技前沿等,有助于提升科技期刊的发文质量和竞争力。【结论】 可通过编校机制改革,将编校业务分离出编辑部,有利于期刊的高质量和高效率发展。  相似文献   

8.
利用ESI数据库研究植物动物学领域的热点文章特征,统计分析作者/机构/国家合作度、基金论文影响力、高被引期刊/机构、热点主题词等信息,发现热点论文具有合作研究、重大基金资助、高被引期刊/机构相对集中等共性特点;热点主题词分析表明针对拟南芥等高频研究模式生物的基因研究是该领域当前的研究热点。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期刊编辑选题、组稿的一些策略,指出科技期刊应当重视相关领域的热点论文分析,为综合制定期刊国际化形势下的组稿策略提供定量分析的科学依据,以提升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国内编辑出版类作者的选题及同行编辑组稿、选稿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以期能对编辑出版类核心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提高有所裨益。【方法】以7种编辑出版类核心期刊2009年刊发的文章在6年内(2009–2014年)的零被引论文为研究对象,从论文的不活跃性入手,参考相关高被引论文的研究思路,对这些论文的相关文本信息、相关作者信息、主题内容、基金资助情况、论文特征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零被引论文的出现与期刊的H指数、影响因子及其论文的语种、类型、学科分布等有着很大的相关性。【结论】期刊应该减少或避免零被引论文的出现,在注重基础理论的同时,要能够发现那些具有较大创新的优质稿件,提高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将知识图谱软件CiteSpace和质性研究的方法应用到医学期刊选题策划实践中,初步构建一种文献计量学分析辅助选题策划的模式。【方法】 采用CiteSpace软件对国内与国际心血管病专业影响因子排名前3的6种医学期刊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与聚类分析,挖掘国内期刊在重点、热点选题方面与国际期刊的差异,作为备用选题。挖掘出的备用选题经CiteSpace初步分析后,邀请专家进行质性研究验证。将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学选题方式与专家选题方式相结合,构建一种双线并行的选题策划模式。【结果】 以挖掘出的备用选题“心血管疾病预防”为例,CiteSpace初步分析显示,国内期刊中该选题发文较少,且多数为指南或指南解读,研究论文和综述偏少,可以采用约稿与公开征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组稿。进一步的质性研究中,专家均对该选题的价值给予认可,并明确了具体的主题方向,包括心血管疾病预防的现状、流行趋势、风险评估以及血压、血糖控制等。【结论】 CiteSpace分析和质性研究可以作为辅助方式,构建专家选题与文献计量学分析选题相结合的选题策划模式,为大数据时代医学期刊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多元化途径。  相似文献   

11.
张敏 《浙江预防医学》2020,31(6):731-124
目的 利用CiteSpace绘制期刊刊文的知识图谱,优化我国科技期刊定位和选题,提高我国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方法 以我国9种生态学核心期刊为研究对象,梳理这9种期刊2015—2019年刊载的高被引论文,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9种期刊2015—2019年刊文的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提炼国内生态学核心期刊的研究热点,并与国际顶尖生态学期刊刊文的研究热点进行对比。结果 我国生态学核心期刊刊文反映了生态学科的热点选题,但对于热点选题的报道不足,一些稀缺的热点选题需要加强选题组稿。结论 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期刊刊文的知识图谱分析,有助于梳理期刊选题脉络,进一步优化期刊定位和选题方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构建客座编辑精准约稿策略,利用专家学术影响力吸引优质稿源,提升期刊学术影响力。【方法】 以《重庆医科大学学报》为研究对象,详细介绍其实施的客座编辑精准约稿策略,并以自然来稿为对照,采用秩和检验和趋势性卡方检验分析2015—2019年客座编辑精准约稿出版效果。【结果】 2015—2019年,《重庆医科大学学报》共邀请18位业界知名专家担任13期客座编辑实施精准约稿,出版专刊10期、专栏3期。2015—2019年客座编辑精准约稿的文章数量、总下载量、总被引频次占比总体呈上升趋势, 自然来稿则呈下降趋势。5年间客座编辑精准约稿的下载量高于自然来稿的下载量;2017年和2018年客座编辑精准约稿的被引频次高于自然来稿的被引频次。【结论】 基于客座编辑精准约稿策略,利用专家学术影响力吸引优质稿源,能够达到提升期刊学术影响力的预期目标,为医学综合科技期刊冲击一流期刊提供可靠助力。  相似文献   

13.
高虹 《浙江预防医学》2020,31(12):1395-83
【目的】 大数据时代,学术期刊的发展问题更为复杂,为全面透视并准确把握大数据时代学术期刊的发展,选择4位学术期刊主编进行半结构化深度访谈。【方法】 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与4位主编进行半结构化访谈。【结果】 4位主编认为,大数据时代学术期刊在选题策划、组稿约稿、编辑校对、发行推送等环节都受到了一定影响,虽然可应对的手段和方法不一,但是在发展重点上,学术期刊都需要正确看待大数据、牢牢坚守内容为王,系统拓展学术期刊的品牌价值,解析与重构学术生产机制并激励编辑群体的多元化转型。【结论】 大数据时代,唯有坚守社会效益、打造学术品牌、加强各类数字化工具并提升编辑人才的培养成效,才能最终实现学术期刊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学术期刊专题/专栏建设的现状,以切实发挥学术期刊专题/专栏建设的作用,为期刊的品牌建设、学术创新、影响力提升和办刊质量提高提供策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全国范围内397名专题/专栏合作对象(包括期刊主编、编委、审稿人、作者)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期刊专题/专栏建设的态度和意见,从合作对象视角探讨影响学术期刊专题/专栏建设成功率和有效性的因素。【结果】 合作对象态度上,表示支持专题/专栏建设工作的比例较高(71.28%),但供稿率不高(43.37%),存在态度和行为分离的现象。排名前5的供稿率影响因素是期刊被本专业领域研究者认可、期刊被数据库收录情况、期刊影响力、期刊品牌、期刊的处理速度。最优的约稿方式是行业内的学术带头人联系约稿,其次是熟识的专家委托和期刊主编亲自联系进行约稿。合作对象最希望获得的帮助是稿件快速审理发表和确定选题方向。【结论】 为提高学术期刊专题/专栏建设质量,应进一步挖掘重要合作对象的作用,有针对性地选择高供稿率的合作对象;努力挖掘和利用影响合作对象供稿的因素,在期刊品牌建设、扩大影响力方面下功夫;优化约稿方式方法,重视行业学术带头人的作用;同时通过稿件快速审理发表、帮助确定选题并提供发表后推广等服务,提高合作对象对专题/专栏建设工作的认可度和参与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布拉德福、齐普夫、洛特卡定律及竞争情报理论对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启示,特别是在报道领域的选择、规范词的应用、组稿、期刊核心著者群的维护等方面有很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学术期刊编辑在学术期刊融媒体时代的价值定位与存在方式。方法 分析学术期刊编辑传统价值在融媒体时代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其价值重构的方向与路径。结果 传统出版业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显著提高了编辑的工作效率,编辑的优质信息供给作用更加突显。学术期刊编辑应适应出版环境和模式的变化,在新的坐标系下重塑形象。结论 学术期刊编辑应从理念到形态多层次转型,构建融媒体时代的价值取向、角色定位和工作模式,提升个人素质和能力,融入浪潮而坚守学术核心,重建自己的价值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